夏威夷茂伊島—純自助七日游記+攻略D1-D4

作者: ALLSTAR

導讀D1—— 7月14日(星期一) 上午去辦公室裝模作樣混了兩個小時,今天就算是上過班了,不計入休假天數,哢哢。當然LD也同樣去辦公室混了半天。下午15:55的飛機浦東出發。吃完午飯,13:15從家裡開出,到14:15我們已經坐在休息室裡了。行李可以直接托運到HNL,從成田(NRT)到火奴魯魯(HNL)的登機牌也可以直接在浦東領好。今天邊防安檢都沒什麼人排隊。就是過安檢時要 ...

D1—— 7月14日(星期一)

上午去辦公室裝模作樣混了兩個小時,今天就算是上過班了,不計入休假天數,哢哢。當然LD也同樣去辦公室混了半天。下午15:55的飛機浦東出發。吃完午飯,13:15從家裡開出,到14:15我們已經坐在休息室裡了。行李可以直接托運到HNL,從成田(NRT)到火奴魯魯(HNL)的登機牌也可以直接在浦東領好。今天邊防安檢都沒什麼人排隊。就是過安檢時要掃描登機牌,還要拍照?!說是萬一東西丟了容易找到人,其實真實的原因大家都清楚……感謝中國移動在機場設了個休息室,今年我還沒用過移動贈送的六次使用休息室的機會呢。

登機口在篤底(到底,作者注)的25號門。飛機准點起飛。機上還供應晚餐。日本鬼子的東西做得就是精致,經濟艙的正餐都很豐盛,口味也好。哪天東航能把豬肉面牛肉飯也做得這麼精致就好了。不過就是位子的間距實在太小了,大概是按著日本人的身材安排的。日本的空乘看到亞洲人面孔的一律開口就是日語。你回答她英文的時候她才說英文……

飛機准點到達東京。轉機很方便,有中英文的標示很容易找到國際轉機的安檢通道。轉機中間的間隔大約有兩個小時,在免稅店轉轉很容易消磨時間的,不過這個區域的免稅店不多。

去火奴魯魯的飛機很早就開始登機了。媽呀,排隊的人一眼望不到頭,簡直是難民機啊。我們坐在靠後的60排,飛機上根本就沒有空座了。起飛時由於等幾名轉機的乘客晚飛了大約十分鐘,空乘一個勁地道歉,說晚點了給大家添麻煩了。直到飛機落地了還在道歉。要是換了國內的航空公司,別說晚十分鐘,就是晚個十小時也不道歉,統統歸咎於天氣原因或航空管制,乘客需要道歉的可以直接找老天爺或民航總局(也就是說民航總局基本是和老天爺屬於同一級單位)。

這班飛機不提供正餐,只有夜宵和早餐。夜宵實在是難吃,簡直以為自己坐的是美聯航的飛機,日本鬼子也太摳了……早餐是每人一個bagel(面包圈)和一瓶水,面包圈也是堅硬無比,我和LD各咬了一口,為了我們的大牙著想還是餓肚子算了。飛機上坐我們邊上的是幾個香港同胞,居然帶著樂扣樂扣的盒子,裡面裝了什麼不清楚,反正比夜宵和面包圈好吃吧。下次知道了,坐這班飛機的話就帶些冷葷比如熏魚/油爆蝦/糖醋小排/糟雞翅等等,加上冷面,肯定饞死周圍一大片群眾。

飛機大約晚了五分鐘於當地時間7月14日上午10:00到達火奴魯魯,由於時差關系我們又賺了十八個小時。機場還是那麼破,擺渡車也沒更新,一切跟我們四年前來的時候沒什麼兩樣。過移民和海關都很簡單,就是等行李的時候請注意,由於人太多了,很多行李都會被工作人員從行李傳送帶上拿下來堆在邊上,因此眼睛不要只盯著傳送帶……

走出國際到達大廳,上樓左拐就到了“Inter Island”(島間航線)的航站樓,時間還算充裕。Hawaiian Airlines夏威夷航空公司沒有什麼自助式值機櫃台(當然網上check-in還是有的),都要去櫃台辦理登機和行李托運手續。還好人很少,我們在11:15就過了安檢在候機樓吃美式中餐當午飯了。(注2)

開始還以為去茂伊的人應該不多,畢竟一天有十幾班飛機往返於HNL和OGG之間呢。想不到一架250人級的波音767坐得還是挺滿的。飛行的時間才三十分鐘,即使加上前後滑行的時間也不過四十幾分鐘,因此夏威夷航空公司的航班除了天氣原因外永遠准點。茂伊島上最大的Kahului機場其實也很袖珍,一共才5條行李傳送帶。人多的時候行李也會被拿下來放在邊上。

提了行李坐上赫茲的擺渡車去辦租車手續。工作人員很簡單地看了看中國駕照(還好我沒習慣性地在租車時掏出美國駕照),新版的中國駕照上都有很標准的英文標識,因此不需要去做什麼公證,更不需要辦什麼國際駕照。車子是輛黑色的馬6,已經開了9600英裡了,尾門行李箱處的小刮蹭很多,不過配置還算不錯,有後擾流板、17吋的鋁合金輪轂+米其林215/55R17輪胎(國產的馬6是韓泰輪胎吧?)。

機場邊上就有很多商店。我們沒找到Wal Mart,但是一眼就看到K Mart了,反正都差不多。進去買了水/啤酒/飲料//香檳酒/小說書,還有大罐的腰果和花生。

茂伊島上沒有高速公路,不過車子不算多,也能湊合著開了。照著事先打印好的地圖從K Mart出來開了大約半小時就到了酒店所在的Kaanapali。一路開進去看到Hyatt、Westin等等酒店。Sheraton在路的盡頭。我們把車開到大堂門口,剛准備把行李卸下來再去停車,門童說第一天的Valet Parking(代客泊車)免費,讓我們先去辦入住手續。

前台辦理入住手續倒是很簡單。主動幫我們升級到了Deluxe Ocean Front(豪華面海房)。還特別說明了收取的20美元/晚的附加費是包含上網和停車費用的。算下來還是很合算的。Sheraton有很多棟樓,豪華面海房都在六號樓。前台說六號樓下的停車場可以停車,而且只供六號樓的住客使用,進停車場要房卡才能開閘。

進了房間總算可以稍許休息一下,畢竟倒了一天的飛機累死了。房間不算太大,設施也馬馬虎虎。所謂的豪華大概就是有個32吋的液晶電視吧。不過房間的確是正對大海,有整幅的大玻璃門通向陽台。整個六號樓是建築在懸崖之上,因此下面不會有很吵鬧的沙灘。站在陽台上看出去,底下就是湛藍湛藍的大海,藍得很清澈很純粹。用文學修辭的說法就是:真TMD的藍!

放好行李洗完澡,差不多也到了晚餐時間。島上的生活習慣是一天兩頓,早午餐和晚餐。從酒店開車去Lahaina鎮才四英裡。Lahaina鎮的一條主要街道就是依海岸而建,飯店商鋪沿著這條街分布。鎮上的飯店有好多選擇。我們還看到了一家叫“富臨”的海鮮中餐館。停完車先去參觀老法院門前的大榕樹。這棵榕樹據說是19世紀中期栽種的,到現在其樹冠加上氣生根的部分已經罩住了方圓大約一英畝的範圍。這棵榕樹是很多小鳥的家園,嘰嘰喳喳吵死人了。為了防止被空襲到,我們不敢在樹下多停留就匆匆撤退了。

晚餐去了一家叫Lahaina Store Grille & Oyster Bar。這家飯店很大,但是入口不是在主要的街道上因此不是很起眼。飯店分室外Roof Top和室內,室外的價格更貴,因為看得到茂伊島著名的日落景色。我們想反正以後幾天還是有機會來的,所以要了室內的位子,至少有空調。點了一個前菜煮蛤蜊和兩份主菜:Ahi Ruben 三明治和Mahi Mahi+龍蝦,外加一杯雞尾酒。菜的味道還是很不錯的,至少在旅游景點裡來說是比“吃飽”上了個級別,達到了“吃好”的水平。結帳含稅加小費一共62美元。

吃完飯正好是觀賞日落的時分。街道沿海的那邊都擠滿了人。人們一邊聊天一邊等待天黑。我們還是早早趕回了酒店。LD在20:00有電話會議,我在21:00有電話會議。為了不出現爭奪電話線的場面,我只好用手機打電話……哎,出來度假都不輕松。

晚上差不多十點半的時候電話會議總算都結束了,我們度過了有意義的一天!

D2—— 7月15日(星期二)

一早睡醒差不多九點多。下樓去吃早餐。早餐在大堂的樓下。由於大堂附近無法開車過去(主要是沒有停車的地方),需要走大約八分鐘換三部電梯才能到達。第一天對於地形不是太熟悉,照著簡單的酒店設施地圖和位於酒店各個部位的指示牌,我們還是順利找到了供應早餐的餐廳。早餐的品種不算豐富,不過以美國的標准來說已經很不錯了,至少有人煎雞蛋和做蛋卷,還提供煙熏三文魚片和超過五種的鮮榨果汁。總之以一天兩頓的標准,吃飽不成問題。結帳時可以用免費的早餐券抵賬(注3)。早餐的餐廳外面是酒店的大花園,和游泳池隔得也不遠。就是吃飯時候很多小鳥也會來湊熱鬧。如果服務員不及時清理盤子的話,小鳥們會一擁而上爭搶盤子裡的食物。吃完後回到房間,我和LD都覺得還是補睡覺比較好,畢竟倒時差是件很費勁的事情。再次睡醒已經是14:00了。拿了飲料/雜志/書去下面的海灘曬太陽嘍。這個時段的海灘上人最多。用“毛巾卡”在酒店設在海灘邊的小亭子(“毛巾廳”)裡免費換了大毛巾(還毛巾的時候拿回“毛巾卡”)。沙灘椅和遮陽傘是要另外出錢租的。工作人員態度很好,說離結束時間17:00還剩不到三小時了,所有的租費打折:遮陽傘原價是20美元/天,現價10美元;沙灘椅原價也是20美元/把/天,現價10美元/2把。費用可以計入房帳。

幫我們搬沙灘椅和挖沙子撐遮陽傘的是個皮膚曬得黝黑的小帥哥。問我們是不是日本來的。呵呵,連火奴魯魯機場裡賣美式中餐的大媽也問同樣的問題。我們告訴小帥哥我們是中國上海來的。小帥哥露出很驚奇的表情。其實等到開放了美國自由行以後,會有越來越多的中國人去夏威夷的,到時候估計小帥哥要開始學習中文了。

在沙灘上躺著看了會兒書,經不住近在咫尺的大海的誘惑,我們還是決定下水玩耍。東西就放在沙灘椅上。這裡的治安還是不錯的,至少我們去了半小時回來東西沒有少掉什麼,也沒人占著我們的沙灘椅和遮陽傘。

這段沙灘的海浪不算很大。茂伊島上有很多衝浪勝地,浪高一般在3英尺左右。根據預報,今天這裡沙灘的海浪高只有約1英尺。即使只有1英尺的浪高,海浪衝過來時的氣勢和力道還是蠻厲害的。LD就被一個大浪衝倒了,還好我一把拉住了她,否則就被衝走去喂鯊魚了。可是LD還是嗆了口很鹹的海水,她的Ferragamo太陽鏡也被衝得無影無蹤了,損失巨大啊……受了驚嚇的LD還是決定回到沙灘上的安全地帶,躲在遮陽傘下看書。我一個人在海裡泡著,越游越遠。其實到了遠處(大約離岸80米左右),只能感覺到浪湧而不是浪頭打上來的感覺。這裡的沙灘在離岸100米處突然變陡下陷,為了安全起見我還是開始往回游吧。趁著浪湧也不是很吃力。

在沙灘上簡單擦了擦,准備去游泳池泡泡,順便衝掉身上的沙子。可是泳池邊的椅子早就被人統統占滿了。只好回房間裡衝澡了。

差不多17:00的時候我們出發去吃晚飯。經過了一下午的運動,早餐吃的那點東西早就消化了。晚餐去了酒店再往西的位於Kaanapali鎮的Roy’s餐廳。根據各種旅游小冊子上的建議,我們還是事先預訂了餐廳的位子。到了那裡一看果不其然,沒有預訂要是來得晚的話肯定要排隊。

這家餐廳的價格可不便宜。我們點了一份沙拉、一份前菜(有五種不同口味的食物:腌金槍魚/春卷/糖醋小排!!/椰子蝦/龍蝦餡煎餃)。LD要了份炸魚,外層包裹的是夏威夷堅果碎。我點了帶子。帶子的配菜是紫色芋頭泥,我們一致認為這份芋頭泥實在是很好吃。出於對美國甜品甜死人不償命的戒心,我們只點了一份這家餐廳著名的熱巧克力布丁。結果由於之前的東西吃得很飽,甜品只吃了一半,還好不算很甜。總之這裡的味道還是不錯的,當然價格也不便宜。我們兩個人的這頓飯付了130美元(含稅及小費)。

晚餐後天色尚早(其實也差不多20:00了)。驅車回Lahaina鎮上的電影院。這裡的電影院防映的片子要比美國其他地方晚半拍。因此我們總算趕上看“Wanted”(對於影片內容本人不方便發表任何評論)。在看電影之前LD抓緊買了副替代的太陽鏡。這裡一般的小店可沒什麼大品牌。買了副不知名品牌的(就算是美國的無印良品吧),15美元。

D3——7月16日(星期三)

今天的重頭戲是去茂伊島東端的Hana鎮。據Ctrip上的某篇游記裡說去那裡的路上一路都是風景,而且山路很彎曲陡峭很考驗駕駛功力。

早餐後由LD駕車先開一段。從酒店去Hana要經過機場附近,總路程約七十英裡。先前這段路還算好,是比較正常的公路。到開進山區,路面陡然狹窄,很多地方是只容一輛車子通行的窄橋。需要大家互相謙讓才能順利通行(這在中國簡直是不可想像的。當然在美國,也會出現由於大家過於謙讓而兩台車同時停在那裡不走的情況)。一路上的車輛,凡是租來的車(租賃車就那麼幾種車型,很好認的),開車都很小心;凡是當地人的車開車都很快。不過要是你離前方開得比較慢的車距離比較近的話,前方的慢車一定會靠邊讓你先行。LD開始開這段山路的時候我就心癢癢。總算到了一處休息點換我來開了。我倒要試試被吹得很神的前驅彎路王馬6的底盤功力。

之後的情形就是:所有人都看到一輛租賃車馬6飛快奔馳在山道上。除了必要時候禮讓對方車輛先行外,基本不帶減速的。每到急彎必定響胎。這裡插一段車評:馬6的底盤確實很扎實,急彎處要做出甩尾也不難(只不過LD在邊上不敢開得太放肆)。馬6的轉向比一般後驅車容易控制,彎中基本不需要修正就能加油出彎(注意,山路很窄而且對面隨時會有來車,不敢盡油出彎),米其林輪胎的抓地力很出色,過彎時信心十足而且車身側傾很小。這時我暗自慶幸還好借了這輛車身不是很大的馬6,要是換了那些大一號的美國車根本享受不到響胎過彎的樂趣。不過略微美中不足的就是馬6的變速箱不帶方向盤換檔撥片(可能是我要求太高了,呵呵)。彎中要是一手把方向一手換檔還是比較危險的。一次直道超車(前車沒靠邊讓行),我把變速箱置於手動模式,剛往前推了兩下發動機就咆哮著到紅區,斷油了。這時我才想起來剛才是在3檔,我換檔時沒注意儀表盤上的檔位指示……LD對於我這麼瘋狂地開車比較有意見,因此接下來的路段還是放在自動模式,一只手抓住方向盤12點鐘位置開車。

山路的限速是15英裡/小時(大約24公裡/小時)。我往往開到40英裡/小時(大約64公裡/小時)才罷手,還好沒有警察出沒(當然警察也沒地方躲)。一路飛馳,路上的風景雖然說不上是移步換景,但一面是大海,一面是懸崖,駕車游弋於大海和懸崖之間的感覺還是很棒的。從酒店出發,三小時後我們才開到Hana鎮。在接近鎮子的地方,路邊有很多大大小小的牌子說哪處提供熱咖啡和當地特產香蕉面包。哈,這不就是美國的農家樂嘛。我們也不去體驗美國的農家樂跟中國的有什麼不同,直接開到了Hana Bay。在海邊找了個椅子坐下,就著花生和腰果喝點飲料當下午茶。想不到一開始坐在大樹下,就被一只小鳥的空襲擊中。還好是在袖子上。趕緊撤退到太陽底下……Hana Bay這裡的沙灘不多,很多海灘都是黑色的火山石岩石灘。這裡的海水比我們住的酒店附近還要藍,可能就是因為沙子少的緣故。

回去的路上,有一處指路牌指向一個岔路說是有處著名的植物園。經不住LD的好奇心我們還是開進去看看。這是條土路,車子開過塵土飛揚。好不容易來到植物園門口,工作人員說植物油下午14:30就關門了,不過植物園很值得一看,希望我們明日請早……#@^&%#*&^(*明天我才不要開這麼遠的路單單來看熱帶植物園呢。

說實在的我們沒覺得Hana有什麼特色,可能是期望值太高了。趕時間的話這裡完全可以忽略。如果時間有富余,倒是可以買張導游CD放在車裡一路聽著講解游玩整條山路。

回程依舊開得飛快,以至於前方的車輛都為我們讓道。不過回到機場附近也將近晚上六點了。事先在網上查好了有一家影院還在放映“Indiana Jones 4: The Crystal Skull”。但是單單找這家影院就花了我們半個多小時。以我的經驗,一般的影院在靠近大馬路的地方都會有很大的廣告牌。想不到這裡的電影院都屬於小家碧玉型,都躲在商場的深處不露頭。我們還是問了商場的保安才找到了電影院。

晚餐就在商場裡的Food Court(大概就是相當於“大食代”吧)解決了。這是我們這次旅行花費最少的一頓晚餐(飛機餐除外)。

看完電影已經是晚上22:00多了。想不到開回酒店的路上還碰上修路。一處隧道單邊通行。等了將近二十分鐘才放行我們這邊的。其間倒是沒聽到一聲喇叭鳴響。

D4——7月17日(星期四)

今天的活動相對比較少。主要就是下午約好了去開Jet Ski(摩托艇)。趁著早餐後的一點時間我在陽台上對著大海寫完了本文開頭的一小部分。開摩托艇的地方雖說也是位於我們住的酒店附近,但是從沙灘走過去,據工作人員說有一英裡。媽呀,在大太陽底下走一英裡的沙灘?!有志於體驗吃苦夏令營的TX可以試試。我們還是開車過去算了。

Jet Ski在沙灘上只有一把遮陽傘的據點。手續都要到位於離岸大約八百米的一個平台上去辦。今天的風浪特別大。我們坐橡皮艇去平台的時候已經覺得顛得很厲害。到了平台上,有些時候浪大的話,人都站不穩。工作人員問我們之前是否開過。我說開過的。他也就不詳細介紹操作要領了,但是有幾個要點還是反復強調的,就是在萬一不慎從摩托艇上落水後怎麼再爬上去、摩托艇萬一發生底朝天的情況怎麼把艇翻過來。講解完了接著收錢。半個小時要70美元,搭乘的人員再加15美元;有人幫著拍照,再加20美元(當然拍照是可以選擇的)。

穿上救身衣准備上艇了。這家的摩托艇都是清一色很新的紅色Honda。隨便挑了台坐上去,LD坐在我身後,出發嘍。開始的一段時間規定要順時針繞著平台兜小圈,一來是為了看看駕駛者對摩托艇的操作如何,還有一個目的就是為了拍照拗造型。三圈以內速度並不快,三圈之後我把小艇往更遠的地方開去(Jet Ski的自由活動範圍還是有限制的,大致是以平台為中心的一個橢圓,各個點上都有浮標指示)。順風的時候還好,雖說風浪大,艇身常常飛起再砸到海面,可是身上基本沒有被海水淋濕。到了頂風的時候,每次艇身砸到海面都是浪花飛濺,濺得滿頭滿臉的海水,也就是說等於洗了無數次淋浴。後座的LD在經歷了幾次海水淋浴後受不了了,提出讓我一個人開,她要回到平台上。沒辦法,只好先開回平台把LD放下。

接下來的時間就歸我啦,哢哢。一度油門全開把Jet Ski開到30海裡/小時(約55公裡/小時)。當然這是順風的時候開的,頂風時別說開得快,能睜開眼睛就算不錯了。好在我的太陽鏡遮擋的面積比較大,否則……還是要考慮租他們的面罩了(租面罩15美元/次)。不過在大風大浪裡開,好幾次因為視線不好看不到作為參照物的平台和浮標還是蠻心慌的。原來以為這麼簡單的一項運動,怎麼也不會翻船呀。想不到就在我開的半小時裡,一共碰到四起翻船的。當然由於事先都學習了要領,三起都自救成功了。剩下的一次是需要工作人員來救援的。又開了二十分鐘我也受不了了,主要是海水把身上都澆濕了,再一吹風就覺得很冷。放棄了最後的五分鐘,還了船,乘橡皮艇回到沙灘上,在Hyatt的洗手間裡換下濕衣服(注5)。

回到酒店趕緊洗熱水澡,否則容易感冒。晚餐是去Lahaina鎮上的那家“富臨”中餐館。吃了好幾天的西餐換換口味。這家飯店的地方很大,我們到得早坐在臨街的位子,隔著條街就是大海。點了椒鹽魷魚、菠蘿蝦、香煎龍利(龍利就是大比目魚)和一份牛腩筋湯面。其他菜的味道都很好,至少在美國的中餐館裡算起來是中上水平。就是那條龍利的調料稍微鹹了點,害得我們大口大口不斷地喝水。

這家飯店的老板娘和伙計們的國語說得不錯。飯店裡也擺了幾張圓桌。看來他們已經准備好了接待旅行團的團餐了,呵呵。



(喜來登Ocean Front房間看出去的海景)



(大榕樹)



(喜來登酒店的沙灘)



(Hana Bay)


精選遊記: 檀香山(瓦胡島)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