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倉促的逃離忙的黑白顛倒的工作,逃離居住著的水泥的城市,坐上西去的航班,直到玄窗外山脈在燈光下蜿蜒的時候,我莫名的有種興奮感,不自覺的一個人傻傻的笑。我怎麼覺得我回到了故鄉?那個只有我旅行的行蹤的西南土地。 去年十月去了米亞羅,今年最後決定去四姑娘山也只是在半個月前,我和男友在住處碰面之後,便張羅著後幾天的行程。我記得我手頭上有一本藏羚羊自助旅行手冊《四川 重慶》,卻是到最後對我們最有用的參考手冊。
自從有了上一次自助旅行的經驗,這一次的出發算得上從容;早7:30坐上西門車站發往小金縣的加班車,我們只帶了兩瓶水和一點干糧就開始了此次四姑娘之行,去看一下心裡神往已久的傳說中的神山。成都到四姑娘山景點沒有專門的班車,只有去小金縣,經過日隆鎮(四姑娘山所在位置的小鎮)的班車,節日期間有加班車,但從滿車站背著登山包野營裝備的人群,很顯然旺季的游人非常多,相形之下,我們的裝備真是太不專業了。車准點出發,一路的美景時間長了也令我有些疲乏,在加之出發前有點小感冒,吃了感冒藥,嗜睡的結果就是我一路昏昏睡去,直到我發現耳朵聽到的聲音變得輕了,頭皮手腳都有些發麻的感覺,忍不住睜眼,這才發現,我們的車一路沿著盤山公路漸漸上行,窗外吹來的風越來越涼,男友問我有沒有不適,我才弄清楚原來這眼前的公路便是那很有名的巴朗山,因為海拔的急劇升高,我發現車內有人開始有高原反應,但我們都還好。光是盤山就過了有1個小時吧,等到將要開始下行的時候,就到了巴朗山埡口了,這個傳說中海拔4538的高山埡口,山這邊是郁郁蔥蔥,山那邊已經白雪皚皚,下車後我居然覺得走路有點重心不穩,不知道是因為坐久了長途車還是高原的反映,但很快便被漫天刺目的白色所吸引,還有蒼穹中孤傲飛翔的大鳥(我不能肯定是否是鷹或者鵠),有預感這次四姑娘之旅將是一次急具震撼力的跋涉。
四姑娘山所處的日隆鎮是個很普通的小鎮,只是賓館旅店特別多,三星級的都有不少,當地老鄉自己辦的旅店也有很多,所以房價的落差很大。下午3點左右到了日隆鎮以後,發現街上走的,站著聊天的基本都是游客,有些是背包族,有些是旅游團隊,還有三三兩兩的自助游客,突然覺得真是壯觀阿,心情於是便越發的興奮。
前往長坪溝的游覽,我們起的很早,因為據說它有29公裡長,而我們又打算步行進入,所以在向當地藏民打聽了大概,再加上我那本自助游的書的幫忙,我們7點就上路了,旅店主人的出租車一直將我們送到了喇嘛廟前。那是一座破舊不堪的喇嘛廟,很小,而且只剩下殘垣斷壁,與想像中的相距甚遠。沒有拍一張照片,我們就開始了第一天的徒步進溝的旅程。
長坪溝的景致是曲徑通幽的,一路上參天的古木,深山的鳥鳴,轟鳴的流水聲,整個一個感覺我們被拋進了大自然,雖說昨天看到很多游人,可能由於地方太大,很多路都只有我和我男友兩人,路上景觀不斷,卻不像以前看到的豎一塊木排,寫幾個大字,就算是景點了,這裡很多景點確實名副其實,而且就像畫一樣迷人。在一段原木制成的棧道以後,就是“枯樹灘”,巨大的枯木上長著許多寄生植物,尤以苔蘚居多;橫流的小溪,參天的枯木,遠處隱約可見的雪山,我在那裡摁下過的一張照片,洗出來的時候,我自己都驚訝了半天,真的很美。以後的路在一段一段的松軟的泥土上走過,我們在叢林中穿越,時常“前無來者,後無古人”,一步一步參照地圖所示,我們徒步居然走了好多公裡。經過兩河口的時候,我們去曬了會兒太陽,風很涼,但太陽的直接也很令人受不了。“兩河口”,顧名思義,是兩條河的交彙處,說是河,那是誇張手法,其實是兩條溪流,順著右邊的溪流直上,大概5公裡左右便能到達四姑娘山腳下。順著左邊的溪流,據說是一條通往米亞羅的探險通道。我們即無裝備,也沒抱有登山的想法,所以還是隨常人去看一下我們向往的四姑娘山的真正面目。但是從這段往上走的道路,很明顯,我感覺在負重情況下,自己的心跳加快,步伐也變緩了,走不了多久便需要休息一下,看來海拔在明顯升高。這一點在我們後來走海子溝遇到當地翻山的藏民時打聽證實了,那一段路到最後的四姑娘山下的木騾子景點,海拔已經有5000多米了。這也就難怪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