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訪淨寺聽晚鐘別有滋味在心頭

作者: shell_lei

導讀歲月如梭,時光飛逝,此話真是傳神。第一次聽南屏晚鐘的情景還歷歷在目,一晃已是四年。四年來,每年都會到杭州,也每年至少聽一次晚鐘。如果說四年前還留下什麼疑慮的話,如今早已雲開霧散。除了首次和本次,我沒進過寺,沒跟寺中的師父詢問過什麼,往往只是隨性而來,有時恰逢周末,但也有周一、周二……可能一周七日我都曾到過了吧。每一次,我都聽到了鐘 ...

歲月如梭,時光飛逝,此話真是傳神。第一次聽南屏晚鐘的情景還歷歷在目,一晃已是四年。四年來,每年都會到杭州,也每年至少聽一次晚鐘。如果說四年前還留下什麼疑慮的話,如今早已雲開霧散。除了首次和本次,我沒進過寺,沒跟寺中的師父詢問過什麼,往往只是隨性而來,有時恰逢周末,但也有周一、周二……可能一周七日我都曾到過了吧。每一次,我都聽到了鐘聲。去年我也有帶母親來,就是那次,我們才聽清鐘聲之前還有激昂澎湃的鼓聲。母親聽得很用心,雖然每每被行車聲打斷,但她和我一起努力貼耳於山門聽完了全程。回去的路上她說得最多的是四個字:不容易啊!

是的,不容易啊!紅塵的誘惑太大,能潛心修行不容易。現代的衝擊太多,能堅持傳統不容易。五分鐘的鼓聲如潮湧似滾雷,能淋漓地表現不容易。108下的鐘聲深沉綿長,雖掩於浮世卻能堅守平和不容易。不容易啊!

7月20日下午五時多,我又踏入了淨慈寺。寺中幾乎已不見游人。師父們開始打掃整理殿堂。四年不入,淨寺變化頗大。西側的荒地已經整理一新,最醒目處是一幅淨慈寺擴建規劃圖,從圖上看,配合杭州西湖旅游西進工程,未來的淨慈寺將擴建至目前的4倍。對於寺中的師父們而言,這定是一個振奮人心的好消息。能親歷寺院的擴建,親見香火更加鼎盛,縱是出家人也會覺得心懷大慰吧。作為一名因晚鐘而與淨寺結緣,窺得師父們修行心志一斑的游客,我也衷心表示祝賀。

邊為淨寺未來發展感到高興,邊踱上地藏閣,想再看看四年來只聞其聲未某其面的銅鐘。一上樓,一張醒目的告示讓我寬慰而笑。告示大意如下:鐘乃寺院重要法器,謝絕游客擊打。時間是2007年4月。我怎能不笑,從四年前“十元一次祈福”到一年前的這張告示,又一片屬於佛家的淨地回歸了。淨慈寺,望你永如自己的名字!

晚7:25分,再次來到淨慈寺前。匆匆到寺院外的淨蓮居素菜館(好像是這個名字)點了一份羅漢面(15元)。面上得慢了,我怕誤了聽鐘,草草吃了一半,7:55分就等到了寺門外。期間服務員覺得很奇怪,問我為什麼趕。我告訴她要聽晚鐘。和四年前雷鋒塔區的工作人員的反映一樣,服務員先是茫然而後是驚訝,說從來沒聽到鐘聲。我只有苦笑。僅一牆之隔啊。

此次同行的還有一位對此感興趣的旅舍室友。等我們到寺門外時,發現已經有4個年輕人等在那兒了。他們也是特意來聽鐘的。這不是我四年中第一次遇到聽鐘人,但卻是第一次遇到等聽鐘的。不知是我們的手表快了還是其他什麼原因,鼓聲沒有在8:00時響起。年輕人健談,說現在只有兩處可以聽108下晚鐘,一是寒山寺,一是這裡(也不知是否確鑿)。一個男孩子不以為然地說平時誰愛聽鐘,倒是除夕時拼命擠。說著還振振有辭地說他知道,除夕的108下鐘聲都是給大款們拍掉的,去年第一聲鐘聲拍了200萬(他說的好像是這數)。就在年輕人你一言我一語中,鼓聲終於響起了。

南屏晚鐘雖然延遲了些,但還是響起了。它沒讓我失望,但可能還是令這些年輕人掃興了。它太深沉、太綿長,又被無數雜音干擾,常常難以辨聽,四個青年追尋了十來分鐘後放棄了。最後,還是只留下我和同伴。四年中,能和我聽完晚鐘的,也僅有母親和她。

歸途中,同伴感嘆寺內鐘聲太輕,外面噪音太大,說要是能進寺中聽就好了。我卻有不同的看法。這是僧人們的晚課,不是表演。有意者自可以聽聽壁角,別有滋味在心頭,不必要去打擾師父們靜修——除非,你也想修行。不過,我也有困惑,是不是這口上世紀八十年代重鑄的銅鐘質地或結構有問題,亦或是銅鐘擺放或敲擊的方式不合理,否則聲音不至於這麼輕啊?怪哉,怪哉。


精選遊記: 杭州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