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好,風景舊曾諳

作者: 攜手游江南

導讀江南好,風景舊曾諳。短短4天多的江南行,倉促、匆忙。說是江南其實說大了,只是去了杭州和紹興,而且西湖只轉了三分之一,一直念想的幸埋忠骨的岳廟也沒能去拜上一拜,更不要說雷鋒塔了。因為帶著幼女,一切作息安排都要隨著她的時間,基本是每半天晃悠一個地方,西湖太大了,以我們的速度根本晃不完。 杭州去了西湖和龍井,隨後去了紹興,游了蘭亭、東湖和 ...

江南好,風景舊曾諳。短短4天多的江南行,倉促、匆忙。說是江南其實說大了,只是去了杭州和紹興,而且西湖只轉了三分之一,一直念想的幸埋忠骨的岳廟也沒能去拜上一拜,更不要說雷鋒塔了。因為帶著幼女,一切作息安排都要隨著她的時間,基本是每半天晃悠一個地方,西湖太大了,以我們的速度根本晃不完。

杭州去了西湖和龍井,隨後去了紹興,游了蘭亭、東湖和沈園。還有魯迅先生的故居,且有幸趕上了一段越劇的表演。表演的地方在風情園,所謂風情是否就是指亭台樓榭之間吟唱的曲調呢,沒有解說不得而知。吹著風,斜坐在圍欄邊,聽著婉轉的曲調,雖然聽不懂唱得是什麼,也能感到其中的思念、惆悵的心緒。

說說對兩個地方的印像吧,杭州因為西湖的緣故,就像一個輕歌曼舞的多情女子,風情無限。這個城市的節奏也是適宜的,不是慢的讓人有閑散之心,也不會快的只顧著匆忙的腳步。沒看到桃花柳樹相映成趣的畫面,可是在烈日下也感受到了西湖的婉約和多情。干淨的石板路和長堤,隨風輕搖的柳樹、水面上偶見成片的荷花,開的正是繁茂。路上游人可選擇電瓶車偷懶的逛遍西湖,也有健身踩自行車的,更多的是像我們一樣用腳步丈量和感觸西湖的氣息。花港觀魚應該是喂魚最好的地方吧,可是沒有方向感,沒找到。於是就拿著面包隨便在幾處水池邊喂魚,效果一樣且沒那麼刻意,總之隨了孩子的心願。西湖天地,是個很小資的地方,酒吧、茶館和餐吧。家家都借著西湖因勢而建,環境雅致,又帶著濃厚的江南特色。就連哈根達斯這樣原本感覺俗氣的地方,都裝飾的精彩絕倫。品著泊來品,欣賞著落地窗外的西湖風光和室內的錦鯉和翠竹裝飾的廳堂,心裡想的就是多待上一會兒,何時再來。再說龍井,龍井泉真的是個珠玉之地,雖小卻清幽的怡人。那麼酷熱的天氣,龍井的水還是冷冽的,手伸進水裡說不出的愜意、消暑。龍井的賣茶人也是熱情的,明知是要你去買茶,可是又不能開口挽拒,最後買了些才算心安的離去了。杭州之行啟程時就沒有行程的安排,離去的也匆忙,不過已經預期在明年的5月再來重游,感受一下濃花淡柳的錢塘。

紹興,城市的顏色很統一,滿眼望去白牆青瓦,即便是新的建築都能協調的融合在這幅山水畫中。在紹興一直不解的是,這樣看似柔和不爭的地方,怎麼出了那麼多的革命志士。去了蘭亭,竹林深深,曲廊樓榭。是個養心的好地方,也有充足的靈氣。鵝池之中至今尚喂養著很多白鵝,更添蘭亭的幽靜之感。走出蘭亭,已經晚了,臨街的商鋪多都關閉了,才該是本來的面目,還是清淨,小橋流水很像周莊,卻沒有周莊的濃郁的商業氛圍。真是個避世的好地方。

去了魯迅先生的故居,在周總理的故居外徘徊了一陣,因為去的太晚了,沒能進去。同是浙江境內的名人故居,兩位先人的故居和溪口蔣氏故居都有很多相似之處,建築的特色都大致相同。但因為家族環境的緣故,總理和蔣氏的故居規模更大些,更顯大戶人家的氣勢,魯迅先生的故居應是民居中的富庶者。但外圍環境按照目前的情況看來,蔣氏最佳、魯迅次之,總理的最差了。溪口現今看來還是個很獨立的鎮子,鎮上的人都對過去的歷史有著自己的理解,保存的狀態也是最好。魯迅先生的故居早些年的緣故,商業氛圍過於濃厚了,有些遺憾。可是總理的故居,就像是在平民鬧市中的海市蜃樓,融合為一體卻又似毫無聯系。一邊是深宅大院,一邊是市井商販,看的時候有點難過,想著總理的故居為何不能被更好的保護起來呢。可是現在想來,這種氛圍才是總理奮鬥了一生想看到的吧。鑒湖女俠的故居和學堂都沒去,坐人力車時,板爺說就是在這今日繁華的廣場,這個剛烈的女子被五馬分屍的。何等的慘烈,不敢想像。這個地方富足、安逸,為何那麼多人在這裡會有炙熱的革命之情產生呢,是身體的飢餓解除了,更渴望思想上也能富足;還是越是看似安逸的環境,越容易滋生潛藏的巨浪?

沈園,最後去的是沈園。本身游園時就帶著惜別之情,又因為那膾炙人口的釵頭鳳,於是就在這離愁別緒中漫游了見證情濃和人成各的地方。園主昔日為聯系鄉裡的關系,假日免費開放私家園林供鄉親們游覽。於是獨具風情的小園見證了陸唐你儂我儂的柔情蜜意,又目睹了分離後的蕭索惆悵。怕人詢問,咽淚裝歡,瞞, 瞞,瞞。瞞到愁腸難解,奈何橋上等故人。

荷花俏,綠水逍,蟬鳴齊嘆炙日照;

微風起,曲廊斜,浮萍輕漾,魚潛水底,樂,樂,樂。

鵲橋路,無歸途,沈園難覓鴛侶夢;

古井幽,形影單,無人相詢,舉杯自斟,悵,悵,悵。


精選遊記: 杭州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