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自助游最最當心的吃飯地點

作者: 周大嘴

導讀剛從青島回來,總體上很滿意此次游玩。只是有1個地方讓我很是不爽,誤入一個不小的黑店,被狠狠的宰了一頓。 由於是初次來這裡,基本是陌生的,雖然有攻略在身,但是想想既然在棧橋了,就隨意找個小飯店嘗嘗大家傳頌的小海鮮吧,況且有撲鼻的烤魷魚的香味刺激我已經餓了的胃。 也算是有經驗的人了吧,看到那種小店門也不進去,晃來晃去,來到廣西路,位於中山 ...

剛從青島回來,總體上很滿意此次游玩。只是有1個地方讓我很是不爽,誤入一個不小的黑店,被狠狠的宰了一頓。

由於是初次來這裡,基本是陌生的,雖然有攻略在身,但是想想既然在棧橋了,就隨意找個小飯店嘗嘗大家傳頌的小海鮮吧,況且有撲鼻的烤魷魚的香味刺激我已經餓了的胃。

也算是有經驗的人了吧,看到那種小店門也不進去,晃來晃去,來到廣西路,位於中山路東面。看到這個店,明顯比其他小店大,裡面也有不少人在吃,請注意,我就是看著它的店面大一點兒才進去的。殊不知,真的是進了一個大黑窩了。

服務人員,根本沒有統一著裝,當時也沒注意,就覺得是家常的店,哪有這麼多的講究。也沒打印的菜譜,一個看似打工的小姑娘隨口報的,“吃什麼?”“我們有三鮮餃子,巴魚餃子,。。”“要湯嗎?有。。。。湯”“要冷菜嗎?有。。。。”由於人們都說“鲅魚餃子”是特色,再看他牆上寫的“巴魚”以為是徒省事,寫的簡體字呢。她很快的說的一個什麼冷菜,我不清楚是什麼,她說,"嘗嘗吧,味道不錯"。也怪我太好心,根本沒問價格,就很豪爽的說“好,就這個吧。”

結果,很快,湯端上來了。量倒是很足,裡面蘿蔔絲和蝦。媽媽一看,就說這個湯怎麼不清爽。嘗了一口,“還沒自己家裡燒的好喝,沒味道。”一會,巴魚餃子上來了,兩盆,一斤,38元。這倒是我問的。媽媽很吃驚,怎麼是這樣的餃子。我當時沒聽懂,還自作聰明的說,這就是特色,快吃。結果味道很不好,我勉強吃了一個。媽媽問服務員“這個是什麼味?”那個小姑娘說“就是這個味道,蘸醬油!”搞的我們真的是鄉巴佬一樣。我連忙去找醬油,由於味道實在是不好吃,我又倒了點醋。冷菜上來了,一盆黃瓜拌海腸,很腥氣,我這種從不下廚的人也會做的,就是醋拌這兩樣。也沒什麼佐料了。我只吃了裡面的黃瓜。媽媽覺得特色要吃的,所以勉強吃了些。結果,我們一點兒也沒有飽的感覺,但是就是不想再吃了。剩下只吃了幾個的兩大盆餃子,挑光了黃瓜片的海腸,沒味道的蘿蔔蝦湯。我暗自盤算,60塊大洋左右。您猜猜,我付了多少。。。。

這次真的是吸取教訓了,凡事都有問問價錢,最後,我付了131元人民幣----就這三個菜。我以為自己的耳朵聽錯了,“什麼,那個冷菜多少錢”?“65元”收銀的小姑娘很不屑的回答。“有菜單嗎?”我問。“有!”她回答的很干脆。就翻她的一個記事本一樣的黑皮本,裡面是用圓珠筆寫的一個一個的小紙片,像插名片一樣的插著的。翻了不少時間,果然有這麼一道菜。我是個膽子小的人,也不願多事,我能明顯的感到這是不合理的,但也有苦說不出,誰讓自己事先沒問價錢的呢。活該被斬!沒有掙扎的付了錢。

事後,悶悶不樂。本不想破壞了老人家的游行,但她走出這家人家,說那餃子是冷凍的,不是自己手工做的,而且餡子肯定是壞了的。我才忍不住說“這三樣東西要130多呢!”啊?媽媽大吃一驚。

隨後的下午,沒心情。媽媽拉肚子好幾趟。

第二天,我們在閩江路的一家“三合元餃子店”就餐,由於看到門口貼的銅牌上顯示是青島餐飲行業推薦,而且裡面亮堂堂才進去的。實踐證明,這裡是個好地方。一盤“鲅魚餃子”20個18元,每個桌子的玻璃板下面東西南北四個方向四張菜單。服務員統一著裝,微笑服務。餃子端上來,媽媽一看就說,這才是真正的餃子。咬了一口,這是好味道。所以才又證明了昨天的上當。

接下的兩天,嘗了些四星賓館的餐廳,雲霄路的海鮮,更加堅定了我的看法:那個是個黑店!

所以我專門去那個店看了一下地址:沒有明顯的門牌,招牌是“山海浮飯店”,它隔壁西面的店是廣西路45號甲。所以,一定要注意,這個大大的黑店。牆上貼著大小不一的菜名。裡面的服務員都是像在勞務服務所等工作的外地打工,不修邊幅。

教訓就是:盡量去干淨的有打印菜譜的店,點菜錢問清楚價錢!


精選遊記: 青島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