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遇而安 醉酒後早晨5點15分就醒了,睡不著,就在暖和的被窩裡躺著,不知道今天該去哪。7點30分起床,用不熱的水洗頭,洗去頭上的酒味和煙味,恍惚地收拾東西。昨天醉酒直接在苗家大姐家睡覺的的大哥也跑了回來,找不到Zippo打火機,又跑回苗族大姐家裡找,後來氣喘吁吁地告訴我有一班8點50去雷山的汽車馬上開車了,我一個箭步背著大包去跑去趕車,路上還不忘左顧右盼欣賞清晨霧靄籠罩的吊腳樓,早晨的空氣清新得近乎醉人,像蒙著面紗美艷迷人的少女,可惜我又要趕路,光線不好無法拍照,和晨霧的緣分僅限於此。 10點20分到了雷山,要轉乘到榕江的大巴,就在汽車站前的電線杆前面等。等了一輛沒有座位,不讓我上,看來這裡安全行車還抓的挺嚴。於是跑到對面的米粉店吃了一碗素粉,1塊2,又等了將近半個小時,終於來車,不過沒有正座,就坐在司機背後的大破木箱子上,鋪了一個很髒的墊子。發動機上堆滿了行李,腳沒有地方放,司機和後面的小伙子都在抽煙,真是雲裡霧裡,加上空腹,很想睡覺,無奈前後沒有依靠。只能把注意力集中在路上,從雷山到榕江要4個多小時,山路陡坡急彎不斷,司機開的很快,我的心和我的腳一樣懸在空中。霧氣慢慢濃烈起來,前方濃見度不到一米,隱約能看到山腳下的村莊和梯田,景色一定不俗,可惜我已無心戀景,眼睛死死盯著司機握著方向盤的手,每到一個轉彎處我的身體就跟著司機的方向盤轉,真的很辛苦,直累得脖子和腰部精疲力盡,最後脖子已經徹底僵硬的時候我才意識到自己有多麼的傻,聽天由命吧。司機好像也意識到了危險,車速慢了下來,霧還是一樣的濃,我想像著山下的風景,胳膊也放松了下來。 車開到一半的時候,在一個小村莊停下來,午飯時間到了。這是第一次坐大巴還給吃午飯的時間,其實在後來去其它地方的路途中,也有一些固定吃早飯和午飯的地方,上書“強制停車休息點”,這許是貴州的一大特色吧。 停車點前有兩個大排擋,左邊的小姑娘十五六歲,俊俏的小模樣,炒菜的動作干淨利索,右邊的阿姨在大鍋裡面刷碗,那水的顏色污穢不堪,直讓我反胃,最後我買了兩個五香雞蛋,和幾個桔子做為午餐飽腹,也許我就是個比較挑剔的人,雖然懂得隨遇而安,但總是難以入鄉隨俗。 我的原則是填飽肚子,不餓就行,本著這樣的原則,一路無病。:) 有人下車,我坐到了正座,也許是脖子和眼睛跟隨方向盤太久了太過勞累的緣故,困意襲來,一覺醒來已經到榕江了。其中有兩次我都把頭歪在旁邊的當地小伙子身上,但他毫無怨言,默默承受著,慶幸自己沒有流口水,否則真是“肥水”流到“外人田”啦。車一到站,那小伙一溜煙就跑沒影(嘿嘿,是不是被我嚇的,無從考證),我連謝謝還沒來得及說呢。榕江汽車站到車江只有一站路,坐上小公共汽車,陸陸續續上來很多人,裝滿各種農作物的塑料麻袋,榔頭,木頭,還裝載一輛極其破舊的自行車,這也是第一次看到小公共汽車上運自行車,而且不另外收費。在一個修復完好而氣派的寨門前,上書“天下第一侗寨”,我們被告知車江三寶侗寨到了。路上遇到的當地人都很和氣,沒見到吵架的,售票員還是司機都很盡職盡責,給我的印像極佳。 網友的攻略上說往前走就可以省門票了,我還是願意付10元錢,就算為貴州建設添一塊磚也好。把大背包存在售票處,在貴州,沒有雜念,只有信任,覺得把包寄存在什麼地方都沒問題,我就喜歡這樣的安全感。 門口矗立著一座鼓樓,這就是侗寨的標志性建築。沿著榕江,看到了著名的大榕樹一如既往地依偎在江邊。邊走邊看,村口有個婦女在染布,她用力揮動著大錘,重重地擊打在深藍色的布卷上,她告訴我一匹布要這樣敲打6天,每天從10點打到6點,我能體會她的艱辛和不易,而這一路上耳畔都縈繞著這熟悉的敲擊聲。 江邊有很多婦女在洗衣服,洗菜,江邊有人養鴨子,一派安詳。很多孩子自由地跑著,我在橋上看風景,他們在看我。車江的小孩子特別可愛,向我使勁地揮手,大聲地叫著Hello,看到我的相機就自動排成一隊讓我拍照,然後大聲笑著,開心地跑開,他們的快樂感染著我,雖然沒有陽光,我的心中溫暖無比。 在巷子裡慢慢地走著,也有好幾個侗族婦女在染布,只有一個大嬸問我是不是要買布,我告訴她我不會做衣服,她笑笑,接著干活去了。路上有兩個小哥倆每人扛著一擔柴,也跑到我的鏡頭中。我走進其中的一人家,發現其實他們的生活很貧窮,沒有裝飾,家徒四壁,但是他們都很熱情,很快樂。這裡很多人家的大門上方都有一個銅錢樣的標志,連一個幼兒園門上也不例外,我寧願用欣賞的眼光去看待這原始的方式。 在古榕樹下的涼亭裡,我坐了很久,腦子一片空白,可以什麼都不想。江面平靜如鏡,大嬸還在錘著布,那丁丁當當的聲音讓我覺得如此踏實和安心。 沒敢嘗試村口的農家樂飯店,叫“美味廚房”,無奈是郎德上寨的農家樂已經傷了我的胃。 跑到侗寨的另一邊,相比來說這邊的房子較新,風景還是一如既往的平淡生活。村口有5只肥肥的火雞懶洋洋地躺在那,如孔雀般給我表演開屏,一定在歡迎我的到來。有個小菜市場,蔬菜以白菜菠菜蘿蔔為主,可惜這裡的蘿蔔長得很小。給賣菜的大嬸們也照了一些特寫,她們高興地整理頭發,試圖以最美的樣子試鏡。豆腐是放在桶裡賣的,可惜要拍豆腐西施的時候相機沒電了,只好辜負她。在一個小燒烤攤前吃了兩串烤豆腐串,小姑娘長的很清秀,烤串味道十分棒。(回來的時候發現在車江拍的照片沒有了,不知道是相機的原因,還是誤操作了萬能讀卡器,嗨),總之,車江的美只能留在記憶中了。 喜歡車江侗寨,因為生活可以如此簡單而快樂。也許,旅游就在於一種心情,來到不同民風的地方,感受不同的生活方式,不做評判,沒有同情,沒有優越感,只是一個匆匆過客的平常心態,才能悟出更多平凡的道理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