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中登家鄉的雞角尖

作者: 龍峪灣小木人

導讀讀李健吾先生的《雨中登泰山》,總是被那雨中登山的浪漫誘惑著,一直期盼著能有這樣的機會。這一次,“天公作美”,終於圓了我雨中登山的夢。不過不是登泰山,而是家鄉的雞角尖。 雞角尖又名“唱曉峰”, “唱曉峰”為龍峪灣99峰之冠,狀若引吭報曉的雄雞,海拔2212米,有“伏牛第一峰”之稱。這只長生不老之“雞”自盤古開天劈地以來,夜夜為迎旭日不寐,晝晝沐 ...

讀李健吾先生的《雨中登泰山》,總是被那雨中登山的浪漫誘惑著,一直期盼著能有這樣的機會。這一次,“天公作美”,終於圓了我雨中登山的夢。不過不是登泰山,而是家鄉的雞角尖。 雞角尖又名“唱曉峰”, “唱曉峰”為龍峪灣99峰之冠,狀若引吭報曉的雄雞,海拔2212米,有“伏牛第一峰”之稱。這只長生不老之“雞”自盤古開天劈地以來,夜夜為迎旭日不寐,晝晝沐朝霞為新生而歌,從無怠倦之色,站立於天地之間,仰望星轉鬥移,俯視滄桑變遷。世人叩之拜之,祈福求壽。游人攀之爬之,欲睹其雄風。 我們早上出發時,天空陰沉沉的,剛到山腳,零星的小雨就飄落下來。抬眼望去,整個雞角尖籠罩在濃濃的霧靄中,讓人難以看清它的真面目。 開著車沿山路蜿蜒而上,清涼濕潤的山風撲面而來,深深地吸上幾口,似乎還能聞到山花的清香。山路一邊是郁郁蔥蔥的山谷,潺潺的溪流隨著山勢的上升,在山谷中時隱時現,更顯出山谷的幽深與神秘。 過了通天門,踏著青石板鋪就的山路拾級而上,此時雨點更大了。遠處如煙如雨,忽濃忽淡的霧氣中幾個山峰時隱時現,仿佛置身於仙境一般,一切都是那麼虛幻縹緲。想必古人的“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也是因此而發吧! 登“唱曉峰”,游人穿越於奇花異草、奇樹怪石之間,浮於雲與霧的海洋裡。踏進“天門”,步入“天亭”,千峰簇擁,群山俯伏腳下,白雲伴在左右,細聽天簌之音,仿佛跳起就可進入天庭,與上帝對話;跳下就能進入歷史隧道,閱人世萬年。置身此地,誰能說得清是人?是仙?“天亭”上的神仙早被這裡的風光陶醉了,化為座座奇峰,自得其樂,恣意逍遙,在“南天門”外構成一幅幅撼人魂魄的畫卷。那畫是上帝的作品,是上帝飲罷玉液瓊漿,才情大發時的傑作,那肆意揮發之中的豪放,那漫不經心之中的灑脫,那精琢細刻之中的神韻,也只有上帝才會有這種種奇思妙想,驚世駭俗之筆。纜車上,陣陣濃霧隨著山風撲面而來,回頭俯瞰,雲霧繚繞,青墨色的山峰如披上一層紗幔,影影綽綽更加神秘了。很快,纜車到了毛公山觀景台,放眼望去,四周雲走霧游,座座山峰如同在雲海中漂浮一般,陣陣山風吹過,雲霧隨之翻騰流走,讓人疑似在仙境,有夢幻般的感覺。 雨還在淅瀝地下著,我們繼續往上爬。山路邊的峭壁上還不時伸出一棵棵造型奇異的松樹,有的盤根錯節,有的蒼勁傲然,有的似字又似畫。此時已經距山頂不遠,我們正要一鼓作氣登頂,有游客從山頂下來說上面的山路太泥濘,很容易滑倒發生危險。於是,我們沿原路返回,又一次在空中體會了騰雲駕霧的感覺。 難得的一次雨中登山,讓我看到了它別樣的美麗。人生何嘗不是如此,換個角度,你會發現,一個常見的事物也有不尋常之處。



(千峰競秀)


精選遊記: 洛陽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