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台山大轉台可免門票(二)

作者: hy-8341

導讀這時候,天真的黑了,雨也大了起來,我們不知道去哪裡找旅館。正巧旁邊的橋上,一個小伙子拿著“住宿”牌在拉客,標房開價100元,網上說台懷鎮的最低價是30元/人,於是還到50元,後來發現小伙子不像刁民,便加到60元成交,旅館就在邊上,山西式的標房,設施還都是新的,熱水是老板娘自己用鍋爐燒的,床單看得出是一人一換,一切審查合格後,訂了兩天的房。沒力氣 ...

這時候,天真的黑了,雨也大了起來,我們不知道去哪裡找旅館。正巧旁邊的橋上,一個小伙子拿著“住宿”牌在拉客,標房開價100元,網上說台懷鎮的最低價是30元/人,於是還到50元,後來發現小伙子不像刁民,便加到60元成交,旅館就在邊上,山西式的標房,設施還都是新的,熱水是老板娘自己用鍋爐燒的,床單看得出是一人一換,一切審查合格後,訂了兩天的房。沒力氣去吃飯了,正好把帶著的備糧消滅掉,洗澡,睡覺。不,又起來把髒衣服浸好,此時,電閃雷鳴,大雨傾盆,老板說:從沒有見過這麼厲害的雨。我說:是啊 ,就像我來五台山也是第一次,一切都在菩薩掌控之中。阿彌陀佛!早晨睡到自然醒,打聽到景點幾乎都在附近,就穿著拖鞋出門了,第一個目標就是標志性的五台山白塔,才5分鐘的路程。路上在《農家餐館》吃了一碗西紅柿、包菜(卷心菜)面條(5元)。五台山沒有好吃的,你不要指望到五台山來腐敗,吃飽肚子就不錯了,中午我們也是在這家《農家餐館》吃的,相對來說價格公道一些,有人氣一點。要了一個土豆燒肉片(12元),香菇炒青菜(10元),西紅柿蛋湯(8元),一瓶青島啤酒(3元),加上自帶的四個烤鴨頭,算是對昨天18個小時的犒勞。晚上因為價格貴,又不合胃口,絕食一頓。相繼到了塔院寺、顯通寺、五爺廟、菩薩頂、殊像寺等等幾大著名的寺院,一天時間綽綽有余。晚上無事,與老板聊起了家常,老板姓郝,30歲左右,有一個8歲的兒子,是附近五台縣人,夫妻倆包租了這家鼎鼐客棧,維持生計。老板說:只有周末兩天才有點生意,平時沒什麼客人,我看著他們吃晚飯:土豆跟面條一起放在鍋裡燜,叫燜面。既沒有蔬菜,也沒有葷菜,就這樣吃了。老板說當地人都是這樣吃的。山西人民太艱苦了。最後,我建議老板要利用網絡工具,把生意做出來,老板也很贊同,決心要買一台電腦。老板的電話是(134036700630)。



(大白塔)



(寺內溫馨)



(十萬元的法事)



(無量(梁)殿(明朝原建築))



(藏傳佛教)

第二天一早,我們就在大路上攔了去五台山火車站的班車。之前在路旁的一家餐館吃了一碗看不見小米的小米粥(1元),一根油條(1元)。班車在鎮上繞了有四五圈,總算攬了四、五個客人上路了。經過收費站時,我很滿足,很得意,由於驢友們、攻略們的網上相助。我們終於用行動向社會上亂收費的現像,發出了第一聲吶喊。

五台山是我國著名的佛教聖地,幾千年來香火不斷,這當然是香客的虔誠,但另一方面也反映了歷代帝王對佛教的推崇,一個虔誠的佛教徒是受當時社會尊敬的,有誰聽說過燒香路上還會遇到“買路錢”。作為佛教聖地的管理部門,理應榮幸的接待好來自全國各地的香客,盡可能地為香客們提供食宿上的方便,以拉近佛與香客間的距離,這也是一件功德的事,但事實上,他們做的恰相反:人為地設置了不低的門檻,並以此盈利,把佛教聖地當成搖錢樹,把老祖宗的遺產占為了己有,這不僅阻礙了更多香客的朝聖之路,也把自己與佛的距離拉遠了。我佛慈悲,然吾等不容!

因為12點40分有一趟去北京的火車,班車在11點20分就到了五台山火車站。把所帶的行李寄存到火車站的小賣部(2元),空手,我們去逛砂河鎮。再回到燒麥館,吃了一籠燒麥,5塊錢一箱的油桃,我們買了邊走邊吃。砂河鎮很大,足足像雲南的小縣城,路邊有應縣涼粉,3元,吃!有5元一斤的香瓜籽,買!看到一條當地手工制作的羊毛床墊,很厚實,才70元,墊在自己的床上可以免去一條加一條的棉絮的繁瑣,又保暖又保值。太重了,我們拿不動,也不忍心和山西同胞掙寶貝。不過,的確很好!我會懷念的。來到一家“腐肉店”,其實我們叫熟食店,賣祖傳秘方熬制的鹵豬肉和內髒,是很好吃,老板姓楊,60歲,每個品種都讓我們嘗遍,最後我們選了豬腳(18元/斤)、肚子(15元/斤)、舌頭(13元/斤),共稱了30元的,自行切好,帶上火車喝老酒。

15點40分,我們登上了去太原的火車,20點到達太原站,住火車站左側的鐵路招待所,50元,還到40元/間,送早餐,送對外開放的澡堂票,盡管不是標房,但被褥都是剛洗好的,有一股太陽曬過的香味,足矣。國有企業,很正規,仍沿習著一套孩童時期的服務模式,很親切。我差一點沒到包裡去找介紹信,呵呵。服務員是退休回聘的兩位60歲大姐,都很熱情,還免了我們第2天寄存行李的費用,在玩了晉祠之後,於08年6月12日晚上21點40分飛回上海。

感謝驢友、攻略們的共享!

感謝山西人民的好客!

感謝關注!


精選遊記: 五台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