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年去了不少地方旅行,但每次都有一群志同道合的驢友陪伴。前段正好有空閑,卻沒有找到同樣有這份閑情逸致的人,於是,終於第一次有了一段一個人的背包旅行——陽朔之行。去之前,研究了不少網上的功略,一個印像:陽朔是個適合徒步、騎車、坐船、發呆的地方。那就所有這些適合的項目都該體驗一下,反正一個人麼!金坑梯田·瑤族女人既到桂林,只去陽朔怎麼行。第一站先去看梯田,沒有選擇去龍勝,而是去了金坑梯田。事先預定了位於金坑梯田1號景點的全景樓客棧,他們有兩輛客車每天在桂林和景點之間跑一趟,上午出發,中午到達梯田下面的一個瑤族村寨——大寨。全景樓安排了一個免費向導帶我們上山。還沒上山,就被五、六個瑤族大嬸圍住,說是要替我們背包,背一個包大約收15-20元。我已將大包寄存在桂林,只背了個雙肩包,想在爬山的過程中好好拍照,背包畢竟不太方便,就談妥價格,把包放到了一位大嬸的大竹筐裡。回頭想這一竹筐3、4個包少說也能掙個五六十吧,雖說是體力活,可錢也好賺,一問才知道,附近的寨子像她們這樣的大嬸太多,所以分成了組,每12天才輪到一次,這樣才顯示公平。有意思,掙點小錢,但也很有規矩。更有意思的是,當我們花了2個多小時哼哧哼哧的到達全景樓時,那些包包早就已經到客棧了,而等著收錢的居然是她們的丈夫。第二天一早,當她們又幫我們背包下山時,問為什麼是男人來收錢?說這裡的瑤族,大多是婦女干活,男人管家。那男人給不給零用錢?那些女人哈哈笑後說,給,給的。這一帶的瑤族被稱為紅衣瑤族,因為這裡女人穿的衣服都是大片的紅線花紋鑲嵌黑線織成,暗紅的花紋艷而不俗,據說她們織一套這樣的瑤族服裝一般要3個月左右的時間。巧的是第二天下山是農歷六月初六,是瑤族的傳統節日——曬衣節,家家戶戶的窗外都掛滿了鮮紅的瑤族服裝。抬頭一望,不經意間瞥見一位瑤家妹子透過那些琳琅而艷麗的衣袖向下嫣然一笑,男人會砰然心動,而我有點像喝了一杯甜甜的冰酒,微醉······瑤族女人還有一個特點,就是她們那黝黑的長發,據說她們的頭發是不允許剪的,即便剪下來也不能扔,而是把它做成結,盤在自己頭上。至於黝黑的秘訣,說她們用的洗發水,是平時的淘米水放置10天後,已經發酵了的。也許這是祖傳的,不過換了我們肯定消受不起。7月這個時節,梯田裡的秧苗已經長高了,綠油油的,錯落有致,巍巍壯觀。一路行進,發現這裡的泉水不斷在山澗流淌,梯田裡的秧苗都歡暢的浸潤在水中。那水從哪裡來呢?向導告訴我們說,這裡的山有多高,水就有多高。山裡的水有雨水、露水的積澱,反正一路登高,清澈的泉水始終環繞在你的身邊。上山時有點蒙蒙細雨,小雨剛歇,層層雲霧繚繞著梯田,幾絲光線穿過霧靄照射在梯田上,讓你不由得感嘆它的壯美、神奇。據說最好看的是每年放水的時候,5月、9月和12月,那時的梯田每一層都澆灌著水,秧苗還沒插下去,黃昏時分,黑黃相間,層巒疊嶂,壯麗而唯美。可惜,我來的不是時候,但還是被它深深打動。陽朔·漓江到了陽朔自然要去游漓江,游漓江的路線和方式有很多種,這裡我就不多介紹了。我游的也是漓江最經典的一段:楊堤——興坪,只是在游的方式上猶豫不決。這一段一般選擇是坐船,有游客較多的電動游船,也有雙人乘坐的竹筏船;還有就是從陽朔出發,沿著漓江騎自行車或徒步行走,那比較辛苦,大約需要一天的時間。陽朔那幾天每天間歇性的下雨,無奈一個人,還是要考慮安全問題,最終決定自己坐車到楊堤,然後找竹筏船游到興坪,再坐車回來。早上到陽朔汽車站,正好碰到有去楊堤的車,那種普通的小巴,開車後發現一車上好像除了我,幾乎都是沿途的村民。車費8元,從陽朔到楊堤車程大約1小時。巧了,車上碰到了一位正好來陽朔辦事的船工,我那身打扮誰都能看出是去那裡玩的,船工名叫盧七兵,是楊堤鎮浪石村人,自我介紹後直接切入正題,兩個座位的竹筏船,從楊堤到興坪80元。前一晚我特意問了旅行社的代理,他們的價格是120元,(後來得知,盧七兵是來陽朔跟旅行社結帳的)這時很慶幸我的選擇,一個人的自由行狀態得到充分的滿足。盧的船就停在楊堤碼頭,剛上船就開始下起了淅淅瀝瀝的小雨,船上有遮陽傘,可是雨越下越大,盧說船行15分鐘就是浪石村,上岸去他家避避雨再走。心想反正今天他這條船我包了,我也有的是時間,就隨遇而安吧。浪石村,一個漓江下游岸邊的小村落,大概也就住著二十多戶人家,村裡還保留著少許明清建築,只是看上去長久失修,無人居住,顯得有些破落。等雨停,重又上船,雨後的漓江山水被一層薄薄的迷霧纏繞著,無處不透著它的柔美。坐在船上,聽著盧娓娓道來一路上千姿百態的山色,船行其間,悠哉悠哉,仿佛你也糅合在漓江的山水間,也成了這其中的一景。船行至興坪鎮,靠岸後,付給盧100元,盧特意找了張較新的20元人民幣給我,並指給我看碼頭那裡20元上那幅畫面拍攝的最佳位置。呵呵,一手拿著20元人民幣,一手端著相機,喀嚓喀嚓拍了數十張,總還是感覺缺點什麼,真是畫不如“錢”哪!從碼頭走半小時左右就到興坪鎮老街,興坪古鎮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公元265年,老街上保留著不少老房子,跟浪石不同,它畢竟是個有歷史文化可以尋跡的古鎮,青磚黑瓦的老房子氣派完整,黃昏淡淡的陽光斜落在青色的街道上,整個古鎮透著安逸祥和的氣氛。一對老夫妻在舊客堂裡做著龍須糖,一群老媽媽邊聽著電視裡的佛歌邊在念珠頌經,一位老奶奶戴著老花鏡在細細的縫著被子,一張古舊的理發轉椅上老爺爺正在享受著剃須刀輕輕刮過·····時間慢了下來,腳步慢了下來,心境也變得柔和起來。興坪鎮坐小巴回陽朔,車費也就5.5元。那天只花了100元不到,卻感受到了無盡的樂趣!陽朔·騎車游剛到陽朔的第二天就按照常規線路騎自行車走了十裡畫廊,看了蝴蝶泉和月亮山,還有大榕樹什麼的。不想說這些景點有意思沒意思,既然來了陽朔,有時間總該去看看。不過這條線路在陽朔那帶騎車是最合適最輕松的,出了縣城全是國道公路,時間也不長,半天就夠了。不巧那幾天陽朔幾乎天天間歇性下雨,正好趕上吃午飯的點,找了個農家飯莊避雨,碰到幾個老外,坐在小板凳上,無聊的看著電視裡播放的《亮劍》,那李雲龍正慷慨激昂的說著什麼。雨稍微小點,他們已經迫不及待的衝了出去,騎上車一溜煙的走了。看得出來,相比之下,老外更喜歡沐浴在大自然中,哪怕刮風下雨,哪怕山麓崎嶇。記得在西藏去珠峰大本營的山路上,我們是坐馬車上去的,顛簸不已,可還是看到有幾個老外騎車或推著車艱難的向大本營行進。也許在他們骨子裡,天生比我們更喜歡探險,更喜歡挑戰自我。雨小了,我在農家小店買了個一次性雨披,騎上車也加入了他們的行列。不過很快就雨過天晴,火辣辣的太陽又曬得你汗如雨下。時間比較寬裕,來之前就想好了一定要走一條人少景好的線路。陽朔滿大街都有賣一份手繪地圖,地圖上介紹了N條適合騎車或徒步的線路,天氣關系,徒步就放棄了,還是決定選擇騎車,線路是陽朔—福利鎮—(擺渡)渡頭—木山—陽朔,共17公裡。就在出發的前兩天,終於在住的客棧找到了一個願意同行的人,浙江溫州的小陳DD,這下可好了!(呵呵,還是有點膽小)那天早上又下起了小雨,我只花5元租了一輛女式自行車,而小陳花了20元租了一輛跑車,當時我還笑他沒必要,可事實證明他的選擇是正確的,因為從渡頭回陽朔的那段路幾乎全是泥濘的田間小路。出了縣城,一過陽朔大橋沿著公路騎8公裡就到福利鎮,那段路非常好,只是車實在太多,即使靠邊騎只要一聽到卡車或大巴的鳴鏑聲總還是有點心發慌,景致一般,我們一路飛奔,冒雨騎了一個小時左右就到達了福利鎮。坐在福利鎮郵局門口的台階上,邊喝水邊向鎮上的人打聽這裡的情況,福利鎮也是個古鎮,這裡以畫扇而出名,果然看到不遠處有幾家店門口掛著大幅的畫扇,大多是山水畫。穿過鎮上的老街,看到有幾戶人家的客堂間就是畫室兼制作間了,有人在扇頁上繪畫,有人將他們畫好的扇頁放地上晾干,有人在做扇骨。看了一會兒,發現他們這一撥扇頁上的畫都是一樣的,真是流水作業。還是忍不住買了幾把小扇子,留個紀念也能當禮物送人。老街的盡頭就是漓江邊,幾條水牛伏在河水裡嬉戲,哞哞地叫著,老農在江邊洗菜、割草,河的中間凌亂地躺著幾塊青石板,清澈的河水扶過青石歡快地流淌著,水花輕輕地拍打著停靠在岸邊的一條竹筏。一幅充滿詩情畫意的田園美景呈現在我們眼前。讓我想起了賀淥汀的名曲《牧童短笛》,雖然這裡沒有牧童,也沒有人吹奏美妙的短笛,但這樣的畫面跟《牧童短笛》絕對是天壤之合。從福利鎮渡口跟著村民們一起坐擺渡船到對岸的渡頭村,這才開始了那天真正的體力挑戰。從上岸之後差不多騎了一個半小時,全是田間小路,下雨使原本坑坑窪窪的路顯得更加泥濘難行,這時小陳的跑車就顯示出它的優勢了,我的那輛車越騎越重,可他好像還是很輕快,郁悶!不過體力都還不錯,午後烈日高照,揮汗如雨,可這一路上的景致真的不錯。時而麥浪滾滾,時而山巒秀峰,時而流水潺潺,時而野花飛舞······坐在漓江邊吃了一頓美味的農家飯,過了木山村,很快就回到了公路上,又騎半個多小時順利的回到了陽朔縣城。17公裡,近5個小時,絕對不虛此行! 陽朔是一個非常成熟的旅游勝地,中外游客很多,旅游團更多。一直稱自己的行游方式為“旅行”而不是“旅游”,那是因為旅行決不是到此一游,走馬觀花,旅行是用心、用眼、用腦的行走,你能感受到的不僅僅是山川秀美,還有人文氣質、淳樸民風,走街串村的樂趣決不是你坐在旅游巴士上可以體味到的。一個人的陽朔自由、隨性,滿足······期待著下次一個人的旅行! 陽朔行程貼士:第一天:上海——桂林(飛機),下午去了像鼻山公園(門票33元)和靖王府(現廣西師範大學,門票50元,含講解)。傍晚去吃了一碗十字街附近的石記米粉(4.5元)。晚上兩江四湖游,可以看看,還不錯。(149元)住宿:火車站對面如家酒店(網上預定155元),住這裡很方便,去陽朔、龍脊的車火車站都有,過馬路就行。第二天:將大背包寄存在如家,吃完早飯,9點直接到對面火車站坐上了全景樓的車。中午到達金坑梯田大寨,下午由向導帶領徒步2個多小時,梯田環繞,經過2號景點,傍晚3點半左右到達1號景點(海拔1100米),入住全景樓。晚上頭枕著潺潺溪水聲甜甜入睡。住宿:全景樓 (www.quanjinglou.com)聯系人:陽明波;電話:0773-7585688; 手機:13077646291、13878350006 陽明航電話:0773-5673515 手機:13768728375;乘坐全景樓專線車。每日早9:00由桂林火車南站發車,只要您住在桂林市內任何一家賓館,都免費接車,(行程98公裡,需時2小時30分,空調直達,單程票價40元,往返80元,車型:金杯14座,車牌號:桂C33162/桂C13682/C72953)全景樓住宿70-90元,竹筒雞值得嘗,一只70元(吃的時候感覺不像一只)金坑梯田門票50元。第三天:早上8點半左右由向導帶領下山,全是田埂小路,經過3號景點,徒步2個小時,回到大寨,正逢六月初六,瑤族的曬衣節,有不少活動,攝影創作了一把。午飯後1點多上車回桂林,4點回到桂林,到如家拿了大背包,在火車站坐去陽朔的巴士車(直接上車買票16,在旅游代理窗口買20),6點多到達陽朔。住宿:西街酒店(網上預定168元),西街很鬧,當即決定要換個清淨地方住。第四天:上午騎車半小時到清龍橋碼頭,上竹筏船,自行車上拖拉機直接到工農橋碼頭等, 也可以放在竹筏後面。游遇龍河一個半小時,到達工農橋碼頭。接著騎車到大榕樹、月亮山、蝴蝶泉,中間吃個農家飯,大約下午三點半回到陽朔。(船費和門票通過旅行社代理,總費用185元)晚飯後去看《印像劉三姐》(西街上旅行社和酒店都有代理購買,最貴188,最便宜130,我買的是140元),值得一看,600多號漁民村民的表演,好看,不由得想老謀子的奧運會開閉幕式肯定精彩。第五天:一早在沒有飯店的二樓廊檐邊吃早飯邊欣賞西街的晨景,9點回到西街酒店結帳背包走人,換到了縣前街和府前巷交叉口的山色西餐客棧。地址:縣前街2號,電話:0773-8819178 www.yangshuoholiday.net 帶早餐120元/晚,不帶早餐100元/晚,下面就是個西餐廳,吃、喝、曬太陽、看閑書、聊天、發呆都可以,還有只流浪黑貓可以逗著玩。辦完入住手續十點不到,在陽朔汽車站坐上了去楊堤的小巴(8元),車上認識一船工盧七兵,很不錯的人(手機13677837976,13687862614),兩人座竹筏船楊堤—興坪80元(陽朔旅行社代理一般收費120-130元),過路費15+4元。下午兩點左右到興坪鎮,老街可以轉轉,還有個“老地方”餐吧(興坪老街46號)可以坐坐,一個雲南女人開的,老房子蠻有味道的。3點多到興坪汽車站坐小巴回陽朔(5.5元)。晚上跟新認識的浙江溫州陳DD終於在西街泡了回酒吧,年紀大了,不喜歡太鬧騰,也累了,還是早早的回去睡覺,換了山色,睡得很好!第六天:今天睡到自然醒,也就8點多,吃罷早飯,把陳DD介紹給盧七兵,讓他一個人去游漓江,我決定一個人在西街晃晃,中午簡單吃了點,回山色睡了個午覺,3點多起來後在下面的西餐廳要了杯冰凍奶昔,邊喝邊看小說,晚上又介紹陳DD去看《印像劉三姐》,自己一個人隨便吃了點繼續在餐廳看小說聽音樂,上網收郵件,9點多回房休息,因為第二天要騎車行。第七天:早上8點多帶著陳DD一起去沒有飯店吃早餐,喜歡坐在二樓的廊檐觀賞西街,而且那裡的早餐很豐盛,今天可是體力活。對面就有借自行車(5-30元不等),今天的騎車行程:陽朔—福利鎮(8公裡)—(渡船)渡頭—木山(6公裡)—陽朔(3公裡)。前面8公裡好騎,後面9公裡全是田間小路難走,但景致不錯。福利古鎮值得看看,買幾把扇畫做個紀念。上午9點半後出發,下午3點半左右回到陽朔。晚上終於吃了一餐陽朔盛名的謝大姐啤酒魚,感覺一般。第八天:8點吃早餐、退房,9點出發去陽朔汽車站,認識的陳DD還不錯,幫我把大背包背到汽車站,11點不到回到桂林,直接打車去兩江機場,1點半的飛機回上海。結束了一個人的陽朔之行。總費用(不含購物和機票)3000元左右。

(金坑梯田)

(錯落有致)

(田園美景)

(興坪古鎮)

(瑤族曬衣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