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聞名的桂林山水,咱中國人自己當然得去看看,去過之後才知道,桂林山水甲天下,不如說是陽朔山水甲天下更為確切,怪不得有不少精明的旅行者一下火車飛機就直奔陽朔去了,因為那兒有絕美的山水田園風光,熙熙攘攘的西街酒吧,遍布各處的小吃飯館,然而我的最終目的還是縱情於碧波清水間,徜徉在群山環抱中,感受最自然的田園氣息,陽朔沒有令我失望。縣城&西街印像
說實話我實在不怎麼喜歡這條洋人酒吧雲集的西街,整個縣城即少了麗江的秀麗大氣又沒有鳳凰的古樸寧靜,特別是到了晚上,街上人頭攢動,夜夜笙歌,住在西街上睡眠絕對成問題,不過到了清晨,這裡就變成另外一個世界了,昨夜尋歡的人們此時正在補覺,晨曦灑在青石板路上,了無一人的小鎮才恢復了它最初的面貌,才有了點應有的韻味。
話說回來,陽朔民風淳樸,當地人都很熱情友好,幾乎人人投身於旅游事業,似乎是我到過的地方中民風最好的了。
另外,這裡的食物也是中西皆有,你可以吃米粉吃到膩也可以喝咖啡吃批薩小姿到底,另外啤酒魚、土雞、螺螄釀、豆腐釀也是必點的當地美食。
千百年辛勤勞作的結晶——龍脊梯田
經過一路的顛簸,終於來到了大山深處,百轉千回,看到層層疊疊的梯田時,只能被震撼,或縱深或曲折,每一個獨特的形態都是山裡農民歷代耕作的結果,前人也許想不到為生計而成的梯田竟然成了後人贊嘆不已的壯觀景像,然而此時被千層梯包圍的我們能做的只有佩服前人的智慧與勤勞,當然還有不斷按快門了,可惜是陰天,照片效果差強人意了。 而梯田的最佳拍攝時間應該是六月的端午,灌水後的梯田輪廓清晰明朗,還有就是金秋時節,滿山的金色波浪懾人心魄。
騎自行車游陽朔
中國唯一適合騎自行車游玩的地方恐怕就是在陽朔了,而最著名的路線就是十裡畫廊,聽導游說是某個美國總統來游玩時覺得開車欣賞總不夠味,於是建議換用自行車,一路可以盡情瀏覽兩邊的群山。到了陽朔,借個自行車是再容易不過的事了,想偷懶還有助動車供應,不過感覺有點怪怪的,體力好的情侶還可以借雙人車,夠浪漫,不過頂著個烈日想想也滿自虐的,再說媽媽在身邊還是偷懶再偷懶吧!打消了自行車念頭後,卻發現有兩個猛女昨天騎37公裡,今天又准備來個34公裡,令我徹底自卑~~~
除了十裡畫廊,其實還有更好的騎車路線,許多人會選擇不走公路改走鄉間小道,一來避開人群,二來其中的田園景色別有滋味,是大路上絕對體會不到的。
名聲在外的漓江
這不連上英語課都用過Li River,到了陽朔不去漓江那就等於沒來過。(事實上還有一個景點個人認為比漓江更值得一去,請聽下下面的,嘿嘿!)
一大早就來到漓江漂流的起點處楊堤碼頭,還沒上船就已經被清澈碧綠的江水吸引住了,上了筏子水下的石子真是歷歷可見,旁邊一個筏子是一大家子,已經有幾個急性子穿上泳衣下水開始暢游了,看著也很爽啊!
船開始緩緩前行,兩岸青山綠竹目不暇接,山是形狀各異的連綿山,竹是酷似鳳尾的鳳尾竹,不遠處還見到一漁翁在讓他的魚鷹捕魚,看到一只魚鷹一頭扎到水裡,本來舉著相機想等它出水來張特寫,結果等了半天也沒上來,筏子已經轉過灣去了,這鳥水性還真不是一般的好啊!
因為奇特的喀斯特地形,到陽朔得有硬件軟件兩樣法寶,硬件當然是拍的越美越好的相機,軟件麼本來我還說是rmb,呵呵,結果導游說是想像力,自己果然夠俗-_- 。一路上筏工就跟我們介紹這山那山的故事,雖然中國山水沒故事也能被人編出故事來,不過到也是增加了不少樂趣。
美景固然令人陶醉,但一艘艘穿梭而過的大輪船真是殺風景,它們都是從桂林開來的,多的跟上海馬路上的公交車一樣,一艘接著一艘,因此看倒影都成奢望了,而且我們還不時能聽到船上傳出的喇叭聲,介紹顧客拍照什麼的,絕對是漓江上的視覺聽局覺雙重污染。筏工說正好現在是桂林開船後的半小時,所以比較集中,下午還有一批呢,坐大船票價不便宜要200多一人,然而被稱為漓江精華段的風景他們就只能一晃而過了,而坐竹筏的我們卻可以細細品嘗三個小時的精華段,怪不得船上的人一個勁的向我們招手拍照呢。
到了終點興坪碼頭後,就可以拍到人民幣二十元的背景原形了,不過似乎拍不全。
不少人游玩精華段就會從興坪坐車回陽朔,幸運的是我們選擇在興坪住一天農家樂,一方面可以感受到這個古鎮完全不同與陽朔的寧靜,另一方面就是有時間去品味夕陽下和清晨中的漓江,那絕對是匆匆往來的人們會遺憾錯過的。

(1)

(2)

(3)

(4)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