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清山,有人稱之為“小黃山”,來之前,兒子就說:黃山都去了,還去什麼小黃山,我因此也想有這個必要嗎?到了之後,也難免暗自比較。比較一:門票:黃山門票200元,老師優惠100元,小朋友也是100元,我們三人正好是300元,而三清山老師沒有優惠,六十到七十歲老人沒有優惠,一張150元,小朋友81元,三人共(381元)纜車:三清山上行(55元)下行(45元),媽媽在買上行票時,忘了問,有沒有小朋友的優惠票,結果兒子也買了全票,下行時,我問了一下,買了小孩票,只能說江西的旅游不是很規範,售票處沒有告知。結果三人上下花了(283元)。去年去黃山時,上下都是65元/張,兒童35元,三人上下共花(330元),但黃山纜車2008年4月1日起單趟65元調到80元/趟!不過,三清山的纜車時間比黃山長多了,號稱國內最長的纜車。比較二:山下住宿:三清山南山索道附近天龍賓館三人間(130元),去年去黃山住在湯口時雲海樓驢友客棧雙人間(80元),在三清山難免想起那一晚,在雲海樓,那些服務員給我們介紹線路的情景,心裡還是有些反差的。只能說三清山的旅游還不成熟。比較三:風景三清山的美是含蓄的,內斂的,秀氣的,從玉山坐車過“九曲十八灣”,再坐上近四十分鐘的纜車,面紗才漸漸褪去,而黃山卻不同,坐上纜車,沒幾分鐘,它就展示著出天下第一山的氣魄,它是壯美的。三清山因申遺需要,多家賓館拆除,提倡的是住山下,一日游三清山,我們的線路是南山索道---西海岸---三清宮---陽光海岸---南清園---南山索道,時間從上午6:30--下午2:30。從南山索道坐上,漸漸的三清山不再是養在深閨人不知,它以千姿百態的形狀歡迎游客,它的山體較黃山來得顏色暗,用媽媽的話來說是土層較多,岩石較多植物,而黃山石頭較白,沒有各種植物,主要是松樹。索道一上,就看到日上山莊,而後有一些抬驕子的,其中一個朝我們直嚷,小朋友,我給你背上去,只要100元,兒子似乎有些心動,嚷著頭昏,走不動了,我心裡恨恨,對驕夫說,我們黃山都爬上去了,還怕三清山,那驕夫也應我,三清山可比黃山累多了,而後回過頭對兒子氣氣的一句,要不你留在這裡,等我們。媽媽見狀,扯過兒子,安撫一番,是先上南清園景區還是先到西海岸,正猶豫不決時,一位清潔工告訴我們應先上西海岸,從南清園回,理由是現在力氣足可多上樓梯,從南清園回時沒力氣就下樓梯,覺得有道理,就采取此方案,後來出證明是對的。三清山最美就在西海岸,黃山最美就在西海大狹谷,二者都是修建了棧道,一側是高山,一側是懸崖峭壁,一側是萬丈深淵,但三清山的棧道較平,較寬,而黃山的棧道是從谷口到谷底,上上下下,較險,也或許是第一次見到這樣的棧道,在黃山真是顫驚驚,而在三清山倒還覺得挺安全,任由兒子一人走在前,在黃山還拉著他的小手。在三清山從棧道一轉彎,忽的,一副山水畫就呈現在眼前,濃的是山淡的是雲,綠的是樹,藍的是天,三清山的每一彎處都會給人一個神秘的驚喜。三清山整體是秀的,而每一景也是大氣魄的,站在棧道上,看著四周高山,在雲裡,在霧裡,心裡還真有一種畏懼的感覺,峰回路轉,回來一看,一老者高高站在那兒,天氣有些陰,風還有些涼,人並不多,有時一路上只有我們三人,老者似乎望著我們,我心一驚,心裡一拜,回頭還要看一眼。而黃山的西海大狹谷,從谷口到谷底,又從谷底上到另一谷口,是上上下下的立體欣賞各奇石。三清山的西海岸展開的是一副山水畫,而黃山的西海大狹谷則是讓人深入其中近距離的觀賞奇石,是人在畫中游。三清山南青園景區有一些出名景點,如司春女神、猴子賞寶、企鵝觀天、巨蟒出山,類似黃山的猴子觀月等景點,除了山體的顏色不同,形狀不同,當然對我們而言還有天氣不同,心情不同,共同之處在於都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三清山的美與黃山是不同,雖去過黃山,但我以為此次三清山之游還是不虛此行的,美是不同。比較四:體力一天游三清山,沒到玉京峰,媽媽說比黃山第一天走西海大狹谷還累,我也深有同感。好在,和兒子“一二一”喊著口號急行軍,好像還真的感覺有了些勁,當然美景也讓我們忘記了勞累。比較五:兒子長大一歲的兒子是更會走了,上次走完黃山的西海大狹谷,嚷著腳關節痛,說想爬回去,這次沒有了這樣的語言,途中,和我“一二一”恍若特種兵在行進,我偷偷的對他說,我們把外婆“甩掉”更激發他的“鬥志”,向前向前,只是一年過去,他還是如黃山一樣,催著我們前進,最好不要拍照,旅游對他來說意味著什麼呢?路上,和兒子鬧了點別扭,走一線天時,有兩條路,於是兵分兩路,兒子說要和外婆坐同一纜車,不和媽媽坐,四十分鐘的纜車就看他一會兒作打槍狀瞄准我,一會兒鬼臉,下了纜車,我假裝不理他,他跑開了,親了一下我的手,以示和好,嘴裡說,這樣可以了吧,就此給我們的三清山之行劃上了美好的句號。媽媽說:我們在山上呆了八個小時,人生有多少的八個小時,而此刻的八個小時是豐富的。

(可以命名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