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去青島,考慮到同行老小的口味,還要考慮行程路線的便利,所以於個人而言,在吃的方面,其實比較拘束。比如說,青島的燒烤,像網上風評中經常提到的美達爾、土大力、大嫂,再比如,小吃裡面的小倩倩餛飩,又比如,登州路的啤酒街,等等,都沒能隆重蒞臨光顧。
呂氏疙瘩湯湛山店,位於東海一路和華嚴路交彙處,距離這次的住處不遠,下午抵青,稍事歇息後打聽著遛達到這裡解決晚飯。

在“地下”,所以光線感覺比較昏暗,環境也吵吵鬧鬧的。不過,吃得挺舒坦,也實惠。蝦虎粥、蛤蜊粥,大家反映不錯。水煎包,大家都說好。大中午的,天熱,沒點太多菜,涼粉、拉皮之類,還行吧。其他忘了。
萬和春排骨砂鍋米飯台東八路店,這一帶的多數路段,沒有沿海一線那麼繁華,很市井的樣子,這家“中華名店”,要不是大紅的招牌,其實很不起眼。

餃子個頭兒比北京大些,按份兒賣,一盤子20個,最貴的品種是22塊錢一盤(不對,是48元的大蝦餡)。菜單上種類很多,但服務員一比劃,敢情那些素餡的一種都沒有。點了扇貝、蝦仁、鲅魚和牛肉的。感覺也就是吃飽了算,沒覺到鮮美。總體看,就算還可以吧。看到鄰桌三個女子,點了4大盤,正感嘆青島女子真能吃,結果人家沒吃幾個就都打包了。
麥當勞太平路店,在棧橋浴場旁邊,隔一條馬路,所謂全國唯一一家無敵海景麥當勞。
去這裡是為了照顧孩子的口味,以及體驗海景快餐店的概念。海景比風評中要差許多,一樓看不到多少海,二樓的窗戶也不是那種落地大幅面的,當然還是可以眺望棧橋和小青島。旅游季節,這一帶烏央烏央的全是人,店裡也烏央烏央的,了無觀景的興致,況且,臨窗的座位也沒多少。到底麥當勞是老大,選址很氣粗。肯德基就在旁邊,但海景的概念就沾不上了。
海島漁村一店,雲霄路上,在同閩江路的交彙處往南一點。

人氣很旺,飯點要等座。由於貌似結帳的一桌人忽然又說堅決不走要等人,本來輪到我們,被小忽悠了一下,店家就讓我們進包間了。我對海鮮沒概念,但家人有海邊長大的,贊說這裡的海鮮的確新鮮——當然,我們除了蛤蜊要了辣炒,其他幾樣都要的是原汁,拒絕了蔥油之類的做法。尤其是蟶子和刀鮮,大概是正當季節,相當的肥美,家人贊了一路直到回京,說多少年在北京沒吃過這麼新鮮、這麼肥的蟶子。因為有不吃海鮮的成員,所以實際上沒點幾種,挺遺憾的,蟶子、刀鮮、扇貝之類,鲅魚的魚丸湯也很不錯。對了,當主食吃的漁家一鍋鮮(好像是這個名字)挺好,鹹魚塊、蝦醬、小蔥、小貼餅子、薄餅。
飯點人多的時候,店家會動員客人到“分店”去。所謂分店,好像是被並購了的一家叫做“幸福家園”的小吃店,都是四人桌子,桌牌、餐具都是海島漁村的。從網上得知,原先不遠處,同一條路上還有個海島漁村二店(更早好像還有三店,說是同二店合並了),這次問起,服務員說沒有了,改成小吃店了。不過臨走的時候,路邊也有一家標有海島漁村二店的門臉,不知怎麼回事。也許裡面有故事?
據說,青島當地人吃海鮮,包括請朋友,只要不是商務活動,都跟家裡吃。用出租車司機的話說,活的海鮮,當然吃原汁原味的,用不著去飯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