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0724太陽超級大。很早出門也免不了暴曬,坐611到鐘履門然後轉609到了大雁塔。下車就是大雁塔廣場,號稱亞洲最大的噴泉就在廣場前方,一個長方形巨大的噴泉池塘。早晨只有一池的水,噴泉在中午12;00和晚上8:00進行表演,幾個貌似武功高手的老頭在練水上漂,在水面上跳來跳去,嘴裡還哼哼著,可能是大雁派的。噴泉後面是逐漸抬高的幾階大平台,平台的邊緣也有噴泉,可能是前面的水池和後面的幾個大平台共同組成的亞洲最大。平台上鍛煉的人花樣就多了,傳統的太極太普通了,舞劍打拳也就那幾招,扇子舞很誇張。有特色的是“秦腔” 幾個爺爺輩兒的相互吼著,還在比誰的氣長,上前問了問說是練習的基本“秦腔”發音,總算聽到了這個土的掉渣的聲音了。大雁塔在廣場後面,在中軸線上,由於前面有幾處矮房遮擋,可以看到塔的6層。大雁塔的古樸,厚重在清晨的廣場上格外突出,不愧為古都西安的像征。二師兄的師傅主持修建的塔就是好,不僅千年不倒,而且名聲越來越大。由於地震剛過,大雁塔沒有開發登塔,而且時侯太早,現在才6點過,就沒有進去了,外面看已經很滿意。
陝博離大雁塔很近,坐車就一站路。到了門口一看,已經很多人在排隊。陝博大門緊閉著,排隊的人都在陝博的大門外排著。看了看,傳說中的放票窗口在大門內,也就是說在窗口排隊才是對的。問了問保安,說7:30開大門,然後在裡面的四個窗口排隊。第一個窗口是本地人窗口,第二個是外地人,外國人窗口,第三個是團體票窗口,第四個是老人窗口。弄清楚了後,看看時間還早,就到旁邊的小巷裡吃早飯。看到一家賣包子的,有土豆包,葫蘆瓜包,大蔥包,還有胡蘿蔔包。啊呀,葫蘆瓜包沒吃過,先來一個,一口咬下去有很多汁兒,餡兒就像白菜剁碎了,還行。胡蘿蔔包挺好吃,算是在西安吃到的菜比較多的一樣小吃。時間差不多了,趕回陝博正好開大門,人浪開始了,衝啊。咦怎麼都到本地人窗口啊,我一個人到了外地人窗口,正在懷疑是不是自己走錯了,這時保安喊到“外地的在這裡”,馬上一排人到了我的後面。太幸運了,居然這樣也排了第一。接下來是慢慢的等待,8:00過發票的MM來了,對著我們笑就是不發票。好不容易到了8:30,發票開始了,身份證看了看,給了張票,高興啊。但是怎麼票是3號啊,笑咪咪的對MM說,還是給我一號吧,MM也笑咪咪的對我說“給你”。小插曲而已,喜歡號的朋友可要注意了。轉身向展館走,好多人排隊,已經排出了大門而且轉彎看不見了。進了展館,還沒什麼人,導游也沒有,在博物館裡沒有講解相當於瞎看,等等有錢人請導游講解,在外面和石羊玩了會兒。人多了,講解員也多了,一個普通話特好的MM出現,對進門的石獅講的繪聲繪色,跟緊她。進了廳,歷史書上半坡氏族的網面盆出現,雖然是修補起來的,但是一樣清晰的看出上面有太陽,跳舞的小人兒,比書上的好看多了。周的青銅酒壺,特大,全身花紋就像現在的紋身一樣。石鼓聽說是國寶,一大塊石頭雕成的鼓,很多鼓釘。但是為什麼放在角落裡,仔細看,說明的下方寫到“仿制品”,真品不知到又在誰家裡。這裡的兵馬俑都是精品,馬特別的肥壯,姿態飄逸,兵俑還有在微笑的。秦國兵器,不鏽不腐,劍都很長,矛特寬,箭是三棱的。“皇後之璽”是唯一一枚皇後用璽,當然是國寶啦,很小很薄的玉璽就是3000佳麗的泰山壓頂。“瑪瑙獸首杯”老國寶,牛頭杯身,不知到裝了酒是什麼味道。有一個國寶壺很好玩,從壺底裝酒,從壺嘴倒酒,仿制品在回民街到處都是。還有一個大家都喜歡的東西---金餅,一個盤子裡全是金燦燦,閃亮閃亮的金餅,多看幾眼,再看幾眼。陝博太耗時間了,不知覺中就中午了,又餓又渴,看完最後的石刻大佛像,出去找吃的。“岐山臊子面”陝博外面的一家小店的店招,進去看了看,要了一碗臊子面,一碗酸湯餃。很快兩個大碗到了桌子上,臊子面看起來紅紅的,上面一層辣子。吃起來其實不辣,給我感覺西安的辣子只是一種顏色,不是一種味道。臊子是胡蘿蔔,黃瓜,肉臊的混合品,不知道是不是正宗的。酸湯餃湯色黑黑的,上面有很多香菜,餃子皮很筋鬥,餡兒是牛肉的,我喜歡吃餃子,酸湯餃讓我很滿意的。小雁塔在西安博物館內,一個仿唐建築,一個古塔,中間是花園和湖。小雁塔確實很矮小,所謂的密檐式磚構建築,塔身已經風化得不成形了,特別是塔頂我反復看都覺得是塌進了下面的一層,不過這種爛爛的感覺才有歷史的滄桑感。和大雁塔相比,一個是又高又胖,昂首向天;一個是又小又瘦,垂頭看地。比較不好的是看小雁塔需要買西安博物館的門票,其實整個博物館的圍牆都是鐵花的,隨便什麼地方都可以看到小雁塔,如果只看看塔就不需要進去了。博物館的人特好,很熱情的,幫忙照相是小事,還主動當導游帶你各處講解。西安的太陽完全不考慮自己的身體,一個勁兒的展示自己,太熱太曬,回去休息吧。明天要到碑林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