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斛夏日,兩湖煙雨十二

作者: 晚來

導讀一路吃粉米粉是湖南人特色的早餐。因為原料的不一而具有了白黃黑綠各種顏色,再加上身量寬扁粗細不一,竟也延伸出龐大的系列來。相對於其他面食類的早餐,一碗米粉的誕生頗為迅速及簡單,早已打好佐料的碗一個接一個層層疊疊地排著隊,店家所都做的,不過是將粉放在漏勺裡,再到骨頭湯中汆一下而已。故而,粉的味道很大程度當然決定於米粉本身的質量,但對於 ...

一路吃粉米粉是湖南人特色的早餐。因為原料的不一而具有了白黃黑綠各種顏色,再加上身量寬扁粗細不一,竟也延伸出龐大的系列來。相對於其他面食類的早餐,一碗米粉的誕生頗為迅速及簡單,早已打好佐料的碗一個接一個層層疊疊地排著隊,店家所都做的,不過是將粉放在漏勺裡,再到骨頭湯中汆一下而已。故而,粉的味道很大程度當然決定於米粉本身的質量,但對於我這個外行而言,更為重要的,卻是店家自制的澆頭了。一般而言,常見的有三鮮,牛肉,排骨,紅燒肉,豬腳等幾種口味。值得一提的,是店家的引以為傲的“特色炒碼”,這些澆頭,可能便是獨此一家的好口味了,看過的便有青椒肉絲,爆炒豬肝等等。再來說說一路吃過的粉店。老字號粉館是最名揚游客指南的了,但是味道比較一般,在沒有選擇的時候,可以充當早餐或午餐。同是鳳凰城裡,古城廣場前的方圓粉館似乎味道更好,同時也兼營稀飯點心,選擇更為豐富。湖南最有名的粉,應屬常德津市牛肉粉,雖說此行無緣常德,但托福於廣大人民對好吃食物的支持,津市牛肉粉館開滿三湘大地,無論長沙,岳陽,還是花垣,都可一覽芳蹤。我們吃的那家,是在岳陽,不知是挑到一家好手藝的店還是津市牛肉粉的做法更合我們的胃口,相較於鳳凰的粉,這裡的粉更為好吃。加的澆頭量也更足。特別是我們另加的荷包蛋,在鳳凰或是茶葉蛋,或是早已煎好一盤待命,在這裡卻是現煎的,熱熱嫩嫩的荷包蛋咬在嘴裡,頓覺一天都很有營養。當然也有可能是我們去時已臨近中午,人家煎好的蛋早已賣完了,故而不可作為標准。聞臭而來同伴曾指著我的鼻子問,你說,一路走來,你吃了多少家臭豆腐。聞言不禁啞然,對臭豆腐並無特別好感的我,從鳳凰到長沙再到岳陽武漢,的確抱著比較的心情,不期然地吃了不下七八家的臭豆腐,足夠做一個臭豆腐指南了。按理說,臭豆腐最有名是在長沙,而據我實踐,最好吃卻是在鳳凰,雖然它打著長沙臭豆腐的招牌。大約下午四五點鐘,走出虹橋幾步,便有賣臭豆腐的小販。豆腐本身自然還是用炸的,食客需要時,便把煎得金黃飽滿的豆腐撈起來,濾濾油裝進餐盒裡,再用小剪刀一破為四。隨後,從熬著大骨酸菜的大鍋中舀上一勺熱湯來澆進碗中,最後再加入些切碎的酸菜梗及辣椒,香蔥,蒜水等佐料。這樣做出的豆腐,外焦裡嫩不說,還飽滿多汁,一碗湯更是酸辣俱佳,讓人吃了豆腐,還要把湯一道喝光才罷手。岳陽臭豆腐的做法,與鳳凰相同,但不及鳳凰好吃。長沙臭豆腐的做法,與鳳凰不盡相同。最有名的,應屬天心區黃興南路55號的五(女矣)(母也)(PS,一直搞不懂這兩個字的讀法,望知情人士指教)臭豆腐。仍是炸的豆腐,卻沒有澆湯一道程序,佐料由醬油和切碎的小紅椒調和而成,此外並不放蔥蒜。這家店,或者說只是小攤吧,生意的確很好,隨時隨地都有十米左右的長隊排著,且每個人都動輒十多二十塊地打包回家,味道就長沙而言,算是最好了,豆腐很酥,辣椒也夠味,只是缺了鳳凰那種酸酸的爽口的感覺。如果無暇去尋找黃興南路上的那家老店,在火宮殿吃也是無妨的,做法和配料都與之前那家差不多,味道也只是略差一點而已。在步行街有許多打著五(女矣)(母也)招牌的小販,不過她們的配料中是有蔥有蒜的,還是早已勾兌好的一桶放在那裡,豆腐出鍋直接澆上一勺便是,味道一般,不試也罷。武漢的臭豆腐,又是另一種做法了,當地稱之為臭干子。是用平底鍋小火煎制而成的,一邊煎,一邊還有上面灑些孜然之類的佐料,出鍋時卻沒有湯汁,更加類似於燒烤的感覺了。一日之計:大眾點評網上所言的長沙最好吃的粉店,在麓山南路,名為“老牌常德津市牛肉粉店”,有興趣的朋友可去找找。在岳陽碰到賣另一種與豆腐有關的食物——豆腐腦。不過這種豆腐腦是甜的,也就是豆腐上直接灑一勺白糖而已,感覺有些像台灣豆花的做法了。



(米粉)



(臭豆腐)



(臭干子)


精選遊記: 鳳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