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婆羅洲(一)

作者: ivyagree

導讀前言: 四年前,有人對我說:“我是從婆羅洲來的,那裡很不發達,歡迎你有機會來婆羅洲。”我只認為她謙虛,當時錯把婆羅洲當成大馬跟新加坡接壤的地方,但這名字煞是好聽,便牢牢的記住了。 去年離開泰國搭車去機場,同車一名日本人在吉隆坡教授日語,他也是個旅行愛好者,真正愛旅行的坐一塊兒很快就能互相傳遞些有用的信息。我們關於馬來西亞的交談主要集中 ...

前言:

四年前,有人對我說:“我是從婆羅洲來的,那裡很不發達,歡迎你有機會來婆羅洲。”我只認為她謙虛,當時錯把婆羅洲當成大馬跟新加坡接壤的地方,但這名字煞是好聽,便牢牢的記住了。

去年離開泰國搭車去機場,同車一名日本人在吉隆坡教授日語,他也是個旅行愛好者,真正愛旅行的坐一塊兒很快就能互相傳遞些有用的信息。我們關於馬來西亞的交談主要集中在婆羅洲(BORNEO)。以他在大馬幾年的經歷來看,景色而言,東馬遠在西馬之上。

每年的三月是我腦抽風劇烈發作的月份,大凡這樣的月份,我不是在路上,就在准備上路的狀態中,恰逢亞航機票優惠發售“深圳-亞庇”,於是,婆羅洲被我收進了行囊。。。

馬來西亞婆羅洲(BORNEO)

世界第三大島婆羅洲的北端是沙巴,南端是沙撈越,中間夾一個文萊,在南中國海這一端有著1400多公裡長的海岸線。島嶼的另一半屬於印度尼西亞。至今兩個省之間沒有公路交通,因為公路必穿過文萊國,所以省際之間的交通只能依靠飛機。

1963年,婆羅洲的沙巴和沙撈越、新加坡一並加入馬來亞,建立了馬來西亞。婆羅洲海岸線有豐富的石油資源,1965年,新加坡被踢出馬來西亞聯邦後,沙巴曾造反欲脫離聯邦,結局是不但沒有脫離掉,反而因此簽下了懲罰性的條約,至今沙巴出產的石油占大馬的30%,但返回沙巴的只有5%,所以原本富庶的沙巴淪為大馬最不發達的一個省份。隔壁的沙撈越州是半自治性質的,作為一個農業大省卻比產石油的沙巴還富裕,這個世界有時候就這麼離奇,屁股坐在油田上還能是窮人。

17-07-2008 深圳--沙巴

飛機從深圳寶安機場起飛,兩個多小時之後到達東馬沙巴的省府的亞庇(KOTA KINABALU),習慣中大家都叫它KK。

有“風下之鄉”美稱的沙巴州從來沒有台風和地震,相對於鄰近的菲律賓和印尼仿佛伊甸園般舒適恬靜。它的溫度常年在23-33度之間,我在KK幾日,每天都是上午艷陽高照,下午雷陣雨,到了傍晚又出現晚霞,夜晚還算涼爽,至少能穿得住長褲逛街。11月-2月是雨季會影響海灘的景致,建議前往沙巴避開這個時間。

兩個多小時的飛行是輕松愉快的,尤其是窗外的海景如此之美。


(島嶼周圍綠色的海水美的讓人窒息。)



(船是那麼的小,只有後面拖的浪花提醒我們注意到它的存在。)



(遠處的山峰就是我即將攀登的MT.KINABALU,這是介於喜馬拉雅山脈和新幾內亞之間最高峰,4095米。)



(畫面左邊的是東姑阿都拉曼國家公園的五座島嶼。)



(找好酒店,洗漱完畢,我迫不及待的投入了夜的KK,晚霞依稀定格在西方,這一頓晚飯目標鎖定為肉骨茶。)


精選遊記: 沙巴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