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一樣深啊夢一樣美,如情似夢漓江的水”,對桂林的印像最早源於小學時語文書中桂林山水那篇文章。對於一個小孩子來說,那樣的文字讓我對桂林的山和水心神向往。但是在那個年齡段,並沒有條件去旅游,所以這樣的向往在心裡埋藏了多年。正如那首歌曲《我想去桂林》所唱的:
在校園的時候曾經夢想去桂林到那山水甲天下的陽朔仙境
漓江的水呀常在我心裡流
去那美麗的地方是我一生的祈望
比較幸運的是,我工作後每年還是有兩個長假,所以時間是有的,工作後去桂林的錢也總算有了。但是卻還是缺了一樣東西――游伴,要找一個在同一個時間段有假期的人還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一個人的旅行也許自由,但是始終單調了點。這個暑假前,一個喜歡旅游的同學找我,說想在暑假期間休幾天年假出去旅游。機會終於來了,兩人一拍即合,目標――桂林。一、游記出發前:在定下旅游目的地後,就開始了准備工作。自助游的話,攻略是必不可少的,於是,暑假開始後到旅游出發前那個星期,我基本上都在上網看別人的攻略和游記。“桂林山水甲天下,陽朔山水甲桂林”,最終我們的主要行程都定在陽朔,學學外國人悠閑自在的旅游方式,在西街住下來後,再慢慢感受陽朔的美景。行程定了,就要訂交通工具了。查了一下,火車到桂林要差不多13個小時。我們兩個都是難得休假,不想旅游還要這麼辛苦的,十幾個小時的車程,總不能坐硬座吧,那問問軟臥,一問,軟臥要300多。於是決定再問問飛機票,查了攜程和另外幾個出名的旅游網站,廣州到桂林的機票打折都很少,價格太高,又問了一家機票代售點,也差不多。難道我就只能坐火車了嗎?最後想起淘寶,關鍵字“廣州 桂林 機票”,出來好幾家賣特價機票的店,問了幾家,終於一家告訴我說還有2張7月26號早上到桂林的特價機票,260元,再加上附加費130,總共390。哈哈哈哈,柳暗花明,趕緊定下這2張機票。(不得不說,淘寶還真是個好地方)自助游的話,一個好點的背包是必不可少的,趕緊跑出去選了個Onepolar的舒服的背包。出行前正是太陽最曬的那幾天,我不想回來後變成非洲人,於是,長這麼大第一次跑去買了瓶防曬油。DAY1(7月26日):廣州--陽朔我們訂的航班是7:30起飛的,於是可憐的我只好4:30起床,匆匆忙忙趕去坐最早5:30那班機場大巴。可能旅游前比較興奮,又總是想著第二天要早起怕睡過頭,於是整個晚上基本上都睡不著覺,4點半准時就起來了,對習慣睡懶覺的我來說這真是一件痛苦的事情。不到8點半就到了桂林機場,但是拿完行李,再坐機場巴士到了桂林市區的時候已經中午,因為我們已經決定直奔陽朔,所以桂林市區只是經過,沒有留下什麼印像,只感覺這是個很小的城市,城市建設也不怎麼樣,不像一個著名的旅游城市。在去陽朔的路上,拿出出發前准備好的資料,找了一間酒店,打電話過去訂了房間。去到之後發現是個有陽台的房,陽台上就可以看到漓江,基本滿意。(後來事實證明,房間能看到江景並沒有多大價值,陽朔放眼看去都是風景,根本沒必要坐在陽台上看風景。)在酒店住下後,我們在陽朔的旅程就此開始。不幸的是,兩個人在旅游前都得了感冒,到了陽朔後,身體狀況都不是太好,於是,我們的行程安排在很多人看來簡直不可原諒,在陽朔這個風景如畫的地方,兩個人吃完中午飯後又跑回酒店去睡午覺,一覺睡到下午四點多。起來後到漓江邊逛了一下,走幾步就有那些游漓江的竹筏船主來問我們要不要游漓江,因為我們知道漓江精華段在楊提-興坪段,所以本不想在這邊游江,但是逛了一下後,想想今天已經去不了什麼地方玩了,於是就上了一條竹筏,游了陽朔附近這段漓江。晚上,大吃一頓陽朔啤酒魚,逛了一會西街,就又跑回酒店睡覺去了。DAY2(7月27日):游漓江我們原計劃是徒步或者騎單車到興坪再開始游漓江的,但是由於身體狀態不好,於是決定坐車過去。又是睡到差不多中午再起來,慢悠悠出去吃了碗桂林米粉,坐車去了興坪,上了一條竹筏。有點遺憾的是,我們上的那條竹筏的船工不太善於講解,沒怎麼跟我們介紹沿岸的風景,顯得無趣了些。而且游船到達後返程的地方我們一直懷疑離楊堤還有很遠,感覺是被船工宰了。但是這一段的風景確實很漂亮,沿江峰巒密布,風景變幻無窮。舟行其中,奇峰夾岸,沿岸竹木青翠,真的就像一幅長長的山水畫卷。大家熟知的新版20元人民幣背景和九馬畫山就是在這一段。不得不說的是,我在九馬畫山那裡怎麼看也看不出馬在那裡,一匹也看不到,所以我一直懷疑,那些說數到了多少匹馬的人都是騙別人和騙自己而已。
另外要提一下的就是,游漓江還是坐這種竹筏舒服,幾個人坐一條竹筏,悠閑地漂在漓江上,如同在畫卷中游。如果坐官方那種大游船,一大群人坐在船艙裡,視線和角度都受限制,絕對不如小竹筏悠閑和自在。
據說陽朔是發生艷遇最多的地方,到西街,一定不能不去酒吧。網上的游記經常就看到所描寫的在陽朔的美麗邂逅。我們兩個不敢有什麼艷遇,但是也想去感受一下這種氣氛。吃完飯後亂逛,發現街頭有那種投籃的游戲機,於是兩人打賭,投籃比賽,輸的今晚請客去酒吧喝酒,哈哈,結果是我贏了。
於是兩個單身漢跑去西街,逛了一番後,發現今晚酒吧的人氣都不是很高,最後選了看上去人多一點的“蘭桂坊”,進去坐下來後,一人點了一杯雞尾酒。兩個光棍坐在酒吧裡,可憐的是俺們並沒有膽量去跟mm搭訕,於是傻傻地喝完酒後就走了。殘酷的事實證明,美麗的邂逅這種事情並不會發生在我等小輩身上。
DAY3(7月28日):遇龍河漂流,印像劉三姐如果說漓江像一幅氣勢磅礡濃墨重彩的中國山水畫,那麼遇龍河則像一首淡雅清新,自然純樸的田園詩。遇龍河的美和漓江的美是兩種不同的風格,前者是“大家閨秀”,後者是“小家碧玉”,所以游完漓江後絕對也還應該再游遇龍河。
遇龍河漂流全程是從富裡橋開始,到工農橋,十多公裡水程,經過29道堰壩。旅游前我們看的攻略都介紹說,如果有時間的話應該從最上游的富裡橋開始漂流,所以我們早就決定一定要到富裡橋。但是坐當地的中巴過去後,司機停在富裡橋下游的金龍橋碼頭那裡,告訴我們說現在所有的遇龍河漂流都是從金龍橋開始的,富裡橋沒有公路可以到,要去的話只能走路去。後來我們坐了早上從陽朔就一直跟著我們過來的那個筏工的竹筏,加了30塊錢讓他逆流撐到上游的富裡橋再漂下來。富裡橋歷史悠久,據說重修於民國2年,漂流完後我覺得富裡橋是遇龍河全程最好看的一座橋,值得一看。
遇龍河漂流跟漓江不同,所用的不是機動竹筏,而是靠人用竹竿撐的竹筏,說是漂流,其實水流很緩,全程都要撐,否則竹筏是動不了的。沒有機動船擾人的馬達聲,完全安靜地游在兩邊的田園風光之中,每到一個堤壩,筏工便要下船將竹筏推過去,因為堤壩都有落差,竹筏從堤壩上下來時,濺起大片水花,給安逸舒適的漂流又增加了些許刺激和好玩。
我們中午11點來鐘上船,漂到工農橋後已經5點多,除掉中途在河邊吃飯的時間,也漂了5個多小時。我們正是中午太陽最猛的時候在河裡漂,腳部那裡沒有擦防曬油,晚上回來後一看已經曬得通紅,像火燒過一樣,滾燙火辣。第二天我趕緊去買燒傷膏來擦了,到現在還沒有全好。所以建議以後去玩的人一定要做足防曬准備。
晚上回來後訂了張藝謀導演的印像劉三姐的門票,跑去看山水實景表演。場面非常龐大,在如畫的山水背景中,燈光效果讓人如置身於夢幻之中,我覺得值得一看。不過我同學說這個表演跟張藝謀近年的電影一樣,只有畫面,沒有主題。呵呵,這個就見仁見智了。
DAY4(7月29日):自行車游十裡畫廊很多攻略都介紹說,從陽朔縣城到達月亮山大概8公裡的公路,因風光秀美,景點眾多被稱為十裡畫廊,是陽朔旅游一條經典線路。所以,我們第四天的行程決定就騎自行車游這段十裡畫廊。
早上睡完懶覺起床後,因為覺得昨天訂印像劉三姐門票那家晨風客棧的票價比較實在,於是就過去想訂十裡畫廊沿途的一些景點門票。看了客棧裡面的大旅游地圖和客棧老板的介紹,沿途主要有蝴蝶泉、鑒山寺、聚龍譚、大榕樹、月亮山、龍門水岩、銀子岩等景點。有些景點是不用門票的,有些要門票,有些根本不需要進去看,在路邊經過看看就可以了。我們估計下午就只有半天時間游玩了,沒必要每個地方都去,商量後我們決定訂龍門水岩的門票去洗泥巴浴。
接下來就去租自行車,1人選了1輛不錯的山地車,20塊錢一輛。又聽了租車老板的介紹,說去的時候走另外一條鄉村小路的話風景更漂亮,我那個同學一聽就來勁了,決定走這條小路。這個家伙去年一個人背著背包在黃山就徒步走了幾天,典型的自虐族。於是我就跟著他一起走這條路了。由於我們不是很熟悉那些鄉村小路,又覺得靠自己才好玩,不願意找當地向導,所以兩個人騎著就亂走,小路都是在鄉間田野裡穿行,很多分岔口,根本不知道應該往那個路口走,也沒有標識,於是我們走走停停,有時懷疑走錯路了又往回走。一路過了n個路口,停了n次車,問了n個人後,終於在下午四點多的時候走完小路,出到了工農橋附近的大路上。
總結這段小路的騎車經歷,屁股開花指數:70%。幸好我們租的是山地車,要不然更加痛苦。路上我總共消滅了1瓶王老吉、2瓶礦泉水、半只在小路上買的西瓜。租車老板說一個來小時騎完的路,我們走了3個多小時。坦白說,在這麼曬的太陽下,背著大背包,騎車走這麼長時間,真的不是一件舒服的事情,而且我覺得小路的風景並不算漂亮,周圍都是農村的房子和雜草,基本上一路都沒有樹蔭,所以建議以後想騎自行車的人如果不是自虐族的話還是走大路為好。不過這段路也不是完全不值得走,路上我們碰到好幾批從月亮山那邊騎車回陽朔的外國人,在陽朔,你可以很隨意地跟他們“hi”打個招呼。另外,在一個岔路口,一個牽著牛的老奶奶主動問我們是不是去月亮山,說我們走錯路了,應該走另一條路,這些都是隨意亂走的偶然經歷。
出了大路後後面的那段公路就好走得多了,兩邊都是群山起伏,所以我覺得真正的風景是在大路上,而且公路兩旁都有大樹,在路邊走不像小路那麼曬。在這段路上,我們經過了大榕樹和月亮山,但是都已經沒有時間進去看了,就直接去了龍門水岩。到了水岩那裡已經5點來鐘,游客已經不多了。坐著小船從洞口進去,進到裡面後竟然是一個巨大的溶洞,洞外正是今年最酷熱的天氣,可是洞裡面竟然讓人覺得有些冷,天然的大空調。龍門水岩最有特色的就是裡面的泥巴浴,裡面的導游說這些泥漿都是天然形成的,富含10多種對人體有益的礦物質,也不知真假。但是真的很好玩,泡在泥漿裡,人會自然浮起來。泥巴池並不大,好在我們泡的時候只有我們同一條小船進去的4個人在池裡了,人不多,可以自由游動,我這個不會游泳的人第一次成功地浮了起來游泳。
帶我們進去的是個當地的女導游,剛到那裡時我就覺得她的服裝有點特別,還以為是她們統一的導游服,後來進了洞後發現其他導游並沒有穿那種服裝,跟她聊起來時才知道,她是壯族人,那是她們壯族的衣服。聽導游說,這個洞是03年才開始開發的,以前沒人知道,最早是那些外國游人過來探險,冒險進來才發現的,於是近幾年才開發了起來。開發起來後,她才來這裡當了導游。由此看來,旅游業的發展,對當地人還是有好處的,特別是這些少數民族地區。在溶洞參觀的過程中,我們跟這個壯族導游都挺聊得來,雖然她也多多少少都有了些導游職業性的通病,但是給我們的感覺是比很多我們經常遇到的導游淳樸得多。
從水岩裡面坐小船出來的時候,一個女孩子跟我們搭訕,問我們是不是過來自助游的。後來一問,她也是廣州的,住在龍洞,一個人跑來陽朔游玩。還說她以前就經常這樣,一個人跑去旅游,有時看到別人一隊人的就去搭訕,行程差不多的就跟著一起去玩。聽完後我們自嘆不如,人家一個小姑娘家竟有這樣的膽量,俺們竟然從來不敢主動跟人搭訕。在從水岩坐車出到售票處的路上,大家聊了一下,才知道她是在國外讀書的,而且竟然是已經本科畢業,在讀碩士。我們說她看上去還這麼小,就像個剛上大學的女孩子,她說她跳了幾次級。呵呵,沒想到我們遇到的還是個小天才。因為我們明天就准備返程回廣州了,她才剛到陽朔沒多久,所以大家後來並沒有一起走,也忘了留下聯系方式,稍有遺憾。
汽車回到陽朔縣城後,想到我們明天就要回廣州了,心頭一絲不舍。但是旅途總要結束,我們趕緊到汽車站訂了明天12:20回廣州的直達汽車票。
DAY5(7月30日):返程本來今天想如果能早起的話,上午去世外桃源看看,中午再回來坐車。但是我們兩個這次的旅游的原則是不僅要看風景,而且要好好休閑,所以一覺又睡到了10點。世外桃源是去不成了,出去吃碗桂林米粉就回來收拾東西坐車回廣州啦。陽朔到廣州的汽車還是挺方便的,很多酒店和客棧都有代售汽車票,班次好像也挺多的。但是我們去汽車站問了,直達的車都是座席的。因為我同學第二天就要上班了,所以我們選的是中午的直達車,晚上回到後他可以睡了覺第二天再上班,不需要夜裡坐臥鋪那麼辛苦。結果證明這是對的,如果不想太辛苦,坐汽車的話還是白天坐車好。廣西境內那段路大部分都不是高速公路,而且很多地方都是坑坑窪窪的,很多路都是在山腳下走,經常遇到急轉彎,車顛簸得很厲害。這樣的路況,坐夜車的話,我覺得還真有點擔心安全問題。晚上11點回到省汽車站,陽朔之旅到此結束。二、旅途感受:1、陽朔的生活:到了陽朔後,我就覺得這是個很悠閑的小縣城,這裡有得天獨厚的自然風景,縣城的本地人可以開個小旅館或者小店,過著輕松自如的生活;農村的人耕田種地,辛苦點但也悠然自得。真正在這裡住下來旅游的游客也都是來放松休閑的,心情自由輕松。所以我覺得到陽朔就要有充足的時間,好好放松,才能真正享受到陽朔的生活和山水。2、陽朔的民風:就我的感覺,這個地方的民風還是比較淳樸的,經過這麼多年旅游業的發展,肯定也有不少本地人是想著宰客的,但是總體而言,相比其他旅游區,陽朔算是非常厚道了。陽朔因為是個縣城,不僅僅是游客在,很多本地人也要在這裡生活,所以本地人跟游客是混在一起的,商店不像其他旅游區只做游客生意拼命宰客。在陽朔,吃一碗3兩的桂林米粉也是3.5到4塊錢,跟本地人一樣。600ml的礦泉水一般也是1.5元一瓶,與廣州一樣,完全沒有加價。陽朔的本地向導很多,西街周圍到處都是本地向導和租自行車的人,向導可以帶你去找旅館,帶著你游景點,帶你去騎自行車。毫無疑問,導游都是要賺錢的,除了10塊20塊的導游費外,肯定也會賺門票回扣,但是他們並不會拼命宰客,因為競爭激烈,你只要對比一下,就知道合理的價格是多少。找這些向導訂票要比直接去售票處買票劃算多了。另外,陽朔的酒店和客棧很多,也有很多旅游服務點。根據我的觀察,酒店和旅游服務點定的經典門票都要高一些,那些私人向導或者小客棧裡定的票價格要低點。總體而言,這個地方民風淳樸,我想這也是陽朔成為背包族聖地的一個重要原因。後記回來後這兩天一直覺得好像還身在陽朔,看了幾次拍的照片,仿佛自己還置身那片青山綠水間。陽朔,這個向往了多年的地方,我終於和你來了一次親密接觸。不會忘記漓江兩岸清秀的山峰和清澈的江水,西街的青石路面和小青瓦房子。回來後一直不停在寫這篇游記,我想只有在寫完這篇游記後,我才能真正結束這段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