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y 2: 2007.5.31
時差關系, 睡了5個小時就醒來了.
早上8:00出門, 路口就是麥當勞, 進去一看, 啥也看不懂, 只能看圖比劃, 算是買到了東西. 咖啡是自助的, 又費了一番周折, 在兩個人的幫助下才算開動了機器. 注意了, 這裡的麥當勞不是免費使用廁所的, 只有買東西了才能用. 收銀條的最下面有個號碼, 是進廁所用的. 所以, 千萬不要扔掉了垃圾再去廁所.
最終還是買了10張Carnet票, 10.9歐. 如果你一天不會坐5次地鐵以上, 買一天票Mobilis並不合算. 買票的同時, 在櫥窗裡看了B線去戴高樂機場的時刻表,這樣再去機場的時候就可以算准時間了.
行程:加尼耶歌劇院à老佛爺百貨à杜伊勒利花園à協和廣場à香榭裡舍大街蒙田大街à凱旋門à榮軍院
加尼耶歌劇院 Paris Opera,地鐵3、7、8線Opera站
巴黎歌劇院是全世界最大的表演正歌劇的劇院。歌劇院面積將近11000平方米,可以容納2000多名觀眾,每年都會上演許多經典名劇。歌劇院由加尼埃設計,建造於1862年至1875年之間,幾乎集合了拿破侖三世之前所有的建築式樣,劇院正外立面布滿了大量的裝飾物,都是典型的拿破侖三世時期作品。歌劇院還包括芭蕾舞學校和一座圖書館,現在是國家舞蹈表演的場地及音樂學院。老佛爺百貨和巴黎春天就在附近. 可以步行前往.
然後坐Metro去1線的Tuileries站. 先在Paris Vision (www.parisvision.com) 定好去盧瓦河城堡的票, 主要是確定好上車的地點, 省得那天一早找路. 就在地鐵站出來的斜對面.
馬路對面大大的花園就是杜伊勒利花園了. 從這裡可以一路經過協和廣場, 香榭麗舍大街到達凱旋門. 這條路也是到巴黎必走的漫步之路.
杜伊勒利花園 Jardin des Tuileries 地鐵1線Tuileries站
杜伊勒利花園是美第奇的卡特琳王後於1560年修建杜伊勒利宮時命人修建的一座意大利風格花園.亨利四世時期, 在這裡漫步是一種時尚.一個世紀後, 園林設計師勒 諾特爾把它改造成為一所經典的法式花園.大臣科爾貝折服於它的美艷,曾想禁止公眾入內,以專供王室人員享用.在拿破倫一世, 拿破倫三世和路易 菲利普統治時期, 這裡一直是王太子們的專用娛樂場所,後來才逐漸向全巴黎的孩子們開放.
協和廣場 Place de la Concorde 地鐵1、8、12線Concorde站,從盧浮宮可以步行到協和廣場
協和廣場建於1757年,是一個非常美麗的廣場,最初是獻給路易十五的。
協和廣場位於香榭麗舍大道中段,從這裡可以環顧大部份的巴黎美景:香榭麗舍大道、凱旋門、杜伊勒裡公園、盧浮宮等等。
法國大革命期間,這裡曾被稱為“革命廣場”,是行刑的場所,國王路易十六及王後、羅蘭夫人、羅伯斯庇爾都在此被送上了斷頭台。1795年,這裡改名為“協和廣場”。
在廣場的中央,聳立著一尊從埃及盧克索神廟搬來的方尖碑,高23米,是1831年埃及贈送給法國的。碑身刻滿了稱頌埃及法老拉美西斯二世光輝業績的古埃及像形文字。方尖碑兩側的噴泉建於1836~1846年之間,是以梵蒂岡聖彼得廣場上的兩座噴泉為藍本建造的。每當華燈初上時,都會讓人如同置身仙境。
香榭麗舍 Champs Elysees
香榭麗舍確切的意思是“極樂田園大街”,地勢西高東低,全長1800米,最寬處約120米。東起協和廣場,西至戴高樂廣場(凱旋門),是巴黎大街中心的女王。
直到17世紀中葉,這裡還被沼澤和森林所覆蓋。1667年宮廷庭院設計師安德烈·勒諾特雷命人修建此林蔭大道。它以圓點廣場為界,分成兩部分:東段700米以自然風光為主,兩側是平坦的英式草坪,恬靜安寧;西段1100米為商業區。
在第二帝國時期,香榭麗舍成為咖啡館、飯館雲集的時髦大街。後來則雲集了銀行、保險公司、航空公司和精品店、快餐店與雜貨店等。在燈火輝煌的大街上漫步,就連最挑剔的游客恐怕也不願錯過這樣迷人的夜景。
終於看到了LV的總店, 周圍並沒有看到傳說中的”黑衣婦女”. 到店裡走一圈, 顧客以亞洲裔為主. 最便宜的一個鑰匙包也要100多歐, 最貴的看到一個箱子, 7000多歐.
凱旋門 Arc de Triomphe 乘地鐵1, 2, 6號線或RER A線到 Charles-de Gaulle-Etoile站下車。
愛德華凱旋門位於戴高樂廣場中央,高達50米,是巴黎的像征之一。以凱旋門為中心,向外延伸著12條主要大街。它建成於1836年,是為紀念法國軍隊的光榮和勝利而建造的,其規模超過了羅馬的君士坦丁凱旋門。
拱門的每一面上都有一幅巨幅浮雕,內容取材於1792—1815年的法國戰爭史。面向香榭麗舍大道一面右下側的《馬賽曲》浮雕是其中最著名的一幅,描繪了1792年義勇軍出征的情景。拱門上方四壁的浮雕是慶祝拿破侖凱旋歸來的情景,在頂端的盾形飾物上刻有每場戰役的名稱。單一的顏色和精美的浮雕給人一種莊嚴、樸素的感覺。
1920年在門洞下建立了“無名戰士墓”,每到傍晚就燃起不滅的火焰。
榮軍院 Invalideswww.invalides.org地鐵8線Invalides站, 門票8歐元
巴黎榮軍院是路易十四在1676年建成的,包括一座教堂和幾個院子,用來安置戰爭中傷殘的軍人,後來做過醫院、收容所、修道院、軍事學院。現在仍屬於法國軍方,其中一部分成為法國軍事博物館,這是世界上展品最豐富的軍事博物館之一。另外還有收藏軍事堡壘模型的立體地圖博物館和獻給二戰軍人的解放勛章博物館。
拿破侖墓:安葬在巴黎是拿破侖的遺願,他去世後19年,這個願望終於實現,現在他就長眠在榮軍院裡。墓葬四周有12根石柱,分別飾以浮雕,代表一次次的光輝戰役。他的兄弟和他最忠誠的將軍們仍然衛護在他的周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