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記得去了香港多少次,主題好像都是SHOPPING,寶貴時間中擠出來關乎風景的到此一游,真是寥寥無幾,慚愧也!剩下些些值得欣慰且自勵的,就是近幾次去都能挪出一天將活動主題扭轉,去走走看看這美好的東方之珠!
去前
有限的時間,不能夠悠然自得、細細品味,簡簡單單游玩則免不了先前的准備,那麼吃吃、玩玩、走走、看看、人類提倡的基本物質及精神需求,則貫穿始終。接下來網絡動態、經歷者訪談、典故翻閱、有了些小小想法的我們,可以出發了。
去中
懶覺起來,已是日上三竿,美美享用完港式早中餐,哈哈,我們在午後時分終於出發了。坐地鐵(至中環站)、穿樓宇(無數)、過天橋(上上下下、一座),到了中環碼頭A。行至四號碼頭,開往南丫島的港九渡輪都停泊在這裡B。買了船票,喲,始發還有十分鐘,急急忙忙上船去,挑好位置坐定,即聽到鳴笛聲,船緩緩駛出碼頭。20多分鐘後,南丫島榕樹灣碼頭到了。收起倦意、重整心情、滿懷期待地步出船艙。
探入海中、T型台一樣的木板碼頭墩,小木船蕩漾在墩邊,一幅安靜祥和的漁村速寫明明白白印入眼簾,身後喧鬧忙碌的港島與之形成太大的反差。正想著,哎喲,密密麻麻的自行車陣容似在講述南丫島的環保意識,唯有獨特的鎖停方式引起我們莫大的興趣。隨著心中那份肯定的加深,不由自主地走向靜謐深處…..
路過小小郵局,走到哪裡都不忘留下點什麼的我們,期許收到明細片的家人、朋友、同事、自己,能跟我們一起分享南丫島的氣息、回味南丫島所帶給我們的點點滴滴!突然一聲,“好了?走吧?”拉回當下,繼續我們今天的旅程。
榕樹灣是南丫島北段、相對於其他小村而言、比較大的村落,瓦頂村屋在綠林掩映中安排得錯落有致,村落中的街巷小得只容兩個人擦身而過。古老的天後廟前,幾個老人在閑聊,而在他們身後,那些西洋風格的咖啡室、酒吧、特色小店,讓現代與古樸在這裡並存,逐漸形成當下的南丫島潮流文化。島上很多地方在維修與新建,多次詢問、多次試走後,終於理清方向,踏上正途C。 不過試走的過程中也有值得開心的哦,欣賞了很多純樸的手工藝品、特別的售賣陳列、以及那些非常特別的、今以“新南丫島人”自居的外來移民者。
沿花園徑往洪聖爺海灘走,沿途則是一些民居,有的空置、有的則出租給外來度假者。偶遇放學歸來的小童,穿戴整齊、背著小小書包,腦袋裡面隨即響起“走在鄉間的小路上,牧童的歌聲在蕩漾”詞調,自娛自樂一番,別樣在心頭。一轉眼,泳衣客逐漸多起來,想必洪聖爺海灘到了。這裡沙灘面積不大,水清沙細,設備感覺蠻完善,但因為時間限制,沒有機會成為這樂園的弄潮兒。攀上幾步,就到了洪聖爺沙灘燒烤場,有人曾把這裡說成是60年代美國舉行通宵達旦搖滾演唱會的地方胡德史托克。想必夏天的晚上,月下海前,露天演奏、嬉鬧在這裡交替上演,無比舒暢、無比瘋狂。。。。
一塊指示牌,上面寫著“索罟灣 55分鐘”;另外一塊指示牌上寫著“榕樹灣 25分鐘”!驚叫、疑惑、失望交替在面容上出現,算算我們下船時間到現在,已經快一個多小時,雖然彎曲了些,但不至於相差那麼大,上面清清楚楚地表明的25分鐘,即使剪掉走錯所耗的20分鐘,我們也比所謂標准的25分鐘多花了45~50分鐘。難的不是已走過的,而是剩下來的路程。按照既定的目標,可是打算至索罟灣去吃海鮮的。如果按照這樣,我們至少還要走上兩個小時左右才能達到目的地。哈。。哈。。哈。。哈,自嘲的大笑後,所幸都沒有放棄的打算,好了,快步走吧,無奈中前行。這時的太陽公公仍然燦爛地微笑著,將它的光芒毫不吝嗇地灑向大地,厚厚防曬霜下可憐的我們,依然大汗淋漓,後來才知道,資訊中了解到的所謂的1~2小時的家庭競走道,對於游客的我們來講,不得不意識到自己體力的差距,有些難度的!後來才明白,原來從榕樹灣至索罟灣是要翻過那看似小小的山坡、走過那繞山無遮擋的小路。
繼續向前,面包會有的!鼓勵著。。。拐過一個街角,眼前突然映出名聲在外的“阿婆豆花”。他們經營了幾十年,據說至今仍沿用傳統方式制作豆花。豆花鋪子則是席地搭建,扯一張天棚,幾張長桌排幾張木凳而已。“吃嗎?”隨即應聲符合,能在陰涼的地方歇歇、坐坐的願望取代當下美食的吸引。很簡單,豆花盛在一個大桶裡、一個水壺裝滿了姜汁,老伯盛出滿滿一碗、嫩白的豆腐淋上姜汁,端上桌,再配上些黃糖,據品嘗的QQ說,潤滑中帶有姜香,沁涼可口。自己則只嘗了一小調羹,在這麼炎熱的天氣下,“不錯、蠻清涼的”是那時那地真實的評價。
歇過了,重新上路,感覺上好了很多,也適應了很多。烈日下的揮汗如雨仍在繼續、相機隨意捕捉仍在繼續、花園徑上慢跑者仍在繼續、浪漫腳踏車叮叮當當的聲響仍在繼續、貓貓狗狗兒的懶懶散散仍在繼續、思緒中對於海鮮大餐的垂涎卻越來越清晰。
看到路盡頭時,差點又走錯路,QQ即時提醒,很堅定地告訴我,“應該走這邊,看看路牌哦!”原來這邊村落的路牌已經跟先前不一樣,形狀顏色圖案都有了變化,圖案上一家三口手牽手,多了些溫馨,多了些柔美,一股溫暖湧上心頭。那就調頭,順著狹窄路徑往前走,對岸索罟灣漁民的吆喝聲依稀可聞,松口氣,目的地不遠了。叮鈴玲、叮鈴鈴….後面傳來自行車聲,急忙躲閃一邊,老外爸爸搭著貌似東方血統的女兒、歡歌笑語駛來,爸爸在跟女兒講述著什麼,那般耐心真是讓人羨慕,腦海中隨即出現的是幾天前看到的一個上海爸爸怒斥女兒種種的場景,相比較,老外爸爸讓人覺得好可愛!一串叮鈴鈴、叮鈴鈴…思緒目光回當下,只聽見老外爸爸與女兒在與池塘裡的小烏龜SAY HELLO,離開時更不忘SAY BYEBYE,那般可愛真是讓人好開心!曾記得兒時哼唱的,幸福在哪裡亞?幸福在哪裡?幸福在那小朋友的眼睛裡,這裡有紅花啊,這裡有綠草,還有那會唱歌的小黃鸝,啦啦啦…啦啦啦…又一串叮鈴鈴、叮鈴鈴…爺倆的身影遠了,留下一串串幸福,散播在空氣中、河流中、花花草草樹木中。
陶醉在幸福中的我們,輕松了,加快腳步朝著目的地邁進。不遠處,豁然開朗,大壩上天後廟、紀念牌…不知是剛剛落成、還是重新修葺,全新面容迎接著我們這些遠道而來的客人,左手前方,天虹字樣映入眼簾,快速與腦海中的資訊比對,哇噻,原來大家強烈推薦的最佳海鮮美食作坊到了。走上前,尋找到天虹海鮮舫D,雖是夕陽西下的時候,晚霞即將從遠天潑灑,酷暑下煎熬過的我們落座於空調裡間,隔著玻璃窗,看著港灣裡有小船陸續歸航。
期待中的美食盛宴那麼真實地擺在眼前,芝士龍蝦、油淋螃蟹、甜酸大頭蝦、上湯菜心、特色南丫炒飯,真是應接不暇,每一個感官功能都被帶動,立刻活躍起來!這裡飯店裝潢及規模雖比不上港島,但師傅們的烹飪技術還是很值得贊的。色:簡單不浮誇;香:淡淡清香不濃烈;味:強調食物本身的鮮美不做作;美:美不勝收,那是發自我們內心的贊美!
當唇齒間還留著些許鮮香,我們坐上天虹專屬快艇返程了。南丫島在身後越來越小時,我們知道快到港島了,可能接近漲潮時間,快艇反而顛簸得有些利害,QQ有些緊張,抓著前排欄杆,以為剛剛美味在她肚子裡面起了什麼化學作用,一問才知,呵呵…
當船頭徐徐靠近中環碼頭,回首望去,一抹晚霞在那邊的天盡頭,蕩漾在海面!海天一色,哪是天、哪是海、真的無從分辨!人被感染著、感動著、沐浴此情此景中!“終於踏上地面了,踏實了,來張劫後余生紀念吧?”QQ發出難得的被攝請求,恍然大悟,“原來這樣噢!”樂呵呵地跑過去,配合一下小朋友……
去後
A:從地鐵中環站出來後,直接從A1出口出來,右拐(掉頭)、十步距離、上天橋、左拐、直行(實際上是走了個過街天橋)、至分岔口右拐、幾級下梯、再左拐、沿長廊直行、窄長廊變寬長廊、遠遠就可看到中環碼頭的大字了。這一段標示不是特別清楚,比較方便的是問、且多問,以免走錯,所謂口是江湖、腳是路,不無道理亞。還有就是跟著行李比較多、休閑打扮人的方向,那些西裝革履穿戴整齊的、要麼就是在中環上班的人、要麼就是跟你反方向去搭地鐵的人。
B:各停泊碼頭標示很清楚,很大的字寫明目的地,一目了然。需要注意的是,船票可以用八達通購買,如果沒有八達通的,則需要投幣;硬幣不夠,隔壁有個小隔間是可以去換。價格是港幣14.5元/成人。
C:從榕樹灣上岸後,路牌標示無,而各類小店又林立左右,東進進、西出出、東走走、西看看、很容易迷失方向,忘記自己到底要走向哪裡。
D:天虹海鮮有免費的快艇直接返回中環、尖沙咀,不但可以省下船票,而且時間安排上非常靈活,他們差不多半個小時一班來回港島與南丫島。既可滿足南丫島游玩、又可滿足單純享受海鮮美食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