柬埔寨五日游

作者: shaoyie

導讀柬埔寨游記 序 很多人都很好奇,為什麼蜜月旅行會想到去柬埔寨旅游。其實對於我自己來說,也是出乎意料之外。 對於這一趟出行,本來有好幾個備選項:九寨溝,雲南大理、麗江、西雙版納等。 九寨溝的精華全在水,但四月的九寨溝,據說是干巴巴的,那就毫無吸引力可言。 蒼山洱海、西雙版納、蝴蝶泉……雲南的一切,在腦海中如同夢一般美麗。 但當准備工作一 ...

柬埔寨游記



很多人都很好奇,為什麼蜜月旅行會想到去柬埔寨旅游。其實對於我自己來說,也是出乎意料之外。

對於這一趟出行,本來有好幾個備選項:九寨溝,雲南大理、麗江、西雙版納等。

九寨溝的精華全在水,但四月的九寨溝,據說是干巴巴的,那就毫無吸引力可言。

蒼山洱海、西雙版納、蝴蝶泉……雲南的一切,在腦海中如同夢一般美麗。

但當准備工作一步步深入,才發現這個美麗的肥皂泡早已破滅。

滇池的污染,全國皆知,自不必說。大理、麗江、西雙版納,在央視國際的旅行網上,有眾多網友的留言、評論,95%以上的人都對雲南景點的宰客欺客、價格虛高進行了強烈的控訴,剩下還有部分留言則是這幾個城市的旅游業從業人員在互相指責、謾罵。看這架勢,大有趕超海南旅游市場混亂秩序之勢。

霎那間,好像吃下了一只蒼蠅。這幾年從廬山、張家界、蘇杭、南京、河南、黃山、普陀山……這些景點一路玩下來,已經知道了什麼是旅游業的醜惡現像,也習慣了一些優秀景點的規範有序。因此,實在不想去趟雲南這淌渾水。

那麼,去哪兒呢?

我們這才將眼光投向了國外。

老婆在攜程上發現了一些國外自由行的套餐,覺得挺實惠(http://www.ctrip.com/html/PackageHome/Main/)。再加上網友的游記對柬埔寨旅游評價頗高,我們終於決定了這一次旅游的行程。

准備

攜程的套餐包括來回機票和在柬埔寨的兩個城市的旅館各一晚,其余的旅游行程安排和開支完全自己決定,因此,對於不願跟團的我們來說,自由度很高。在北京、上海、廣州都可以出港(北京的飛機會經停廣州),其中廣州最便宜,北京最貴,而上海的飛機進出港時間很不好。加上我們之前會到福建,因此選擇了從廣州出港,兩個人總共5477元,很是實惠。

護照是早就有了,但需要自己申請簽證。其實柬埔寨是可以給中國人落地簽的,但沒有簽證的話,中國這邊出不去,除非先去第三國,因此需要在國內申請好。

簽證可以去大使館、領事館申請(每人200元),也可以在網上申請電子簽證(http://evisa.mfaic.gov.kh/,每人25美元,需要Paypal賬戶支付)。無疑申請電子簽證比較方便,但看很多游記中說電子簽證中國不承認,很是擔心。但實在沒時間跑領事館。搜索了很多文章,終於看到有人說可以使用電子簽證,也打電話去廣州海關問了一下,得到了肯定的答復後,這才敢去申請電子簽證。

申請本身沒什麼問題,但提交以後申請Paypal賬戶頗費周折,因為25美元限額的問題,一次申請兩個簽證支付50美元始終不能成功。最後只好分開申請,每次支付25美元,這才解決。而我開始申請時尚在上海,等最後支付成功,都已經經過四川,到達福建了,真是懸哪。看網上有同樣問題的人還很多,不得不說Paypal的系統竟然真的這麼爛,知道有這麼多的問題居然還堅決不改。

收到電子簽證後,打印兩份出來就直接可以用了。

攜程的服務也真是不緊不慢啊,機票一直到最後兩天才寄到,而之前我要輾轉上海、四川、福建、廣州四地,生怕銜接上出了問題,收不到機票,錢就打水漂了。打了好多次電話催問,還好最後是有驚無險。

看網上很多人建議在國內聯系好旅館和司機,我們也嘗試先聯系旅館,但在講價過程中價格談不攏,於是干脆決定到時候再說,我相信走到全世界任何一個旅游景點,絕對不愁找不到旅館和司機。

柬埔寨本地貨幣瑞爾,和美元比率為:1美元=4000瑞爾,但柬埔寨本地也通行美元,我們兌換了500美元。

因為柬埔寨地處熱帶地區,我們還買了一些防曬霜、太陽帽備用。

出發

從廣州出關很容易。第一次出去,沒經驗,按提示要提前3個小時到機場,實際上人很少很順暢,大概十分鐘就能搞定所有通關手續了,結果在寒冷的候機室裡苦苦等待了老半天。而後來從廣州飛上海時,才發現國內航線人暴多,排隊很長,那才真是要提前2個小時到機場。

兩個多小時後,飛機就從廣州抵達了暹粒。鄰近暹粒上空,憑空眺望,下面是一馬平川的大平原,幾乎看不點一點起伏。平原上覆蓋著茂密的植被,但從飛機上也看不清究竟是草還是大灌木,能確定的只有那平原上鶴立雞群的大樹。也有河流蜿蜒其間,將平原分割得支離破碎。

暹粒機場很小,但也很漂亮。航站樓具有濃郁的柬埔寨風格,金黃色的尖頂煞是醒目,樓前栽種著鮮艷的花草,很多都是國內未曾見過的,處處提醒著你這已是異國風情。拍攝的衝動立即用了上來,可相機還在托運的行包裡,只得掏出手機應付一下。

一下舷梯,有工作人員引導我們去海關。本地人長相上大致還是東方人模樣,但很黑,可以想像是柬埔寨酷辣的陽光所致。不過柬埔寨的熱似乎並沒有想像中那麼恐怖,至少在我們旅游的那段時間,感覺和武漢、上海最熱的時候相比,已經好過多了。

在辦理入關手續的時候,正如很多網友提醒的那樣,很容易遇到海關人員索賄問題,對策是或者軟磨硬泡裝瘋賣傻,或者交錢走人。我就看見有個旅游團,每本護照裡都夾了一美元,以求快速通關。

出了機場,直接在運營車輛管理處叫了一輛taxi,5美元可以到市區。

我們的旅館是通過攜程預定的太平洋酒店,距機場很近,其實不用5美元的。

汽車司機英語不錯,基本上沒什麼口音。開車後就和我們聊開了,但開始幾句聽了好幾遍才聽懂,原來他在問我:“Are

you

Cambodian?(你是不是柬埔寨人)”……看來我長得果然比較苦大仇深啊。可惜我不會說柬埔寨語,不然冒充本地人,這一趟的開支可以節約不少了。

司機問清楚我們是游客後,當然就要發展業務了,我也圖個方便,和他商量起行程和價格來。

吳哥的旅游一般是當天晚上去買票和看日落,第二天看日出和游景點小圈,第三天游景點大圈,之後再看情況游覽別的景點。因為考慮到大圈的景點和小圈的景點相似,會有審美疲勞,因此我們計劃大圈只去比較有特色的聖劍寺,和小圈合並為一天,之後去女王宮和崩密列。

但和司機討價還價了一番,只談好了當天下午$8和第二天的車$15,第三天的行程和價格,一時談不攏,只好擱置爭議,到時候再說。

到了賓館,不愧是四星級的賓館,從硬件設施到服務態度,以300來塊人民幣的價格來說,極具性價比。

掏出攜程的確認單,進了房間,房內設置也一應俱全,很是舒服。開窗張望,賓館後竟然有一汪蔚藍色的游泳池——我們出行向來都是節儉游,還是第一次住到這麼高檔的賓館,真是興奮啊!

在賓館前台換了些美元零鈔,然後叫上在大廳等待我們的司機,去暹粒市區逛逛,順便找一下後兩天的旅館。

暹粒

暹粒是一個很小的城市,或者應該說是小鎮。因為臨近吳哥,是游覽吳哥的大本營,因而迅速發展成為一個頗具特色的旅游城市。

暹粒圍繞老市場和新市場是一片游客集中的區域,殖民風格的旅館、餐廳、酒吧鱗次櫛比。

老市場裡從各色旅游紀念品、珠寶首飾到本地人用的日常用品、蔬菜水果,都有銷售。

我們簡單轉了轉,從老市場出來,突然發現天上布滿了厚厚的雲層,雲層的間隙上方竟然出現了七彩霞光,由下至上有粉紅、金黃、黃褐、鵝黃、靛青、絳紫、深藍、淺藍……五彩繽紛的霞光映著陽光,如同九天仙女織就的錦緞,那種美麗實在是難以言表。

此時,連本地人也紛紛抬頭觀看,臉上浮現出詫異的表情,熱情的摩托車司機告訴我們他們也從來沒見過這種現像。呵呵,是柬埔寨的神在歡迎我們的到來麼?

我們在taxi司機的引導下,在老市場附近隨便找了一間家庭旅館,從25USD砍到了18USD一晚上,然後去吳哥景點購買門票和看日落。

一路往北,柏油馬路的路況不錯,路兩邊古樹參天,間或也能看到廣闊的平原,那是在國內從沒見過的廣闊與平坦。

很快到了景點大門,門票分一天票、三天票、七天票,票價分別為20美元、40美元和60美元。我們買的是三天的。

過了大門,車又開了一陣,來到了淹沒在熱帶雨林中已久的吳哥窟。

吳哥窟外是寬闊的護城河,感覺比北京紫禁城外的護城河更為寬闊,河中還有本地人在沐浴。

Taxi開到了吳哥窟正門外,司機讓我們在門口拍幾張照簡單欣賞一下然後就去巴肯山看日落。

我們來到跨越護城河的橋上,橋的欄杆就是著名的攪拌乳海雕刻,幾乎每一座大型的宮殿或寺廟的入口處,欄杆都必然會是攪拌乳海。

攪拌乳海來源於印度史詩故事,講述的是阿修羅和修羅為了獲得不死藥,以七頭蛇王為繩索,以須彌山為攪拌棒,不停地攪拌大海。攪拌進行了千年,直到將海水攪拌成奶,大量的神和寶物在攪拌中出現,不死藥也因而產生。

欄杆的頂端是一支高高昂起的七頭蛇,蛇的身體則是長長的欄杆,左右側的欄杆分別被27尊修羅與阿修羅緊緊抱住。不過這裡的雕塑歷經風雨的考驗,早已殘缺不全,因此看了也沒什麼感覺,直到後來到了吳哥城外面,看到了比較完整的雕刻,這才對攪拌乳海有了一個比較感性的認識。

剛拍了幾張照片,忽然下起了傾盆大雨,我們急忙奔回了taxi,料想日落是看不見了,便急急催司機回賓館休息。在柬埔寨的之後幾天,不論大小,每天下午必然會下一場雨。後來才知道,因為此時是柬埔寨的雨季,每天午後必然下雨。這一點,在元朝周達觀的《真腊風土記》已有所記錄,不過我是回來後才從書中看到這段,看來自然規律果然是有跡可循,幾千年來也未曾改變啊。

也許是因為每天下午下雨,也許是因為靠海,總之我們在柬埔寨的時候,晚上總是會褪涼,很舒服,不會像武漢的夏天,把你放在蒸籠裡蒸一個晚上也不降溫。

突然想起還沒吃晚飯,而我們的賓館太偏,找吃的肯定不容易,便告訴司機我們要先填飽肚子。

司機問我們要不要去看柬埔寨的傳統歌舞表演,而在來之前我們也從資料上得知部分餐館有免費的傳統歌舞,反正晚上也沒什麼事,那就干脆去消遣消遣。

雨很快就停了,而時間離吃飯也實在太早,便又去老市場逛了一圈,這才讓司機送我們去餐館。

不過需要說明的是,如果想去老市場購買紀念品的話,那就趁早。因為這個市場六點鐘就關門了,而我們後來幾天白天都在外面玩,等晚上回來市場都關門了,想買紀念品也無處可買。因此如果有空逛老市場的話,那就趁早買一些自己感興趣的東西。

司機推薦的是一家名叫Jasmine

Restaurant(茉莉花酒店)的自助餐廳,每人12USD。裡面的柬埔寨風味的食品大都不合口味,不過有一種面條的湯很鮮,燒烤也很不錯。最值得強調的是水果。尤其是木瓜。之前在國內也有嘗過木瓜,應該說並沒有良好的印像。而我們在這裡看到桌上有各種已切成方塊的水果,有認識的,也有不認識的,管它的,我每種都搞了一點,嘗嘗鮮。其中有一種橙紅色果肉,並不認識,放入口中,頓感一陣異香撲鼻,果肉也入口即化,香甜無比。我霎是詫異,細細品味,這才感覺似乎是木瓜,連忙推薦給老婆,老婆嘗後也贊不絕口,大呼原來之前在國內吃的木瓜實在是太難吃,簡直不能稱之為木瓜啊!

吃到八分飽,已臨近七點,歌舞表演這才開始。

首先是一些傳統樂器演奏。然後是一些具有濃郁柬埔寨鄉土氣息的歌舞表演,有的表現了農家兒女相戀相愛的情景,在表現活潑生活氣息的同時,也具有一些幽默風趣的因素。比較有特色的是他們用椰子殼作為表演的道具之一,在表演的同時也將椰子殼互相敲擊作為打節拍的工具,既使舞蹈具有了活潑的節奏,那哐哐的椰子聲聽起來也頗為有趣。

還有舞蹈一些則具有明顯的宮廷或宗教特色。這些舞蹈雖然演員均為女性,但衣著、動作上卻明顯分為男女兩性。演員均頭戴金色尖頂,如同柬埔寨的佛塔;著裝極為華麗輝煌,似為絲綢制成,或繡以金絲,或輔以金飾,手足上也帶著各色飾品。她們的舞蹈動作、手足姿態具有濃郁的佛教特色,和在柬埔寨見到的很多雕像很是相似。

看完舞蹈,大概八點多鐘,司機已等在了酒店外,這才搭車回了賓館。

回了賓館,到游泳池邊小坐了一會兒,這才回房間洗漱休息。

吳哥

第二天本打算早起看日出,奈何司機偷懶,我也不願勉強,想想還有時間,於是讓司機晚點過來。

上午第一站是吳哥城。

吳哥城又稱大吳哥,曾作為歷代國王的皇城,如同北京的紫禁城。該城坐西向東,唯東向有兩個門,其余各向均為一門。

我們從南門入。南門外護城河上,也是攪拌乳海的雕刻,司機特地讓我們下車拍照。護城河早已干涸,河床上青草繁茂,牛群在愜意地吃著青草。

南門頂上有巨大的佛頭雕像,東南西北各一,面帶一絲恬靜的微笑,難道這就是著名的高棉的微笑——四面佛?據說這是柬埔寨國王阇耶跋摩七世將自己神化而成的雕像,是巴揚寺內的主要景點。

拍完照後,乘車進城,城門很窄,車勉強可進。

進入吳哥城,只見兩只幾乎通體黑色的大像,背上馱著游客和工作人員,在路上緩緩而行。

再向前行,司機招呼我們看路邊,只見路邊叢林鑽出了很多猴子,有的母猴肚上還掛著小猴子,在林中穿行。

很快看到了一座用大量石頭堆砌而成的建築,司機把車停在停車場,示意我們去參觀。

查看地圖,這應該是巴揚寺,是我們要正式參觀的第一個景點。

迎著燦爛的陽光,我們踏上了巴揚寺的石階。

走不幾步,眼前的景像就讓我們頗感震撼。

這是一座完全用石頭建築而成的寺廟,歷經八百年的風雨洗禮,很多地方已顯得斑駁殘破。寺廟外圍是石頭立柱,其內是兩圈石頭回廊,每圈回廊都比外圍的高出一級。內層回廊中是寺頂露台,上面是層層疊疊的四面佛,數不清的掛著高棉的微笑的巨臉,真是嘆為觀止。

我們從一角進入寺內,也許因為是石築建築,受建築技巧的限制,寺廟內的通道都很窄,沒有寬闊的房間,而且每塊石頭的體積都不是很大,很多雕像都是很多塊石頭拼成的,看不到國內那樣的用整塊石材雕刻的大型雕像。

沿陡峭的台階爬上石頭回廊,回廊的圓形拱頂也是石塊拼成,部分地段還用木條支撐,看來因年久失修,已成危險建築。回廊壁上刻著精美的浮雕,雖然我們事先買的導游手冊《柬埔寨》上極力推薦,但一方面我們缺乏必要的宗教背景知識,另一方面浮雕也風化得很厲害,很難辨認,而我們也要趕時間,畢竟一天要參觀的景點還是很多的,所以只是走馬觀花地看了一下,便從寺中的階梯望寺頂爬去。

上到寺頂,便來到了那阇耶跋摩七世的微笑之中,周遭都是巨大的四面佛頭像,其間還有身穿高棉民族服裝、等待與人合影的女孩在招攬生意。

在笑臉前留影後,再沿陡峭的石梯爬下。實在搞不懂,這寺廟的石階為什麼都修得這麼又窄又陡,令人上下很是不便。而且石階前還豎著一道告示牌:Climb

at your own risk!(攀登石階,後果自負)令人心中不禁多了一份小心。

來到巴揚寺另一側,空地上巨大的條石橫七豎八地對了幾大堆,不知道哪個國家的維修隊,搭起了腳手架,在對寺廟進行維修復原。興許今天我們所看到的宏偉的巴揚寺,也曾完全如眼前的亂石堆,全靠這些維修人員一磚一瓦地復原出來。頓時對眼前這座建築平添了幾分敬意,也想起了在西安看兵馬俑時看到的那堆碎陶片,很難想像那麼規模龐大的陶俑部隊,竟然也是考古學家像拼七巧板一樣,從一片片碎陶片拼起來的。這需要何等的耐心和毅力啊。

從巴楊寺出來,前方緊接著就是戰像壇、巴方寺、空中宮殿、皇宮等景點,我們也懶得去和司機打招呼,直接就往前走了。

戰像壇是國王的閱禮台。閱禮台前是一片廣闊的廣場,閱禮台下刻著很多戰像的浮雕,這也就是其得名的由來吧。

戰像壇西側是巴方寺。寺前是一條筆直的高架通道,通道兩側能看出兩個巨大水池的遺跡,雖然池底如今已是芳草茵茵。池邊的鳳凰樹、吉貝樹等,在吳哥被遺忘的幾百年間,已長成了參天巨樹,籠罩在吳哥古跡的上方。

巴方寺有五層台基,呈金字塔形,我們爬到了寺頂,但中間被封閉了起來,一個法國的維修隊正在進行維修。

因為柬埔寨國力不足,因此吳哥古跡的各個景點,都是由不同的國家援助復建的。

沿巴方寺往北,有一小片小販集中的地方,買一些扇子、絲巾等紀念品,還有很多以吳哥古跡為主體的油畫,如果不是體積太大不易攜帶,真想買幾幅帶走。

小販們也練出了看人的本領,一看到我們就有人在小聲說:“Chinese”,也有小孩圍上來,比劃著手中的笛子或扇子,口裡用夾生的普通話說著:“一個一塊”。不過這一塊可是一個美元,不是一塊人民幣,想想還是劃不來,等哪天咱人民幣的購買力也這麼強了,那出國旅游可就劃算了。

看我們沒有購買的意思,小孩們降價也真快:“兩個一塊”、“三個一塊”。不過我們買來也實在是累贅,可事先買好的糖果因嫌重友沒帶在身上,因此只好硬著頭皮往前走。

很快就到了空中宮殿。之所以號稱空中宮殿,正是因為其高。

其實空中宮殿是一座結構很簡單的小寺廟,頂部是一座小回廊,據《真腊風土記》中就有所記載的傳說,其中有女蛇王居住,柬埔寨國王每夜必須先同蛇王過夜,否則必然會遭受災難。

但空中宮殿的高,果然是名不虛傳。

每一級階梯都很窄,腳必須要橫著放,而且很多也殘破不全。石階的坡度大概有七八十度,相當之陡,老婆一看,立即就沒了信心。我只好一個人往上爬去。

手足並用地沿S型線路爬了一陣,這才來到了第一級回廊處,好些高鼻子洋人在這裡漫步,回頭望望,陡峭的石壁果然讓人兩股戰戰。

圍著回廊轉了一圈,然後登上了寺頂,上面倒是風大,吹得挺涼快。

稍事休息,這才沿西側的石階下來。西側有後來新修的帶扶手的木梯,這樣下起來就輕松多了,不然上山容易下山難,從上面安全撤退還真是有點難度。

我們回到了巴揚寺的停車場,坐上taxi,從吳哥城東側的勝利門出城,前往外圈的聖劍寺。

聖劍寺的特點就是大。它是吳哥景點中我們所見到面積最大的寺廟。

寺廟入口照例是攪拌乳海,不過和之前參觀的寺廟不同,聖劍寺沒有那種高而陡峭的台基,只有規模宏大的回廊。

不過聖劍寺損毀嚴重,除了東西向和南北向的中軸線上的長廊外,其余的廊道、房間多數已成為殘垣斷壁,只能看到一堆堆的亂石。不時也能看到粗壯的吉貝樹踩在遺跡上,頑強地向空中伸長。

其中有一座建築,看起來頗有些雅典巴特農神廟的風格。長方形的殿堂分上下兩層,上層的柱子為四方形,下層的柱子為圓柱形。不過不知道這座建築的用途。

走廊旁的牆上,刻著很多浮雕,浮雕上有很多小孔,據說當年這些小孔裡都鑲嵌著名貴的寶石,可以想像當年這裡是何等的輝煌。

走廊中每隔一段會有一個四方石台,石台中豎著一個頂端打磨得很圓滑的圓柱體。這東西名叫林迦,是濕婆神的化身之一,像征著高棉文化中的陽具崇拜。

雖然聖劍寺沒有高高的台基,不用攀上爬下,不過長長的廊道也花了些時間才逛了個遍,這才從寺廟中穿了出來。

然後開車去茶膠寺,途中經過了周薩神廟。周薩神廟是由中國援建的。不過我們看到的周薩神廟,實在是不符合修舊如舊的原則,新補的水泥塊平整如新,和那些經歷數百年風雨殘留下來的遺跡實在是格格不入。希望是還沒完工的緣故吧。

茶膠寺因為當年修建的皇帝突然暴斃,因此是一座沒有完工的寺廟。不過寺廟的主體工程已經基本完工,因此高高的台基和頂部的寺廟建築都可以參觀。不過老婆一看到那陡峭的石階就頭暈,因此我又只好一人攀登了。

茶膠寺頂部台基上,四角各有一座小廟,中部突出一層,上面也是一座小寺廟,中間有一座描彩的菩薩,還有些許香火。

站在寺頂欣賞了一會兒遠景,這才慢慢滑下來,向下一站塔布隆寺進發。

塔布隆寺有兩個看點。一是寺內有典型的吉貝樹侵略遺跡的景觀。二是這裡是電影《花樣年華》和《古墓麗影》的外景地。

寺廟內有不少吉貝樹,他們已和寺廟融為一體,龐大的根系緊緊地纏繞著寺廟,擠壓著寺廟,如果沒有人的維修,用不了多久,這裡就將完全變成一個亂石堆。

寺內很多地方的廊道都無法行走,路旁堆滿了巨大的條石,不時能看見坐在路旁的游客,手捧著導游手冊在及時補習高棉的歷史。這也是在柬埔寨旅游常見的一幕,因為太多的歷史濃縮在這裡,如果不及時惡補,很難了解這一幕幕景像後面的故事。

寺內一角,儼然一個工地,工人們在緊張地施工,搶在吉貝樹之前挽救塔布隆寺。

從塔布隆寺出來,已是飢腸轆轆。寺外是一排食品攤點,我們趕到了司機之前所交待的攤位,每人點了一碗面,3.5美刀。等了好半天,面端上來一看,居然是方便面!二十多塊錢啊,居然就吃了一碗方便面!看來真應該自己帶干糧。

我對方便面還算適應,湊合著都下了肚,畢竟下午還要走路的。不過老婆咽了幾口,實在是難以下咽,只好走人。

然後匆匆游覽了斑黛克蒂寺,便殺向了吳哥窟。

考慮到老婆中午沒吃飽,而且又熱又渴,便在吳哥窟外買了兩個芒果,解解飢渴。這裡不愧是熱帶,芒果非常香甜,絕對是國內所吃不到的。

吃完芒果,這才開始游覽吳哥窟。

吳哥窟的梵語意思是“寺之都”,坐東朝西,是供奉毗濕奴的寺廟,也是國王自己的陵墓。

跨過昨天因被暴雨淋回而來不及參觀的護城河,我們進入了吳哥窟。

進入寺門,前面是一條筆直的高架通道,和巴方寺的風格有點像,但規模就大了不知道多少倍,直直地通向遠方的吳哥正殿。

走道兩邊,是寬闊的草地,參天古樹圍繞在草地四周,一片碧綠讓人看上去覺得心曠神怡,而廣闊的視野又讓人時時感受到皇家的氣派。

正前方,在通道的盡頭,便是吳哥窟的殿堂。吳哥窟的特征:一大四小五座塔頂遠遠地矗立,令人恨不得立刻飛到跟前看個究竟。

隨著人流向前走去,通道兩側的欄杆,又是那蛇王的身體。欄杆的盡頭,蛇頭高高地昂起,展示著這裡不同的風格。

走到通道的一半出,有石階可以下到兩側的草地上。左側有一個大湖,不少人在湖邊留影,還有幾個三五歲的柬埔寨小孩在水中玩耍。

我們也來到了湖邊,吳哥的尖頂映在湖中,倒映和實景合二為一,組成了一幅完整的景像,煞是有趣。

湖邊的林蔭道旁,很多本地人撐著大傘在賣紀念品和水果。

正要往前走,忽然間狂風驟起,整個湖邊飛沙走石,很多人被吹得狼狽不堪。還好我們行走的方向正好順風,不然可是痛苦不堪。

雨點也和著風打了下來,我們連忙加快了腳步,走進了吳哥窟。

剛進了吳哥窟,傾盆大雨隨風而至,寺廟裡擠滿了避雨的人們,我們也暗自慶幸此時不在路上,不然恐怕要成為落湯雞了。

既然出不去,正好慢慢游覽吳哥窟了。

這裡正好有幾個中國的旅游團,有說中文的導游,於是我們也便跟著蹭導游了。

吳哥窟共有三層台基,總共約有20層樓高。

第一層周圍有約800米的廊道,內側的牆壁上市精美的浮雕,內容主要是印度史詩《羅摩衍那》和《摩呵婆羅多》和一些贊頌國王的事跡。印像比較深刻的還是攪拌乳海,牆上的浮雕就比欄杆上的雕刻內容豐富多了,基本上體現了故事的原貌。

第二層的回廊裡擺放了一些殘破的佛像,聽導游介紹,這些佛像也是歷經劫難留下來的,之前還有很多金銀珠寶和精美的佛像,不過都被泰國人搶走了。

第二層中還有幾個供國王沐浴的水池,也各有說法,不過我們參觀的時候,只見瓢潑的大雨傾入池中,竟不能完全淹沒池中參差的石塊。

沿廊道爬上第三層,第三層中央是一個開闊的平台,平台中央是一座高台,通向所謂的“雲頂”。不過雲頂四周的石階都被封鎖了起來,也許也是維修中吧,不過不能上到最高點去參觀,始終是有點遺憾。尤其是雲頂的石階也極其陡峭狹窄,不能親身嘗試,實在是心有不甘。

此時雨更大了,年久失修的廊道已不能完全遮風避雨,廊頂的縫隙處滴滴答答地往下淌著水,地上的低窪之處,也積起了水。而且被風雨一衝,那種多年累積的霉臭味益發明顯,讓人覺得很不舒服。

我們圍著第三層廊道轉了一圈,總算找到一個風雨不能侵襲的地方,便站在那兒觀賞雨景。只見狂風裹著暴雨傾瀉在雲頂上,旋即又彙集成了瀑布從雲頂上飛流直下,也真是難得的奇觀啊。

等了好半天,終於挨到雨小了一點,我們才又撐著傘,往吳哥窟後面走去。

後面是一條林蔭道,兩旁是茂密的樹林。林蔭道的盡頭,有一個殘破的寺廟,也許是後門的入口,總之沒什麼可看的,於是只好原路返回。

回到吳哥窟前的通道上,只見路上鋪滿了被雨水打到地上的小蟲,有很多被人踩死,但也有很多卸掉了翅膀,抱在一起交尾。更令人驚訝的是,路旁不時竄出一只只蜥蜴,捕食地上的昆蟲。有的蜥蜴個頭能有二三十釐米,令人不得不感嘆這裡生態之好。

本來打算傍晚去巴肯山看日落的,這也是游吳哥的經典節目。但既然下雨,日落是看不成了,那就讓司機直接把我們送回旅館了。

不過今天的旅館可就不是那四星級的賓館了。旅館外的牆上,趴著好幾支壁虎,在捕捉蚊蟲。還好老婆和我都不介意,如果是膽小的女生,恐怕就比較心驚肉跳了。

稍事休息,便去老市場吃晚餐。

我比較想體驗稍微本地化的生活,於是在我的堅持下,找了一家大排擋,坐了下來。

菜單上花樣並不多,不過各種面的名稱看花了眼,把老板叫過來挨個問了一遍,這才明白Noodle是方便面,

Rice Noodle是白米粉,

Yellow Noodle才是一種黃色的面條。

大排擋的價格確實比較便宜,主食3000瑞爾就可以搞定,最劃算的還是果汁,2000瑞爾一大杯,味道鮮美無比,搞得我們喝了還想喝,真有為了這裡的果汁樂不思蜀的架勢。

不過第二天的行程,和司機談不攏,我們想去女王宮和崩密列,但司機說至少要70美元,這個不是一筆小數字。最後是用tuktuk去看日出和女王宮,25美元。

女王宮

第二天起了個大早,tuktuk已經等在了旅館外。不過tuktuk的司機英語水平可不咋的,基本的英語交流幾乎無法進行。

先直奔吳哥窟看日出。

吳哥窟大門處已有不少人擠在那裡,我連忙挑了一處制高點,面朝吳哥窟架好照相機腳架,加入了等待的行列。

隨著吳哥窟上面的朝霞越來越紅,一輪紅日慢慢露出了面容,連忙抓著快門狂按一陣,然後就看著那太陽躲進了厚厚的雲層之中。我們不住感嘆,這太陽真是給面子,不然這日出就真沒法看了。

然後我們又進入了吳哥窟,補拍了一些昨天因相機沒電無法拍攝的景點,這才回到tuktuk車上。

按照昨天的約定,tuktuk還會帶我們去參觀外圈的剩余景點,不過想想實在有些審美疲勞,決定直接去女王宮。接下來比手劃腳地和司機溝通了半天,這才讓他明白我們的意思。

女王宮果然很遠,在車上差不多顛了一個多小時。不過路況總體還算好,全程都是柏油路面,網上有網友說要帶絲巾防灰塵,我們覺得是完全沒有必要的。

路上經過了一個柬埔寨市集,靠近市集的地方,則散布著本地居民的吊腳樓。條件好一點的,是磚混結構,條件差的則是木結構甚至搭著茅草。而且沒看見空調,不知道是沒有人裝還是全都裝在背向街面的一面?

終於到達了女王宮,從第一扇門的門楣開始,女王宮的精美就帶給了我們太多驚訝與震撼。

女王宮的建築略顯紅色基調,所有的建築物上面都刻滿了精美的高浮雕,不論是門柱上的雕花,門楣上的波浪,還是那一尊尊佛像,都是無比的精美。女王宮的雕像,大量應用了鏤空等技法,而且形像生動,線條流暢,每一個細微之處都被打磨得無比精致,和前一天看到的那些寺廟相比,顯得是那樣的美輪美奐,巧奪天工。

女王宮後部是三座尖塔,上面同樣是刻滿了生動的人物和精美的紋飾,游覽的人們無不嘖嘖稱奇,為這藝術的瑰寶而感嘆。

游覽完女王宮,竟有種如獲至寶的喜悅之情,難怪女王宮被稱為“吳哥藝術之鑽”,如果到了柬埔寨而不去女王宮,那絕對是最大的遺憾,因為你會錯過吳哥窟最精美的一面。

出了女王宮,讓司機趕快送我們回市區,我想看看還有沒有可能趕去崩密列。

到了市區,我們找了一家旅行社,首先定了第二天去金邊的湄公快線,每人11美元,竟然是最後兩張票,暗自慶幸。因為長途汽車站距市區很遠,他們都會抄下旅館名字,提供接車服務。

然後打聽了一下去崩密列的行情,70美元至少。咂了咂舌,這麼貴,看來那出租車司機也並沒有騙我。不過兩個人實在太劃不來了,於是決定放棄崩密列。

干脆租了兩輛自行車,沿著暹粒河游覽起來。暹粒不愧是旅游城市,有很多高檔的酒店,市容也很漂亮。

然後又去參觀了暹粒的國家博物館,12美元/人,還不能拍照。裡面的展品應該說不是很多,規模比上海博物館小了很多。裡面的參觀者也很少,不過好處就是幾乎可以享受服務人員的VIP服務,裡面有不少解說視頻,都有服務人員問我們是哪國人,然後播放相應的語言,如果人多的話,那就不可能了。

晚上又逛了逛,特地又去昨天那家大排擋買了兩杯果汁,一快朵頤。

金邊

第二天是一輛小面包車來接車,到了長途車站,果真是熙熙攘攘,熱鬧非凡。

上車前,看有人在買一種水果,形狀像剝了皮的橙子,但白白的,質感看上去像芋頭,上面還放了些紅紅的東西。怕車上沒有早餐,我決定買一個這種東西和一個青芒果試試。

上車坐定,便拿出剛買的水果,躍躍欲試。先咬了一口那個白白的果子,哇,那味道,一輩子都會記得!那玩意又苦又酸又澀,然後當地人又放了很多鹽和辣椒,因此又鹹又辣,真的是猶如打翻了五味瓶,連忙吐之不及。

算了,這東西吃不慣,還是換芒果吧,於是又咬了一口那青青的芒果。這青芒果吃起來有點像青蘋果,脆脆的,雖然有點酸澀,不過比起剛才那個玩意兒,味道溫順多了。不過還是覺得不太好吃,畢竟在我的印像中,芒果應該是軟軟糯糯,水分充足而且甜甜的,於是把這個青芒果也放了下來,等著吃車上發的早餐。

車行了大概一半的距離,在一個城市裡休息,下面也有很多賣水果的,其中有的芒果個頭極大,看得我又心癢癢,於是砍了一下價,2美元買了一大一小兩個芒果。

旁邊還有賣昆蟲的,各種各樣的昆蟲,有螞蚱、巴掌大的蜘蛛、知了、蟋蟀等,全都炸的金黃發亮,不少游客都在圍觀,不過敢於嘗試的人不多。我雖然挺有興趣,但老婆積極性不高,於是也提不起興趣去買。

上了車,迫不及待地吃起了芒果,香甜嫩滑,果然是美味啊!不過這個芒果實在太大,吃了大概三分之二我們兩個人就撐得不行,更別提第二個了,只好先放起來稍後再吃。

經過大概6個小時的車程,我們到達了金邊。

先把東西塞到賓館後,我們在地圖上查出了皇宮的位置,離賓館不遠,於是決定走過去。

剛出賓館,旁邊是一座小學,裡面還有一座寺廟。柬埔寨90%以上的人都信奉佛教,因此,學校裡有寺廟也很正常,而且學校牆上畫的宣傳畫也具有明顯的宗教特色。

學校裡學生的學生都著校服,男生是白襯衣藏青色褲子,女生則是白襯衣下著裙子。有幾個學生正在玩耍,看到我在替他們拍照,都擁過來,擺著各種姿勢,於是我也拿出我們事先買的糖,分給他們,很快就被一搶而光。

王宮在暹粒河邊,緊靠國家博物館。可惜時間不足,我們只能參觀一個景點,只好放棄了國家博物館。

王宮裡的建築仿泰國曼谷皇宮,同時又具有強烈的高棉傳統風格,白牆金頂,尤其是那尖尖的金頂,是典型的柬埔寨風格。

王宮裡的大殿和銀殿都可以進入參觀,不過參觀時都要脫鞋。

大殿是柬埔寨國王接待賓客和舉行加冕典禮等重要活動的場所,裡面有國王的寶座。

而銀殿的地板是用總重5噸的銀磚鋪成,裡面陳列著柬埔寨皇室的各種奇珍異寶,可以慢慢欣賞。

在王宮廣場中有一種樹很有趣,名叫炮彈樹。這種樹的花萼很長,密密地圍繞著樹干,一年四季都能開花,結出的果也很大,據說果實成熟後掉到地上會炸開,發出很大的聲音,像炮彈炸裂,因此取名叫炮彈樹。

另外還有兩株很奇特的樹,樹葉很像芭蕉葉,但長得很是規整,猶如孔雀開屏。

臨近傍晚,雨又開始淅淅瀝瀝地下了起來,我們的柬埔寨之旅也接近了尾聲。

返航

次日早上,我們收拾停當,便又搭上tuktuk到達金邊國際機場,准備回國了。

回程很順利,需要注意的是柬埔寨的機場離境時會收取25USD的服務費。

這次柬埔寨之旅很充實,而且攜程的旅游套餐也很方便實惠。尤其是柬埔寨的水果,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像。柬埔寨的旅游秩序總體來說也很好,加上柬埔寨的經濟目前還不是很發達,因此物價水平對於我們來說還可以接受。如果人民幣再升值,出境游當然就更劃算了!


精選遊記: 暹粒-吳哥窟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