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山西9日行-大同篇

作者: wyjdxl

導讀行走山西9日行——大同篇行走山西到根祖所在地尋根,在雲岡石窟對東方的神韻和美頂禮膜拜在五台山領悟超凡脫俗的佛教文化。看一個個晉商大院演繹人生百態,聽一座座古建築講述塵封歷史。在長城的腳下品味滄桑,在壺口的轟鳴中讀懂華夏的風骨……行走山西被劫波渡盡的遺存震撼得無語。五千年風雨,八千裡雲月,令人在一夜之間變老,一夜之間青春……新銳的旅行 ...

行走山西9日行——大同篇行走山西到根祖所在地尋根,在雲岡石窟對東方的神韻和美頂禮膜拜在五台山領悟超凡脫俗的佛教文化。看一個個晉商大院演繹人生百態,聽一座座古建築講述塵封歷史。在長城的腳下品味滄桑,在壺口的轟鳴中讀懂華夏的風骨……行走山西被劫波渡盡的遺存震撼得無語。五千年風雨,八千裡雲月,令人在一夜之間變老,一夜之間青春……新銳的旅行觀念——旅行求自由。行四方,知風物;探幽深,會人文;踏艱險,悟精神……——摘自《山西行知書》非常欣賞這些文字,也一直想去山西。親眼看看那些早就在教科書上出現的圖片,親自踏上那一個個耳熟能詳地方的土地。今年這個夏天終於成行。之前因為忙於其他,雖然有做功課,但是很粗略。只是確定了基本線路:杭州——大同——渾源——五台山——太原——平遙——介休——臨汾——華山——西安——杭州。從北往南,從晉入陝,一路往下,不走回頭路。(參考幾個台灣人2006大陸自由行40天的線路,http://tw.myblog.yahoo.com/jw!s0vi6w2aAwIVW628zOQ0kg--/archive?l=f&id=49事實證明這是一條相當好的線路安排,從西安回杭州的途中經過洛陽,時間允許甚至可以游河南的幾個著名景點)基本路線成型後,具體細節因為時間緊張沒有功夫逐一敲定,只好帶上書和資料,邊走邊瞧了。第一天(7月20日)早上9:41分搭上1592次杭州開往大同的火車出發了。19日一天四處奔波采購,整理行囊,晚上睡覺已近凌晨。所以一上火車就覺得昏昏乏乏的,小睡一會也沒蓋被褥,火車上的空調片風吹得厲害。中餐吃了兩個雞蛋以後,就覺得胃飽漲得惡心,渾身不舒服。其實已經是受風寒侵邪的症狀。昏睡到半夜醒來,感覺眼皮滾燙,骨頭像散了架似的,就知道大事不妙——發高燒了。好容易出來做個長途旅行,卻出師不利,不知道接下來病情會不會嚴重。哎,何去何從……第二天(7月21日)早上起來後,還在燒著。上了廁所,喝了水。腸胃不適感基本沒有,但還是想昏睡。行前只備了魚油丸和藿香正氣水,根本沒想到帶退燒感冒藥。幸好有兩位好心乘友分別救濟了一板頭孢和一條泰諾。趕緊吃了一顆泰諾退燒藥,頭上披外套,繼續睡眠休息。一路上只知道過了石家莊、井(jǐng)陘(xing),就進了山西界,陽泉、榆次之後,10:35分左右到太原。娘子關就在陽泉,因為和河北毗鄰,所以是重要關隘。它鎖晉冀咽喉,被稱為“天下第九關”。如果沒有記錯的話,日本人進山西就是從這裡開始的。回家後查了資料,果然1937年10月國軍第17師在娘子關與敵激戰15天,終因傷亡慘重而失守,這就是著名的娘子關保衛戰。1942年,八路軍發動的“百團大戰”也在陽泉。一路上身體不爽也無暇觀風景。過了忻州、朔州以後,車廂裡基本沒幾個乘客了。泰諾的藥力發作,蒙著被子出了幾身汗,感覺燒退了些。起來准備聯系住宿。之前網上游記力推大同九龍賓館,說離九龍壁、華嚴寺、鼓樓都不遠,價格在120-150左右。就打了0352-114查詢,結果房價是188,感覺性價比不高。老爸向列車員詢問賓館的事情,這個斯斯文文的大同姑娘倒挺實在:哎喲,這可不大清楚。要不我發個短信問問家裡。(要是在其他地列車員上門推銷關系賓館都來不及,所以我們對她蠻信任的)後來告訴我們有個路達賓館還不錯,地方離火車站也不遠,房價是120。17:30左右到大同站。出站後,感覺天氣很好,風大涼爽而且天藍雲白,和之前聽說的灰蒙蒙的煤都截然不同。一路上也沒有拉客人員窮追圍堵,各干各的事,立刻對這個城市好感頓生。飛天賓館就在出站的左手邊,可以講價到100元一晚,但是它不提供24小時熱水。路達賓館出站後沿直路(新建北路)走過一個十字路口就到了,旁邊是一家挺大的飯店,出門就有公交車站,站名忘了,反正之後每次坐車就在這裡,回來也只要坐到火車站的前一站下車就行,非常方便。路達的環境設施都還不錯,24小時熱水,洗手間裡有電吹風,什麼時候洗頭都沒問題。安頓好之後,就向服務員打聽附近的醫院,得知門前坐2路車第五醫院站下就好。大同第五醫院規模蠻大,到的時候已經晚上7點了。6元急診掛號,25元做了個血常規,醫生看了結果說沒有什麼異常,有體溫(38度多),服些抗病毒的藥。自己到對面的藥店買了一盒清開靈衝劑(醫院沒有)和一支體溫表。在醫院附近的小店吃了碗素食的刀削面做晚飯。回賓館後喝衝劑,服泰諾。第二天(7月22日)早上起來,測體溫正常。路邊的早點鋪用早餐,一碗豆花(豆腐腦)咬了口油麻花,沒什麼胃口。8:40分左右搭乘3—2公交車出發前往雲岡。3—2路起點站是火車站(離賓館走幾分鐘路就好),終點站就是雲岡石窟,車票一人才2.5元,真是方便又便宜。不過這車不是旅游專線,沿市區一站站停靠,大概正趕上了上班高峰,車擠得很。早知道應該往後排坐。過了市區,車速才快起來。9:40到雲岡。票價60元,65歲以上才可以半票。雲岡石窟分為東、中、西三個區域。中區指5—20窟,應是雲岡石窟的精華所在。有關雲岡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公元453年,北魏太武帝因“太武滅法”後大病,遂重新復興佛法,文成帝繼位後,一日郊游,偶遇雲游僧人曇曜,御馬咬住他的衣角不放,帝認為馬識善人,變任命曇曜為沙門統(主持佛教的僧官),於是就有了在武周山上奉旨開窟造像,以北魏開國5位君主道武、明元、太武、景穆、文成為原型雕鑿大佛,人稱“曇曜五窟”(16-20窟)。以文成帝為原型的第16窟;第18窟主像身披千佛袈裟,暗示了曾經滅佛的太武帝懺悔的心意。第二十窟是雲岡佛像的代表,他結跏趺而坐,光明普照、端莊慈祥,是一切佛,一切法之真身。第十九窟東西耳洞中的倚坐佛像是成就一切、理智圓通的像征。第九到第十三窟因風格華麗被稱為“五華洞”東區唯一看點的三號窟,內有唐代初年雕鑿的三尊佛像,豐滿圓潤,栩栩如生得能感觸到肌膚和呼吸,讓人留連不去。西區又被稱為西壁絕唱,是魏孝文帝遷都洛陽後,民間開鑿的作品,不知道是年久風化還是人為破壞,基本沒有可看性,只留有一個個石龕供人遐思。雲岡出來,已經中午時分,陽光還是蠻厲害,考慮到身體因素。我們決定先回賓館休息。睡了個午覺,3點左右在火車站附近乘4路,在四牌樓站下車,大同鼓樓就佇立在正前方。路標顯示九龍壁、上下華嚴寺都在附近。右轉過一條老街,就看到了下華嚴寺,(上寺據說就在旁邊)。下寺票價20,前面幾個殿是遼、金時代大同歷史的介紹,後邊的梵王宮才是精華所在。薄伽教藏殿建於遼代,裡面有29尊遼代塑像,特別值得一看的當然是被譽為“東方維納斯”的合掌露齒微笑脅侍菩薩。為了保護文物,塑像都被一道鐵門擋住,殿內也沒有任何照明設施,只有臉貼著柵欄才能看得仔細。昏暗中有一片片飛蟲縈繞,空氣裡都彌漫著塵土的氣息。下午的游客很少,只有一個導游在輕輕訴說著傳奇。靜靜地端詳,斑駁不清的佛像依然裙裾飄逸,神采動人,不知是哪一位能工巧匠,在怎樣的心境下,用自己的一刀一斧賦予了它如此的靈性和美麗,當穿越千年時空之後,這種感動更是歷久彌珍,足以另人唏噓。上華嚴寺和九龍壁就沒有去。晚餐在大名鼎鼎的的東方刀削面用。地點就在第一醫院站車站旁(四牌樓的前面一站就是第一醫院)。東方刀削面館果然不錯,中式快餐店的裝修干淨亮堂,價格非常公道。香濃牛肉面5.3元,川香泡菜4.5元,特色涼粉3元,豆腐干絲4.5元。兩個人一頓吃得飽飽的晚飯才花了22.6元。而且還有免費面湯在開水器裡自己拿取,味道蠻香有點像大麥茶。晚餐之後,打聽明天去渾源懸空寺的路線。服務員告訴我們要到大同汽車南站坐班車,從賓館到車站打車6元左右。晚上,整理行李。准備告別大同,明天出發去渾源。大同印像:大同的車牌上都寫著晉B,證明它是山西第二大城市。因為產煤,所以比較富庶,去雲岡的路上路過大同煤礦,樓房林立,工廠醫院學校家屬區,設施一應俱全,簡直就是一個城中城。大同消費不高,民風淳樸,人與人的關系很純粹。想打聽點路,當地人都會熱情相告,但他們卻不會對你從哪裡來,要到哪裡去刨根問底,走在這個城市的路上感覺會很安全。



(第16窟;第18窟)



(二十和十九窟)



(五華洞)



(第三窟)


精選遊記: 大同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