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藏北線和唐番古道

作者: abc111222666

導讀終於上了去丁青的車,丁青是昌都最西邊的一個縣和那曲地區的巴青相連,丁青原名瓊布,在藏語中為大鵬鳥。據說在原始宗教苯教的始祖辛饒彌倭時代,一位稱日弄魏靖嘉布的普賢菩薩為拯救世人化生為三只大鵬鳥翱翔於天空,最後著落到像雄境內,許多人看到此景後,好奇的來到大鵬鳥著落的地方,發現那裡留下了三只水晶蛋,蛋中出現了三個男嬰,人們就稱他們為“瓊 ...

終於上了去丁青的車,丁青是昌都最西邊的一個縣和那曲地區的巴青相連,丁青原名瓊布,在藏語中為大鵬鳥。據說在原始宗教苯教的始祖辛饒彌倭時代,一位稱日弄魏靖嘉布的普賢菩薩為拯救世人化生為三只大鵬鳥翱翔於天空,最後著落到像雄境內,許多人看到此景後,好奇的來到大鵬鳥著落的地方,發現那裡留下了三只水晶蛋,蛋中出現了三個男嬰,人們就稱他們為“瓊布”。傳說這三個男嬰就是現在丁青人的祖先,後來漸漸的把這個地方稱做“瓊布”。一路上仍是風光無限,丁青是藏區的一個人口大縣,有六萬多人,生態體系完整,山川河流壯闊,人文景點眾多。民族風情獨特,但是路況不太好,下午五點多到了縣城,住進了孜珠賓館,60元/間。丁青經常停電,藏區的寺院是可以經商的,它們不但有賓館還有貿易公司商場等,孜珠寺是們於西肝縣覺遠鄉孜珠山上,離縣城;37公裡,據說孜珠地區的歷史可以追溯到二、三千年以前,孜珠寺是笨教高僧羅鄧寧波仁增康珠於十四紀中期修建和恢復的,孜珠意為六座山峰,這裡異峰突起,怪石嶙峋,禪洞疊疊,由於歷史的原因,笨教這個曾一度掌握過西藏政教大權的原始宗教,後來不得不讓位於佛教,而到偏僻的地方躲藏起來,以保存自己的勢力,這使瓊波丁青三十九族地區為笨教教徙最多,笨教儀軌保持最完整的寺院之一。



(丁青途中)

由於時間關系沒有到孜珠寺去,放好行李去打聽到巴青的班車情況,得到的是丁青到巴青沒有直接班車,只昌都到那曲路過的車子,每星期一、三、五各一班,還不知人滿了沒有,可恨的今天又是星期六,一切都不明確,在大街上我找了出租車,200公裡左右的路僅要1500元,真的不可思議,車子不多,沒有選擇余地,最後談好了一輛面包車1200元一分不能少,這可能是我近四十年坐的最貴的出租車了,第二天早晨,我打了司機的電話,他告訴我另外一輛車去,他跑別的地方了,這時我才明白1200元的價格已是很低的了,我上了一輛外表很破的吉利車,了解情況才知道為什麼要這麼貴的價格,一則路很爛,這輛看起來就像報廢了的車才上路半年,二則因為近年蟲草價格飛漲,當地藏族同胞的收入大大提高,據說每個藏族同胞在每年五月出蟲草季節,一個人均有五、六萬的收入,采草季節政府出動武警維持秩序,不准漢族或其它外面的藏族來這裡采取,丁青的蟲草也是藏區的精品了。

路並不是太難走,只是塵土飛舞,司機是個漢族小伙子,從南線左貢才過來的,政府非常提昌歡迎,在這裡跑車什麼出租手續相關費用都沒有,只要有輛車就行,並且半年就要掙回車錢,因為氣候環境的原因,在偏僻的藏區做生意每年收入十幾萬是很正常的,就是開一個二十平方的商店或飯店。


(巴青途中)

七個多小時到了巴青的縣城,比丁青可小多了,住進了當地最即的交通賓館120/間,沒有熱水,但是可以保證正常的電供應,巴青藏語意為“大牛毛帳篷”,該縣地處藏北高原南羌塘大湖盆區,地勢北離南低,全縣平均海拔在4500米 以上。境內主要山峰東有布加山,北有瓦馬拉山、珠洛山,西北有倉來山、曲如拉山、吾爾膏拉山.屬高原亞寒帶半濕潤季風氣候區。高寒缺氧,空氣稀薄,冬寒夏涼,太陽輻射強,日照時間長,年溫差相對較大,無霜期短,冬季多大風雪。

北線主要就是交通問題,了解到每天都有一班到那曲的車子,找到售票的地方,告知票已售完,問能不能超載,回答不知道要問司機,無奈只得先回賓館,那曲的車子還沒到,吃過晚餐天下起了大雨,冒著大雨我又到車站終於等到了車主,我說要急趕到拉薩過中秋節,司機打量了我一下,問我是肯定走我說肯定肯定,他用筆寫了一個十八號座的字樣讓我付了車費,並說明天早晨六點准時發車。至因為寫了這麼多做車的事情,因為我感受到在北線做車就像在內地春運一樣到處車都是一票難求,當誤一班車就要等幾天,並且很多地方無直接班車。不過這裡的藏族同胞非常照顧我們這些來旅游的背包客,也非常友好。

第二天早晨六時車子准時出發,到索縣的時候天才亮,這時車已經擠滿了人,已嚴重超載,並且都是提前買的票,我真不明白司機怎麼給我一個十八號的座,車沿著河邊搖搖欲墜前進著,這一段路即險又爛,整整跑了一天,下午五點多到那曲,換了到拉薩的班車,心裡像一塊石頭落了地。





(那曲途中)

晚十點多鐘,看到一片燈火輝煌的城市,拉薩到了心中一陣狂喜,十幾天了,終於終於看到車水馬龍的市區了。這是我第四次到拉薩了。



(布達拉宮)



(大昭寺前)


精選遊記: 拉薩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