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川藏北線和唐番古道

作者: abc111222666

導讀打算去川藏北線之前,上網查了許多有關北線背包客的交通食宿情況,發現網上關於北線介紹幾乎是零。 計劃走的線路是這樣,成都—康定—新都橋—德格—石渠—玉樹—囊謙—類烏齊—丁青—巴青—那曲—拉薩。 到成都後提前預訂了第二天到康定的班車,第二天新南站早八點出發下午二點左右到了康定,沒有停留,直接做小面包車三十元一人到新都橋,(在川藏線南北 ...

打算去川藏北線之前,上網查了許多有關北線背包客的交通食宿情況,發現網上關於北線介紹幾乎是零。

計劃走的線路是這樣,成都—康定—新都橋—德格—石渠—玉樹—囊謙—類烏齊—丁青—巴青—那曲—拉薩。

到成都後提前預訂了第二天到康定的班車,第二天新南站早八點出發下午二點左右到了康定,沒有停留,直接做小面包車三十元一人到新都橋,(在川藏線南北分叉路口,是一片如詩如畫的世外桃源。神奇的光線,無垠的草原,彎彎的小溪,金黃的柏楊,山巒連綿起伏,藏寨散落其間,牛羊安詳地吃草……川西的平原風光美麗地綻放。這,就是過去的新都橋,令人神往的“光與影的世界”、“攝影家的天堂”),住新都橋背包客棧30元間,號稱“攝影家天堂”的新都橋個人認為當地開發力度太大,路邊的電線及塵土飛舞運輸車一輛接著一輛,感覺不好。

第二天早上七點左右與其它三位游客拼車到塔公(15元/人),塔公寺是藏區著名的花教寺廟,在藏傳佛教中地位較高,寺廟建築壯觀,有著古老而悠久的歷史。據傳說公元641年文成公主進藏與松贊干布完婚時途經木雅人居住的這片草地時,看到此處草地風光清靈秀美,便決定在此修建一座寺廟。塔公寺是藏傳佛教薩迦派俄爾巴傳承寺院,至今已有1000多年的歷史,現在的主持是鄧珠大喇嘛。關於塔公寺歷史上流傳著很多故事和傳說。





(塔公寺)

塔公草原傍依雅拉神山,每年7月下旬至8月初是藏族人在草原上舉行盛大的民間活動“耍壩子”的時間, 其間有賽馬、歌舞等節目,一夜之間草原上便搭起了色彩繽紛的帳篷,熱鬧非凡。

在塔公逗留了下午,又和三人拼車到了八美(30元/人),下車後問了路邊的小面包司機到道浮的價格,(因為另外二人和我的方向不一,只有我一人前往德格方向),沒想到在這僅遇到了(車匪),藏族司機讓我一人包車(360元),我沒理他,在路邊搭上了另一輛到道浮的漢族司機的車(25元/人),這個藏族面包車司機竟然堵住車不讓走,非要我下車包他的車,糾纏了半個多小時,我告訴藏族司機我是記者你如果還是無理取鬧的我馬上給你們州政府打電話,就這樣我冒充記者的身份才走掉。這才使我第一次領教了什麼是藏區裡的“康巴漢子”。

到道浮後又搭上了一輛去德格的班車(160元/人)途經爐霍住宿(80元/人),第二天下午二點到了德格,德格藏語意為“四德十善”之地,這是一片文化底蘊厚重,充滿神秘與傳奇的高原聖地。珍藏典籍豐富而文明遐邇的德格印經院,史詩英雄格薩爾王及世界最長史詩《格薩爾王傳》誕生地阿須草原,代表南派藏醫藥發祥地瑰寶的德格藏醫院,五大教派並存的藏傳佛教,被譽為康巴標准語的德格方言,以及與藏民族文化相融共生、風格獨特的建築、繪畫、文學藝術、民俗風情……博大精深,源遠流長,使德格與西藏拉薩、甘肅夏河齊名,躋身於藏區三大古文化中心之列。






(德格印經院)

德格印經院原名為德格貢欽寺印經院。

貢欽寺是薩迦派的主要寺院。經院中薩迦派的著述雖占有重要地位,但該院所刻印的佛教典籍,並不局限於薩迦一派。除各派共同的藏文大藏經甘珠爾和丹珠爾,以及適合中派研習的《續部全集》和《修法大全》外,既有薩迦派的《道果釋義》,也有寧瑪派的《續藏》、噶當派的《父法子法》、覺囊派的《百行論》等,甚至也不排斥本教的《黑白花龍經》。印經院還收藏一部分個人文集的書版,其中雖以薩迦派的居多,如《薩迦五祖文集》、《薩班·貢噶堅贊文集》和《八思巴文集》,但也不拒刻其他教派高僧的文集,如《宗喀巴文集》渡江分前刻、續刻等。印經院還大量刻印各派學者的著作,涉及到佛教哲學、歷史傳記、地理方志、醫藥、歷算、語文、詩詞等多方面的內容,既不囿於一家之言,又不拘泥於宗教經論。

印經院共積有21萬余塊經書刻版和少量佛教畫版。除少數書版的卷末只刻一面外,其余都是兩面鐫刻。刻版所用木材,采用堅硬的紅樺樹。木版先用火熏,烘去濕氣,再在陰涼處晾干,使之不易變形。印經院歷來注重刻版質量,筆劃雕深刻細,別有風格,而在刻書之前,對文字工作尤為重視。負責校讎書稿和繕寫的印經院秘書,都是博學之士。

該院最早刊刻的《三體合璧般若八千頌》,雕鏤精致,硃砂刷印,是所藏經版中的精品。印經院創始人第十二代土司主持鐫刻甘珠爾時,曾收集當時流傳的版本,聘請八幫寺著名學者司徒·卻吉迥乃整理,精心審閱校訂。歷時5年,共刻經版33748塊;丹珠爾的刊刻歷時7年,共刻經版64512塊。這部德格版藏文大藏經,聞名於世,並使印經院由此享有盛名。

此外,印經院還藏有不少其他珍貴的書版,如西藏醫學的經典著作《四部醫典》,是印經院創建時最早完成的一批刻版。又如《漢區佛教史》、《印度佛教史》(多羅那他著)等,不但是研究漢藏關系和印度古代史的難得資料,其書版也極為稀有。這裡是藏族地區藏版最多的印經院,被譽為藏族文化寶庫。

德格旅游的人很多,特別是老外,住宿很緊張,好容易找到一家新開的賓館30元/人的普通間,印經院很小,都是手工印刷,如果不是專業愛好人士,可能很難領悟其精髓。

從印經院返回的路上,又一次認識到了川西(康巴漢子)的“英雄”,在一條繁華的大街上,突然傳來幾聲槍響,幾分鐘後人們往出事地點跑去,只見一個三十多歲的漢子倒在自家店鋪門口,傍邊散落著幾只彈殼,幾十分外後公安武警封鎖了出事的地方,事後聽當地人說,這是一起報復性殺人,幾年前現被殺人因為掙奪草地殺了別人的哥哥,今天返回家時沒有被公安發現卻被仇家殺害。一個寧靜的佛教小城,一起光天化日之下的明目張膽的槍殺,這就是康巴藏區。(待續)


精選遊記: 拉薩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