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日 今天的行程是
西海大峽谷――天海――鰲魚峰――迎客松――玉屏樓索道(或步行下山)早5:00同事准時酒店大堂集合(老板一行遲到10分鐘)攻略上說走全程從排雲亭到步仙橋要4到5個小時,之所以早出發是想別人走5小時,我們這幫從沒徒步經驗的6個小時總能走出峽谷了吧
因為考慮同事的體能情況,而且老板的兩個五十多歲的姐姐也參加其中,加上也有對大峽谷精彩程度表示懷疑的,所以大峽谷之行制定了兩套方案:全程和一環返還。四周還是霧蒙蒙的,日出肯定是沒戲了。出發,往排雲亭進發。步行30分鐘到達排雲亭。排雲亭在能見度好的情況下是一個很好的景觀台,現在還是被霧海籠罩,仙人曬不了靴。這裡就是西海大峽谷的北入口了,再次重申,往下走,如果感覺體能不行,在一環處返還,對西海表示懷疑的也去看看,實在不喜歡也可在一環處返還。入口留影,開始穿越。順入口標志上台階,右轉,出現一個一人寬的洞門,下數級陡峭台階,穿過類似一線天的小山洞,眼前豁然開朗,真正旅程開始了。西海大峽谷是北起排雲亭,南至步仙橋,依山而建的環形通道。徒步者沿精心修建的石梯和棧道從山頂下探到谷底,再從谷底上到山頂,在行進過程中能從不同角度、不同高度、不同時間節點欣賞秀美的山景,在艱辛中盡情的享受大自然的美麗。一路走在修建於筆直峭壁上的水泥板上,空氣格外清新,霧氣時不時飄來,猶如仙人騰雲駕霧,行進到此還沒碰到其他的游客。我們一行幾人的先頭部隊行進速度很快,一會兒便到了一環,大家都表示繼續前進。從北入口進入,一直到谷底,基本都是下坡路,景色也是漸漸明朗(霧氣主要在最高處),到二環景色已經很漂亮,繼續前進,並和後續部隊聯系,他們也都表示不走回頭路。先頭部隊一路下行,很快便出了二環,到達一平台處,遠近不同的山體呈現在眼前,停下腳步休整留影,此時一行數10人,裝備精良、人手兩支登山仗的韓國人超越了上來,並很快消失在視野中,和後續部隊聯系,得知他們剛過一環,往二環前進。繼續前行,往谷底的路上有一建在山洞中的廁所,很有特色。7:00左右到了地圖上標注的谷底,其實離真正谷底還有一段路程,從此開始了真正的ZN行程。上山台階一段接連一段,慢慢感覺抬腿是件很費力的事,手杖顯得很是重要,停腳歇息的頻率增加,老板夫人倒是一馬當先,走在最前面,看來她平時鍛煉的成效現在顯現出來了。穿過第三個山洞,到達了服務區的平台,此時正好8:00,我們只用了2個小時左右的時間。從服務區到步仙橋只有1.7公裡了。再次聯絡後續部隊,他們已在谷底,時間尚早,坐下休整。8:20繼續趕路。因為知道快到出口,腳步也變得輕快了,很快便到了傳說中十分險要的棧道,棧道修的很漂亮,沒感覺怎麼可怕,也許還是因為大霧彌漫,看不清山谷,但想想即便是在能見度很好的狀態下,只要不是自己嚇自己,這裡有的是大把美景可以欣賞,畢竟這裡的棧道是很結實的。通過棧道,有過了一個山洞,便看到了南入口的標識,9:15。我們順利穿越也許是過於興奮,忙著留影,竟然錯過了去步仙橋看看,繼續往天海其實,要說險要,還是從步仙橋往天海的那段路程。大約有2.5公裡,台階上上下下,大多有點風化,而且當中還有三段像鯽魚背的石板路。一路上碰到好些個剛剛往步仙橋方向走的人,為他們指點指點方向,並不忘鼓勵,難以抑制自豪之感。這段路速度有放慢,11:00穿過白雲賓館。再往前有個岔道,一條通往鰲魚峰,一條往光明頂,原來計劃上沒安排光明頂,但看路邊地圖標注,到光明頂只有500米,那當然上羅。然而,到了光明頂下的天海飯店,這裡人聲鼎沸,好不熱鬧,往光明頂需排隊上下,我放棄念頭,結果只有兩個同事繼續去光明頂,其余在下面休息。這裡簡直是個菜市場。12:00後續部隊趕到。考慮這裡實在人太多,稍作休整,打算一路前行,沿途觀賞黃山的景點景色,順道下山。然而,從天海飯店開始一直到玉屏纜車站,我們都是排著隊下去的。途中忽然下起了雷雨,雨量很大,雖然衣服能防點雨,可全身還是被澆了個透。但雨水還是帶給了我們驚喜,雨水把霧氣澆滅了,黃山經典的群峰顯露出來,白雲舞動,排隊步步慢行的人群紛紛舉起相機狂拍,隊伍被阻塞。不敢多耽擱,抓緊前行,原本下了蓮花峰可以有條路直接通往玉屏纜車站的,大概是人太多的原因,被要求從迎客松那裡繞過去,那就繞吧,現在想步行下山已經是不可能了,別說時間不夠,腿力也明顯不行了。好不容易挪到了纜車入口,回望山上排隊長龍依舊,上纜車己經差不多3:50了。大家緊趕慢趕的,最後一批16:45趕到了攜程大巴的停車點。其實今天能全體穿越,完全是沒意料到的,每個人的潛力充分的得到了發揮,並且都一致肯定了我的行程安排,這裡再次表示感謝。雖然很累,雖然沒有心思細細觀賞黃山的經典風景,但經典已不再寧靜,我們全體收獲了黃山寧靜的美,不為太多人熟知的美,雖然這個美被霧氣遮掩,也許是希望我們能再回來看看。小貼士:
1. 下了纜車車換新國線,要弄清楚自己要到的站是南大門還是換乘中心,不要搞錯誤了行程。
2. 西海大峽谷穿越一定要帶足水,北入口進入後,一直到服務區,中間沒補充給養的地方。
3. 穿越大峽谷,最好還是從北入口進入,那裡下坡路比較平緩,如果要從南入口進入的話,從天海下到步仙橋的路比較陡峭。

(西海大峽谷)

(峽谷景色)

(天海路上的鯽魚背)

(黃山前山人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