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像陽朔--漓江

作者: 游映波

導讀俗話說“桂林山水甲天下”,”陽朔山水甲桂林”,漓江最美的風景在陽朔境內的興坪鎮。 在旅館拿到旅行指引後,我們匆忙趕往興坪。 說實在的,自從那次去山東看過趵突泉、看過黃河後,我對所有比較有名氣的景點都不大抱有什麼驚喜的期盼. 看到現實中的趵突泉、黃河,,讓我對”文人多大話”有了更深的體會. 記得那時我還在腦海中幻想那永遠有冒不完的泡泡,那晶瑩剔透 ...

俗話說“桂林山水甲天下”,”陽朔山水甲桂林”,漓江最美的風景在陽朔境內的興坪鎮。

在旅館拿到旅行指引後,我們匆忙趕往興坪。

說實在的,自從那次去山東看過趵突泉、看過黃河後,我對所有比較有名氣的景點都不大抱有什麼驚喜的期盼.

看到現實中的趵突泉、黃河,,讓我對”文人多大話”有了更深的體會.

記得那時我還在腦海中幻想那永遠有冒不完的泡泡,那晶瑩剔透的泡泡是多麼美麗,多麼神奇的時候,導游指著一潭烏黑發臭的死水,水面還漂浮著許多飯盒,食物袋等垃圾,告訴我們,那就是趵突泉!!!

這跟我腦海中的雲霧迷蒙的如太虛仙境的境況竟相差那麼大!!!!

斷流的黃河,根本沒有“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返”的氣勢,有的只是一片裸露的黃泥沙灘!

這次,我對風景甲天下的興坪也沒有抱太大的希望。

當我們乘坐的小巴到達總,車門一開,便有許多當地人湧上來:“要做竹排嗎?”“到九馬畫山嗎?”“來,坐竹排游興坪,1.5小時包來回。”……

我與深海魚好不容易從她們的包圍中擠出來,我們四處張望,想找一個合適的檔主。

這時同樣也有一家三口,從那群熱情的導游中擠出來,我們幾個人對視一下,會心地笑了。原來他們一家來自番禺,以前來過陽朔游玩,而且玩的是徒游!

既然遇上自助游的高手了,我們就放心地跟隨他們了。

“高手”告訴我們,直接坐竹排游漓江不好玩,1.5小時一下子就過了,跟放電影似的。自己的坐車到九馬畫山,在那裡玩一會,然後再坐那裡的竹排回到碼頭,這樣盡興又好玩。

於是我們就找來一輛“三角雞”,講好價錢(25元到九馬畫山,人均5元,很劃算喲。)

“三角雞”載著我們在群山環抱下的鄉村小路上顛簸著。

在群山環抱下的鄉村像一幅淡淡的水墨畫,簡單、樸素卻秀氣。坑坑窪窪的道路居於正中,道路兩旁是一塊塊方方正正的或是金黃色或是蔥綠稻田、菜地。稻田、菜地邊上,大山腳下是一間間的農家小院。

我們在路上不時看到一些掛在枝頭的,新鮮的瓜果,偶爾會看到從民居家裡走出來的雞呀,狗呀。更多的是騎自行車游漓江的驢友,真佩服他們,頂著烈日,冒著高溫,只是為讓自己的旅程有更難忘記的回憶。

“三角雞”在路上時起時伏,我們的身子也隨著車子時高時低,深海魚說,渾身的骨頭得到按摩,這樣勝過找按摩師。

大約過了20分鐘,我們走到了小路的盡頭,一條青綠寬闊的大河,呈現於眼前。幽幽的漓江像一條迎風飄展的青羅帶,曲曲彎彎地向遠方飄去。

車夫告訴我們,碼頭到了,漓江到了。

江面並不是很寬,大約10米吧,但水很綠。那種綠很特別,綠得幽深,綠得沉靜,綠得樸實,綠得無華,不見一絲的華麗,即使是在艷陽的高照之下也不見有一絲的炫耀。

更奇特的是江水很靜,久久注視著河面,仿佛是看到一塊巨大的碧綠的玉石,如果不是時常有從遠處飄游而下的竹排出現在眼前,你根本不會想到這是一條流動的河。

此刻漓江像一位大家閨秀,不卑不亢地迎接對她慕名而來的游客。

我想更近距離地觀看,走到河邊,渡船就到了面前,“高手”說過了對岸,坐在竹排上,漓江的景色更美。

坐了渡船,過了對岸,“高手”指著剛才碼頭邊的一座陡峻得像一幅抖開的布的山說那就是漓江有名的“九馬畫山”。

“九馬畫山”,像神奇畫展。百十米高的絕壁上,呈現出白、黑、黃、紅多種色彩,一團團,一簇簇的,各自渲染,各自勾勒,畫出形態各異的九匹駿馬。那匹最大的、白色的,昂首嘶鳴;下面那匹小一點的,馬頭回首,模樣俊俏;還有那匹小黑馬,撒歡兒似的;那兩匹最下面的,馬頭低垂著,仿佛在飲水……

在渡船碼頭邊停放著許多竹排,這些竹排造得像個畫舫似的,在排上四周都用鐵杆圍著,頂上做了一個遮陽棚,排上放了3張竹椅子6個座位,第一,第二張是前後排列地放著,第三張在前兩張後面,卻是與竹排同一方向靠著竹排邊豎著放,我想這樣是想騰出更多的位置方便船家撐船吧。

找到一個竹排,坐在上面,隨波逐流。一路看去,兩岸碧玉簪似的奇峰拔地而起,蜿蜒起伏,如九馬奔騰,似五虎擒羊,像群龍戲水,還有的形如筆架,狀如蛟龍,真是如詩如畫的人間仙境啊!

真是,“舟行碧波上,人在畫中游”。

說到稍有遺憾的就是一路上都沒有聽到山歌,我們也不會唱。


精選遊記: 陽朔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