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虞行

作者: 濁酒半杯

導讀上虞行應朋友之邀,六月十日沿滬杭、杭甬高速赴浙江上虞,十二日轉道余姚、慈溪經杭州灣大橋回滬。 上虞市位於紹興市東30余公裡,曹娥江畔。據《路史》載:舜避丹朱禍逃到今上虞一帶避難,有虞氏文武官員隨虞舜而行,於是此地被稱為上虞。 上虞是全國百強縣,支柱產業是建築和房產,有舜傑、五洋、亞廈等著名企業。我在大約八年前去過,那時只有老城區,現在 ...

上虞行應朋友之邀,六月十日沿滬杭、杭甬高速赴浙江上虞,十二日轉道余姚、慈溪經杭州灣大橋回滬。

上虞市位於紹興市東30余公裡,曹娥江畔。據《路史》載:舜避丹朱禍逃到今上虞一帶避難,有虞氏文武官員隨虞舜而行,於是此地被稱為上虞。

上虞是全國百強縣,支柱產業是建築和房產,有舜傑、五洋、亞廈等著名企業。我在大約八年前去過,那時只有老城區,現在的新城區比老城區大,高檔住宅小區好幾個,五星級賓館已有兩個,今非昔比。

上虞沒有全國有名的景點,傳統的景點有三個:曹娥廟、東山、白馬湖和春暉中學。曹娥廟第一次來上虞已去過,這次去了東山、春暉中學。

東山在上虞城南15公裡,是東晉政治家謝安隱居之地。半山間的國慶古寺在復建中,寺後有謝安墓地。山不高,曹娥江蜿蜒而過。據傳,李白、陸游等曾在此登高吟詩。

白馬湖和春暉中學在上虞城西北5公裡。白馬湖是一個瀉湖,三面環山,《水經注》中已有記載。1921年,當地陳姓富紳捐資辦學,延請教育家經亨頤、夏丏尊等在白馬湖畔創辦春暉中學。朱自清、何香凝、豐子愷、朱光潛等著名學者曾執教於此。湖濱舊有弘一法師故居晚晴山房,平屋後山上有夏丏尊墓地。江澤民五月八日到訪春暉中學並在白馬湖畔柳樹下小憩。

多次經過余姚卻一直沒去過河姆渡,原因是路途不便。今次終於成行,從杭甬高速河姆渡出口下來後,想不到連接河姆渡的是一條縣級公路,進口處是一個爛尾樓盤,沿泥路翻過土丘到姚江邊,方知河姆渡在江對岸,要擺渡,倒有一些蒼茫之感。據說走另外一條路不用擺渡。

河姆渡是我國東南沿海、長江中下游地區已發現的最早的新石器時代文化遺址,距今7000年左右。出土的大量稻谷遺骸證明寧波是世界上最早栽培水稻的地區,同時還出土了世界上最早的干欄式房屋構件、最早的木構水井、最早的木舟等。河姆渡比黃河流域新石器時代最有代表性的文化遺存---西安半坡還要早,說明長江流域和黃河流域同是中華民族的搖籃。



(春暉中學新校舍)



(春暉中學老校舍)



(河姆渡)



(五磊寺)


精選遊記: 上虞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