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山西9日行——渾源篇第四天(7月23日)早上起來,退房。打車到汽車站,路上大同的司機告訴我們渾源有車到五台山並好心地提醒:“渾源那些小子忒不地道。”事後表明的確如此,這是後話。到了車站後買了7:50分開往渾源的班車15元(大同到渾源的班車多得很,隨到隨買),買完票之後問到了渾源換乘什麼車到懸空寺,售票的說站裡就有直接到懸空寺的車,不早說。因為是兩輛不同的車,所以換不來了,你們到車上也可以再補買從渾源到懸空寺這一段。那輛車上只有我們兩人,司機說會到另個車站接人,到了那站後果然上了好多人,之後又扯著嗓子拉客,反正停了好些時候。司機的手機響個不停看起來業務很繁忙的樣子,他接了電話就問我們是否想直接去懸空寺,一人再添20,包可以放在車上,回來可以把我們在渾源縣放下,我問他渾源怎麼去五台,他一口咬定說沒有車,因為在修路所以不通的,只有回大同再去五台山。又指著後面的幾個游客說他們也是去懸空寺然後回大同的。說得詞證確鑿,我們都有些擔心,真得渾源沒有去五台的車,還得拿著行李回大同?到了渾源縣城,這小子指著一輛夏利說你們換坐我哥的車,大客車景區不讓進。(實際上是一人20把我們賣給了小車車主)一坐上小車,那司機就說自己是恆山人,並極力推銷我們坐他的車上恆山頂一游,我們對此沒興趣,就沒搭理他。快到懸空寺停車場時,問他如果載我們回渾源縣要多少錢,這家伙獅子大開口竟然要80,來到時候都知道是40從渾源縣把我們賣給他的,開過來也不過5、6分鐘,真是要得離譜。我們立刻到車後廂去拿行李,這小子急了居然說景區沒有寄包的地方,你們倆就拎著大箱上懸空寺吧!開什麼玩笑!奧運期間很多景區為了安全不讓游客拿包進去,都提供免費存包處了。更不用說花錢寄包了。簡直是把人當傻子。果然售票處門口就有存包房,給了10元都搞定。我們買了懸空寺門票(60/人)正要進去,那家伙又迎上來:“那裡能存包,你們都放好了吧,玩好了還坐我的車,給你們優惠。”哇,這家伙還等在這裡啊?那當然,他是這裡坐山虎,就等在這裡拉客上恆山,那才是大頭。老爸提醒我,難怪我同學今年冬天到渾源就是被人連蒙帶騙地包車去恆山頂轉了圈,啥也沒看見,300塊,下來懸空寺都關門了。撒謊的人最惡心,才不坐他的車。且不表懸空寺景色如何。我們從景區出來前,坐在游客中心前休息。向工作人員打聽,那老先生告訴我們渾源縣城車站有去砂河的班車,到了砂河就離台懷鎮不遠了,懸空寺回渾源最多只要15元,要多了就甭理他。砂河不就是五台山火車站嗎,我突然記得地圖上就是這麼標注的。到了砂河肯定有車進山。經過這番指點迷津後,我們目標就很清楚了,先回渾源住一宿,明天坐車到砂河,然後再想辦法搭車進台懷鎮。出了門,果然那人還在,老爸和他討價了半天,同意30送我們過去,還想多要一半。懸空寺那地多得是旅行團的車,散客的確比較少,就在我們無可奈何地要上他車的時候,看見也是一輛夏歷開了上來,下來了幾個游客。我想反正問問看,那師傅說我不是渾源人,不知道行情,你說給多少,我說15。他說再加點吧,20。這樣我們就上了他的車。原來他是大同人,剛才兩個乘客是包車來懸空寺的,現在剛得空拉我們這趟生意,一會兒再回去接他們。路上,他問我們下站是不是去五台山,渾源沒有去五台山的車,如果包他的車去,價格500。我們說太貴,他說那就300,下車前給了我們一張名片,讓再考慮考慮。車停在了小媳婦涼粉店門口,據說這家店的涼粉特有名。我們先安排住地。附近有家縣政府招待所,機關的地方應該不錯吧。老爸先去打探,出來之後說不行,價格倒便宜60,不過像多少年沒有人住的,一股子氣味。最後我們100在旁邊的一家叫金什麼的店住下了,洗澡水很小也不熱,不過反正咱只在渾源一晚,就湊和一下啦。趕緊到小媳婦涼粉店用午餐,要了兩碗涼粉、四個餡餅、一碗山藥魚面、一碗米飯、一聽雪碧,一共21。不過涼粉嘛沒想像中的好,和東方削面的涼粉比可能更有韌勁點。中餐時又遇見了那位大同的司機,他說明天有兩個人也要去五台山,到時候來接我們。給最低價200。(渾源開到五台山的確要3個小時左右,而且回來不一定拉得上客人,老實說也不算貴)可是我們已經被賣過一次,怕半路又被放到前不著村,後不著店的地方,所以還是決定自己去車站坐正規車。睡了個一覺之後,已是晚飯時分,本想省事仍去小媳婦涼粉店用,這店倒好居然只中午營業,晚上不做生意的。暈!還有這種事。對面有家成都美食,進去一看還不錯,要了一個魚香肉絲(10元)、一個干煸豆角(8元)、一碗紫菜湯(1元)、兩份飯,一共23元。菜上來之後,味道真好,量也很多。一坐上火車後,就沒吃到這樣像樣的飯菜(東方削面也不錯但沒飯吃),雖然之前我自詡是半個北方種,認為自己吃幾天面食應該沒問題,但是事實證明兩頓不吃米飯我就對“吃飯”沒任何想法了。這才明白什麼叫生於斯,長於斯。一方水土養一方人了。飯後,沿路四處逛逛,居然有驚人“考古發現”——走過橫幅高掛的渾源二中:本校中考全縣第幾…,就停下打量了一下這個學校,忽然看見校門裡面的老房子前的兩只石獅子,殘破之中雕鑿得十分精細,非現在人工所能及啊。第一直覺反應,應該是一座老宅。進去一看,照壁迎面,裡面非同小可,大有可觀啊。一座殿宇立在漢白玉石台基之上。前邊立著一塊碑:渾源縣文廟。果然是古跡啊,之後還有一座殿,紅色學校標語下隱約可以感到當年鐫刻著碩大的“禮”字,歇山頂的瓦檐上青草艾艾,不時有燕群繞梁而鳴。遠處綿亙千裡的恆山在暮靄之中蒼涼而蕭索。後排的石轉小平房是校舍。隔著玻璃往裡望,灰忽忽的課桌椅底下是灰轉地面,黑板旁的煙囪管一直伸出屋頂外,冬天冷不可擋時就用它取暖了。旁邊的老師辦公室也是簡陋得讓人瞠目結舌,一張大桌子配幾個凳子,櫃子上面擺著幾把三角木頭尺子,一個鐵制的臉盆架也和古董似的。唯一讓人能感受到我還身處本世紀的就是校長室裡的一台大塊頭電腦了。若非親眼所見,真得很難想像在中國,恆山腳下竟然還有這樣的學校。看來,老師在中國永遠是精神世界的最後守望者了……

(偶然邂逅的渾源文廟)

(懸空寺)

(渾源遇見的成都美食)

(補上前一篇的大同鼓樓和下華嚴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