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陽攻略之天河潭和花溪

作者: 談談笑

導讀天河潭號稱是貴州山水的微縮版,因為貴州山水以瀑布和溶洞為名,而天河潭正好二者皆有。在河濱公園附近的去郊區的車站搭211去天河潭,半小時才一班,座位很少,人較多,因此最好早點去車站搭車。門票50,學生票半價(再次覺得學生身份的好用了,黃果樹180元的票也能半價,得趁這個身份多去國內游)。 天河潭的瀑布不大,但精致。有一個全國最寬的鈣化瀑布,以及 ...

天河潭號稱是貴州山水的微縮版,因為貴州山水以瀑布和溶洞為名,而天河潭正好二者皆有。在河濱公園附近的去郊區的車站搭211去天河潭,半小時才一班,座位很少,人較多,因此最好早點去車站搭車。門票50,學生票半價(再次覺得學生身份的好用了,黃果樹180元的票也能半價,得趁這個身份多去國內游)。

天河潭的瀑布不大,但精致。有一個全國最寬的鈣化瀑布,以及一些小瀑布,掩映在青山綠水間。瀑布的上游是地下河,於是有溶洞。天河潭的溶洞有旱和水洞之分。先搭船進水洞,10-12人一條船,有專門的員工劃船並沿途介紹。水洞空間很大,洞內支流也多,喀斯特地形的各類鐘乳石在彩燈照耀下流光溢彩。洞內蜿蜒曲折,最令人叫絕的是洞內有一條300多米長的只容一條船開進狹長地下河道,船在其中行進,手摸著兩邊的石壁,暗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從300米的單河道出來,又是青山綠水,那些跟旅行團的,就馬上上岸,而我們這些自由行的還可以在綠水中蕩漾,再行幾百米,又見一山下的洞口,再進溶洞內。

最後上岸的地方是旱洞的入口。旱洞也很長,有1.8公裡,按著洞內的地勢和奇石形狀,被分為天上地獄人世間三部分。最讓人記憶深刻的是千年等一回和奈何橋,因為在其他的溶洞中沒看過。

旱洞的出口在山上,正好遠眺精巧的鈣化瀑布。出口有很多賣玉米的小朋友和女性,想著沿路都看到很多玉米地,貴州也多產玉米的。1元1個,挺好吃的,又甜又糯。山上有溜索可一溜到對面山頭近出口處,22元,尋求刺激的人可以搭。我們沒坐,因此下山到出口又看到了其他的美麗小瀑布,而且還見到布依族的旅游團,都是少數民族服飾打扮。

出了天河潭,要在門口等211回市區不太容易,正好看到有人搭三輪的的士上來,一問,15元可以把我們運到花溪,雖然之前沒決定要去花溪,還是馬上坐上去,因為在前人的攻略裡看到人家寫的是20元。這個15元可合算了,司機是花溪的,大概老跑這花溪到天河潭的路,對路途熟的很,這段路也挺長的,坐了有15到20分鐘。司機師傅告訴我們花溪的水比天河潭好,貴陽的人一到周末喜歡去花溪玩,花溪的山很奇特,都是很規則的圓錐型。而我最感興趣的是可以去花溪吃最正宗的花溪牛肉粉,一問師傅,本地人都公認的最有名的兩家吃牛肉粉的都在花溪公園附近,一個叫“王記”一個叫“飛碗”,而且兩家就門對門開著。我們後來選擇去飛碗吃,因為好像看到王記在挺多地方有分店。下午2點多,店裡吃粉的人還是坐滿滿的,粉也不便宜,5.5元一碗,分量也不是很大。難怪司機師傅說全國的人都吃得慣花溪牛肉粉,因為就是牛肉清湯煮的,桌子上倒是放了一大碗的干辣椒,隨便自己加,可是問題是這干辣椒一點不辣,怪不得進來看其他人的牛肉粉裡辣椒滿碗人家還吃得滿不在乎。

貴陽的粉很有米的味道,也有韌勁,很是不錯。但要我說米粉的味道,我還是覺得郴州的棲鳳渡魚粉最好吃,雲南的過橋米線次之。

吃完粉,我們也懶得去平溪看水,也沒進公園看巴金故居,直接到大馬路上搭車回市區。花溪回貴陽市區的車還是很多的,我們搭的203一路經過貴州大學、民族大學和師範大學,敢情原來花溪這一路還都是人文氣息最濃的地方了,不負“花溪”之名。


精選遊記: 貴陽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