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早,到長途車站去找車到土樓。到售票處問有沒有到土樓的車,只聽售票員說:土樓?你等一下。然後到門口大喊到:土樓!這有兩個土樓!這時就見一兩正在緩緩出站的中巴剎住車,跳下來一個人喊到:土樓,土樓,來來來這裡。於是我們兩個衝過去跳上車,車上的售票員過了一會上來問:剛才的兩個土樓上來了嗎?上來了!於是我們兩個土樓被載著向土樓駛去。經過將近兩個小時的顛簸我們到達了洪坑土樓文化村,在村外碰見一個開小車的人自稱是土樓樓主,號稱可以待我們逃過40元的門票,當然只需付給他25元。哈哈能夠節省一些當然是好的,坐他的車進到村內發現這個樓主居然是貨真價實的。是洪坑4個最著名的土樓之一的福裕樓的主人之一。呵呵中午順便就在他的家裡吃了一頓客家飯菜,順便聽他吹吹自己家裡的歷史。福裕樓興建於1880年間,其主為當地的大商人,在完成了原始積累後,順便捐了一個4品朝議大夫。有了這個品弦後家中開始興建福裕樓,福裕樓為方形土樓,結構類似官衙,共四層高,三進,門前有一條流水,風水極佳。從對面山上的平台看全景就類似一個威嚴的府衙。福裕樓總共興建了23年,其中征地就用了6年,呵呵真是一個艱苦的工程阿!有傳聞說土樓的興建時在黃土中摻了糯米和蜂蜜,這樣才能保證土樓的堅固耐久。我特地向樓主求證,^_^他說著純屬謠傳,土樓的建築材料完全是取材於當地的黃土。吃完飯坐在福裕樓的弄堂裡乘涼,看著當地美麗的客家mm帶著一隊一隊的游客來參觀,順便偷拍了兩張導游mm的照片^_^然後就到對面取觀看如升樓。如升樓是袖珍圓形土樓,直徑只有九米。號稱是這一帶最小的土樓。站在土樓中間的庭院中向上看去,真有坐井觀天的感覺,而我好像就是那只目光短淺的青蛙。
在另一面是另外一棟方形的土樓,魁聚樓。魁聚樓的興建人曾任武官,此樓看起來恰如一棟縮微的宮殿,在樓門口的弄堂中當地的人們正在樂呵呵地聊天乘涼,啊好悠閑的生活啊,想想,看著腳下的流水,眼前的青山,背後的土樓,感受著涼爽的風輕輕的吹拂著,好客的客家人熱情的向你敬茶, 哎愜意呀。
在魁聚樓和大家聊了一會天,然後向村頭進發。在路上有兩株巨大古老的榕樹,號稱有500年歷史了。坐在榕樹下吹吹風,吃個西瓜,看著客家mm,聽著小溪流水,發著呆,唉,過了一會再繼續前行。
在村口是號稱最著名的土樓-振成樓,也稱土樓王子。振成樓乃圓形土樓,直徑90多米,興建與1912年,號稱當時花了8萬光洋。興建振成樓的樓主據說是民國時的什麼委員,樓裡有黎元洪等人的題詞字跡,仿佛在炫耀著自己當年的輝煌歷史。振成樓分為內外兩圈,是根據八卦五行來布局的。樓坐南背北,東西個有一口井,號稱是陰陽井。樓內現在還有很多戶居民在居住。
說實話,在第一眼看到振成樓時沒有什麼特別的感覺,但當我走到跟前,試圖利用取景框來包涵我看到的振成樓時,就感覺撲面而來的振成樓是那麼地巨大宏偉........好像一棟大碉堡啊!
個人感覺:
現在基本上所有的土樓還是當地居民的住所,我們去參觀土樓其實也就是到別人的家裡面去參觀,這樣就應該注意當地居民的生活,如在中午1、2點時盡量不要在土樓內喧嘩,畢竟當地的老人也是要休息的。
在村口入村的時候要買門票:40,然後還會半買半強迫的要求做他們的電平車,請導游。個人感覺其實沒必要請導游。客家mm講的東西其實在參觀的時候都可以蹭到,自己一個人走還更自由一些,像一些不在參觀路線上的土樓,如洪坑最古老的土樓有300年歷史的了(有點殘破了)都可以自己去看,當地的客家人都十分好客,去參觀的話只要遵循當地的習慣就可以了。
總的來說土樓真的十分壯觀,在當地坐著感受著田園風光,很容易讓人失去前行的意願,本想今天再趕到南靖去,但是後來磨蹭著就來不及了,只有明天再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