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想到千燈這樣小。說通俗點,就是一座小廟,一座破塔,一條石板街,幾個名人故居。沒有什麼東西好看,也沒有什麼東西好吃。" ??????????????????????????????????????????????? 假如這是你游千燈後的感想,
那你不是真正的游客.
只能說你沒雅興.
千燈古鎮是一個歷史文化名鎮,走馬觀花式的到此一游是很難讓游客在腦海中留下記憶的;游千燈古鎮應該去尋千燈的文化.
千燈歷史上的名人很多,具有代表性的有顧炎武,顧堅等,古跡有:秦峰塔,古戲台等,文化特色的店鋪有:聚珍堂,雅玩閣等; 就歷史文化名人顧炎武而言:“天下興亡,匹夫有責!”顧炎武的這一名言影響了一代又一代的仁人志士。顧炎武作為封建時代的偉大學者,他的道德言行,學問文章雖然帶有那個時代的局限性,但其對後世的進步影響還是不可磨滅的。
秦峰塔--又稱釋迦佛塔,位於千燈鎮尚書浦西岸,始建於南朝梁天監二年(公元503年)。由裡人王束捐宅,僧從義開山,建波若寺,裡人王玨捐宅以廣寺基,建造此塔。因位於秦柱山之陽,名秦峰塔。至宋大中祥符元年(公元1008年),般若寺改為延福禪院,秦峰塔亦進行重建,從那時算起,至今已有900余年的歷史了。
雅玩閣是一個不足二十平米的雕刻作坊展示室。店內有一師傅叫雅風,是一個正直的江湖藝人。店主是一個土生土長的本地女士叫芳芳,店中有著再現明奇人王叔遠的核舟記 一牧長不過4.5釐米、寬只有2釐米、高2.1釐米。的小小核舟,分上下兩層,共有8扇窗, 每扇窗都能打開。船上是共有29個人,一個人只有一粒黃豆大小,但每個人的五官清晰可見。船上還雕有牡丹等飾物。真是精妙絕倫。令人贊嘆不已
千燈類似的文游之地還人很多,絕非一天二天能看透的.需要你慢慢的去品,才能體會到豐富的歷史文化遺存和江南水鄉的古樸風貌,才能了解真正的特色獨具的千燈.
游千燈攻略
文游千燈
新核舟記
來到神往已久的千燈古鎮,從公交車下,首先映入眼簾的是:雕刻有:“千燈古鎮:四個金色大字的牌樓。走過牌樓進入千燈古鎮,前行大約百米左右便是古鎮景點的停車埸和售票點,邊上就是狀元碼頭和恆升橋。在恆升橋上可以一覽無余的觀看古鎮 全景。走下橋,前行幾十步左拐便踏上江蘇保存最完好,最長的石板街,走在石板街上前行幾十米便是古鎮 景點之一的顧堅紀念館。從顧堅紀念館出來第一看到的是對面小弄內一個酷似涵洞的水碼頭,是江南水鄉以前以船為主要交通工具時用來出行和回家時停靠船舶用的,也是小鎮居民做飯時淘米及洗滌時用來來取水的地方。邊上拐角處是一個不起眼的店鋪 走進店鋪是一個不足二十平米的雕刻作坊展示室。店內有一師傅正在認真雕刻作品。店主是一個土生土長的本地女士叫芳芳,據店主芳芳介紹:店中的師傅是她聘請的專業雕刻橄欖核的技師雅風。是她店的一個招牌。在店主芳芳的熱情介紹下。我們有幸得見了再現:明奇人王叔遠的核舟記 在芳芳手中。一牧長不過4.5釐米、寬只有2釐米、高2.1釐米。的小小核舟,分上下兩層,共有8扇窗,每扇窗都能打開。船上是共有29個人,一個人只有一粒黃豆大小,但每個人的五官清晰可見。船上還雕有牡丹等飾物。真是精妙絕倫。令人贊嘆不已 出了芳芳的店鋪,再往前行是古戲台,千燈館,因為天熱的原因,我們沒有繼續前行就回了,回時再次到了芳芳的店鋪坐了會兒,和芳芳聊了些雕刻的話題,真正做了回文雅之士,別有一種樂趣。這次千燈游最難忘的要數是有幸見到令人敬嘆的核舟了,所以在走時特地留意了芳芳的店鋪之門牌和店名(南大街:107號,雅玩閣)。
昆山千燈古鎮:南大街俗稱:文人街,文化氣息很濃。 南大街:107號雅玩閣是一家專業制作文人雅士所喜好的蘇州橄欖核雕刻的作坊。 蘇州昆山古千燈鎮是 昆曲的發源地 昆曲的創始人顧堅的故居: 顧堅紀念館.就在南大街:116號:有昆曲現場表演 南大街上還有留下: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顧炎武的故居有現場表演蘇州評台的古戲台,千燈館,等文人雅士游賞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