趁著奧運前的公休,為了擺脫奧運臨近、京城內人員的驟增,和幾個同事自駕車去西安、洛陽游覽。有了上次去大連的旅行經驗,現在愈發喜歡自駕游這種旅游方式了。行車路線經京珠高速,連霍高速,西潼高速,風運高速,大運高速和京大高速:北京->保定->石家莊->邯鄲->新鄉->鄭州->洛陽->三門峽->潼關->西安->潼關->風陵渡黃河大橋->運城->平遙->太原->大同->宣化->北京。主要是游覽西安和洛陽,各呆了三天,平遙,太原和大同。8月4號早上7點半,從西四環出發,進入京石高速,旅行正式開始了。過了一會就到了河北的境內了。在河北境內沿著京石高速(京珠高速)一直向南,經過保定和石家莊,中午抵達邢台服務區,在服務區吃了午飯,休息了片刻,繼續出發。接著我們就經過邯鄲抵達了冀豫邊界,進入河南省境內。路上感覺河北全境的高速公路還挺不錯的。在河南境內沿著京珠高速(河南境內的指示牌都標識為京港澳高速)繼續向南前行。安陽到新鄉的高速公路路況不是特別好。但是從新鄉到鄭州是新修的高速公路,雙向八車道,開起來感覺很爽。其中有一段在黃河大橋上的高速公路,遠眺黃河感覺十分壯觀。在快到鄭州的時候,要從京珠高速轉向連霍高速。臨行前在網上搜到的資料裡說,到洛陽還需要進鄭州市內然後再尋找出口,後來發現其實不需要,京珠高速和連霍高速直接相連,有兩個出口,一個是轉向開封和連雲港,另外一個是轉向洛陽和西安,我們選擇第二個轉向西,繼續前進。當時我們發現油已經快耗盡了,急需加油,於是我們在地圖上發現了鄭州服務區,但是在路上一直沒有發現服務區的標志,急得我們都打算下高速,去鄭州郊縣加油了。但是在距離服務區兩公裡的時候,終於發現了鄭州服務區的標志,當時便感嘆,這份地圖是真准啊!到鄭州服務區的加油站,發現河南境內都是乙醇汽油,據說燃燒效能稍差,但是也加了一些,繼續上路。在路上我們對連霍高速的名稱比較感興趣,一直在琢磨“霍”是什麼地方,大家各抒己見。後來在地圖上發現“霍”是新疆的邊境城市霍爾果斯,那麼這條路線相當於絲綢之路的高速版了。不過這條高速並沒有全線貫通,現在從沿高速從連雲港最多能抵達寶雞,寶雞->蘭州->嘉峪關->哈密->吐魯番->烏魯木齊->霍爾果斯段只有部分高速公路已經修好,現在大部分都是通過國道相連。一路向西,過了鞏義和偃師,就到了洛陽,從洛陽出口下高速,進入洛陽境內,一直往南就到了洛陽市區。快到洛陽時,通過短信交流,收到了我們在網上預訂好的易家酒店公寓。按照短信提供的路線,很快在牡丹廣場北邊找到了易家酒店公寓。入住下來,把行李安置妥當,這時時鐘正好是下午6點。易家酒店公寓是在一個叫萬國銀座的高層建築上面,住宿條件還不錯,房間內比較現代和時尚,看上去很干淨衛生。尤其在高層看洛陽的風景,還是很清晰的,高層建築不是特別的多,但是能看到遠處傳說中的洛河,像飄帶一樣,把洛陽分成南北兩半。洛陽南岸的高層建築看上去比較多,聽易家酒店公寓的人說,這是洛南新區。可惜我們來洛陽只喜歡看舊的東西,不指望看這些高樓。呵呵。在公寓內安置好以後,我們就驅車在洛陽城內兜風。洛陽是依洛河而建,其中老城區保留了一些以前的古舊建築,但是環境比較髒亂。整個洛陽城有一條貫穿東西的中州路,路兩側比較繁華,是洛陽的主要商業區,另外一條貫穿東西的是九都路,和中州路平行,離洛河很近,可以很方便的轉到洛河上的大橋到河的對岸。從北京出發以前就聽說洛陽水席很有名氣,我們去了一家網友推薦的管記水席,3個人吃了快50元。以前聽說水席是因為上菜如行雲流水得名,到了以後才知道水席是高湯熬制的帶湯汁的菜,有點像這邊的大雜燴,口味有點像酸辣湯,,都有一個很好聽的名字如牡丹燕菜、山楂甜露、焦炸丸子、蓮湯肉片,真可謂菜菜都經典。最後剩下了一些,感覺有點浪費,呵呵。晚飯以後我們在洛陽的老城區內閑逛,第一感覺就是做為九朝古都曾經的輝煌,雖然很多朝代的都城或者陪都建在這裡,雖然近百年來已經衰敗了很多,但處處是古跡,處處是文化,看來,一個城市文化的養成決不是一朝一夕所能成就的,那道理好比“三代才能出貴族,一代只是暴戶”。我在洛陽城內買了半個西瓜,價錢比北京便宜不少,而且感覺那位賣瓜的大娘特別善良,頓時對河南人的好感大增。第二天上午按照行程的計劃是去賞牡丹和游覽白馬寺。聽易家酒店公寓的人說,洛陽三絕是水席、牡丹和龍門石窟。水席既然品過了,牡丹又不在季節,就去看看龍門,順便看看著名的白馬寺吧。一大早從酒店公寓出發,向東北方向沿啟明路一直向東10多公裡就到了白馬寺。神州牡丹園在路南,白馬寺在路北。既然沒有牡丹可看,我們就到對面的白馬寺游覽。白馬寺是佛教傳入我國後第一座由官府建造的寺院,現在寺門上是江澤民的題字“中國第一古剎”。白馬寺據傳是為紀念白馬馱經之勞得名的。相傳東漢明帝劉莊夢見一位金人在宮殿上空盤旋,遂派人前往西域求佛法,在大月氏(今阿富汗一帶)遇天竺(今印度)高僧攝摩騰和竺法蘭。永平十年,漢使梵僧以白馬馱載佛經佛像返回洛陽,翌年建寺。白馬寺的賣票和檢票的工作人員基本都是僧人,門票35元。白馬寺占地比較大,據說還是中國第一個寺廟。門口賣紀念品的很多,要比寺裡的便宜。停車費10元。據說這裡是佛教在中國的第一個禪宗聖地,在印度人的心目中,遠比少林寺的地位要重要得多。
在洛陽城內吃了午飯以後,下午從龍門大道直奔龍門石窟。尚未到龍門石窟,就已看到美麗的伊水橫臥在山腳下,在陽光下微微閃起鱗光,在兩岸青山的環抱下顯得格外嫵媚。龍門山這一段的伊水特別寬闊,最寬的地方,看起來就像個小小的湖泊,上游還不寬,而且被河中的長長沙洲分為幾縷白色的絲帶,漸向下游水面漸漸開闊,形狀看上去就像少女的裙裾。龍門石窟建在河西一側的山體之上,我們就沿著伊水的右岸開始,一邊爬山,一邊看宏大的石窟建築群。龍門石窟中的精華就是盧舍那大佛,爬上長長的石階,不經意間抬頭一瞥中的那份震撼,讓你不得不駐足仰視,那豐腴秀美的臉龐,奪人心魄的眼睛,雍容大度的氣派,讓每個第一次站到它面前的人,都會覺得時間在這一刻凝滯了。
盧舍那佛像總高17.14米,頭高4米,耳長1.9米。據佛經說,盧舍那意即光明遍照。盧舍那以凌傲長空的氣派端坐在這裡,這顆頂著螺形發髻的巨大頭顱,已經成為中國佛教藝術乃至東方文明的像征。這是一座東方的雅典娜。中國的蒙娜麗莎,它那神秘的,若有所思的微笑,如同一個能包容所有外來文化的民族的坦然的微笑,這就是盛唐氣像!
盡管在方圓一公裡的山上分布著許多的石窟佛像,但是,我停留時間最長的還是在盧舍那大佛前,在游人如織的台階邊上,仰視中發現那雙奪人心魄的眼睛總在注視著你,讓你的心在這一瞬間沉寂著,靜默中留給你屬於自己的感悟和體會,其實,這也就是這次旅行中最大的收獲了。帶著一天的滿足,去易家酒店公寓旁邊的雅香樓品味一下洛陽的面食風采,然後去了旁邊的牡丹廣場散步。散步在牡丹廣場,看著悠閑自在的路人,才感覺到這個城市實際上很休閑的,生活在這裡的人似乎都很閑適、超然,這才是真正的生活,而不像北京,總 是在忙碌中度過。晚上好好休息,准備明天去小浪底和青要山。待續。。。

(遠看龍門)

(盧舍那近景)

(易家公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