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涼江西---南昌·廬山行記

作者: jesusxinn

導讀臨近降落,飛機逐漸降低了飛行高度,從懸窗看下去,綠油油的江西大地凸顯著她的生態美,我想要是單純的來江西鄉村游,不是去那種已經被開發殆盡的鄉村,而是眼下這片,想必也是令人陶醉和神往的。很快,飛機穩穩的著陸在南昌昌北機場的跑道上,這是一座很小的機場,與他省會城市的地位多少有些不符,好在新機場的改擴建工程將很快改變這一切,也許眼前的這一 ...

臨近降落,飛機逐漸降低了飛行高度,從懸窗看下去,綠油油的江西大地凸顯著她的生態美,我想要是單純的來江西鄉村游,不是去那種已經被開發殆盡的鄉村,而是眼下這片,想必也是令人陶醉和神往的。很快,飛機穩穩的著陸在南昌昌北機場的跑道上,這是一座很小的機場,與他省會城市的地位多少有些不符,好在新機場的改擴建工程將很快改變這一切,也許眼前的這一座今後可以被開發成廉價航站樓,滿足更多人的不同需求。

八一南昌起義紀念館 為免費叫好記得六月去旅順,當時為旅順日俄監獄舊址依舊收費開放頗有微詞,還和其內部的工作人員“探討”,我說,為什麼要民眾接受愛國主義教育的又是紀念英烈和記錄列強罪行的場所,卻要邁向商業化,在內部設立小賣部,還要收取門票?當時工作人員的回答是,沒這些收入,誰來養我們?我們畢竟也在為你們提供服務啊。 在八一紀念館,我的確沒見到在每一個房間每一個展館都有服務人員站立的身影,但同時也沒看到內部設有紀念品專櫃,更沒有看到售票亭。取而代之的是每位參觀者憑身份證領取免費的參觀券,並於入口處交還。雖然今天的參觀是免費的,但我認為免費的參觀客依舊可以成為紀念館職員的衣食父母,相互的依存關系並不一定要金錢來維系。八一南昌起義紀念館,位於南昌市中山路中段380號,屬全國重點保護單位,原為“江西大旅社”。1927年7月下旬,參加起義的部隊包租下這幢旅社,在“喜慶廳”召開會議,成立了以周恩來為書記的中共前敵委員會,8月1日中國共產黨發動震驚中外的南昌起義,後又多次在此舉行會議,成為領導起義的指揮中心。 現今的紀念館由當時江西大旅社舊址和一座新建的紀念館組成。現在的江西大旅社已經修葺一新,修舊如舊,內部擺設裝飾全部保留舊時風貌,並在門前附有詳細的中英文說明。現供參觀的有:會議大廳即原“喜慶廳”、周恩來工作和休息室、林伯渠辦公室臥室、軍事參謀團辦公室、第二十軍第一師警衛連及衛生處住房,宴會廳和會議室等。新辟的紀念館就像是一座八一起義博物館,陳列了大量的文獻資料、照片、圖表、繪畫和文物。並運用了先進的聲光電技術,力圖再現當時起義的全貌。如果你有心在裡面仔細閱讀與品位,定能成為八一事件的“博士”。

今日滕王閣,名氣從何而來?

步入滕王閣,一切就像想像的那樣,無數游客在聽無數導游的導游詞,一個個生動的故事和一段段悠久的歷史再配合對周圍所見景致的糅合,滕王閣具備了“出名”的全部條件,只是在過客看來,它不過是由現代技術以歷史為基石重新打造的一處建築罷了。為了名氣而來的我本身也沒有多少期許,也許僅僅是為了印證自己的判斷,才毅然登上了這座“江南四大名樓”之一,沒錯,當你去了百度百科之後,這裡真的可以不來。

南昌精神

南昌,一座古老的城市,屹立於八一廣場的八一紀念塔記錄著她曾經的輝煌和重要地位。今天,當你從滕王閣頂向下俯瞰,當你漫步南昌的街頭,你會覺得這是一座再普通不過的中國城市,雖然是省會,但似乎沒有任何特點也沒有任何優勢,平庸之極。但如果你與南昌人稍稍打打交道,你就會發現這裡流淌和傳承的“南昌精神”。當我向站台等車的大嬸問路時,她熱心細致的告訴我到達目的地的各種不同方法,令我一度非常感動,覺得這裡的人真是熱心,不厭其煩。最終因為天氣炎熱公交也不方便,決定打摩的。當司機得知我要去八一紀念館時,遂問我有沒有帶好身份證,因為那裡要憑身份證領免費門票,當送達門口時,還不忘樂呵呵的告訴我門票就在對面領取和道一聲再見。當第二天離開南昌赴廬山時,另一位摩的師傅把我送到長途汽車站後,臨走還送上一句,祝你一路順風啊!當我聽到這句話是,因為太感意外,竟然遲疑了幾秒才吐出“謝謝”二字。原來這裡有著最先進的“現代文明”和最親切的“城市精神”。

廬山不愧為廬山,名不虛傳的避暑勝地

當山下還是驕陽似火,氣溫高達34-35度時,山上卻清爽宜人,當天的氣像預報22-26度。在這裡,“清涼一夏”不再是廣告詞,而是你的肌膚之感。牯嶺鎮是廬山山上的中心,當地居民和游客多聚居於此,這裡比我想像的要大要繁華要豐富得多,在此避暑的人真是坐擁天下匡廬奇秀,吃喝玩樂享受人生。

廬山的天氣,娃娃的臉

廬山的天氣果然是變幻莫測,剛一上山還沒找妥住處,就大霧彌漫,連最近的山壁也難看見。不一會就大雨瓢潑,雷聲隆隆。正在我郁悶之時,雨很快的停了,霧漸漸的散去,天空撒下一縷陽光,頭頂此時已是白雲朵朵,雨後的廬山更加讓人感到清新。只是好景不長,一整個下午的時陰時雨,太陽不時的小露露臉,說是霧不如說是雲,全是它在搗亂。

廬山一線,向下走

廬山按照景點集中的區域,分成一、二、三線景點,每條線各需大約一天游覽。游廬山的一線景點和游別的山不同,它是自山頂沿著山路從東面的牯嶺鎮向西到花徑,如琴湖,錦繡谷,仙人洞,大天池,龍首崖,懸索橋,再往東到黃龍潭,烏龍潭,三寶樹,蘆林湖一路向下。我的旅程是從牯嶺開始到龍首崖為止。廬山一線的精華之處一是錦繡谷,一是龍首崖。錦繡谷,景如其名,游人沿著深谷絕壁旁修築的石階,拾級而下,一路的有驚無險,一路的錦繡山色,在觀景台俯瞰縱深的峽谷,遠眺綠色的九江縣,不時飄來一陣輕霧,顯得詩情畫意。龍首崖要走到崖邊,扶著欄杆向下看,那才有懸崖拔地千尺的感覺,崖下怪石嶙峋,奇松倒懸。有人說廬山“青峰秀巒,外險內秀”,果不其然。游山,有的人喜歡苦登千米終成正果的過程,有人喜歡居高臨下,波瀾壯闊的結果,我,顯然是後者。這一線一路走來,輕松自在,廬山之“秀”,令我有了切身體會。

廬山二線,絕境

廬山二線的景點集中在牯嶺鎮東南,主要有含鄱口,五老峰,植物園和三疊泉。一早的含鄱口就人聲鼎沸,人流如潮,今天天氣很好,陽光燦爛,和風徐徐,不遠處的五老峰清晰可辨。來到望鄱台,這裡視野開闊,山下的鄱陽湖隱隱約約,看不真切。廬山雲霧較多,全年平均有霧日達192天,平均有雨日達168天。我想要在含鄱口一領鄱陽湖湖光山色的全貌,那定是需要百年修來的福氣。廬山的最高峰,海拔1474米的漢陽峰就在眼前,一朵白雲緩緩地爬上他的脊背,翻過山巔,飄散開去,頗有意境。從含鄱口向下可以走到植物園,從植物園出來,打車上了五老峰。看過聖鬥士的人都知道五老峰,我因此也對它充滿好奇和向往。五老峰,形如其名,五座主峰儼然五老並坐,故名。打山門進入,約四十分鐘就登上了第一峰,而此時意外發生了,忽然之間,山的一側迷霧升騰,烏雲壓境,雲霧迅速的從低向高爬上來,眼前一片白茫茫,幾乎什麼也看不見,轉過身去,山的另一側卻是藍天白雲,艷陽高照。五老峰的五座山峰,第一與第四峰相距很近,近的幾十米,遠的不過幾百米,都是小上小下,頗有情趣。第三峰,號稱廬山最險峰,途中遠遠的就能仰望到高高在上的山尖,上面的游客此時看去,小小的只有一點。登上三峰,從懸崖絕壁向下望,廬山之“險”,身臨其境。五老峰的雲霧此出彼沒,變化莫測,當你坐在山峰,霧氣在整個山林彌漫,雲霧向你衝將而來,擦身而過,真好似置身《西游記》中的天庭。

人文的廬山

廬山向來不確少文人墨客,更不缺少政治名家。東谷一帶,英、俄、美、法等18個國家風格的別墅眾多。許多都是名人居所,如美廬,周恩來紀念堂,鄧小平舊居等等。而更多的別墅則成為當地人家或是旅社,成為獨到的風景。漫步東谷高高低低的山坡,體會著不同格局,不同式樣,不同風格的西式建築,配合基督教堂,天主教堂,廬山戀影院,濃郁的人文氣息讓廬山不僅僅是山,這裡蘊藏著深厚的歷史精神與人文情懷,這也是廬山所獨有的魅力。來廬山,不會讓你叫苦叫累,而是叫絕。


精選遊記: 廬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