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想去海南,因為很多人告訴我,海南的亞龍灣有著中國最美的海灘-雖然是山裡長大的孩子,可對海卻有著不同尋常的深情,每每在畫兒上或是電影、電視裡看到海,就禁不住地心馳神往。 美國人民過感恩節,我們替他們高興,也放假一天,於是我通過海南山水得喜旅游網預訂了一個自由人的路線海南之旅終於成行。
--海口--
到海口的時候,已是入夜。
到了酒店安頓下來,吃完了飯,想去街上轉一轉,問司機(兼導游)有什麼地方可以看看的.司機態度非常好.就這樣我坐在車上,心情也放松了下來,入夜海口的夜生活豐富多采.一路上海口的夜色被街邊的霓紅燈透過神秘而爛漫夜空.我來到了海口西海岸帶狀公園,站在公園的海邊面對著夜色中的大海,海風輕輕,吹在我的臉上,心上.這是我第一次真正的面對夜晚的大海,心被大海的吸引著.
--南山寺--
來海南前從未聽人提起過南山寺,但司機告訴我們,他覺得南山寺是這一路最值得一去的地方。
南山寺的山門很豪華。兩邊的牆上畫著拈花的手,我仿佛看到一張沉靜的笑臉在那雙手的後面。
走進山們,沒有慣常的大殿小殿,一條開闊的大道,兩邊的花草很難讓人看出這是一座寺院。
我坐上游覽車,直奔大殿而去,一路上是鮮花綠草,還有一面白牆上寫著什麼菠蘿般若心經,游覽車走的匆匆,看不全上面的內容,只是看到有一些熟悉的字句,才恍然大悟:“哦,原來這句話是出自這裡呀。”
游覽車到了大殿那裡,就到了終點。大殿在幾十層的台階之上,據這裡的司機說這是彌樂佛修身的地方。這個彌樂佛不是我們通常看到的大肚子彌樂,是釋迦摩尼的後身。釋迦也是人,他也會死,死後代替他的就是彌樂。原來以為釋迦是永恆的佛,最近看了趙樸初談佛教,才知道原來佛也是人,只不過是大徹大悟的得道高人。
大殿裡我看到一對夫婦正虔誠地跪在佛前拜。我敬佛,但是從不拜。第一佛也是人,他不能保佑我,我只能靠自己。第二,我對佛了解不多,所以還沒開始信,既然不能看破紅塵,又何必費心去向佛靠攏。但是從僅知的一點點皮毛我已經感覺到東方宗教的包容和美好,由此對東方文化更是感到自豪。
彌樂佛真會選地方,大殿背靠青山,殿門正對著大海。下面的海灘岩石錯落,遠處海天相連,視野極為開闊。天天臥聽濤聲,看煙波浩渺,就是不修心,也覺得離仙不遠了。站在那裡,有點不想走了、、、、。
--天涯海角--
老實講天涯海角真沒什麼看頭。就是兩塊石頭上刻著幾個字而已。那兩塊石頭也不算是有什麼特殊的氣勢。同一個景區裡還有一個叫做“南天一柱的”,名字叫的響,但是你千萬別想像是一柱擎天,高不過四米。據說是因為那首歌《請到天涯海角來》,這個地方一下子成名,人們慕名而來,就是為了和這幾個字照張像。人多,都往這幾個字跟前擠,那就看個人的本事了,大家爭先恐後地搶占有利地形,誰動作快,就能早照完早走人,運氣好的,還能照個單人像。但我想大部分人都不得不讓陌生人的身影也留在自己的相片上了。
我雖然看不上這景,但是中國人愛湊熱鬧的興致我還是有的,居然算是有本事又運氣好的,給我搶了個單人照。
--亞龍灣--
去海南前,我覺得最理想的計劃是就在亞龍灣住三天。白天,在碧藍的海水裡游泳嬉浪;夜晚,腳踩細沙沐浴著月光散步,或是靜靜地靠著海邊沙灘上的椰樹遙望著明月聽海浪輕唱。
很巧,這天的天氣也不好,下著小雨,雖然我的兩次海裡游泳都是在台風來之前的雨中,而且玩的非常開心,但是這樣的小雨,竟讓我覺得,不適合下海。不知道是不是為了給心裡的遺憾找一個平衡。
也許是陰天的緣故,覺得其實亞龍灣的沙沒有大東海的白。在大東海的時候,正是晴天,同去潛水的伙伴裡我是第一個上來的,也是第一個離開游艇的。回到岸邊,同伴還在游艇上,我就坐在沙灘上等,那時覺得大東海其實也很美,碧海銀沙,還有遠遠的船影。也許對亞龍灣的期望太高,在亞龍灣的海灘上我竟沒有想像中的驚喜。只是,對海的熱情,讓我也沒有多少失望。不能游泳,在海邊踏浪也是蠻好的呀。這裡的海面遠望去有一兩座小島,偶爾有漁船慢慢拖過,竟也成了游人留影的一道風景。但我偏愛干干淨淨的海面上什麼也沒有--除了風,輕輕揚起我的長發--那讓我有一種完全奔放的心情,仿佛自己真的會隨風飄向海天深處那不知名的遙遠。
看過北方的海,看過深圳的海,也曾在平台上體驗過四面大海茫茫無際無所依托的心情,亞龍灣的海的確很美,美在它具有一切海的通性--廣闊,坦蕩。
在海灘上停留的時間雖然不長,但我覺得自己真的是得到了享受,也就沒有什麼可遺憾的了。
@@ 背著相機的--- 喜子@@@@@@@@@@
@@@@@@ 爬在網上的--- 喜子@@@@@@
@@@@@@@@@@ 不停游蕩的--- 喜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