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尼斯——狂野撒哈拉

作者: lily3816

導讀 (艾爾·傑姆鬥獸場) (撒哈拉沙漠) (一臉壞笑的司機,開吉普車相當的快) (突尼斯的特色就是一邊是大海,一邊是沙漠) (馬特馬他柏柏爾人的穴居) (大莉水手的旅行BLOG:http://***/s/blog_520be5eb01009mb9.html) “突尼斯在哪?” 不怕丟人,這是我接到去突尼斯采訪任務的第一反應。雖然這話如果讓我們初中地理老師知道,會拿小棍敲我腦門。但我一時間真的不曉得突尼斯是 ...


(艾爾·傑姆鬥獸場)



(撒哈拉沙漠)



(一臉壞笑的司機,開吉普車相當的快)



(突尼斯的特色就是一邊是大海,一邊是沙漠)



(馬特馬他柏柏爾人的穴居)

(大莉水手的旅行BLOG:http://***/s/blog_520be5eb01009mb9.html)

“突尼斯在哪?”

不怕丟人,這是我接到去突尼斯采訪任務的第一反應。雖然這話如果讓我們初中地理老師知道,會拿小棍敲我腦門。但我一時間真的不曉得突尼斯是什麼東東。

說到這,我倒是突然回想起來了我的地理老師,上第一節課的時候,他就在黑板上寫下三個大字——他的名字,然後他用洪亮地聲音說:“你們只需一三五背誦一遍,二四六默寫一遍,就記住了”。這麼多年過去了,我死死記住了老師的名字,可是,對不起,敬愛的祝老師,我竟然不知道突尼斯在哪。

不知道就問。突尼斯位於北非,左邊是三毛和荷西無限鐘情的撒哈拉,右邊則是風情萬種的地中海,可同時欣賞到“大漠孤煙直”、“海上升明月”;

而且,據說行走沙漠中,突然掏出一件泳衣,要被贊為英明,因為這裡的沙漠不僅有諾大的綠洲,還有瀑布;

而在地中海沿岸,擁有眾多細軟的海灘和美麗的海港城市。

更重要的是,突尼斯彙聚了地中海所有的古文化遺跡,比如迦太基遺址,比如古羅馬鬥獸場。游走突尼斯,就如同打開一扇通往地中海歷史、以及天方夜譚般多彩世界的大門。

四驅吉普 沙漠狂飆

當我們長途飛行抵達突尼斯後,還有些恍惚,當地最大的地接社之一TTB(Tunisia Tourism Branch)“特派使者”威斯娜送上茉莉“國花”並告訴我們:“外面可是45℃”,大家一聽頓時精神了,可不,我們已在非洲,Africa!

然而比45℃更熱情的還有非洲的沙漠。

沙漠48℃是小意思,但乘坐四驅吉普車在沙漠裡狂飆,只有刺激的尖叫,根本想不起來炎熱。這是怎樣的100公裡狂飆啊?讓我們足足領教了司機的高超車技。吉普車就像游樂園裡的“瘋狂老鼠”,有顛簸要衝,沒有顛簸創造顛簸也要衝(司機不時左右抖,拿驚恐的我們“取樂”)。不僅如此,還要高空失重,吉普車遇到山丘,就像滑板一樣衝至山頂,再衝下山坡。此時,再回頭看,後座的同志們已東倒西歪、墨鏡跌至鼻尖、縮著脖子,防止腦袋衝撞車頂。

一個急剎車,吉普車顫顫巍巍停在一個高大的沙漠山頂,而眼下是近乎垂直的山坡,我們哆哆嗦嗦下車,生怕扶一下車門都能把車推下去,《英國病人》外景地呈現在眼前,但挑戰還在後頭,怎麼能放棄車頂衝沙?於是,我們又哆哆嗦嗦爬上車頂,司機毫不含糊,一腳油門,我們的車便大頭衝下滑了下來,只聽車頂喊聲一片歇斯底裡,足夠喚醒整個沙漠。

海市蜃樓尋常小事

行程寫著“如果幸運,可以看到海市蜃樓”。沒想到,在撒哈拉遭遇海市蜃樓,根本不需要運氣,導游會像介紹景點一樣平靜地說道:“現在,我們車的右手邊就是海市蜃樓”。

此時,大家“嗖”一下擁堵到右邊座位上,每個玻璃上趴了三、四張臉,爭先恐後睜圓眼睛。只看地平線上一棟不高的黑色建築,孤零零身處沙漠,它似乎與遠處的小鎮沒什麼兩樣。“當車越開越遠,我們會看到它懸浮在空中,直到消失”。導游的話的確在我們的眼睛裡得到了驗證,大家眼睜睜看著那樓宇的下半截慢慢懸在空中,直到全部消失不見,這是大自然在玩光線魔法。揉揉眼睛回到現實,已分不清真假。以至於一隊隊羊群悠然地在車窗下漫步,也招致我們的驚呼:“假的,肯定是假的”。

騎單峰駱駝看日落

單峰駱駝是非洲特產,高大溫順。我們個個被“阿拉伯造型”裹得嚴嚴實實,騎上它步入沙漠,我頓時想起了《通天塔》的開頭場景,濃郁的北非風情。到達南部托澤爾,就是騎單峰駱駝的地方了。但出乎意料,這裡的駱駝全是公的,並無情侶。原來,母駱駝全在沙漠深處,每年1-4月,公駱駝才會深入其中尋找母駱駝,一年多後降生的小公駱駝依然會走出沙漠擔當“沙漠之舟”。

我們步入到沙漠深處,已是20:00左右,看太陽慢慢接近地平線,一點點給沙漠鍍上金色,令人感動。

(大莉水手的旅行BLOG:http://***/s/blog_520be5eb01009mb9.html)


精選遊記: 突尼斯市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