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敘湘西(張家界,鳳凰)——山下的尾聲

作者: vanlee1979

導讀故事未必要在高潮中結束,平淡也可以是主題,走在金鞭溪旁幽幽的林蔭道裡我這麼想。湘西之行到此已經是尾聲了,或者說從下山的那一刻起,真實的張家界已漸漸離我們遠去了。縱是十裡畫廊奇峰異石令人目不暇接,但一路的坦途,接踵而至的人群,讓你不再有任何的懸念,少了對前景的期盼,游興漸漸得淡去了。於是疲勞趁虛而入,席卷過來,讓你不願再去思考,於是 ...

故事未必要在高潮中結束,平淡也可以是主題,走在金鞭溪旁幽幽的林蔭道裡我這麼想。湘西之行到此已經是尾聲了,或者說從下山的那一刻起,真實的張家界已漸漸離我們遠去了。縱是十裡畫廊奇峰異石令人目不暇接,但一路的坦途,接踵而至的人群,讓你不再有任何的懸念,少了對前景的期盼,游興漸漸得淡去了。於是疲勞趁虛而入,席卷過來,讓你不願再去思考,於是沒有了想像的空間,山還是那些山,樹還是那些樹,全然沒有導游說得那般詩情畫意。

在十裡畫廊旁的農家小飯店裡吃了午飯,轉車到了此行的最後景點金鞭溪。隨行了三天的導游小鐘和我們道別,由她的姑姑帶我們完成下面的行程,而他又要陪另一批客人進山了。不知道是礙於面子還是自己真的需要, 這些天陪著這位白族的“小阿哥”導游抽了不少的煙。從抽煙開始,我們有了很多的話題,談各自的生活經歷,談各地的風土人情。那是一個充滿活力的人,黝黑的臉龐總有燦爛的笑容,笑容中心是牙膏廣告中經常出現的潔白牙齒,你看到的是健康和自信。

他通宵麻將白天照樣帶我們翻山越嶺;他幾天不洗澡,還會在飯前告訴我們,按土家族的風俗,飯前是不洗手的;他說他前些天帶了一個散客團,是些腐敗的警察。說起那些劣跡的時候,你會感到他的憤怒,雖然他還是有著笑臉;他說他不喜歡他的哥哥,因為小時候沒有得到過起碼的尊重,總是被呼來喝去。說起“尊重”的時候,表情如此的嚴肅,但你還是能體會到層層疊疊覆蓋下的一顆童心。然而他終究不再是一個孩子了,說起打工時的遭遇和現在做導游的經歷,無奈從他的心底升起,洋溢到他的臉上,打火機點亮了煙,指尖升騰起的霧代替了更多的言語,讓他看不到更美好的將來。告別的時候,重重錘了一下他的肩頭,相視一笑。說不出更多鼓勵的話語,也許他眼中的我也是需要鼓勵的。

走入金鞭溪景區,開始有些入定的感覺,還不到物我兩忘的境界,但是腦子漸漸開始空白,只是看那山那水那樹,心裡是平靜的。早晨山頂的豪雨已經消逝的無影無蹤,但還是陰陰的天,站在小橋上的時候,聽得見潺潺的水聲,於是站定了,深吸一口氣,凝神看那山澗裡的溪水。覺得這水的清澈映入了我的心裡,衝走了雜念和怨恨,蕩盡一身攻心的急火,讓你重新作回你自己。世間榮辱興衰世事變幻,而青山不改,綠水長流,這是真實的世界,被我忽略的世界。我想其實人生本來應該是簡單的,因為有欲所以有求,因為有了希望所以才有失望。平日裡為想要得到的而追逐奔波,為已經失去的而痛心惱怒,一路走來疲憊不堪而真正留住的又有些什麼?又有多少時候像現在這般心似游魚石邊駐,憑水臨風笑青山?

走到金鞭溪的盡頭,游人漸漸多了起來,聽導游姑姑說,他們都是由此開始他們的張家界之旅。到湘西之行的尾聲,回顧這一路,發現我們都是反其道而行之,先去了鳳凰後到張家界,先上了山,最後來走金鞭溪。不過反也有反的味道,西毒歐陽鋒倒練九陰真經一樣出人頭地,WJW的《東邪西毒》裡,張國榮演的就是西毒,我想那應該就是反的味道。

>

回到張家界的市區,開始了旅游中比較乏味的環節—購物。很不好意思地讓一群驢友陪著我穿梭在大街小巷裡,找尋那只一路游來,一直看到,一直在討價還價,卻一直都沒有買的手編蠟染背包。還記得那一次又一次的討價還價,從15元,12元,10元,到最低的6.5元,這次購物已經超出了其本身的意義。現在回想起來,已經成為旅行中的另一種樂趣,這樂趣不僅屬於我,也屬於整個旅友團隊。終於我還是沒有買下這個包,在它最後的出現的小店裡,一霎那間我突然覺得,得不到的也許是我和那個包之間最好的結局。買回家後它最終還是會像我買過的那些旅游紀念品一樣在居室的一角蒙塵,與其這樣,還不如讓它永遠在我的記憶裡鮮亮的活著,那五彩斑斕的手工背包,值得珍藏。

在市區的“湘裡人家”吃了在張家界最後的晚餐,沒有了剛來時對湘菜的新鮮和興奮,我想是該到了打道回府的時候了。回程的飛機上,如在張家界的很多地方一樣陷於韓國老人旅行團中,看著大叔大嬸們將自己大包小包的行李死命塞入行李箱,我擔心著我的獼猴桃。那是臨走前在從眾心理的作用下,跟著別人一起買的。整整五斤才只有5元錢。我想它們會和鳳凰的姜糖一起,讓我的湘西之行在將來繼續。其實,心靈的旅行幾時停止過呢?


精選遊記: 張家界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