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關,滿城風雨是滄桑

作者: 禪心安隱絮和泥

導讀今夏7月已經去了桂林和陽朔,趁8月的避電高峰放長假之際,決定再走出上海到北方游玩一次。 原現是准備去安徽的,後來告訴說,我去的新安江/齊雲山等5日游,因為人數不夠16人,而取消。 想想已經答應孩子一家子起去玩的,自己也閑著,難得有這麼好的機會。於是就考慮去山海關/秦皇島/北戴河/承德避暑山莊/北京去兜一圈。 於是定購了旅游產品,我們的行程如下: D1 ...

今夏7月已經去了桂林和陽朔,趁8月的避電高峰放長假之際,決定再走出上海到北方游玩一次。

原現是准備去安徽的,後來告訴說,我去的新安江/齊雲山等5日游,因為人數不夠16人,而取消。

想想已經答應孩子一家子起去玩的,自己也閑著,難得有這麼好的機會。於是就考慮去山海關/秦皇島/北戴河/承德避暑山莊/北京去兜一圈。

於是定購了旅游產品,我們的行程如下:

D1:從上海出發乘T132/15:50赴山海關

D2:8:02分抵山海關,游覽山海關/老龍頭/樂島海洋公園/觀奧運場館

D3:游覽鴿子窩公園/海上游覽/北戴河游泳

D4:去承德,游覽避暑山莊

D5:游覽小布達拉宮,普寧寺 火車N212去北京

D6:天壇,天安門廣場,故宮,北海公園,簋街吃飯

D7:頤和園;圓明園;齊天樓吃飯,再乘T103的火車20:20返上海。

該行程旅游商僅到第5天為止。我們為了去感受奧運北京的氛圍,特別想在北京呆上2天。與旅游商確認後,他們特地為我們購買了向後2天的火車票。這個決定事實證明非常正確。贏得同行的贊許和羨慕。

本次的旅游總化費7800元/3人。(其中D1-D5:4950元/3人)平均:2600元/人。

第一天:山海關/老龍頭/樂島海洋公園/觀奧運場館

火車帶著我們一家子的滿心的期盼,來到了山海關。一出火車站,我們就遇到了場大雨,那滿臉的水,和拖著滑輪的箱包,匆匆上了BUS。奔山海關邇來。

停車場下車以後,我們要從城牆兜老大的半圈,才真真走到城下。半路上,有買魚餌的2元/袋,

我們特地去要了一袋。放在沿河邊光滑的石頭上,一下子滿池的花鰱“潑塔,潑塔”的拼命往無水的石頭上擠,巛,好奇觀也。

在要到弓形的門口時,我們又看見有個鼓。每敲10次/1元。於是也為體驗鼓聲的咚咚。打了十次,抒發古戰場之豪情吧。

山海關。光聽這個名字就覺得很氣魄。山,海,至尊至偉,至高至闊。一道城牆,關隘一鎖,進可攻,退可守,是疆土的終點,也是起點。牆內笙歌牆外廝嚎,永遠爭辯著誰是這個國度最後的勝者。然後還有個衝冠一怒為紅顏的故事,把這個英氣逼人的城關修飾得濃情蜜意,使它具備了作為一個名勝景點所需具備的全部條件:名聲、歷史、傳說。

導游也為我們介紹了起來:

“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山海關旅游景區以長城為主線,形成了“老龍頭”、“孟姜女廟”、“角山”、“天下第一關”、“長壽山”、“燕塞湖”六大風景區,全部對中外游客開放,是國內外著名的旅游區。其中:山海關長城彙聚了中國古長城之精華。山海關古稱榆關,也作渝關,又名臨閭關,明朝洪武十四年(公元1381年),徐達中山王奉命修永平、界嶺等關,在此創建山海關,因其北倚燕山,南連渤海,故得名山海關。 ”據史料記載,山海關自公元1381年建關設衛,至今已有600多年的歷史,自古即為我國的軍事重鎮。

明末女將軍秦良玉、武舉吳三桂等鎮守過山海關。

山海關的城池,周長約4公裡,是一座小城,整個城池與長城相連,以城為關。城高14米,厚7米。全城有四座主要城門,並有多種古代的防御建築,是一座防御體系比較完整的城關,有“天下第一關”之稱。以威武雄壯的“天下第一關”箭樓為主體,輔以靖邊樓。臨閭樓。牧營樓、威遠堂、甕城,東羅城、長城博物館等長城建築,向游客展示了中國古代城防建築風格。

山海關是一座文化古城,明代城牆建築基本完好,主要街道和小巷,大部保留原樣,特別是保存眾多的仍有一批四合院民居使得古城更加典雅古樸。使古城最為增色的是關城東門,天下第一關城樓,聳立長城之上,雄視四野。登上城樓二樓,可俯視山海關城全貌及關外的原野。北望,遙見角山長城的雄姿;南邊的大海也朦朧可見。天下第一關城樓南北,還有靖邊樓、牧營樓和臨閭樓等建築。漫步在萬裡長城之上,會使你感受到我們祖先的偉大和炎黃子孫的非凡智慧。

坦白講,一開始我是單純衝著天下第一關去的,將軍美人沒有讓我想太多。等到真的站在城根下面,一仰頭,歲月的粗糙痕跡,凹凸鑲嵌著鋪陳在牆面上,那麼樸素而充滿滄桑,仿佛任何千軍萬馬的喋血和更龐大的苦難也終將微不足道。

我站在山海關之上,關內關外曾經是多麼的近而又遙遠,這就是人們常說的關內關外,我作為上海人,之前從沒有到過關外。向往到關外去看看,本次的東北之行讓我得以實現自己的願望。

據說山海關的名字來源還有段傳說。

在六百多年前,朱元璋做了大明朝皇帝,他下了一道旨,派元帥徐達和軍師劉伯溫到京城以北過塞之地圍城設防,兩年之內,必須完成。

徐達,劉伯溫二人領了旨,帶著人馬,即日起程,很快就到了邊塞。第二天,兩人騎馬登高寮望,尋找築城的地方。要講築城,徐達是外行,他只會交兵征戰,衝鋒陷陣;圍城設防,卻不如劉伯溫。劉伯溫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學問大了。徐達站在高處一看,連說:“好地方,好戰場!”劉伯溫卻一聲不響。

第三天,他二人騎馬又來這裡,徐達又連聲說:“好地方,難得的好地方啊!”劉伯溫還是一聲不哼。第四天,他二人騎馬又來到這裡,徐達又連連說:“好戰場啊,好戰場!”劉伯溫還是不哼一聲。徐達見狀不解,忙問:“軍師,我二人領昆來此圍城設防,一連三日,你一言不發,到底為什麼?”“為了大明江山!還為了你……”“為我?此話怎說?”劉伯溫用馬鞭指了前方說:“元帥,你看:北邊燕山連綿,南邊渤海漫天,在此築起雄關,真可謂一夫當關,萬夫莫開啊!”徐達素知軍師謀略高,就問:“你想修個什麼樣的?”劉伯溫說:“這座城要比別的地方的城都要大要高,要城連城、城套城、樓對樓、樓望樓,築一座鐵壁金城。”劉伯溫又用馬鞭朝四周一指,說:“元帥,這裡既是個好戰場,又是個好居處。你看,這裡土地肥沃,氣候溫和,真是個安家定居的好地方呀!”徐達一聽恍然大悟,想起軍師說“還為了你”的話。徐達連連叫好,當日回營,二人連夜畫圖,第二天派將送往京城。朝廷准奏,立刻動工。整整干了一年零八個月,關城竣工。

這天早朝,朱元璋一看徐達、劉伯溫回來了,就問:“二位愛卿回京,城池可築成?”二人出班奏道:“托聖上洪福,可曾命名?”徐達、劉伯溫二人一聽,都愣住了。當時降旨,只叫築城,未讓命名呀!徐達心直,剛一張嘴,只見劉伯溫跨前一步說:“臣等未敢妄動。只是那座城,南入海北依山,真可謂山海之關,萬歲聖明,請恩示吧!”朱元璋一聽,把手一擺說:“好,就叫山海關!”

站在城下,我覺得著幾個字從右到左是一字一比一字大。問了導游,她真的說是如此,裡面還有段故事與傳說:當時皇帝命總鎮在山海關東門樓上掛匾,以振國威。這位總鎮大人練筆許久,寫不成,聘請許多文人,也寫不好,就登門請肖顯。肖顯見總鎮大人來意真誠,就答應下來。從此,肖顯每天在自家庭院裡揮舞五尺多長的大扁擔練習臂力,每次都累得滿頭大汗。總鎮大人多次來訪,見他如此認真,也不好催促。

有一天,皇帝派欽差來看這匾寫完了沒有,總鎮大人慌了手腳,趕忙到肖顯家裡告以實情。肖顯遺憾地說:“我的臂力還沒練就,也只有如此了。”說完就展紙揮毫,越寫越來勁,也就越寫越大,在一揮而就後,總鎮大人也忙著命工匠制匾。剛剛制完,欽差就到了城西石河岸。總鎮大人忙命人把匾掛起來。

匾掛起後,肖顯一見,嚇了一跳,原來緊張混亂把“天下第一關”的“下”字寫成了“T”少了一點,總鎮驚呆了,可此時的肖顯從容地掏出手帕,沾飽了墨汁,揚手一擲,聽得“叭”的一聲,不偏不倚,准確地補上了一點。眾人一看,這“下”字渾然一體,總鎮大人一抹冷汗,朝肖顯一拜說:“神筆也”。

我不願多談政治,這不是我熟悉的世界。我只有訴諸一些較為溫暖的情節,比如吳三桂和陳圓圓。在城關下面兜兜轉轉,四處都是導游在講他們的故事,任何事件,與美女相關,就耐人尋味。

衝冠為紅顏,是我喜歡的故事類型,就像“拱手江山討你歡”一樣的理想主義和浪漫色彩。因為現實中能夠讓我感動的愛情故事太稀缺,所以只能把目光投向傳說。然而,遺憾的是,我又不再是可以相信童話的年紀,哪怕滿懷輕信的願望,也終究被自己的質疑揭穿。

從山海關一路走下來,陽光異常明媚,我來到長城博物館和王家大院,在那裡尤其是一件清朝文物讓我驚訝,因為我小時經常用的燈盞是一摸一樣。為此,回家時特意向家人提起我那燈盞還在嗎?可惜已經過去太多年,找不到了。

驅車前往老龍頭,長城入海口,黏潮的空氣,該死的夏天。歷經關隘的萬裡長城,終於可以圓滿落幕,而它所維系著的愛恨情仇,在海天前面,也許也將相逢一笑了罷。

我們永遠難以計算現實有多少殘酷和溫暖,惟有自然,在我們親近它的那一刻,總是一如既往地給予仁慈和寬容。那麼,就以此結束我的這場旅行,告慰我無端善感的心。

山海關的名氣遠大過實質的觀賞性,總覺得為著“天下第一關”的氣魄也該去看一看,看了又會覺得略微失望。不過有傳說撐腰,不會過於枯燥。可見政治和文化相比,總是排在後面的。

山海關的門票40,有半價(是學生的別忘了帶學生證)。

(待續)

(天下第一關)

(天下第一關)



(天下第一關)


精選遊記: 秦皇島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