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8日
一大早,火車上又熱鬧了開來,賣小吃的,乞丐,兜售貨物的一直沒停過。因為是下鋪,整晚心裡一直想著旅游書上提到的在火車上可能會碰到的各種各樣的危險,一夜都沒怎麼睡好。倒是我上鋪的印度大叔講究得類,睡覺前換上自家的睡衣褲,鋪上自己帶來的床單枕頭,再把換下來的襯衣疊得整整齊齊地放在箱子裡。第二天一早起床洗漱換衣,又精神抖擻,容光煥發了。我請他幫忙看一下行李,就去洗手間胡亂抹了把臉,扎了個頭發。只等到錫亞爾車站了。這裡要注一下,印度有很多火車站並不是以城市的名字來命名的,也不是想像中以東站,南站來命名,如果不是只有單一的一個火車站,通常會有一個獨立的車站名。有時候會比較難搞清楚,但是也是可以理解,比如孟賣大大小小不下有10幾20來個火車站,密集程度多到令人發指,實在已經很難再用簡單的東南西北站來區分。
加爾各答主要有二個火車站,錫亞爾和豪拉火車站。分別在城市的東南和西面,中間隔了一條胡格利河。我在加爾各答有一整天的時間,早上到,然後晚上在豪拉火車站坐10點半的火車出發去布裡。豪拉火車站——可以理解的混亂車差不多是准點到錫亞爾車站的,拖著行李下車,沒細看,直接奔門口找警察打聽坐什麼車去豪拉火車站。打算先過去存一下包再熟悉一下環境。免得晚上黑燈瞎火地不知道怎麼走了。去豪拉火車站的巴士就在車站廣場的外圍,正好有輛巴士要走,售票員喊著:Howrah,Howrah~~,立馬上車,不過上車前還是要確認一下票價是多。5RS到豪拉,事實上從錫亞爾到豪拉的車非常多,豪拉是加爾各答的一個區,只要往豪拉方向去的車,基本上都可以到豪拉車站。因為過了豪拉大橋就是車站了。兩個車站離得並不遠,算上堵車時間,才開了20分鐘就到了。
車停在大橋下,就是車站的地界了,面前這座綿延有近一公裡左右長的建築就是豪拉車站了,超乎想像的大,一下子我沒能找到車站的大門,事實上我很懷疑豪拉火車站到底有沒有所謂的大門,因為豪拉車站有很多門,地上還有地下的,隨便跟著一隊人流往裡走就行了。不過傳說中臭名昭著的車站看起來也沒有想像中那般的亂,一切還算是井然有序。但真的非常大,也許是我見過的最大的火車站了,需要分為二個區,用天橋來連接,一共有22個客運站台。從頭到尾走一遍都要花上不少時間。 可以理解加爾各答作為1000多萬人口的大城市又是東部最大的交通中轉站,不同於孟賣,整個城市只有二個大車站。采用完全開放式的管理,如果說有點混亂,那也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好不容易找到行李房,因為第一回在車站寄存東西,心裡還是有所顧慮,只把一部分不是太重要的東西打包另外理出來寄存掉,大包還有一些可能比較重要的東西就隨身背著。這可害苦了我一整天,因為大包的自重比較重,加上雜七雜八的東西,著實不輕,這樣背著走一天還是蠻累人的說。 其實印度車站的存包處大部分還是非常安全的,後來再碰上有存包,基本上都是整個都存掉了。 以我個人的經歷來看,不管是存半天還是存幾天的,都沒有碰到任何問題。
存包處的大叔知道我是從中國來的,態度很好,還特別讓我進去自己找個位置把包放好,聊了一會兒天,他問我身上有沒有多余的China rupee?可憐我從大西部一路陸路過來的,哪還有什麼硬幣啊?只能回答說沒有了。其實如果想送點小禮物給印度人的話,不用特意准備,帶點中國的硬幣或紙幣送他們就行了,可以去銀行換一些新一點的小面額錢幣。這樣的禮物特別受印度男的歡迎~~離開車站,外面一直在下的雨也停了,正好去對面的碼頭坐渡輪去對岸。穿過一個小小的集市就到了,一共有二個渡輪碼頭,分別是去對岸不同的碼頭,我選擇的是去伊登花園邊上的Bbbu Ghat 。大約每15分鐘一班,最後一班好像是晚8點。船票4RS一張。
坐上船,剛好早上8:30分,開始我的加爾各答一日游!
從碼頭下來,本想去伊登花園,可是卻拐錯了方向,朝不是大門的另一邊走去,當地人指點從體育館進去的一條小巷說這裡也可以進花園,於是就試著走進去,巷裡面有兩個小男生熱情地幫我指路,好像是花園的後門,門口也無人看守,走進去裡面更是空無一人,我一個人走了會,那兩個小男生過來喊我出去,可能是因為今天這裡休息還是因為沒有開放。回去的路上路過一個小小的花苑,帶我進去介紹各種花木給我聽,可惜我實在聽不懂。只能和兩個小男孩聊點別的了,不過還是印度人問話的老一套,什麼地方來的?叫什麼名字?是不是第一次來印度。。。。最後還問我有沒有帶中國盧比,一直把我送出門口。和他們道別後,回到體育館外面的大路上,走了有一段路了,突然聽到後面有人叫我,回頭一看,是其中一個小男生追到巷口跟我在SAY BYEBYE,居然還來了個飛吻,汗,真是熱情過頭的印度男,你愛飛就飛吧,反正俺也沒吃虧!還是走我自己的~~我想去離伊登花園不遠處的達爾豪廣場,廣場邊有東部鐵路局的外國人預訂處可以把下面行程還沒買的火車票給買上。
應該不是太遠的路,可是一直走著還是沒有看到達爾豪廣場,想找個人力車也沒有,終於在路邊找到輛巴士,明明看到車牌上寫著到達爾豪廣場的,想上車,問到達爾豪廣場多少錢,可是售票員卻一個勁地回答說不去不去的~ 再問了路邊的行人,暈,原來這裡就是達爾豪廣場啊!誰能想到,這個廣場整個就是一個修整得漂亮的大水池子呢~~
四周倒都是非常漂亮的殖民建築。300多年前這裡還只是片小漁村,從1690年英國東印度公司在這裡設立辦事處,才開始繁榮起來,後來更是殖民地印度的首都~
廣場邊最漂亮的要算中央郵局的白色建築了。再往前就是東部鐵路局了,外國人預訂處還沒開門,營業時間是早上10:00—17:00,不過邊上印度本國人的售票處已經開門了,就去那裡等,還沒什麼人,在門口碰到一個日本老頭和我打招呼,大家聊了會天,反正我們的英文都不好,就當練習一下,呵呵~他也是一個人來印度玩,時間是一個月,知道我是從中國來的,他說他有個弟弟就在上海工作,他不會說中文,但他弟弟會。他用的書也是走遍全球-印度。那天不知道怎麼回事,東方面孔的幾乎都是日本人,一個韓國人都沒,大家還都清一色地用的是走遍全球。日本人的英文也大多很爛。有三個日本MM看到我手裡中文版走遍全球,好奇地一定要拿來和她們的日文版放在一起拍個照。原來大家還都挺8卦的。
說起《走遍全球》,還真是說不上喜歡,這是一本日本大寶石出版社出版的書,國內的是翻譯過來的版本。地圖和攻略沒法和LP相比,文化和有關建築介紹也沒法和DK相比,而且還死沉的書,又不口袋。唯一的好處那就是它有中文版的。還配有彩圖,跟印度人說不拎清的時候,拿出來指點一下圖片就明白了。
整整在訂票中心耗了近二個小時,排了二回隊才把余下幾段主要行程的車票都搞定了,第一次獨自在外面辦印度鐵路那有點復雜的訂票程序,涉及到時間、班次,車站的選擇,中轉、換車、換彙等等的事宜。居然基本上沒啥大問題,頓時信心大漲!最重要的是對下面的行程有了比較具體的計劃,汗,因為我的印度行程安排基本上都是在瓦拉納西那幾天下雨關在旅館裡研究出來的,之前沒怎麼研究過,也不知道該去些什麼地方~
心情大好之余,隨便拍拍
訂票處工作人員的奶茶,印度人叫chai, 是所有印度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樣東西!它的意義不僅僅只是飲料。早上起床要來一杯,等車的時候來一杯,工作的時候來一杯,無聊的時候來一杯, 很難想像沒有chai的印度會是怎麼樣的?不管在哪裡,隨處可見賣chai的小店,一個爐子,幾個煮茶的壺就是一個小小的奶茶店了,事實上這杯chai非常小杯,大概只有50、60CC左右,如果按咱們正常喝水來說,基本上一口可以干掉,可按印度人的習慣是很慢地喝,經常可以在大街小巷裡看到印度人拿著杯chai一小口一小口地喝著。這樣的chai一般售價是3RS-5RS一杯。
另外有一種是chai的升級版,叫Masala chai,是一種混合了香料的奶茶。Masala 的意思就是混合,Masala chai的材料並不是固定的,可以根據季節,天氣等不同的情況,配合不同的香料來制作,不過印度大眾人民不這麼窮講究,基本上只用幾種固定的香料。Masala chai要比chai的價格更貴一些。
加爾各答比較特別的是這個用來裝chai的杯子,這種杯子是用陶土制的,一次性的,喝完後可以直接摔在地上,塵歸塵,土歸土,極其環保!

(杯子)
另外提一下,加爾各答的外國人售票處還可以換彙,1美金可兌換40.7,是我在印度換過彙率最高的一家,可惜當時我只換了100美金

從售票處出來,打算先去印度大文豪泰戈爾的故居。 正好門口停了一溜出租車,打算打車過去也好,可誰知,那一排車好像都是在休息的,所以都不營業了。沒辦法,只好走著看了。想著路上遇到能叫一個加爾各答特有的人力車也不錯
加爾各答的人力車,是過去英國殖民時期留下的產物,有超過一個世紀的歷史,至今仍然是用人力拉的,而沒有用比較輕松的腳踏車,拉起來就能走,既使在混亂的大街小巷裡,還是非常靈活。

(車夫)
從達爾豪西廣場去泰戈爾故居中間有一個大市場,不知道為什麼一直沒遇上人力車,好不容易看到有AUTO,實在走累了,想就搭AUTO也行啊,可是問了好多個AUTO,都不知道泰戈爾故居,司機們都以為我是迷路了,好心地指指警察,讓我問警察去,暈,我,我認識路的啊,因為一大早就開始走路,實在走累了想找個車坐過去~~~
走到最後實在累得不行,連喊個市場裡拉貨平板車坐的心都有了~~走出市場,再走了一大半路以後,總算找到一個人力車,請一旁懂英文的印度人幫我向人力車夫解釋泰戈爾故居,終於可以坐上車了。
坐在人力車上,前面是車夫和加爾各答混亂的交通

(坐在人力車上,前面是車夫和加爾各答混亂的交通)
泰戈爾故居在一條安靜的巷子裡,下車,給車夫照個相, 其實蠻想讓車夫坐上車上,我試試拉車的,不過其實這種人力車的座位其實蠻高的,車夫年紀又比較大了,很擔心一個重心不穩,整個車翻掉就麻煩了,所以還是打消了這個念頭。。。
泰戈爾故居是嚴禁拍照的,就連我還在大門口拍了這一張照片,都被人喝斥了。不知道這麼嚴是不是因為04年泰故居曾被盜有關,據說被盜走的還有泰的諾貝爾獎牌,orz
買票,存包,脫鞋上樓,人不多,整個泰故居顯得非常清爽,幽靜。除了幾間是生活起居的房間,大部分是一些陳列品的展示,其中有一間房是泰小時候出生時的房間。
故居只有二樓可供參觀,一樓現在好像是某大學的研究室,中庭簡潔,而又典雅,偶爾有學生穿過,赤腳站在二樓開闊的廊上,略有微涼的風吹過,感覺很是愜意~~~從泰故居出來,早已經過了午飯時間,時間有限,又不想坐下吃飯等待不可預測的上菜時間。所以就打算在路上看到什麼買什麼吃。
正好街口有間奶茶店,要了一杯奶茶,杯子反正不用還,邊走邊喝,走了幾步了,突然發現自己居然沒有給錢,而且奶茶的老板也沒喊住我回來付。。。汗,趕緊回去付錢,二盧比一杯。
在前面的印度甜點店裡嘗試性地買了一小塊甜點,三盧比一塊, 結論是還好剛才沒有買多~~~
最終結果還是在一家西式面包店裡買了一大份三明治填飽了肚子。下午的時間有限,一直想去的印度博物館怕是沒有時間了,只好打算去邁丹公園那邊的聖保羅大教堂和維多利亞紀念館轉一下。坐地鐵從Girish Park 站到Rabindra Sadan站,是最方便快速的了。
還可乘坐印度最古老的地鐵。事實上這個地鐵系統要比想像中要好
地鐵對面牆上有排很有意思的創意繪畫,正想拍幾張呢,有位姑娘拍我的肩膀,告訴我地鐵裡是不允許拍照的,。。。倒,我原來還以為只有火車站不允許拍呢,沒想到地鐵裡不許拍。
加爾各答街頭另一個古老的交通工具:有軌電車
這交通,擠成這樣,只能拍車身沒法拍到軌道了。注意哦,神奇的是這電車不僅是車身連車頂上都會凹凸不平,好吧,這也不算神奇,真正神奇的是妹尾河童先生在他的書裡也提到了加爾各答這凹凸不平的車頂,要知道他可是在1978年去的。也就是說這30年來,基本沒什麼改變。不僅僅是這個,仔細地看,還有很多東西,幾乎沒有任何改變過。
建議想了解印度的同學可以買本妹尾河童的《窺視印度》來看,妹尾河童真的是一個非常有意思的人

(電車)從Rabindra Sadan地鐵站出來,往回走一段,路過比拉天文館就到了聖保羅大教堂,一座非常漂亮的哥特式建築。挑高的教堂內部莊重肅穆
正想從教堂出發去維多利亞紀念堂的時候,外面下起了暴雨。於是在教堂裡找地方安靜坐下等待雨停

(聖保羅大教堂)等雨的時候,有印度人主動跑來打招呼,聊天,時間過得也蠻快的,差不多半個小時以後,雨就停了,不過時間已晚了,懶得再去維多利亞紀念堂了,還是去外面熱鬧的大街上逛逛
沿著焦龍基路繞一圈去薩德路,就是整個加爾各答最繁華的城區了,不乏高檔的旅館餐廳,購物商場,著名的印度博物館……雖然是這樣,但是,你依然會在路的兩旁看到各式各樣破亂的棚子,高級飯館馬路對面,很有可能是一排髒亂的路邊賣餅攤,奶茶爐。在印度博物館白色宏偉高大的建築下,你能找到過著貧窮的人當作家的破帆布棚子
人可以是有錢到極致,人也可以是貧窮到極致,完全不同的二種生活,從來未有像在加爾各答這般強烈地溶合在一起!在設計這此印度行程之初,我刻意回避了所有的印度大城市,一來不太喜歡喧鬧的都市,二來還是因為看到很多網上所傳言印度大城市的混亂與眾多糾紛。可是事實上,在加爾各答我卻遇到很多善良而熱情的印度人,在街道邊的行道長椅上特意空出位置讓我休息的老人,在水井邊幫我打水洗臉的挑水者,幫我指路的AUTO司機。。。。在加爾各答,我看不到大城市冰冷的外表,卻分明能感受到一種濃濃的人情味。
雖然是晚上10點半的火車,不過,在一間COFFEE SHOP吃完晚飯,8點就坐公交車早早出發去豪拉火車站,在豪拉火車站一間有空調的餐廳裡再點杯可樂,邊吹空調邊寫日記,舒舒服服坐到差不多10點,再去拿行李找站台。第二次一個人坐夜火車了,已經不再陌生和緊張了,下一站要去的是Orissa邦的Puri 。
Tips
1、加爾各答主要有二個火車站,豪拉火車是主要的車站,另外錫亞爾火車站主要是通往大吉嶺和附近的地區,加爾各答的外國人售票處設在東部鐵路局邊上,上午10點開始營業。售票處可以直接兌換美金。
2、加爾各答的背包客旅館集中在薩德街附近,基本上都是小小舊舊的旅館。街上有很多拉客的人,別跟拉客的人走,或者讓他們跟著你。
3、加爾各答的市內交通還是很方便的,因為開始一個人的旅行,基本上我的交通都以公車為主了。不用害怕在陌生的城市坐公交車,多問問街上的行人,上車前再確認一下,完全沒有問題。我在加爾各答一日游,除了嘗試性坐了一回人力車外,其余都是公共交通,包括渡輪,地鐵,公交車,一日的交通費只用了20盧比,不到4塊錢人民幣。超級省錢。
4、加爾各答可以參觀的地方很多, 值得逗留幾日,二大諾貝爾獎得主故居,泰戈爾故居和特蕾莎修道院,在特蕾莎修道院提前登記,可以參加志願者活動。印度博物館、迦利女神廟、維多利亞記念堂、聖保羅大教堂等等,由於有些景點不是天天都開放的,但請留意開放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