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懶洋洋地起來,吃過早餐便從汕頭華僑中旅汽車站啟程前往廈門。這裡美其名曰說商務快車,一排三個座位,但是上到去發現破破爛爛的,跟廣州去澳門的岐關商務快車沒得比。四個多小時的路程,110大洋的票價,感覺不時很值。
在汽車上補眠了一下,一路憧憬著這個我印像中的海濱花園城市。汽車進入廈門市區便讓人感覺眼前一亮。綠樹婆娑,藏山納海,整潔的街道和新舊輝映的特色建築讓我抒懷,同時使我旅途上的疲憊也減退了不少。下了車,按照網上的介紹,直奔廈門國際青年旅館報到。廈門現在有兩個青年旅館,一個在廈門島,另外一個在鼓浪嶼,他們都各具體特色,大家可以有所選擇地入住。我下榻的廈門國際離廈大比較近,走路去廈大也就是10來分鐘的路程。旅館在一個條不怎麼起眼的上坡小路上,當時周圍的小店都很有特色,這個旅館也是其中一個:一座古典的特色兩層小樓,有花園、露台而且還是一個有名露天酒吧——“行吧”。酒吧裡定期會有音樂會,我入住的當晚也有幸碰上了,感覺不錯,而且混音的兄弟還是咱廣州的同胞。CHECK IN過後,洗了個澡,我便向廈大進發。
在去廈大的路上,在外文書店買了份廈門地圖,意外地發現,原來廈門是個島!哈~真有意思~~
廈門大學校園的美在全國高校裡是出了名的,這次可真的是到此一游,好好體驗。廈大整個校園簡直就像花園一樣。在家庚廣場有美洲校友會捐贈的校訓石頭,對開便是一個碩大的人工湖,配上周圍的柳樹和大王椰,感覺很有靈氣。這裡的學生公寓有特色的兩層小洋房,也有高層的公寓,而且每間宿舍的有空調,生活環境一流啊。更有趣的是校園內竟然有一條穿山隧道!從廈大的白城校門(南門)出來就是一片無敵海灘。因為周末的緣故,海灘上有很多人在玩水嬉戲。在海灘邊上有一條木板搭建的觀景走廊,走在上面,看著無敵的沙灘海景,心情特別舒暢。木走廊走到盡頭會有一排一線海景的豪華別墅,我想裡面住的應該都是腰纏萬貫的達官貴人了,又或者是他們的姨太太,哈哈~~按照朋友的指示,從珍珠灘出來坐車去椰風寨。我想椰風寨可能是應為那幾個“一國兩制,統一中國”的大字而出名。這裡的游人也特別的多,都在盡情地享受著陽光與海灘,讓我羨慕不已。因為我一個人瞎逛,其實也蠻感孤獨。一路上搭了電話給兩位EX,還有BOB。我跟BOB說,如果可以的話,我還是希望能夠和傻豬豬一起逛海灘,一起懷念在秦皇島的日子,哈~
逐漸入夜,我坐巴士返回輪渡,先打探一下明日鼓浪嶼的輪渡班次,然後去著名的中山路步行街走走,吃吃,看看。意外地發現在中山路的其中一條巷子裡有個叫“扁食妹”的中華老字號。“十三香伴面”和“扁食湯”是這裡的招牌菜,而且價錢實惠,每記錯的話小份都是3塊。原先我不知道扁食是什麼玩意,上來的時候才發現原來是廣東雲吞的親戚。這裡的扁食跟沙縣小吃賣的混沌長得差不多,不過皮更薄,肉更精而且湯更鮮。如果大家找到的話,還是可以去嘗嘗的。至於伴面,因為我對面食不怎麼感興趣,所以還是沒有叫。隨後去老字號“黃則和”喝了花生湯,吃了海蠣煎。花生湯應該歸類到糖水,黃生煲得很Num(普通話大概是“化,松軟”的意思),味道還可以。不過這裡的海蠣煎就不怎麼感恭維了,可以描述為迷你小生蠔粉團炒雞蛋,而且味道也很馬馬虎虎,跟潮州的“蠔仔烙”沒得比。後來去了一個小店買了老字號“黃勝記”的肉松,14大洋一包,200克。(鼓浪嶼上賣50大洋4包)中山路大致和其他大城市的步行街差不多,但有自己的特色,而且意外發現路上很多舊的房子是帶騎樓的,和老廣州臨街房子相仿,可能都是體現南方潮濕多雨氣候的建築特色吧。

(海灘邊的木板走廊)

(一個兩制統一中國)

(鷺江兩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