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的廈門鼓浪嶼游蕩

作者: cardypoon

導讀??DAY 1 hello,琴島終於,一個人的旅行開始了。 從飛機在低空緩慢降落之時,窗外是一片的海。飛機就這樣近距離地掠過海面,從那一刻開始,我就此喜歡上這個城市。 按照網上搜集到的旅行攻略,走過人滿為患的鼓浪嶼碼頭,沿著蜿蜒起伏的街道走了一大段路,到達了早前預定好的家庭式旅館{琴海莊園}。背山望海是他們家的特色。 稍做休整,我穿著沙灘鞋,帶上相機, ...

??DAY 1 hello,琴島終於,一個人的旅行開始了。

從飛機在低空緩慢降落之時,窗外是一片的海。飛機就這樣近距離地掠過海面,從那一刻開始,我就此喜歡上這個城市。

按照網上搜集到的旅行攻略,走過人滿為患的鼓浪嶼碼頭,沿著蜿蜒起伏的街道走了一大段路,到達了早前預定好的家庭式旅館{琴海莊園}。背山望海是他們家的特色。

稍做休整,我穿著沙灘鞋,帶上相機,漫無目的,游走於鼓浪嶼的大街小巷。

沒帶手提電腦出行,唯一的不便就是不能隨時BLOG,只能在這樣的夜深人靜的時候,到旅館的電腦上敲打文字。

可向來以記性好為傲的我,這次出行前千檢查萬檢查卻漏了把數碼相機的數據線給帶上,卻帶上了PSP的,導致了不能及時利用。只能又再次利用網絡,海量挑選適合的圖片,貼上blog.

DAY 2 收獲

外出旅行,不到景點,這似乎需要一定的勇氣。這種勇氣不是什麼大不了的東西,只是那種能說服自己的勇氣。

我是凡人,不可能脫俗。何況鼓浪嶼只是一個1.9平方公裡的島嶼。再怎麼瞎逛也需要有一定的目的地。

起了個自然醒。雖然也就是比起平時上班日的時間6點多變成了7點多而已。

咨詢了旅館裡面的小弟小妹,決定還是買了一張鼓浪嶼景點的聯票。把島上最最著名的景點走了一遍。

在風琴博物館,我看到了不一樣的風景。博物館本身就門可羅雀,而館的後面,還有一個大花園,整個花園就我一個在游蕩。裡面種著一棵菠蘿蜜,而樹上碩果累累,好是壯觀。這可是我第一次看到這種水果的真身。呵呵。

在鋼琴博物館,我也看到了不一樣的風景。有一個角落,落地玻璃外,近處是一個水池,不遠處是婆娑的植物,遠處是大海,再遠處是山。站在室內,享受著空調,外面的陽光投射進來,再配合窗外的景色,怎麼不叫人留戀。

在日光岩,爬上頂峰,靜靜地坐在一個沒有游人經過的石頭上,享受著習習的海風,把身上的汗水,身體的疲憊都一一的吹走。

其實,這些就是額外的收獲,就是驚喜。

走了一整天,回到旅館。按照之前的預定,換了一間房間。又是一個驚喜。

昨天的房是海景房,所謂海景,是隔著窗紗和防盜網看見的海景。這還不如走出房間,到旅館本身的超級無敵無遮擋海景大露台去享受。

而今天的房間,是山景房。所謂山景,只是看到遠處的日光岩而已。這還不如走出旅館,步行一小段,去看更近觀的。

但,旅館房間的面積之大,配套之好。是很值得一贊的。像我這種喜歡講感覺,講享受的人,這樣的細節很重要,很能打動我。

而在路途上,還有一個收獲。就是人們所說的艷遇。

所謂艷遇,無非就是在行程中,一個來自北京也是獨自旅行的女孩叫我幫她拍照,其後就是順理成章的交談,結伴同行。

這樣,相機裡面就不會只有風景照而沒有人物照了。

人在旅途,會遇見不同的人,不同的風景,這些因緣,都是上天的安排。

感激上天,安排我遇見了幫我拍照可以結伴而行的人,讓我遇見不一樣的風景。感激我遇見。

DAY 3 SM

在鼓浪嶼呆了兩天,今天要出島,坐輪渡過廈門了。

按照網上搜集的攻略,去了那幾個著名的景點,做個到此一游的pose. DONE!

幾個景點中,出自內心想去的是南普陀寺,畢竟我是學佛信佛之人。這是今天行程的第一站。

南普陀寺旁,據說是與武大齊名的中國最美麗學府--廈大。淺淺的逛了一會,敵不過猛烈的太陽,奔上冷氣bus,橫穿廈門,轉戰的到了城市另一端的一個景點--集美。

集美,是廈門市的文教區,著名愛國華僑領袖陳嘉庚先生創辦的集美學村已有90年的歷史,享譽海內外,擁有從幼兒園、小學、中學到大學的完善的教育體系和完備的教育設施。學村內現有集美大學和華僑大學華文學院等知名高等院校,使集美區成為高素質人才集中的地方。

我不知道自己的理解是否正確,我覺得這集美能不能說就是中國的“劍橋”、“牛津”啊? 因為這些學府都是一個個散落在一個小鎮裡面學區。

而在集美,鰲園是不能不提的。鰲園,其實就是被譽為“華僑旗幟,民族光輝”的陳嘉庚先生的寢域。而“寢域”一詞,是我前天在鼓浪嶼“菽莊花園”學到的一個代名詞。取代了一個中國人比較避諱的字眼。這次又長見識了,而且還現學現賣。佩服自己的這點小聰明。

3個景點下來,實在受不了,直奔行程計劃中最期待的一個地方。廈門SM城市廣場。

沒錯,我沒寫錯,就是SM. 有點性知識的人都該知道這兩個字母組合的性含義。可真沒想到廈門人民,或者更實際的說這工商管理,物業管理等部門,竟然會如此開放地接納這個命名。

當然,只要有點英語基礎的人都該明白,實際上這廣場名字的SM,應該是SM=Shopping Mall=瞎拼摸(參照陳小春舊歌《愛情瞎拼摸》)=購物廣場。

當然,走入廈門SM,就和很多城市的購物廣場沒有什麼區別,商鋪啊,促銷啊,人啊......

其後,再拿著打印出來幾十頁的攻略還有那本《城市畫報》,按圖索驥的尋找那幾間著名的廈門小吃店。

可我等在廣東土生土長的孩子,頂著老廣好吃愛吃挑吃的帽子,真的對所謂的廈門名小吃沒有什麼驚喜的感覺。

不過,廈門這城市和中山路商業區,卻甚討我喜歡。喜歡廈門像香港那樣,是一個新與舊,現代與古老,煩囂與靜僻,商業與生活結合的城市。而中山路商業區是依著本身那高低起伏小岥、縱橫交錯的街區而組成的。和廣東的騎樓類似,古舊的連成片的樓群,地下一層都是商鋪,二、三層則是民居。這樣的城市,才是適合居住生活的地方。

而整天最令我開心的莫過於是我竟然歪打正著的偶遇到《城市畫報》也曾報道過的一間個性小店{FEN},就在ESPIRIT旁。

走進去,裡面的店員,男生女生都不錯,有那麼一點小帥小美。而最重要的就是那裡的物品都不貴,原創個性貨品還能保持價廉物美,是讓我始料不及的。我按捺已久的購物欲,一下就爆發了,買了不少。美其名曰是作手信送人,其實到了最後,我擔心自己不會那麼大方,而是占為己有。畢竟,他們的設計很人性化,很有氣質。

DAY 4 花時間

經過前兩天的景點之行,把該走的都走了。

今天很free,隨意走走。

從旅館出發,避開鼓浪嶼那些人來人往的主要路街。走進一條條鮮有游客的路。我看到了不同的鼓浪嶼。

鼓浪嶼的街道總是縱橫交錯,互聯互通,只要有一定的方向感,必會走到想要到達的地方。

早上,想去那間《城市畫報》和不少網友游記推薦的{花時間}cafe。

找尋的過程,兜兜轉轉,在一間被列為文物的古居前的小商店,買了一瓶飲料,坐在通爽的大樹底下,和老板大叔交談。聽到了鼓浪嶼原居民口中關於這島嶼的前世今生。

就如大叔說的,很多人坐在那舒服的樹蔭下,就不願再走了。

爾後,終於找到了{花時間},一間大隱隱於市、很有性格的cafe.

很有性格是因為他們的一些“壞脾氣”——日午而做,日落而息;顧客不是上帝;遇見才遇見,錯過就錯過……

店主是air夫婦。我沒冒昧的去確認,可直覺告訴我,那個在吧台裡獨個忙活的,有點靦腆,有點氣質,有點慵懶的男人,就是air,而他的妻子miki,則無緣遇見。

吃了一份味道適中的咖喱雞飯,簡單的翻閱了案上的書籍。在店裡買了air夫婦的作品《迷失·鼓浪嶼》還有一疊明信片,親自蓋上店裡特制的郵戳。

今天的午餐,吃得很長,之前被告知需要等半個小時,這大概是店主一個很巧妙的方法來篩選顧客,把那些匆忙的、無法慢下來的人們截於門外;而且吃得很慢,因為如店主所言:時間是用來浪費的。還吃得很有人文氣息,因為在隨意的翻閱中,看到了能有所感悟的語句、文章。

很認同air夫婦的理念,人生不過如此,無論快慢,我們的終點都一樣。何不慢下來,享受過程、享受生活。

走出cafe, 繼續放慢腳步,行走於午後鼓浪嶼靜謐的小街小巷,老別墅、閑庭蔓藤、斜陽、碧海、發呆、拍照、散漫……

DAY 5 旅行的意義

一個人的旅行就這麼結束了,平安順利的歸來。父母朋友的擔心,也都放下了。

他們都不明白我為何一個人這麼孤獨都要出去旅游?不明白我的行程怎麼就這麼簡單?不同的人會有不同的問題想問我。

可是,問題卻異常的簡單。

我孤獨出行,是因為我沒有辦法找到旅伴同行。男的,女的,都沒有。更遑說是伴侶了。

我簡單的行程,是因為我不想自己太周車勞頓。

一直以來,我以為自己很獨立,很讓人放心。有時候,我的確如此。

但原來,在很多人眼中,我還是不夠成熟,還很小孩子,還很少爺。所以他們才會有不同的擔心和疑問。

我不需要拿這次旅行來向任何人證明什麼,也不能證明什麼。畢竟,廈門只是一個臨近省份的熱門旅游城市。

傍晚時分,回到了家,按我這戀家的性格,應該會高興才是。可卻出現甚少會有的毫無感覺。

一時無法判斷這是一種怎樣的情緒。

我帶著疲憊的身心到了廈門,想去享受一個人的假期,享受無所事事的日子,或者我是去那裡渡假、休養、療傷......

回來後,立即就有朋友問,玩得開心嗎?

我真的不知道該怎麼回答。無論是感官還是觀感的開心遠遠不夠那心靈的滿足來得讓我如此念念不忘。

在鼓浪嶼上的每一天,我不但看見了一般游客看到的景色;深入到不同的巷弄,更看到平凡生活下的真實。

鼓浪嶼是脫俗的,雖聲名在外帶來不少游人,可卻無法帶走其本身的寧靜。

之前的旅行,即使不是走馬觀花,卻也不會有多少心靈的觸動。

而這一次,沒有什麼壯觀的景色,只有靜世安好,卻觸動了我內心那根弦。

回歸到平凡、周而復始的現實生活,未必能改變什麼,只不過,我變得願意改變了。那已經是旅行的意義。


精選遊記: 廈門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