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海潮湧入夢來——朱家尖、普陀山、桃花島、沈家門十日游(二)

作者: 紫玉瓔珞

導讀普陀山,佛門清淨地的凡俗眾生 步步蓮花,點點星光 坐上去普陀山的快艇,已經是下午2:20了。大概20多分鐘後,踏上了這個海上佛國,鮮明的國家5A級景區標志,學生憑學生證可以打對折,省了不少米。不過忘了和售票員說不要保險了,不說就默認為需要,又多花了10塊錢。走出碼頭,海風閣老板已經帶了輛自行車舉著牌子在等我們了。從碼頭走到老板所在的龍灣村,還真 ...

普陀山,佛門清淨地的凡俗眾生

步步蓮花,點點星光

坐上去普陀山的快艇,已經是下午2:20了。大概20多分鐘後,踏上了這個海上佛國,鮮明的國家5A級景區標志,學生憑學生證可以打對折,省了不少米。不過忘了和售票員說不要保險了,不說就默認為需要,又多花了10塊錢。走出碼頭,海風閣老板已經帶了輛自行車舉著牌子在等我們了。從碼頭走到老板所在的龍灣村,還真是一段不短的路程。沿路看到了短姑道頭前的青銅雕塑,還時時聽到布谷鳥的叫聲。在這三個海島上,這樣的叫聲隨處可聞,讓人不由自主生出一種清幽和寧靜。

龍灣村是一個鱗次櫛比的小村莊,房子間距都很小,不過距離紫竹林停車場很近。因為不是雙休日,所以房價120,當然住在這裡,是沒有什麼海景房的,看出去就是人家的圍牆。房間在一樓,進門右手邊就是;也是一大床一小床的三人間,有獨立衛生間,熱水空調,還有一個立地電扇。也許因為房間太小了,電視劇是液晶的,掛在牆上。與朱家尖和桃花島都不同的是,床上鋪著竹涼席。老板非常愛干淨,進門就需要脫鞋。

原本想趁著下午,就去我最想去的西天景區看石頭,可老板幫我們參謀時,強烈推薦我們去紫竹林景區,次日再去西天景區和佛頂山。我們考慮了一下,決定采取老板的路線。從龍灣村走到紫竹林停車場有一條泥土小路,由老板領著,才幾分鐘就到。

在朱家尖沒有感受到出汗,也許因為海風太大了,蚊子站不穩腳,一向愛招蚊子的我也沒被蚊子盯上。可到了普陀山以後,能吹到海風的地方很少,汗珠馬上冒了出來。在紫竹林剛坐了沒一會兒,一個個頭堪比蒼蠅的蚊子就美美地吸到了我的鮮血。當然,我也在觀音的眼皮底下開了殺戒。紫竹林和《西游記》裡描寫的實在太不一樣了,那個雲霧飄渺的地方現在變成了游人香客雲集之地,而且竹子也只是在去紫竹林禪院的路上才有一些。

既然來了普陀山,雖然不信佛,還是參觀一下這裡有名的寺院。有名的寺院都要收門票,2塊5塊不等,學生證不打折。紫竹林禪院前就是大海,對面就是海上臥佛洛迦山。旁邊是不肯去觀音院,這是普陀山上最早的寺廟了,在潮音洞前正好蹭到了一個旅游團,聽導游說之所以這麼新是因為前幾年台風“桑美”來了,這裡近海首當其衝。因為“不肯去觀音院”與日本有著很深的淵源,日本方面要求出資重修,所以現在看到的寺院非常的新,有一排回廊上還供著很多日本多家寺院捐贈的觀音像。因為還沒有到漲潮的時候,所以站在潮音洞前的感受並不強烈,倒是對下午四點多仍舊毒辣的太陽印像強烈,拍照時刺得眼睛都睜不開。看到了清朝豎的那塊“禁止舍身燃指碑”,想著那麼虔誠到曾在這裡燃燒自己手指以期觀音顯身的信徒,心裡沉甸甸的。再想到自己那虔誠卻深受膝關節炎之苦的外婆,每次初一十五去家鄉的寺廟前,都因為關節炎無法邁腿走上高高的台階,只能在外面對著大殿參拜。而就站在她面前的大殿裡的和尚看著這一切,卻視若無睹。轉頭對有錢人卻點頭哈腰,笑臉相迎。至此,我更加不信佛。佛祖有靈,為什麼要用金錢來衡量信徒的虔誠?如果沒有錢,連普陀山的土地都無法踏上。而佛祖說,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大奸大惡、壞事做盡的人,是否只要悔改,就可以不顧以前雙手沾滿的鮮血和邪惡,超生天界?那麼曾經被他殘害的好人呢?佛家又有一套因果輪回來解釋。也許因為我太淺薄,無法理解佛法的精妙吧。然而想到寺院外年邁外婆無助的身影和寺院內和尚冷漠的眼神,我真的無法釋然!

離開紫竹林,去了西方淨苑。就是為了看看裡面的觀音跳。這裡的觀音跳據說是觀音從洛迦山回來時踩在石頭上跳出來的,也是個大腳印。我們只看到了刻有“觀音跳”大字的大石頭和大海,卻沒有找到大腳印。旁邊有一間小屋子,有工作人員坐著,似乎是看住游客不讓大家往下面海灘攀爬的。有游客問他大腳印在哪裡,他愛理不理的說了句“石頭上面。”我沿著下來的台階跑上跑下好多次,都沒看到大腳印。GG不理我,自己坐在旁邊大石頭上休息。直到走的時候,在距離院門不遠的台階上,他才指給我看,就在“觀音跳”的大石頭上,有一個凹進去的腳印,隱約還能看到幾個腳趾。但是因為距離遠,而且石頭上凹下去的坑不止這一個,所以並不明顯。有不少硬幣扔在石頭上的坑裡。

走回來時,遠遠看到了南海觀音的立像左側面。回到指示牌的地方,6點多了,南海觀音也要收費,每人6塊。我和GG對新造的東西興趣都不大,反正剛才也遠觀過了,不進。在收費處對面去了下洗手間,卻沒有洗手的地方!第二天在磐陀石附近上廁所同樣沒找到洗手的龍頭!對於國家5A級景區,這樣的配套有點奇怪。

走回紫竹林停車場,沿著木板路往前,右手邊就是百步沙了。百步沙的浴場不收費,雖然天色漸晚,還有不少人在享受大海的撫摸。旁邊有“師石”等大片石頭,老板說過這裡是島上看日出的最佳處。為什麼叫“師石”,不是很明白。脫了鞋走在沙灘上海浪裡,暮色四合。看到一對情侶,男孩子對著大海高喊女孩子的名字,“我愛你!”兩個人在一浪一浪的海浪輕舔裡深情相擁。為他們覺得幸福。

走上岸,是百步沙停車場了。然後往上走,每隔幾步,地上就雕有蓮花。果然是佛門地了。接著是元代的多寶塔,後面正在大興土木。我們想去找銀行,看《小飛蟲的旅程,9月之行——9月13-16日舟山[沈家門-普陀山-朱家尖-桃花島四日游]》那個杭州女孩子(她的游記對我們在普陀和桃花島的旅游很有用,我和GG都稱她為“厲害的小姑娘”)說過,普陀山有很多銀行。我們在朱家尖就沒有多取錢,留到普陀山來取。根據GG研究地圖的心得,我們經過普濟寺門前的水池,沒有轉彎,仍舊筆直往前。可越走越不對勁,燈火漸稀,居然到了植物園!暈!趕快退回來,在普濟寺前的大水池邊,轉彎,看到了旅游服務中心!太好了,正好地圖沒帶出來,進去索取了免費的資料,GG又問了一下到鎮上熱鬧的地方在哪裡。這裡我們犯了個想當然的錯誤,以為鎮上熱鬧的地方就有銀行,其實並不是如此。出來後繼續繞著水池走,見到了普濟寺的大門,這裡的樟樹果然給人太深的印像了,那麼安詳,那麼寧謐。腳下是有些年歲的石板路,斑斑駁駁,一如飽經風霜的老者,沉默卻讓人心靜如水。再往前,是香華街,類似於杭州河坊街,只是比河坊街窄多了,腳下的青石板也是原汁原味,雖然兩邊同樣開滿了面向游客的店鋪,可比河坊街多了幾分厚重,少了幾分現代。我們兩人都是腹內空空,看到一條小巷裡有“素齋館”的牌子,決定走完老街就回來吃素。老街不長,轉了個彎再往前不遠就到頭了,沒有發現銀行,再往前沒有燈光,黑黑的。我們決定返回素齋館。哪知就這麼一會兒,人家已經關門了!素齋館門口有家小店的老板娘,熱情地招呼我們去她那裡吃飯。兩碗青菜面,20塊。我們卻吃得很開心。

重新走在百步沙附近的木板路上。海島之夜,是這麼的寧靜。時間不過9點,城市裡正燈紅酒綠,觥籌交錯。而這裡,耳邊隱隱有海浪的聲音,抬頭,滿天明澈的星星!怎麼可以,怎麼可以有這麼明淨而清澈的星光!而我們,來自城市的我們有多久,沒有看到星星了?那麼多的燈光閃爍,那麼多的汽車尾氣,我們的天空,早就隱去了星星的眼睛。指給GG看,哪個是北鬥星,哪個是北極星,哪個是仙後座的W,哪條又是銀河。深恨自己對星星了解得太少,也深恨城市裡的自己,辜負了多少明澈的星光!真的想張開雙臂,擁住這滿天的星鬥。不知今夕何夕啊!

走到紫竹林停車場,再沿著老板指點的泥土小路回來,到了村子裡卻失去了方向,問了人才找到老板家。洗漱好後GG出門晾衣服,卻發現老板和兒子已經在客廳的沙發上睡下了。才10點不到啊!

西天石景,佛頂孤樹

8月5號早上6點起床,退了房,去西天景區和佛頂山。因為我很向往西天景區,而且我們想當然地認為,上佛頂山的話,沿路有樹蔭遮擋,不會太熱;而西天石景甚多,很可能樹蔭較少,還是趁早先去西天景區較好。帶著前一天晚上在香華街超市買的牛奶面包,我們上路了。

出門後才發現,還是起得太晚了。海島上7點的太陽,已經開始熾熱。從昨晚走過的普濟寺前的步步蓮花石板路,慢慢往上。到達“西天渡口”的石頭前,沿著小路一直往前。也許因為還早,也許因為來這裡的游人遠遠比不上去寺廟燒香的香客,這一小段路,濃濃的樹蔭潑下來,竟有幾分身染濃綠的感覺。

先看了千年香樟王,然後進山。第一個大的景點就是心字石了。有近20人的一個北方旅游團在那裡輪流拍照,我們反正不趕時間,就在一邊坐著等。可是他們左拍右拍,單人拍了還要合影,二人合影了還要三人合影,實在等不了了,GG讓我也去排隊。坐在“心”字的正中那一筆上,卻因為這緊趕慢趕的氛圍,全然沒有心下恬然的感覺。倒是聽得旁邊一個游客指著這正中的一筆說“像個元寶”,暗笑世人到了這佛門清修地亦未能免俗,滿心裡依然是放不下的身外物。其實回來看照片,心字石的照片上因為字太大,人坐在上面根本看不清楚。也許,到了這裡,只要有那麼一刻靜下心來,就足夠了。

在周圍而找了半天,也沒找到網上介紹說了像蛤蟆和蛇的石頭。只看到修得很平整的上山石階。走吧,馬上是西天門了。

繼續一路往上,指示牌指向左邊的一條岔道“一葉扁舟石”。走過去不遠,就見到了像艘小船一樣的石頭。佛家認為,只要能放下凡塵俗世,一葉扁舟,就能到達超脫的彼岸了吧。然而紅塵苦,紅塵卻又有那麼多讓眾生放不下的斑斕啊。

普陀山上小的寺廟都不用收門票,看到了圓通禪寺,也看到了梅福禪寺有仙水出售的靈佑洞,每瓶3元,不貴。我們已經在超市裡備足了水,沒有逗留,直接上山。

磐陀石!

小學四年級的時候,媽媽和外婆來普陀山,給我帶回了一個塑料“玉佩”,上面有個小孔,右邊有個滾輪,從裡面可以通過滾輪的轉動看到一張張普陀山的風景圖片。我就是通過這個小小的“玉佩”,見到了磐陀石,也見到了二龜聽法石。從此,對這些受自大自然天地精華的石頭更加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終於,遇見。

首先見到的是磐陀石的背面,也已經被刻上了“西天”、“金剛寶石”等大字。轉到前面,陽光刺得人眼睛都睜不開,和小時候見到的圖片裡那經典的太陽、孤石的意境截然不同。身周是熙熙攘攘的人流,更是讓人覺得光明普照下的炎熱,少了幾許參悟的寂寥。磐陀石邊有人工鑿成的細細台階,可現在已經不允許游人登臨了,就算站得離石頭近一些,也馬上有工作人員來干涉,讓游客站遠一些。磐陀石後面的說法台,傳說觀音就經常在這裡說法。

這一帶旅游團極多,我們就地歇息了一會兒。在我從洗手間出來的路上,忽然聽到有一位導游在向游客介紹,說磐陀石前的“三寶”。我忽然靈光一現,想起了在景點介紹上看到的,說磐陀石前有塊石頭像頭水牛,是因為來說法台聽觀音說法,卻遲到了害羞不敢近前,於是就在磐陀石前化成了石頭。據說從頭摸到尾就會有好運氣。我跑到磐陀石前尋找,正好

也有人在那裡摸來摸去,於是不費吹灰之力就找到了。哈哈,還真像水牛啊!我把GG叫過來研究,一致認為,就算天然形成的一個大致的水牛樣子,也絕對人工加工過的,那對水牛角實在太對稱了。

一路往下,不遠就是二龜聽法石了。上面一個烏龜回首等待,下面一個烏龜伸長了脖子,正在努力往上爬,真是惟妙惟肖。不過沒有看到五十三參石,可能因為太不出名了,除了地圖上有標注外,路邊沒有牌子,所以我們錯過了也不知道。

這一路就是下山了。在觀音洞欣賞了一下這依洞而起的寺院,匆匆下山。路上經過了小郵局,把昨晚寫好的明信片寄回了家。到了昨晚問路的旅游服務中心再問了一下才知道,下山後往碼頭方向,有公交車,在海鮮園一帶就是金融街了。我們因為一直以為金融街在鎮上最繁華處,而且還要去三大寺和佛頂山,就一直走回了普濟寺。

GG說回來還不知道怎麼樣,先游一下普濟寺吧。昨晚來的時候就發現了寺前的樟樹特別大,現在白天見到,果然是古樹遮天,讓人的心即令浮躁,也馬上變得沉靜。我和GG都感嘆,寺院也好,菩薩也好,都躲不過文革的浩劫。倒是這樹,躲過了“大煉鋼鐵”的狂熱,至今都平靜地生長著,越發的枝繁葉茂了。

從普濟寺出來,坐公交車去法雨寺。普陀的公交車很方便,不過和杭州比起來很貴了,稍微一點路就要6塊、8塊。誰讓人家這裡是景區而不是市區呢。法雨寺以前是皇家寺院,門前的池塘不但比普濟寺小很多,而且水看起來也要髒很多。在寺裡看了青石九龍壁、經幢和大殿裡九龍戲珠的藻井,出來後開始爬佛頂山。

已經快中午了,旁邊的飯店裡都是人,一路上山的只有我們兩人,倒是不斷遇到下山的人。一路上去,兩邊果然有樹蔭遮頭,原以為可以涼快一些,可是哪知道因為沒有風,照樣熱得汗流浹背。我們在杭州雙休日經常去游山玩水,自以為區區一個佛頂山不在話下。而看攻略上那個“厲害的小姑娘”更是描繪得比較輕松。因為昨天旅館老板向我們推薦索道的時候,就說我們要爬山的。老板當時非常驚訝,說爬山你們怎麼爬得到?很累的!還是坐索道上山,再從山上慢慢下來好了。我們毫不考慮。可是真正走起來,才發現路是那麼的漫長。事後總結教訓,我們一致認為:天氣太熱了,高溫炙烤下,再有勁也變得疲累;晚上沒睡好,早上又起得比前幾天早很多,導致身體不適應;普陀到桃花島的末班船是下午3點,我們不知道沈家門到桃花島的末班船是幾點的,所以為了趕普陀的末班船,心裡急得很;越急越覺得自己行動慢。唉,總結歸總結,那段香雲路實在讓我和GG心有余悸。太陽怎麼就那麼毒呢?汗不停地流下來;風怎麼就躲起來不見人了呢?我們在朱家尖體會到的海風,去哪裡了?

路上遇到兩個中年人,GG問他們還遠不遠,我說,要是遠的話我就歇一下,要是不遠我就直接上了;女的說:“不遠了不遠了。”男的說:“小姑娘,我不想騙你,這一路上去還遠著呢!”暈!我怎麼感覺已經走了很久了?再上,再上,卻發現我有點喘不上氣來,以往爬山,只要遇到很陡的台階,我都會這樣;今天由於酷暑,這種感覺來得格外快,不得不時常停下來休息。一度我想留下來了,還有南天門、短姑道頭沒去呢。我想雖然退房了,可從我們昨晚步行香華街的情況來看,在島上找到住宿的地方並不難,說不定今晚老板家的房間就有空呢,反正來度假的,還是不要這麼趕。可是GG希望當天就趕到桃花島,他說老板的房間太小了,我們昨晚都沒有睡好;而且普陀山吃的太貴了,老板家的房間今晚也未必有空,剩下的景點也不是很重要了,不如到了桃花島再慢慢休整。於是,鼓勇向前吧。真的趕不上船再留下好了。

好容易,看到“海天佛國石”了!大大的石頭矗立在路邊,上面還頂了一塊“雲扶石”。題寫的人,和題“磐陀石”的一樣,是侯繼高。不過在這裡附近有生平介紹,原來是一位抗倭名將。

然後一路上去,輕松了不少,山勢也似乎平緩了一些。不知不覺就到了佛頂山。時間有限,我們不去天燈台,直接往慧濟寺走去。過喬石題寫的“佛頂山”牌坊前,路邊有小地圖畫著往前不遠就能看到刀劈石。在朱家尖的白山上,導游說,二郎神在這裡試劍,所以留了一塊“試劍石”在這裡;而他試刀是在普陀,因此普陀有塊刀劈石。可是我們過了牌坊後,發現是華山一條道,也就是厲害小姑娘說的她對普陀山印像最深的地方,上面的樹蔭果然很厚,不過因為我們來的時候是正午,所以並沒有她那種置身山洞的感覺。一路到底,是“同等彼岸”的石碑,轉彎就到慧濟寺了。我和GG都沒看到刀劈石在哪裡。傳說中慧濟寺的齋飯此時早就散去了。我們走向出口的時候,發現很多人原路返回從入口出去的。也不多想,到了出口處才發現外面荒涼得很,已經不是景區的樣子了;可是出都出來了,還是往前吧,有路總能走得通的。也幸虧這一往前,我們看到了世界上僅此一棵的——鵝耳櫪。雖然我們不是植物學家,然而爬到佛頂山頂,有一半的原因也是為了親眼見見這世界唯一的珍稀植物。鵝耳櫪旁邊長了不少樹,我們仔細研讀了旁邊的介紹,又對照了樹形,再向旁邊擺小攤賣紀念品的阿姨求證了,才確認了是哪一棵。陽光透過樹葉與樹葉之間的空隙灑到臉上。我和你,也是這個世界上獨一無二的,不是嗎?

遇到了在“佛頂山”牌坊處幫我們拍合影的那家人,於是結伴一起沿著荒涼的路往前走了一段。還好,不算很長,原來又繞回了牌坊那裡。已經1點半了。之前在慧濟寺前的“佛頂頂佛”照壁處,我左腳的涼鞋又壞了,只能勉強拖著走。GG決定我們坐索道下去,然後公交車到紫竹林,去老板那裡拿了東西就趕去碼頭。從索道下來的時候,看到了老板說的島上正在興建的第四大寺,看到了寶塔。老板說得不錯,想來正在整修的梵音洞一帶應該也是這樣的藍色擋板阻住視線,不去也罷。

一進“海風閣”,真是熱鬧:客廳裡大人小孩的四五個人圍著老板一個,鬧哄哄地在談論著游玩的路線和需要老板幫忙采購的飯菜標准。我們昨晚住的房間已經有人住了。生意不錯啊。也好,我們也決定離開了。南天門、短姑道頭,有緣的話留到下一次再來吧。我們提了行李告別,到了前面不遠的小超市買了兩碗泡面,想問老板娘要點開水泡一下,可是老板娘說沒有開水。而且就算泡了,我們又坐在哪裡吃呢?總不能坐在人家門口地上吃吧?正在超市裡聊天的一位中年婦女說:“你們去昨天住的那家吃好了,沒關系的啊。”我們覺得已經出來了,再回去打擾人家不太好,而且剛才裡面那麼多人,再回去豈不是給人添亂;那位婦女不斷地說沒關系的沒關系。超市的老板娘說:“你們不認識她啊?她就是你們昨晚住的人家的老板娘啊!”暈!我們兩個認人能力都很差,一直接觸聯系的是老板,老板娘就是早上出門前見了一面,她正穿著睡衣低頭在拖地,我們也沒看仔細,這會兒換了衣服,一點都沒認出來。老板娘熱情地幫我們把行李提回去了,我們也就厚著臉皮回去了。客廳裡倒是只剩下老板一個,其他客人應該是出去玩了。老板娘還幫著燒了一壺開水。

到達碼頭是2點40,看到一個農行的自動取款機,猶豫了一下沒有取錢,直接去買票了。在候船大廳等的時候,GG想再出去取款,可時間不多了,我們又抱著桃花島上也有建行的僥幸心理,便沒有去取。這一決定後來讓我後悔了一天。


精選遊記: 普陀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