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1~23日去了黃山旅游,景點也就不多啰嗦了,大家都基本滾瓜爛熟了,說下我個人的此次旅行的感受
一、行:
1. 我是坐長途客車去的,是在滬太路中山北路口的長途客車站出發,感覺那個長途客車站不好,班次混亂,車況也不行,我訂的6:10的班次,5:50到了居然說該班次停班,讓我們坐7:30的去歙縣的班車,暈倒,浪費了2個小時,建議大家如果要坐長途車去的話要去中興路那的長途客運總站出發,那裡總體感覺絕對優於滬太路。
2. 兩者的班車都會在上海南站停靠,靠近南面的TX可以去那買票上同一輛車。
3. 買票時建議要問清楚是什麼型號的車,我去的時候坐的33座的金龍,難過得要死,車況也差,回來時坐的是青年(類似北方牌的那種大巴,車況好,座位間距大,車速快而且車穩),票價青年車是130加保險費,金龍是107加保險費,我個人覺得這貴20塊是值得的。
4. 屯溪的黃山汽車客運總站內沒有直達湯口的車,坐去太平的車即可,路過到湯口的,上車和司機說好你要在湯口哪裡下,17塊一個,基本坐滿就發車,60公裡路,1小時車程。
5. 湯口進黃山風景區只能坐黃山新國旅的換乘車(有兩種:中巴和中華轎車,都是藍色的),14塊一個人,坐滿發車,車行10多公裡路到索道站,要注意終點站由慈光閣和雲谷寺兩個,上車前要問清楚,如果4個人建議直接作新國旅的中華轎車,一車60元,人均15元。上車點較多,問下山下入住的賓館客棧,他們會給你指出最近的上車點的。
6. 其實這次回來總結,個人認為如果再去,我會選火車去汽車回。火車雖慢,晚上10點出發,早上10點到屯溪,到老街吃頓中飯在逛一圈,在坐車到湯口基本也就在1點左右,你可以休息,也可以去附近的翡翠谷,九龍瀑玩玩,都不是很累很花時間的景點。但你如果選擇長途車,那就算你早上6點發車,全車高速加上在上海市區內的時間最起碼6個小時,也就是12點多到屯溪,吃頓飯1個小時,到了老街不會不逛一下吧,起碼半小時,回汽車站坐車去湯口,安頓好基本可以晚飯了,所以建議想逛下周圍景點的朋友還是坐火車比較好。你別告訴我你准備下了黃山再逛周圍景點,你強的。
7. 屯溪的長途客運總站攔輛出租到老街一般不超過7塊錢。
二、住
1. 山下:這次我們住的是游豆腐客棧,60元帶空調(晚上6點後供應),客棧設施總體來說相對簡陋點。晚上你可以找他們的程老板幫你們講解下路線,還是蠻有用的,他會給你們一張他們客棧的地圖。如果你們喜歡住的好點,其實也可以訂別的賓館,整個湯口就是住宿吃飯的集結地,個人認為非周末一般100多也就可以訂下來一個設施相對好點的標間了。
2. 山上:我們住的是白雲賓館標間,周末840元,平時620元,感覺白雲賓館還是蠻新的,check in時他們的大堂和公共衛生間給我的感覺都很新,拿到的房間也蠻整潔的,被子不潮,液晶電視,洗澡水很大,沒空調(也不需要,晚上只有15~17度),牆上掛棉襖。我沒住過其他的山上賓館,也沒法比較,但從價格上看除了北海貴點,其余的西海,排雲樓等價錢都差不多。之所以訂白雲,是因為其離西海大峽谷南入口(南出口)最近,步仙橋過了再走40分鐘基本就到了,所以准備下午走西海的建議住白雲。
3. 關於山上睡標間還是多人獨衛還是多人公衛還是帳篷,就按個人喜好來。我個人有少許潔癖,也就因為以前聽說黃山上衛生條件艱苦一直沒游,所以這次定了標間,的確貴,但想想網上說除了標房其他的被單都不是一天一換的就一咬牙訂標間,除了衛生問題,還有空間問題,我覺得標間的空間兩個人把行李一攤就放不下了,別說是6~8個人的了,碰到天氣不好,你還要晾東西就更混亂了。再者就是個人生活習慣了,我們那天逛好西海大峽谷真的是累的夠嗆,晚上7點就睡了,如果不住標間,同房的精力極旺盛的要看電視看奧運你就慘了,到時就有苦說不出了,所以在預算可以接受的範圍內建議訂標間。
三、吃
1. 我們到屯溪老街第一樓吃的中飯,感覺不貴,點了臭桂魚,石耳*雞湯(忘了,好像是田雞),毛豆腐,茶樹菇干鍋,**雞(雞肉外面有面包粉的),130塊。臭桂魚不是很臭,有點像一般的腌魚,還可以,毛豆腐和石耳個人覺得很一般,不喜。老街第一樓在老街的牌坊邊上,中午營業到1點半,這點要注意的。
2. 黃山腳下吃了兩頓,一頓在游豆腐,一頓在一旁的小店。感覺都蠻貴的,反正不便宜。他們裡面的徽州特色菜都不比老街便宜,建議吃特色的還是到屯溪的好,在湯口吃吃家常菜即可。游豆腐那個廚師感覺一般,我點了魚香肉絲居然第一次吃到如此清淡的口味,不酸不辣不鹹。另外不要給湯口的小店招牌迷惑,什麼青菜2塊,辣椒土豆絲6塊等等,你進去坐下看菜單,也就他們招牌上幾個素菜便宜,其余的巨貴,糖醋排骨36塊,暈倒。
3. 山上,我是一頓也沒吃,都自己帶上去的,在山上自己解決了3頓,其實也可以在山上稍微吃點的,我看到白雲賓館餐廳寫著一葷一素40元,其實還是可以接受的。
4. 我自己是帶著自熱米飯、泡面、罐頭食品、火腿腸、面包和1.5L的水上山的,爬得要死,真的是累,特別是自熱米飯,沒玩過的可以帶上去玩下,不想玩的就不推薦了,不好吃,15塊一盒,又重,還不如在山上的餐廳吃炒飯,我上了山後8點開始就一直在想早點吃中飯把它吃了減負。我下山到半山寺的時候看到一中年婦女一人拿著3盒用個塑料袋拎著上山,狂汗啊!!
5. 水看天氣帶,也要看你的行程帶。山上天氣好的適當多帶,霧天帶個1.5L足夠,下雨天(特別是不穿雨衣不行的)只要帶一小瓶即可,到時你滿臉是水,不會覺得口渴了,我第一天霧天,我喝了一瓶1.5L加1瓶600ml的(我平時很能喝水),第二天一早出門就下雨(大雨),灌了1.5L和1小瓶的水,到了玉屏樓都沒喝過,要爬天都了,為了減負扔了1.5L的,爬了一半為了安全喝了半瓶小的,也扔了,直到山下才覺得口渴,買了瓶水(3塊)補充下。還要看行程,不准備坐索道上山的就別多買了,你帶個2L水還沒到行程的一半不是喝光了就是扔了,然後到山上你口渴還是要花10塊一小瓶買,所以歸根結底還是建議上山一定要坐索道,不管前山還是後山上。還有山上買水可以找挑山工,他們會自己做生意,在北海我們問他們買小瓶的水是5塊。
6. 說起了雨衣,就聊下吧,你可以根據山下的天氣推山上的,山上肯定比山下惡劣,山下晴天,建議你買件加厚雨衣(3~4塊)上山,陰天最好帶上雨褲,如果山下在下雨,祝賀你,把雨衣雨褲雨鞋(厚的鞋套)准備齊全吧,我在山上第二天碰上雨天,雨衣根本沒用,風加雨直接無視你的雨衣,順著褲子把你的鞋子一起濕個透,那時我真的懷念雨褲這樣東西,你可以拿條牛仔褲浸水裡,再穿上爬個20樓先體驗一把。再說下雨傘這個東西吧,建議帶一把,在黃山上不是所有地方都不能撐,我看見50%的導游都撐傘的,基本在旅游團常規路線上不打雷的時候撐傘是不危險的,比較陡的地方和高的地方不建議撐傘,主要是風大。游西海和上天都絕不能撐傘,雨傘的主要功能是下大雨你還是能夠拍照的,穿雨披的話你的照相機就……。
四、游
我的有黃山的路線為:
第一天:後山雲谷寺新索道上6.30——小夢幻6.40——豎琴松6.50(0.5Km)——始信峰7.00(0.2Km)——豎琴松7.15(0.2Km)——黑虎松7.20(0.5Km)——北海飯店7.30(0.5km)——清涼台7.40(0.5km)——猴子觀海8.00(1km)——北海飯店8.20(1.5km)——光明頂9.15(2.5km)——天海9.35(0.5km)——白雲賓館9.40(0.2km)放好行李10.00——光明頂10.20(0.7km)——飛來石10.40(1.5km)——排雲亭11.00(1.5km)——西海大峽谷北入口11.10(0.5km)吃中飯11.30——谷底1.00(2.3km)——服務站2.00(2.6km)——天海3.30(4.2km)其中霧大到過了步仙橋都不知道——白雲賓館入住3.45
總行程:21.5公裡左右
第二天:起床4.30下雨——白雲賓館出發6.00——鰲魚峰6.20(0.5km)——經鰲魚洞到百步天梯至蓮花亭6.50(1.6Km)——玉屏樓索道7.20(1.2km)——同伴坐索道下7.30——迎客松7.45(0.6km)——老道口天都峰北坡8.10(1.0km)——下雨大風無人上天都猶豫一刻鐘——天都峰鯽魚背9.00(1.5Km)——天都峰頂9.15——天都峰南坡出口10.40(2.5Km)巨難走——經半山寺到慈光閣11.40(3km)
總行程:11.9km
1. 強烈建議坐索道上山,千萬別省這個80塊索道費,得不償失啊,索道的終點站才是黃山游的起點,你爬個6.5公裡上山,連續的上坡,你若平時不經常鍛煉你肯定倒在起點上。如果你說你熱愛爬山,我可以建議你從慈光閣開始爬,直接從南路上天都峰再到玉屏樓,如果這樣沒讓你爬得崩潰的話,你可以報名鐵人三項了。
2. 去西海前一定要把行李寄存,西海的上山一樣會讓你絕望,而且是絕望幾次,西海不管從哪個入口進,我覺得走的上坡和下坡的路是差不多的,但北入口一環二環的風景要比南入口的要好(好多少不知道,我們進西海時晴天,到谷底下暴雨,到南入口處大霧彌漫,能見度小於20米)所以建議從北面進(排雲亭),體力好的時候有心情看風景,沒體力的時候只會看路,腦子裡只會想怎麼還沒到頭。從北入口進到了一環二環建議都走左邊,我是一環走右邊,二環走左邊,到了一環底往上看覺得一環走左邊可能要比右邊要壯觀。
3. 天都峰不能勉強他人,身體狀態不好的也別爬,那裡真的不是想爬就爬的地方,腳不好真的可能會下不來的。減負爬行最重要,個人覺得鯽魚背是黃山最有價值的景點了,這種感覺你要到了才能體會,到了天都絕頂我才領會到什麼叫“人處絕頂我為峰”,而且天都峰不是你想爬就能爬的,5年輪休,惡劣天氣也會封山,還受你自己身體狀況的限制,所以和參加奧運會一樣珍貴,身體允許的話絕不要錯過。我當時的情況就真的很讓我猶豫,同伴腿不行,先坐索道下去了(我背包給他了),天在下雨刮風,整個天都北路一眼望上去沒一個人,我猶豫了,萬一在爬得過程中出事人都沒有一個怎麼辦,整整猶豫了十分鐘,一跺腳,上,結果等到了慈光閣和同伴會合,我也和他一樣成廢人了,這個廢絕對是天都南路下山下的,我下山下得崩潰了。整個翻越天都的過程一共碰到5人,可見翻越天都要比征服西海還要值得炫耀的。
個人覺得天都北路給人看上去壯觀的感覺,天都南路才是考驗人的地方,你對你上山的能力有信心你可以選擇南路上,你對你下山的能力有信心你可以選擇南路下,他都可以叫你喪失信心。
4. 從排雲亭到光明頂的路基本都是上山,也會走得很累。
5. 常規路線是鰲魚洞是下行,一線天是上行,前山下是走鰲魚洞的,但建議早的話人少時從一線天下,比較驚險。
總結就這些了,希望其中會有1~2條對你有用。

(天都北路)

(鯽魚背)

(西海大峽谷2環某處)

(西海大峽谷谷底(注意正中山峰上部的懸空棧道))

(猴子觀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