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橋流水船家—古鎮同裡一日

作者: amyou

導讀背起背包,旅行仿佛有著神奇的魔力,牽引著我們一路前行。目的地,既有我夢想已久的蘇州杭州等天堂般的城市;也有六朝古都--南京,更有小橋流水的--古鎮同裡。當然,在每個人的眼中,對美有不同的認知,但蘇州、杭州確是公認的美景之地,而我的一路行程,卻對小橋流水的同裡更為欣賞。到達同裡站已是中午,從杭州出發的大巴一路開了近四個小時。其實從杭州到同 ...

背起背包,旅行仿佛有著神奇的魔力,牽引著我們一路前行。目的地,既有我夢想已久的蘇州杭州等天堂般的城市;也有六朝古都--南京,更有小橋流水的--古鎮同裡。當然,在每個人的眼中,對美有不同的認知,但蘇州、杭州確是公認的美景之地,而我的一路行程,卻對小橋流水的同裡更為欣賞。到達同裡站已是中午,從杭州出發的大巴一路開了近四個小時。其實從杭州到同裡的路途並不遠,但走不了高速,省際國道。伴隨著各色車輛前行,也包括自行車及過馬路的行人,當然快不了,基本沒超過四五十邁。倒是沿途欣賞了浙江和江蘇的景致,江南的景色處處迷人。同裡車站很小,基本相當於北京的一個公共汽車往返的中轉站,上下的人也不多。因為,這不是一個旅游的旺季。進入古鎮,感覺到了一個影視劇中才會出現的景致。一條內河彎曲,將小鎮的舊式灰牆青瓦的住宅以及屋前的窄廊串聯起來。幾個人合租了一只烏棚船,任船老大撐著它載著我們各處穿行,一路擺過大大小小的幾十座石橋。它們有的只用幾塊青石板搭建,簡單的連扶欄都省了,可行走在上面的人們,如平常一般的或健步如飛或閑庭信步,卻沒有絲毫落水的擔心;有的則設置成拱形橋,式樣像極了公園裡能見到的那樣,上有雕刻的花紋,中間還刻上橋的名字,什麼魚行橋、吉利橋、長慶橋 ... 當然均取自祈福之意。沿河的兩邊,間或種了許多樹,只覺得它們郁郁蔥蔥,把整條小河都掩映在了樹蔭裡。每隔三五十米,由岸邊向下至水面修砌了八字型的幾級石階,想那是方便沿岸的住戶洗衣取水用的。低頭看水面,才發現原來水並非清靈透明的那種,而是一種深綠色,像極了戒面上的祖母綠寶石。遠遠地看到一只船上,撐船的是名婦人拿著竹竿,船尾有幾只魚鷹。只見她竹竿一揮,一只魚鷹驀地向水裡衝去,轉瞬間叼著一尾魚又落到了船尾。引得眾人都向它們的方向觀望。我奇怪地問船家,這魚鷹真的是自己在尋食嗎?船老大狡黠地一笑,指著那尾船說,那只是一種表演項目,船頭的老婦會收錢後指揮魚鷹做表演。 呵呵,原來如此啊!雖然有些淡淡的失落,但經濟發展已經滲透到國內的各處,這也是稀松平常的事了吧!只是自己不喜歡這類表演罷了。烏棚船沿著即定的路線,緩緩地滑過了幾座頗具古意的宅子,有的屋檐四周掛著長形的紅燈籠,門前挑著幡,想來是座酒家;有的門楣刻著名號,像上元堂,天主堂之類,應該是小鎮上傳播教義的住址吧。再細看住宅的建築形式,有的房基顯出了水面,與大部分齊岸以上青磚,石灰牆的材料不同,齊岸以下的宅基一般都由條型的石塊壘起的。我這才明白,為什麼看似古舊的,浸在水中的宅院,卻能矗立上百年的時間,而屋上木窗更像是百年前的古董。船頭轉過一座橋,眼前的景物很熟悉,原來已經回到了剛才上船的船塢,小鎮的河是貫通的。這個下午並不十分炎熱,雖然是江南的八月,氣溫在三十多度,但好像小鎮的溫度要比別的地方低一些。選了一家網上知名度較高的居家客棧,又點了他家極富盛名的白蝦銀魚等等,要了壺茶,悠閑地坐下來等。才發現,居然坐在了剛才魚鷹表演的對岸,不禁啞然失笑。

旁邊不遠處一位老婆婆在炸臭豆腐,趕忙過去買兩串,味道雖沒有突出的感覺,但在小鎮的岸邊和著清風,夾著悠閑,還是不錯的感覺啊。不一會,白蝦上桌了,居然是海米般大小,味道也平淡無奇,其他的菜品也極一般。算賬時更是驚人,一盤蝦米基本賣到了大蝦價位,雖然點菜時有心理准備,但看到的菜品的確是太令人失望了。感覺和整個小鎮的風情不相符。難道網上的推薦有假?倒不如剛才的兩串臭豆腐讓人愉樂,心中不覺有些悵然。在小鎮,如果在路過的商家沒有買東西而向他們問路的話,基本是得不到任何答案的。他們會奇怪地看看你不回答,或是讓你明白他們聽不懂你說的話。可轉眼間你又會看到,如果有游客向他們買東西,他們立刻就能聽懂了,還會用多數人聽得懂的話來回答。唉!民風已經不再純樸啦!http://***/ritchiezhang



(綠蔭)



(‘TA’家客棧)



(午後的流水)



(漁婦和魚鷹)



(獨行巷)


精選遊記: 南京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