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1月的廬山,小雨淅瀝瀝的下個不停,這個季節本不是上廬山的最好時機,但一直以來廬山的雲海、瀑布雲、霧淞,還有那頗具口碑的廬山之戀還是吸引了我們的腳步,於是廬山便迎來了兩個不速之客。依維柯客車在蒼茫的霧色中穿行,不停閃爍的應急燈向廬山宣告我們的到來。由於我們乘座的是南昌長運的小中巴,司機長年累月的在跑,車技磨煉得十分高超,再加上對路況已是駕輕就熟,所以一路上沒有發暈的感覺。透過車窗望外面,只見白茫茫的霧氣繚繞,路面能見度極低,曲折彎多的山路告訴我們車子是行進在險峻的山腰,可是由於看不清周圍的環境,倒讓我們免卻了許多的擔心。
到達廬山山上的牯嶺鎮時已是晚上近7點鐘了,街上霓虹閃爍,到處燈火通明,倒也有一些節日的氣氛。打的去我們電話預訂的賓館,並跟的士司機約好了明早包車去游二線景點,司機是位和藹可親的大姐,有著山裡人的質樸和熱心,路上向我們簡單介紹了這幾天的天氣和鎮上的情況,車費也留到明天一並再收,全然沒有其他景區那種或宰客或導購讓人煩不勝煩的行為。這一點在此後的游覽中也體現得淋漓盡致,讓我深深地感受到廬山人民那種文明待客、規範經營、熱心助人的良好風氣。
訂的賓館是掛牌三星,環境和住房都不錯,而且鄰近街中心,但是由於只剩下面積較狹小的標間,我們想著現在是淡季,鎮上應該還有很多其他的賓館,便想到別處看看,結果惹急了老板,愣把房價從原來的180元降到80元,讓我們撿了個大便宜,老板還答應明天給我們換豪華間。
我們從街尾走到街頭,終於找到網上廣為流傳的石牛酒家和一點香酒家,可惜前者沒有開張,後者從外面看來確實不敢恭維,便找了一間看起來比較干淨的飯店進去,見到一幫子估計是網上發貼集合過來的驢友圍著飯店的煤暖爐取暖侃大山,據說是住在這的,邊借了光烘烘有點濕的鞋子。晚飯吃的是廬山最出名的石耳和石雞,實際上就是木耳和青蛙,兩只一斤二要了我六十塊錢,不過吃起來味道確實不錯,肉質嫩滑,骨硬皮爽,果然不是用飼料喂的,另外令人贊不絕口的還有廬山小白菜,聽說全部不用化肥農藥,吃起來脆香,而且沒有渣梓,比起來,城市裡的那些蔬菜根本無顏稱“菜”了。一頓飯花了一百大洋,嘿,跟旅游團比算得上FB了。
出得門來,路上游人更是稀少,看看手表,才九點多,要在城市,現在可正是黃金時間呢。回到住地美美的洗了熱水澡,便准備約會周公。不慣開著又悶又吵的暖氣,只好把四床被子都褒在身上,才勉強入睡。
第二天先游廬山的二線景點,自由出行就是好,可以一睡睡到八點半,再慢吞吞的起床,花十塊錢在賓館附帶的小餐廳吃早餐,每人三只包子一只蛋糕兩只雞蛋再加一鍋白粥一杯牛奶撐了個半死,昨天約好的車子也如期到達。
先去的是含鄱口,所謂含鄱口我的理解就是把鄱陽湖含在口中的意思,確實如此,不過人說廬山一年三百六十五年,有一百九十二天是霧氣寵罩的,所以我們剛到達的時候霧氣也把整個鄱陽湖鋪天蓋地的罩住,不敢想像倘若霧氣全部散盡,面前居然是一個波光遴遴、白鷺遨翔、一望無際的大湖時那種震撼的心情。但是很明顯的,今天是不會有這樣的奇跡出現了。不過當我們走近的時候,發現霧被風吹散了一些,露出了如同水墨畫般的秀山翠松的時候,還是不禁發出了一聲驚嘆。可是當我手忙腳亂的調好相機,旁邊的LP已騷首弄姿的擺好POSE時,霧氣卻毫不留情的再次扮演了美景殺手。氣得LP差點沒把那台破NIKON扔下山崖。
陪同的出租車司機大姐還擔任了導游的角色(免收導游費喔),跟我們說,山裡的霧氣時散時聚,說不定你們等會從裡面出來的時候又可以看到的。我們便往沿著兩邊紅楓秋松夾著的石板小道往望鄱亭走去,道中白茫茫一片,令人如登仙境,我忽然想起之前看到的世界上十條最美的小路,難不成,這也是其中的一條?!

山中最多的是松樹、紅楓、梅樹、桃樹、柳樹和銀杏,除了紅楓以外,樹的葉子大多掉光了,只剩下禿禿的樹枝或細細的花蕊,雖然給人一種凄涼的感覺,卻也讓人不得不贊嘆它旺盛不屈的生命力。到了望鄱亭,霧兒還是濕濕的跟在身後,小雨也輕輕柔柔的落在傘上,傾訴它們靜靜的情思。前路已經用鐵絲網封住,我們折返身往回走,卻無意中發現霧氣不知何時又再次散開,山啊、亭啊、樹啊,又偷偷的探出頭來,讓游客們再次欣賞到一幅長長舒展開來的雲海山水畫卷。
從含鄱口出來,我們乘了軌道車去看著名的三疊泉,坐在車內一點也不覺得冷,可是看到兩邊冷清的風景卻讓人產生一絲絲寒意,溪水仍在不知疲倦的流著,樹木仍在悄悄倔強的成長著,魚兒仍在快活自在的游著,四季在秋黃春綠的不停更替,可是一切都遵循它們自己的規律在正常運轉著。
由於我們是從廬山到的三疊泉,因此在進入三疊泉景區時必須購買一個返山標志,回到廬山景區時要憑此返山標志才能進入,這樣做是防止有游客從其他地方進入三疊泉時不購買廬山門票,而通過三疊泉進入廬山。我們下了軌道車,也不知道走了多少級台階才進入三疊泉景區,而進入景區後,台階越來越陡、北風也越來越凜冽,身邊不停有走得累的游客坐著山夫們抬的滑杆經過,幾乎是呈六十度角的向下傾斜,看著十分恐怖,我心裡想,還是把生命掌握在自己手上好點。
走走停停的,腿肚子都快抽筋的時候,一千四百多個台階終於走完了,下到觀瀑亭,才看到兩道白練直直的懸掛在山崖上,煞是壯觀,其實這裡還不是李白兄“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之所在,不過也有幾分這樣的神采。只是我站在觀瀑亭向上望,卻左看右看都看不出三疊的意思,而大伙已經站在上面拍照留影忙得不亦樂乎。問了旁邊的商店卻說這個季節是看不到三疊的,不過他可以幫我們用電腦現成的圖片幫我們合成一張。我心裡想,要搞合成的我自己不會在網上當下來DIY嗎?不過還真有幾位師奶願意花這個冤枉錢,還美滋滋的拿來炫耀,明眼人一看就看到破綻,照它這個照法,非得把人吊在半空不可。

三疊泉
三疊泉只能給我們“不是吧”的評價,我們怏怏准備離去,卻在不經意的回眸中發現了三疊泉的秘密。原來,站在瀑布下面是看不到三疊的,非得要在往回走的欄杆邊才能看到三疊的全部面目,於是再次按下快門。
返回的路程更加疲憊了,基本上是幾步一歇,快返回到廬山景區的時候,有人在驚呼霧淞出現了,我們急步向前卻啞然失笑,只是一些小水珠凝結而已,還沒到霧淞的境況,希望氣溫快下降一些,或許明天我們就可以看到真正的霧淞了。
今天最後一個行程是去五老峰,五老峰是五個作老人狀卻又形狀各異的山峰,五個山峰還組成一代偉人毛澤東的側臥頭像,真可謂是“說是就是,不是也是”,我們無幸這個奇觀,只緣身在此峰中。在一峰的待晴亭,我們靜靜的坐著,看霧卷霧舒,聽雨點滴滴答答,享受只有兩人悠然相對的那一刻清心和安寧。在二峰我們看到了長於險崖的廬山松,以它只有三百年的生命傲然面對那長在山谷中、長在半山峰中縱然已歷經千年的古樹,來證明生命沒有時間長短之分,只有價值輕重之分。
五峰我們只爬了二峰半,回程的路上不斷有游客匆匆而來,急切的詢問我們還有多少路程,似乎我們的回答能使他們決定是繼續前行還是打道回府,我們便不斷善意的撒謊,以此鼓勵他們去探求更美的風景,俗話說得好嘛“無限風光在險峰”。
傍晚回到賓館,美美的睡到六點,然後去鎮上唯一的影院去看電影《廬山戀》,這部影片已經獲得單一影院播映次數最多的吉尼斯世界紀錄了,從80年開始到現在已經播了差不多一萬多場了,我們是這一天晚上最後兩個踏入影院的觀眾,是這部影片的第1518886位觀眾,可以說是24小時內這個世界紀錄的保持者,不過到第二天晚上的7:00鐘這個記錄就會被再次刷新了。影片的情節其實很簡單,也說不上曲折動人,影片人物也不多,算起來出場時間超過五分鐘的演員也只有七個左右,跟現在的大片比起來,投資簡直是九牛一毛。但是演員的真情演繹尤其是女主角對愛情的執著追求和打破世俗女追男的時尚觀念還是給我們很深的印像,七十年代末的作品現在看來一點也不覺得落伍。看完電影九點多鐘,還是找回一直去的那家飯店打火鍋,在冰天雨地的夜裡,兩個人圍著熱烘烘的火鍋喝著沁入心脾的啤酒,那種感覺只有一個字可以形容,“爽!”
很快就到了元旦的第三天假期了,我們還是睡到八點半,退了房間吃過早餐,把行李放在賓館,我們輕松上路去游一線。一出門,便看到樹枝上已經結上了一層白白的冰掛,讓我們的心情一下子晴朗起來,然而一路上往一線景點走去,卻發現冰掛已經在融化,樹上不停的滴下水珠來,不禁又懊惱起來。這時有出租車司機經過詢問我們要不要去看冰掛。原來這邊是南山,溫度高一點,在北山那邊卻是個冰雪世界呢,我們馬上暫時放棄了游一線景點的念頭,驅車趕往北山。
其實兩邊只隔著一條街,但是越往北走溫度就越往下降,樹上的冰掛也逐漸的厚實起來,走了沒多遠,已經感受到刺骨的寒冷,我們完全進入冰層世紀了!而這時車子已經發出轟鳴聲,再也走不動了,即便停下來也向前滑動,司機趕緊拉了剎車,也只好讓我們下車,雖然司機叮囑我們要小心地滑,可一下來還是差點摔了個跟頭,只好小心翼翼的像滑冰一樣向前移動,只見地面寒氣逼人,路邊的樹木草叢已經全部結成了冰條。梅花結冰了像是瑩光棒,發出細細的光芒;松樹結冰了像是玉珊瑚,在寒風中招搖綻放;草兒結冰了像是白玉帶,晶瑩剔透,這一切構成一個玉玲瓏般的世界,煞是讓人喜愛。對於在南方從來沒有見過冰雪的我們,更是充滿了新鮮、自由、脫俗的感覺。旁邊偶然有做足准備,穿著釘鞋或草鞋柱著杖的驢友施施然經過,那份超然的灑脫頓時引來一片羨慕的目光。
欣賞完這一片冰雕玉啄般的美景,我們只能原道返回,因為這時候交警已在前面設崗不讓下山,偶見上山來的車上都已經在輪胎上纏上了防滑鐵鏈,看來前面估計已下起了小雪罷。
再打的回到一線景點,驀然又是另外一個世界,那是一個陰霧迷漫的世界。第一個景點是如琴湖,很難相像這裡曾經是一個寺廟,如今卻已經變成一個小提琴形狀的美湖。沿著花徑小道從湖邊走進去,可以看到白居易被貶司馬時曾隱居過的草堂,都選擇在如詩如畫的廬山隱居,這群文人騷客們還真是有獨到的眼光。
如琴湖對面就是一條山間小道,從這裡可以通向錦繡谷和仙人洞,谷中奇峰怪石,奇花異草,景色果然別有一番風格,山中有一斷橋,又稱天橋,相傳是朱元璋戰敗到此,無路可走,忽見神龍化身天塹而安然過渡,待追兵趕至時橋卻轟然斷裂。朱元璋稱帝後便將之封為天橋。從這裡也可望見對面山峰若隱若現,有時如水洗般清晰,有時又隱身霧中,只教人想化身齊天大聖,打個筋鬥雲飛到峰頂,領略那一覽眾山小的豪邁。只可惜好景不長,再往前走一段路,霧氣越來越重,到後來就全部都看不到了。
從仙人洞中出來,就到了烏龍潭和黃龍潭、三寶樹,傳言古時有烏龍和黃龍為爭三寶樹大打出手,致生靈塗炭,後村民請來仙道降妖,將烏龍和黃龍用降龍石鎮住化為兩道潭水,一道水黑如墨,一道水黃如濁,便是如今景點名的來歷。我們進來的時候,空無一人,讓我們有遠離塵世凡囂,萬籟俱寂,回歸自然的感覺。
三寶樹是三棵參天古樹,樹齡均在六百年以上,分為松、柳和銀杏,其中銀杏樹更有一千六百年之久,確實稱得上是活化石了。
走過三寶樹沿回龍路往蘆林湖方向走去,途中要經過一段森林,一望無際的林海更是讓人仿如隔世,我們卻很輕松的走過,不必擔心有山賊跳出剪徑,也不必擔心有大蟲蹦出拿命,這種感覺真是舒暢到了極點。
蘆林湖是一線景點的終點,站在蘆林大橋下向橋頂望去,如一座厚重的大壩,很是壯觀,走到橋上,望見湖面水清如鏡,廬山戀中的男女主角就曾在湖兩岸中游到一起深情相擁,確實是一面清人湖呢。
臨走了,LP還非要到鎮上去買點草莓,最後一下買了五斤,雖然比城市裡的還要貴很多,可是這裡的草莓確實非常不錯,又香又鮮又甜十足草莓味,強烈推薦!走的時候天上又淅瀝瀝的下起了小雨,不一會竟然下起了冰子。我打開車窗接了幾顆小冰珠,冰涼在手,暖意在心。也許,我們走後,這裡會飄起羽毛般輕柔的小雪,明天就又是一個截然不同的廬山了。別了,廬山,等到夏花燦爛的時候,我們還會再來探望你的。

(山水畫卷)

樺樹)
更詳細資料及照片請進入我的博客: http://ribbonlu.blog.***/blog/static/315431120076131132139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