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熱的天氣無處可逃,我是親水的巨蟹座,那就干脆尋處有海水有風景之處去徹底感受和擁抱夏日陽光。手指在地圖上一劃,落在了廈門。一家三口准備停當,制定了詳細的行程圖和預算表,在網上訂購到了價格極低的機票,開始出發。8月2日晚上21:30,南航CZ3243班機從桂林兩江機場起飛,22:50到達廈門高崎機場。我第一次坐飛機,除了覺到飛機起降時雙耳轟鳴全身失重也沒什麼特別感受,只好對著漂亮的空姐發呆。因為飛機晚點,出了機場已經找不到計劃中的公共汽車,好在還有到火車站的中巴車,每人6元。到達火車站,這裡正在進行道路建設,根本找不到在Google地圖上的印像,而且也不見公車蹤影,只好打的前往在網上預訂的旅店。本著節約原則,我們行前的計劃中,機場-火車站-旅店這條路都是乘公共汽車4塊錢搞定,現在乍到廈門便已大大超支,真是傷腦筋。的士來到廈門大學附近預訂的旅店,門前髒亂的環境就令我們大失所望,已經無心再進去入住。叫司機把我們拉到不遠的星級綠晶酒店,一問只剩下一間商務套房,咬咬牙住了下來。於是計劃中的160元住宿費直接翻了一倍。從未住過如此奢侈的套房,跟老婆笑著說反正已經超過預算,在廈門就徹底地浪費一次,好好享受美妙旅程。8月3日一個好覺到8點起床,窗外驕陽如火,盡情散發夏日熱力。在酒店餐廳吃過免費的自助早餐,就到前台退房結帳,畢竟對我們而言一夜三百大元的消費還太過奢侈。出了酒店門口就到位於五老峰下的南普陀寺,這是閩南有名的千年古剎,始建於唐代,由於該寺以奉祀觀音為主,又在我國佛教四大名山之——浙江普陀山之南,故稱南普陀。我們並非虔誠的佛教信徒,只在寺門外轉了一圈。南普陀寺旁邊就是廈門大學,由陳嘉庚先生創辦於1921年的廈大,一色被喻為“穿西裝,戴鬥笠”的中西合壁建築,再加上成片的綠蔭、草地、芙蓉湖、情人谷,一對對的小情侶出雙入對,確實不負“最浪漫校園”之譽,不知道廈門大學的學生成績如何,換了我在這裡恐怕不會對學業有多大興趣。在廈門大學招待所要了一個房間165元,體驗一下住在校園的感覺。從廈大南門出來過了一個天橋就到了白城海灘。生於內陸的我只到過一次廣西的北海銀灘,看見大海自然十分興奮,帶上兒子飛奔到海邊玩水。與北海相比,這裡的沙子很粗糙,海水也比較髒,但是絲毫不影響我們的興致。沿著海灘一路走到胡裡山炮台,這也是廈門的名勝景點。胡裡山因為毗鄰廈門港,其軍事價值十分重要,公元1894年清政府開始動工修建現在的炮台,從德國購入兩尊克虜伯巨炮鎮守閩海,被英國人稱為“廈門要塞”。其後的風雲歲月中,胡裡山炮台充分展示了它的威懾力,幾次戰鬥都令入侵之敵討不到便宜。尤其是1937年與侵華日軍的血戰更是可歌可泣。可惜的是,在戰火硝煙中保存下來的兩門大炮,其中的西炮卻在1957年被狂熱的人們拆解用來作為鐵廠的原料,剩下的這一門,就成了“世界上現存的最大、最早、最完整、保留在炮台原址上的後膛海岸炮”。現在的胡裡山炮台已經成了一個純粹的旅游區,就如公園內一塊巨石上的前人刻詩:“渡海尋山意若何,登山觀海興尤多。振衣獨立秋無際,萬裡滄溟靜不波。”人們來到這裡或品味歷史或觀景冶情。在胡裡山炮台轉了一圈,乘公共汽車到珍珠灣,與兒子又去玩水游泳,海水還是不夠干淨,但是有很多鴿子和白鷺在沙灘上飛翔,廈門果不愧“鷺島”之稱。玩累了,海邊有一家餐廳格調挺不錯,就在那兒吃過午飯,然後繼續乘公共汽車去廈門會展中心。會展中心顯得很冷清,門前的一大塊草地上只有幾個環衛工人在澆水,一個悠閑的老人在專心地放風箏。我們看了一下,就沿著環島路往回走,在烈日下和海風中慢慢欣賞沿途景色。來到椰風寨,這是一個很大的海濱浴場,兒子玩水已經上癮,迫不及待地跑到沙灘嬉戲。直到天色漸暗,直接乘公共汽車回到廈大住處,洗澡吃飯,在廈大校園隨意逛了一下就休息,期待第二天的鼓浪嶼之游。

(廈門大學)

(廈門大學)

(胡裡山炮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