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是山西省的省會城市,名勝古跡也不少,理應在那裡多呆一些時間,但是由於那裡的交通等因素,所以我就把太原的游覽時間壓縮了,只安排兩個半天。7月16日上午10點半,我在昔陽坐大巴去太原。由於司機為了省錢,不走高速公路,途中又遇到一次小的塌方,再加上那裡有不少司機不講職業道德,不排隊等候,非要逆向超車,使大家都動不了,結果開了近3個小時,終於在下午1點半不到的時候到了太原建南汽車站。但是那裡沒有到大同的車,所以我只好打的到火車站對面迎澤路上的汽車站,寄存好行李,在市中心商業街柳巷附近吃了午餐,開始了太原半日游。首先游崇善寺,它位於太原東部的上官巷內,那是一條頗為安靜的小巷。該寺始建於隋末唐初,最初本是隋煬帝楊廣的行宮,明代洪武十四年(公元1381年),明太祖朱元璋第三子朱棡為紀念其母後馬皇後,在原寺基礎上進行了擴建。擴建後的寺廟規模頗為龐大,外觀也極顯赫。清代同治三年(公元1864年),崇善寺毀於一場大火,現僅存大悲殿、山門、鐘樓和東西廂房。那裡現在是山西省佛教協會的所在地。整座寺廟紅牆碧瓦,古樸大方,寺門前的一對銅獅子據說是明代所鑄。大悲殿是寺內的主要建築,這是一座具有典型明代風格的建築,殿內的三尊雕像最是有名,分別為千手千眼11面觀音、千缽文殊菩薩和普賢菩薩,這三尊塑像造型別致,色彩絢麗,衣紋線條流暢,是不可多得的明代藝術珍品。此外崇善寺內還珍藏著大量宋、元、明版的藏經,價值不菲。但是門票卻是我這次出行中最便宜的,只要2元錢。出了崇善寺,馬上打的到雙塔寺。三晉名剎雙塔寺,位於太原市城區東南方向,距市中心四公裡左右的郝莊村南。在那裡,綠樹紅牆,寶塔梵殿,龕閣玲瓏,碑碣櫛比,花卉溢香,松柏凝翠,肅穆幽靜,古香古色。雙塔寺的建築方位,一反我國千百年來寺院建築坐北朝南的傳統習慣,因地勢而拓建,居高臨下,坐南朝北。可謂背擁太行群峰,面俯汾水一帶。身臨其境,憑著古老的塔身,可廣瞰古城太原之全貌,晉中盆地之沃野千疇。雙塔寺,本名“永祚寺”。只因其寺內那兩座“巍峨壯觀,聳入雲端”的古塔,引人矚目,才被世人習慣稱呼為雙塔寺。久而久之,真正的寺名漸不被人注視,而俗稱卻家喻戶曉,人人皆知。雙塔寺始建於明代萬歷中葉,大約在萬歷25年至30年之間(公元1597——1602年),距今 400多年。著名的雙塔就在塔院裡。兩塔均為磚石結構,都是13層,50多米高,由明代高僧佛燈主持修建。兩塔相距60米,雕飾清麗、輪廓分明,塔的外壁和內壁間還有盤旋式階梯,可以到達11層,據說站在塔頂遠眺,太原全市風景一覽無遺。遺憾的是現在非但不讓上去,而且在離塔基20多米處拉起了繩子。游客只能在外面觀望了。雙塔寺的門票很貴,相比之下是崇善寺的10倍,20大洋。雙塔寺非常大,如果要仔細的游覽,估計要有半天的時間。由於我准備當天趕到大同住宿,所以只能走馬看花了,匆匆地在裡面轉了一圈。游玩雙塔寺,壞啦!竟然找不到出租車,摩的司機又不敢去汽車站(怕被抓),就連公交車也不見蹤影,好不容易攔到一輛上面有客人的出租車,拼車到了汽車站。坐走高速公路的大巴去大同,順利完成了太原半日游。

(太原5.1廣場)

(崇善寺大門)

(大悲殿)

(雙塔寺大雄寶殿)

(雙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