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說山西好風光之一——大寨

作者: dyx雲游四方

導讀我說山西好風光之一——大寨這次山西之旅我精心做了很久的准備工作,准備從北到南一線游。首個地點應該是大同,但是由於車票的原因,買不到上海到大同的臥鋪車票,只能買到太原方向的K372次臥鋪車票,所以我的第一站就改為陽泉,目的是為了去看昔陽大寨的永貴大叔!說起大寨,80、90後的小青年還會以為是廣西龍勝的大寨。記得在出發前,我校有一位年輕老師問我到 ...

我說山西好風光之一——大寨這次山西之旅我精心做了很久的准備工作,准備從北到南一線游。首個地點應該是大同,但是由於車票的原因,買不到上海到大同的臥鋪車票,只能買到太原方向的K372次臥鋪車票,所以我的第一站就改為陽泉,目的是為了去看昔陽大寨的永貴大叔!說起大寨,80、90後的小青年還會以為是廣西龍勝的大寨。記得在出發前,我校有一位年輕老師問我到山西的首站是哪裡?我說是大寨,他笑得合不攏嘴,說我要麼是在忽悠他?要麼就是年事已高成了老糊塗了?連大寨在哪裡都搞不清了!所以一般來說,只有50歲以上的人對大寨還是記憶猶新的,記得在“文化大革命”期間,叫得最響的口號之一,就是“農業學大寨!”2008年7月14日晚上21點44分,我在上海火車站坐K372次火車赴陽泉,夜宿火車。第二天(15日)下午16點27分到陽泉,一下火車,就犯了一個“錯誤”!當我出站時,在馬路邊看到一輛中巴,掛著去昔陽的牌子,當時車上沒有幾個人,售票員在不停的叫著“昔陽!昔陽!”根據以往的經念,那是一輛在馬路上拉客的車,絕對不能坐,我還是多走幾步路,到汽車站內坐正規的車。汽車站離火車站不遠,出站左拐走5分鐘就到了,我問那個身穿制服、長得很漂亮的年輕女售票員:到昔陽多少錢?她用極不標准的普通話回答說:1塊5!我一聽,不對啊!幾十公裡的路只要1塊5?於是我再問了一遍,她用極不耐煩的口氣再次說:1塊5!我想壞了,我的耳朵“有問題”了,急忙遞上一張10元的票子說,買一張!結果她找給我2塊5!原來是7塊5!OH!MY GOG!在堂堂地級市所在地的長途汽車站裡,售票員的國語水平竟然這樣差?但是讓我郁悶的事情還在後面啦!我買的時16點50分的車,上車時才發現只有我一個人。准時發車出站,但是到火車站廣場前就停車拉客了。早知道陽泉到昔陽的車都是這樣,我何必去汽車站呢?汽車停停開開,開開停停,不管是在鬧市區,還是在十字路口,只要有客人,不僅隨便停,而且隨便等。直到坐滿、站滿,才快速開車。由於在路上浪費了許多時間,到昔陽汽車站已經是18點40分了。車站附近只有一家掛2星的交通賓館,標房在6樓,卻沒有電梯。只能放棄,為了進出方便,我只好找了一家私人賓館湊合著過了一夜。16日一早起床,在馬路邊等4路中巴到大寨,等了老半天,總算了一輛車,票價極其便宜,只要1元錢,剛開了1站,到了一個大超市(好像是叫新世紀)的廣場前,非但不走了,還把我們幾個客人賣給了另一輛車,這下我可徹底開眼界了,原來這是在坐長途汽車時經常發生的事情,現在連小縣城的公交車也開始倒賣乘客啦!!!又等了十幾分鐘,才開車去大寨。大寨是位於太行山麓松溪河畔的一個小山村,在昔陽縣城東南5公裡處,距太原168公裡。大寨村並不大,全村東西長2公裡,南北寬1公裡,總面積為1.88平方公裡。解放前,全村700多畝土地分散成4700多塊,全部斜掛在七溝八梁一面坡上,是個“山高石頭多,出門就爬坡,地無三尺平,年年災情多”的地方。解放後,大寨在陳永貴等人的黨支部領導下,下決心改變窮困面貌。他們向窮山惡水宣戰,制定出10年造地規劃,憑著一雙手,兩個肩膀,一把钁頭,兩個籮筐,不分晝夜地苦干,利用河溝造糧田,開墾荒坡造梯田。10年間,改造了大寨的七溝八梁一面坡,修成了畝產千斤的高產、穩產海綿田。不僅解決了大寨人的溫飽問題,而且每年上交國家20多萬斤余糧。但老天磨人,1963年,大寨遭受了一場毀滅性的洪澇災害,山被衝毀,房倒窯塌,苦心經營10年的成果付之東流。面對滅頂之災,大寨人退回國家慰問的物資,再一次掀起了自力更生、艱苦奮鬥、重建家園的熱潮。村民們日戰大寨田,夜戰新農村,短短5年後,一個嶄新的大寨展現在人們面前:植樹造林1000多畝,整修糧田800多畝,修築盤山公路12華裡,建蓄水池6個,修盤山水渠28華裡,鋪設地下水管道30000多米,旱地灌溉面積達400畝,實現了農業機械化、水利化……的確,大寨給人印像最深的就是它環繞村子的座座梯田,這也是大寨最出名的物質基礎。但光靠物質基礎還不行,它的出名還在於大寨大隊的領頭人——黨支部書記陳永貴。陳永貴出生於1914年,山西昔陽人。新中國成立後,他先後任山西省昔陽縣大寨村的生產委員,中共大寨村支部書記、大寨農業生產合作社主任。陳永貴是個會修梯田的人。他修的梯田不僅實用,也很漂亮可供參觀,更可長久造福於大寨的子子孫孫。他修梯田的業績就像那歌曲裡所唱的那樣:“一道清河水,一座虎頭山,大寨(那個)就在這山那邊。七溝八梁一面坡,層層梯田平斬斬……”我到大寨才早上8點,村子裡靜悄悄的,陳永貴故居還沒有開門,我便穿過村子先去了大寨森林公園。門票要30元。這座公園是1995年村裡投資1000多萬建設的。順山勢沿石路而上,兩邊綠樹成蔭,鮮花搖曳。到了裡面仔細一看,簡直就是大寨的“中山陵”。原來1986年3月26日,陳永貴因晚期肺癌在北京逝世。作為當年的“鐵姑娘”隊的隊長,郭鳳蓮就是有股“鐵”脾氣,認准的事情就敢作敢為。她按照陳永貴“我死後就埋在虎頭山上,好親眼看看大寨變化”的生前遺願,為他建墓樹碑,墓碑上書“陳永貴之墓”,碑陰鐫刻陳永貴傳略。碑後建墓塚,圓形平頂,高1.5米,上飾一桃形石墩。墓的三面依山築梯田成靠背式的墓圈,圈裡花團錦簇,綠草如茵。最讓人嘆為觀止的是,從陳永貴墓自上而下修了228級青石台級。分為三部分五組,其中一組為8個台階,兩組72階,兩組為38階。細心的人會發現,這每組台階都有豐富的寓意:8個台階像征著陳永貴在中央工作8年;38個台階像征著陳永貴38年的黨齡;72個台階寓意著陳永貴終年72歲。其石梯的樣子有點像南京“中山陵”的石階,可那是中國民主革命的先驅,國共兩黨都不敢得罪的孫老爺子!而永貴大叔怎麼能和他相比啊!石梯的最下面是一個“大寨展覽館”,展覽館前有陳永貴的一座漢白玉雕像,栩栩如生,而紀念館裡大都是陳永貴身前的光輝業績。據當地人講,1999年中國林業科學院院長江澤慧(前總書記的妹妹)到大寨參觀,為大寨森林公園作出了一個遠景規劃,大寨人在此基礎上,把大寨森林公園搞得更大了。裡面除了陳永貴塑像和墓地之外,還有總理紀念亭、郭沫若紀念碑、名人題詞館、大寨展覽館以及大寨文化展示館等等。看完之後我立即下山,進村去看陳永貴故居,雖然他最高職位是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但是故居絕對淳樸、簡陋。除了一台老式的電話,就像一個普通農民的家。讓我感到震撼!陳永貴的孫女一個人在管理著,並且簽名出售一些相關的書籍。匆匆趕回昔陽縣城之後,馬上回賓館拿行李、退房,花40元錢坐10點半的大巴,從昔陽趕赴太原,開始了下一站的旅程……



(大寨鎮政府)



(陳永貴像)



(大寨梯田)



(故居內的老照片)



(故居門口)


精選遊記: 陽泉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