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閑扯胡子瞎吹燈,幾句廢話作引言
天山南北兩路糧產豐富,瓜果累累,牛羊遍野,牧馬成群。煤、鐵、金、銀、玉石藏量極為豐富。所謂千裡荒漠,實為聚寶之盆。
------左宗棠
離開敦煌,我便決心去新疆,因為敦煌離新疆如此之近,倘若不去的話,從上海到敦煌的旅途費用就變為沉沒成本了,我也要追求一把價值最大化。
談到新疆,其實大部分江南人都所知甚少,因為真的太遙遠了,我還依稀記得母親小時候告訴家裡一個親戚從江南坐火車去新疆“可是花了整整七天七夜哦”,記憶中母親如此誇張的詠嘆。但細細回想,新疆的風情特產其實也是一直伴著我們的成長,當我們還是小孩子時,會喜歡幼兒園上音樂課玩新疆手鼓,拍的嘩嘩響,然後脖子一歪一扭學新疆舞,喜感十足;然後看美術片阿凡提的故事就知道了新疆有小毛驢,男人愛留小胡子還有就是“巴依老爺”非常壞;讓小孩子記憶深刻還有就是吃,夏天的哈密瓜和西瓜不一樣是吃皮不吃瓢,冬天過年的年貨會有甜蜜的葡萄干,後來還有嘎拉果香梨,它們都來自新疆;更讓我們充滿幻想的是武俠書裡的西域新疆,比如七劍下天山、白發魔女傳等,後來拍成電影更是魔幻傳奇,所以新疆給了“口內”很神秘,而真正在地理歷史教科書裡,除了看了幾個名詞或事件和幾張插圖外,並沒有太多新疆的內容,因為那裡近千年被某教用屠刀進行的宗教戰爭所侵占,變成了一個和主流漢族文化和文明有所不同的地方,但其實巍巍昆侖山一直是華夏神話中的聖地。
而近幾年,我們所了解的新疆除了陳佩斯的羊肉串,刀郎的歌、那個眼神邪氣邪門的歌舞男孩阿爾法,以及鬼吹燈等小說裡的荒漠古城外,就是暴炸、暴亂和小偷了,為什麼?每個去新疆旅游的人都有所擔憂,我也在出發前有些隱隱擔憂:老子沒有長生不老的唐僧肉,別他媽的中個大獎碰到妖魔鬼怪,不過美女妖怪倒可以考慮。後來從新疆歸來看了很多資料,發現1990年代後期的新疆非常恐怖,也許是因為八十年代後國際形式發生了巨大變化,而國內的民族政策可能滯後或者偏差的原因,也有整個國家信仰坍塌、區域發展差異和貧富經濟分化的原因(夜讀史書發現歷代王朝只有在最強盛的一段時間能控制西域,中央王朝稍有衰落時西域立馬被異國或異族的強人所占,在唐代西域還曾是萬裡佛國,因此至少有信仰上的同質性,到了晚清的老左引得春風再渡玉門關真不容易),但究竟如何對症下藥不敢妄議,大部分人所知道還是某台每年春節聯歡晚會所營造的56 個民族大團結場面,但願某台真的能演上一千年。
從發之前,那首小提琴獨奏曲《陽光照耀著塔什庫爾干》(也有改編的二胡曲)讓我迷戀了很久,充滿了迷人的音樂色彩和獨特的地域風格,後來查資料才知道原來是大名鼎鼎的陳鋼(曾創作了那首小提琴協奏曲梁祝)所作,依據素材是新疆塔吉克族民間音樂元素和笛子曲《帕米爾的春天》,運用了速度布局、調性變化、音區交替、弓法轉換等手法,我所感覺到獨特風格可能是因為廣泛運用的增二度特性音程和裝飾性半音,模仿冬不拉的四音和弦撥奏以及7/8、5/8、4/8等多種節拍的變化。
帶著對西域音樂的美好體驗和一絲恐懼憂慮,我從敦煌向吐魯番出發了。
二、一路上的相遇,神仙?妖怪?謝謝!
有時候我感到你的聲音並不遙遠
像兄長的手從高處伸下
溫暖而凄楚
輕輕拍去落滿我單薄衣衫上的
風塵和孤獨
---------節選自墨城《陽光和雨水的高度》
從敦煌開往吐魯番的T216依然是夜班火車硬座, 一個座位區裡的旅客們都是年輕人,只是都頗為個性跳噠,一位年輕女大學老師也許是女權主義者,對男人充滿懷疑,並常常會認為某男人可能是gay,我在她審視目光之下膽戰心驚,差點主動坦白高呼:我愛這個世界上一切善良美麗的女人;另一個維族女孩正上高中,暑假瞞了父母偷偷和同學們一起跑出來游甘肅,她基本也是和大城市漢族女孩子沒有區別,不會再戴頭巾蒙面紗了,得知其他人都是去吐魯番後她表示同情,因為她很了解那裡的炎熱,很多區域的地表溫度有60度上下所以烤雞蛋很方便,嘿嘿不知道我是嚇大畢業的麼;而一個從事管道焊接的民工兄弟等那兩個娘們痛罵了敦煌人後一直閉口不談自己的家鄉,直到後來我們才知道他就是敦煌本地人,這位哥們正好處了一個正讀研究生的軍隊女友,有一些愛情的煩惱,因為我的誇誇其談而向我請教了半個晚上,我其實是個老光棍了,但也冒充一把愛情老中醫替他診斷和反復思考,不知道後來他的進展如何。只是後來我突然聽說了一句話,“真正的愛情是不需要用理智去反復衡量的”,呵呵,反過來說大部分人也沒有真正的愛情。
一路上胡說八道完畢,第二天就到了吐魯番,但由於吐魯番市區處在吐魯番盆地的低處,火車站只能修在盆地邊緣的高處,因此出了火車站還要坐了近一小時公交班車才到吐魯番市區,在公交我目睹了一個小事件:公交班車到終點站是13.5元,中途下站好像是十元還是十一元,公交車中途在檢查站檢查人數時發現有個應該中途下站空出的位子沒空出來,司機問了幾遍是誰沒有下車,結果半天都無人問答,司機沒法子只能逐個檢查車票,最後發現是全車上唯一一個光頭的維族男人,眾人目光之下,他只得悻悻的掏出一兩元錢要補票,但此時檢查站已不允許車上有人站票,於是司機要他下車,但光頭男就是坐著不動,反復僵持後司機開始暴怒大吼,光頭男終於恨恨的下車了,後來我才醒悟,也許因為當時除了他全是漢人,否則估計司機身上插滿刀子都是有可能的,但我並不想用這事說明什麼,只是有些擔心是否這樣誰對誰錯一目了然的事情也會因為民族之別而是非顛倒,因為所謂的不要造成民族矛盾,真正的國家公民應該一律平等。
在吐魯番的旅行中遇到了來自兩位山東青島的老太太,很可愛,為人和善慈祥,一路上和我相處融洽,本來要和我結伴去烏魯木齊,後來因為種種原因去了喀什不能與我同行,至今我心裡依然後悔不已的是我第二天離開吐魯番時起床比較晚,沒有趕上和她們告別,也沒有早點留下老人們的聯系電話,好向她們問聲平安,只能在心裡默默祝願她們健康快樂長壽。這一次整個西北之旅,我最為後悔的是,因為覺得也許直接開口請旅途中偶遇的朋友留個聯系方式會顯得唐突,所以讓旅途中所遇到幾位投緣的朋友都這樣消失在人海,空留一番惆悵。
頗為有趣的是旅途中遇到了一個維族小美女,真的如同洋娃娃一般美麗,才12歲就已經長到了165Cm,父母都是走出新疆到北京上海上過大學的研究生,算是新疆高級知識分子家庭出身,她其實已經很漢化了,會說維語但不太懂維文了,穿著打扮愛好完全與大城市的女孩子一樣,而且對傳統維族音樂妝飾已經毫無興趣。她兼具小孩子的天真幻想和少女的警惕,在景區對各種雪糕的出廠價和零售價了如指掌,當和我談起烏魯木齊的國際大巴扎時,她長長的睫毛撲閃撲閃,眼睛裡有亮亮的光芒,露出了可愛表情宛如小孩子提到了心愛的玩具,她說:“那裡還有家樂福呢,因為那可是----國際----大巴扎哦,裡面有很多非常----非常----好玩的東西!”當她對男人表示出不屑一顧時,我便好奇的問她為什麼,她高傲的抿起來嘴不說,於是我開始逗她說是不是你們學校的小男生老給你寫情書啊,她忍不住說當然不是,“是因為我走在路上老是被男人們死死盯著看,看什麼看啊,沒見過美女啊!”讓我當場暈倒。當我忍不住提出想與她合影時,她很警惕的堅持說家裡父母告誡不能和“男生”合影(天!我都老男人一個了,作她叔叔足夠了,當然不是“怪叔叔”),幸好兩位善解人意的老太太幫忙說那我們四個人一起合影吧,我才如願以償和這個可愛的小姑娘合影成功。
三、在吐魯番盆地穿越時空
一個孩子,一個見到往事的孩子
一個失望的孩子,拿著燈火
走過暗影和葡萄園
一個膽怯的孩子,比三代單傳還要普遍
的才華,走在夜路上
從一個瞬間,走到另一個瞬間
……
在他美麗的家鄉,空曠的祖國
一個孩子,拿著燈火在夜路上
究竟,能走多遠
-----------節選姜濤的《一個孩子》
吐魯番的景點非常集中,葡萄溝、坎爾井、柏孜克裡克千佛洞、高昌故城、火焰山、阿斯塔那古墓、交河故城都離得不遠,一天可以跑完.但比較郁悶的是,研究生證不算學生證,讓我這個半吊子學生不能再厚著臉皮來做刷綠漆的老黃瓜,門票價格還都很高,唉,氣的吐了一地黑血,最後進了葡萄溝、坎爾井、柏孜克裡克千佛洞、高昌故城、阿斯塔那古墓,而火焰山、交河故城還有蘇公塔就沒有進去。
高昌故城據說是新疆最大的古城遺址,當年建城因漢武大帝派軍隊征討大宛國奪取汗血寶馬而起,軍隊休養所建城池由於“地勢高敞,人庶昌盛”,故稱高昌。到了唐代,唐僧西天取經,就曾被高昌國王盛情挽留並請其說法,於是千年後的我,站在唐僧說法的寺廟前發呆:千年之前,這寺廟這古城應該是什麼樣子呢?而我們如今的城市千年之後又會如何?
幸好,從新疆歸去後我又看了一遍《天地英雄》,借著電影在腦海中復蘇了西域古城之貌(古城裡應該還有胡人的噴火雜耍吧),那麼我們如今的城市千年之後呢?我覺得可以借鑒生化危機裡的那一片荒蕪沙漠來思考。
雖然西域古國稱為國家,但其實整個國家只有幾千人萬把人,引水種樹是頭等大事,更大的事就增加人口,私奔婦女帶了人口回來能被免罪,而一場失敗的戰爭就能讓整個國家滅亡,剛開始讀史書覺得很奇怪,為什麼班超帶領幾十個人就能抓住於闐國國王,哦,原來都是些只有鼻屎大的國家(引用東南亞某國形容新加坡之語),哈哈。
高昌國的王室貴族供佛之處就是柏孜克裡克千佛洞,可惜因為種種原因,千佛洞衰敗不堪,幾無可看之處,看過莫高窟後再來此處,我只能搖頭嘆息,40元門票還不如買本畫冊看看呢。不過後來看《天地英雄》裡安大人和手下打手們練武的院落, 周圍都是壁畫, 有盛唐的瑰麗花紋和唐人像畫,立馬讓我聯想到了柏孜克裡克千佛洞裡的供養人畫像,電影取材挺方便啊。
阿斯塔那古墓出土了很多珍貴文物,但墓地現場其實並無太多值得觀看的,有一點是能讓我們知道如果自己不慎昏迷在吐魯番某無人處若干年後會變成什麼樣,後來我才發現去新疆博物館就能一覽阿斯塔那古墓的精華,我本想在古墓留影,後來一想別在照片裡發現身旁有個黑影或面孔什麼的,算了算了。
葡萄溝是吐魯番的風情所在,走在葡萄長廊看著陽光星星點點的鋪滿道路,心裡就無端的覺得歡喜,可惜葡萄還是沒有熟,不然隨手能吃葡萄,大口能喝美酒和牛奶,身邊都是維族的美麗少女載歌載舞,這不就是男人的天堂麼?我有一點點神往。中午吃飯在一家維族人的葡萄搭棚,十五元一盤面,西瓜哈密瓜葡萄茶水隨便吃,亭亭玉立的維族美少女親自做飯,據說還是新疆大學的學生,秀色可餐,我吃得很爽!老父親其實不老,和我們拉拉家常,他告訴我們他的爸爸一生去了七次阿拉伯,他也去了三五次了,後來我還發現在新疆很多人在學阿拉伯語,國外勢力和影響在新疆真的是蠻大的,從土耳其、阿拉伯到塔利班,都來伸一腿。

(吐魯番的廣場暮色天空)

(葡萄溝)

(柏孜克裡克千佛洞階梯)

(曬葡萄干的屋子)

(高昌故城唐僧說法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