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釐島印像(1)

作者: lily的小狗兒

導讀一轉眼從巴釐島回來已經將近一個多月了,本來想學人家寫篇攻略給大家看,可是很多細節大多不能回憶起來,留在腦中的是蔚藍的印度洋,盛開的鮮花以及那裡的善良淳樸的人。可是如果不寫點東西的話,腦子總是平靜不下來,老覺得對不住一個叫Made Sucipta的人,於是還是決定寫出來一些能夠記憶的內容,而這些內容也是我抽像出來的巴釐島的最主要的特征,對於指導旅游 ...

一轉眼從巴釐島回來已經將近一個多月了,本來想學人家寫篇攻略給大家看,可是很多細節大多不能回憶起來,留在腦中的是蔚藍的印度洋,盛開的鮮花以及那裡的善良淳樸的人。可是如果不寫點東西的話,腦子總是平靜不下來,老覺得對不住一個叫Made Sucipta的人,於是還是決定寫出來一些能夠記憶的內容,而這些內容也是我抽像出來的巴釐島的最主要的特征,對於指導旅游當然無用,不過對於了解這片南半球的土地還是頗有意義的。

誠如Lily所說,巴釐島不是一個旅游聖地,而是一個度假聖地。我們以前的收入都不太多,把觀賞景點作為我們旅游的最大的目的,巴釐島並不是這樣的地方,全世界的歐洲人來到這裡,就是為了休閑度假,海灘,陽光,碧樹,綠草,鮮花,還有漂流,潛水,飛魚,海上降落傘,當然還有美食,SPA,慵懶的工作方式,所有適合度假的元素這裡一樣不缺。因此巴釐島適合久住,慢慢品嘗她的味道,而不適合走馬觀花式的國內旅游方式。

1、關於Made

巴釐島民風尚為淳樸,盡管全島都是來自於全世界的游客,但是由於宗教的影響,當地老百姓仍保留了自己憨厚的作風。巴釐島全島大約有300多萬人口,其中絕大部分的人信仰印度教,還有少量人信仰伊斯蘭教和天主教,此外,還有為數不菲的華裔,很多從印尼其它地方搬遷而來。印度教的精神極為內斂平和,因此巴釐島居民幸福感很強,生活悠閑,物質生活很容易得到滿足。Made Sucipta是我們的司機,我們很多深層面的了解都是來自於這個人,事實上,他的處世態度深深打動了我們,在這裡要向他說聲感謝。我答應回國後要宣傳他,讓更多的人了解他,這也是我必須要寫這篇文章的原因。盡管很多去過或者想去巴釐島的同志可能沒有聽說過這個人,但是卻有很多人知道他的表弟,就是大名鼎鼎的Piyu。

我們從巴釐島回來後,又有上海一家人用的是Made車,並且在攜程網上發了游記,據他們說,Made總是在約好的時間提前10~20分鐘到達,其實有一天我和Lily發現在指定時間之前的半小時都到達了,這讓我們很是感動,因為畢竟前一天晚上他回家已經很晚了。由於我們住的Nusa Dua距離巴釐島的首府登巴薩還有一些距離,他每次送到我們賓館的時候已經較晚了,估計他10點之後才能到家。

我總是有很多問題,根本與旅游無關的,都是一些社會、經濟、宗教和倫理等方面的一些問題,Made總是有問必答,他的英語准確的說不是很靈光,但是只要他聽懂了你的話,總能找到合適的詞來回答。他說由於印度教徒每天按照教義要祈禱三次,由於他每天出來工作,只在每天早上祈禱,然後在車上放置一個盛著祭品的籃子。我曾經聽說牛是印度教的聖物,不過他卻告訴我牛在巴釐島並不比狗更加神聖,猴子在巴釐島才是神聖的,這就是為什麼在烏魯瓦圖(情人崖)那麼多大腹便便的猴子悠然自得的在享受熱帶的陽光。Made也很幽默,他說巴釐島的男孩兒會把狗打死吃肉,然後喝酒了去打架。在要走的前一天晚上,Made開車在登巴薩轉大街走小巷給我們找餐館,那個餐館就是本地人吃飯用的,少有外籍游客,服務員也聽不懂英語,但是那個餐館確實非常便宜,據Made說,那裡的鴨子比國內游客廣泛關注的dirty duck餐廳不差,但是價錢卻是天壤之別,我們在那裡愉快地享受了一頓晚餐。當開車路過一條街道的時候,他指著他們家給我們說,這裡距離他家不過300米,可惜由於時間關系,又加上別的考慮的,沒有去他家裡看看。

Made的老婆是政府公務員,每個月能掙400美元,我估計Made每個月至少也能掙300美元,這樣一個家庭,據他說,生活雖然不成問題,但也並不富裕。由於職業的關系,我順便問了一下電費,他們家的電費每個月大概200人民幣,這個價格比起收入來說並不算太貴。由於孩子多,所以他們在孩子身上的花銷也比較大,平時用度比較儉省。他把客人給自己的小費都放在某個固定的地方,然後老婆和孩子都去那裡拿錢用。巴釐島本地有三所大學,他的兒子在一個大學讀計算機,可惜那個學校名已經忘記,他說如果兒子去雅加達那邊讀書,那家裡很難負擔得起,不過本地的消費要低很多。

Made說,巴釐島的語言是混合了多個民族語言的一種產物,既不同於印度的語言,也不同於印度尼西亞的官方語言,但是是以印度和巴基斯坦語言為基礎產生的。由於多民族共生,而且由於游客來自於天南海北,巴釐島的人在我們看來都是語言大師,Made會講巴釐島語,印尼語,還有英語,日語,少量的韓語和漢語,或許還有其它的語言為我們所不知。但是最近的時間他總是專門接待華人。車子是Piyu的車,他只是Piyu的雇員,但是他那種敬業的精神以及優秀的服務讓人欽佩不已,好像是自己的產業一樣的認真。

一次在吃飯的時候,他讓我徹底感動了一回,他說1998年印尼暴亂的時候,很多華人被殺掉,當時他經營著一家餐館,在電視播放新聞的時候,很多華人在餐館裡看電視,然後慟哭不已,他就讓他妻子把電視關掉,然後告訴那些華人:“你們不要害怕,你們在這裡很安全,不會有人傷害你們”,這一次,Made在我的心目中不單是那個勤勞善良的司機了,簡直成了形像高大的辛德勒。由於印尼排化,很多華人選擇到巴釐島來投資和生活,這裡就是印尼華人的一個桃花源。

Made不喝酒,或許是因為職業,亦或是宗教原因,但是一次一個飯館沒有啤酒提供,他耐心的幫我找啤酒,後來我們開車跑了好遠,才在一個超市找到了啤酒。當地的啤酒品牌是叫Bintang,怎麼喝怎麼像喜力,難道也跟荷蘭殖民有關系?啤酒很好喝,跟西方的啤酒一樣,酒精度較高,但是口感一流。一瓶大概20000印尼盧比,也就是10幾塊人民幣的樣子。由於印尼不鼓勵酒的消費,因此酒都被課以重稅,價格較高。Made也並不是不靈活,骨子裡還是有印度教的簡樸和節省習慣。有一次去巴釐島的博物館,當時離博物館關閉的時間已經不遠了,他對售票人員說,我們是他的親戚,然後只交了大概一兩個人的錢就進去了博物館,並且錢是他出的。我後來給他的時候,他客氣了好長時間才收下。他老婆平素對他限制比較多,他不管回家多晚,即便在外邊吃了飯,也要在家裡再吃一次,否則他老婆認為他去下館子了,那樣會很浪費錢。

2、關於景點

我們參照了一些前輩的提示,時間較短,沒有選擇去巴釐島北部旅游,什麼聖泉湖和火山之類的都沒有看。只在烏布、庫塔和努撒杜阿一帶活動,景點都一般,如果要推薦的話,我覺得海神廟還是不錯,但是也只是看海。那邊的海浪很大,有點兒驚濤拍岸的感覺,湛藍的藍天和碧藍的大海相接為一體,讓人感覺心胸開闊。海神廟是建在海當中一座建築,地位類似於我們的媽祖廟。不過規模也不算大,建築也並不雄偉。烏魯瓦圖的情人崖就是看猴子,由於猴子在當地是神聖的,可以看到很多吃得很肥胖的猴子坐在路當中等待游人的眷顧,更多的猴子在聖壇邊等待扔掉的祭品,那些祭品大多以素食和水果為主,比較符合猴子的口味。在情人崖時要注意看好自己的小東西,免得被猴子搶走。

巴釐島的市場很多,賣東西的方式跟國內一些集貿市場差不多,不過銷售商品的人脾氣很好,砍價太狠也不會生氣。我老婆在蘇加瓦蒂花了25人民幣就買到了一條很有熱帶特色的大長裙子,我們都覺得很值,回來路過香港的時候還穿著去維多利亞港了。沒有詳細比較,關於幾個市場的價格問題,有人專門寫了很多文章進行比較,我們就是在蘇加瓦蒂買了很多小貓,說實話,質量也都一般,不過總不好意思空著手回家。

特拉瓦加河的漂流是我們覺得很值的一筆消費。16公裡長的河流激流在窄窄的山谷中間,三個小時才可以走到終點,兩邊盡覽熱帶風光。由於我們沒有國內旅伴,安排漂流的時候跟兩個日本小情侶一起漂流,不過也挺有的意思的,教練跟他們倆說日語,對我們說英語,臨別的時候,兩個日本小孩兒對我們還用中文說了“謝謝”。特拉瓦加河最大的落差也不過才3米左右,雖然刺激,危險並不大,去巴釐島的朋友一定要享受一下。兩個日本小孩兒也有意思,不知道是體力還是其它的原因,漂流當中總是不肯出力氣劃槳,僅僅做個樣子而已,我和我老婆倒是賣力的劃,從落後到領先其它橡皮艇,教練對我們非常滿意,偷偷對我伸出了大拇指。

3、關於飲食其實去之前,我已經有心理准備,因為已經在新加坡領教過印尼的美食了,所以並不報太大的希望。不過我得承認,巴釐島的飲食還是相當國際化的,只要肯努力,都能找到我們喜歡吃的東西。有一次在烏布,我們的晚飯根據游記的推薦,到一家澳大利亞人開得餐館去了,那裡的東西做的能讓我們吃得很好。此外就是在登巴薩司機推薦的那家館子吃得熏鴨,味道也都很不錯。


精選遊記: 巴釐島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