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感恩節前的一個周日到得紐約。趕了個大早,飛機5.30就落在JFK,開始了我的紐約四天。這次的主題是Sight seeing, Budget, 和劇院,而且沒有購物任務。同行的同事因為剛榮升為房奴不想多花錢,我為了說服她不要參團,答應不會超過旅行社的費用。無意我曬花了多少銀子,不過的確是不多,
落腳實話說這個落腳還不是太容易。如果不想每天還像上班一樣花一個小時在路上就住在曼哈頓吧!
當然要住在曼哈頓!
上西區(upper west)雲集了一批便宜旅社。雖然旅館便宜,環境還不錯:北面是哥倫比亞大學,東面是中央公園,而往西挨著河的是Riverside Park。當我拖著箱子從110街地鐵鑽出來的時候,四下望望,真是安靜,清冷清冷的。周圍都是灰灰的高高四四方方的老房子,高高的上下推窗,黑色的消防梯,經典的紐約大樓,比我想像的要好許多。在寒風裡都走到金黃色的河邊公園了居然還沒有找到West End Ave,有個遛狗的老太太上來打招呼,這才知道我們可能走錯了,應該在前面的103街下。費了番周折,終於找到了我們的WestEndStudio。
推開沉重的門,還有個溫暖Lobby,叫大堂不太合適,像家裡的客廳,沙發、電腦、書和旅游資料。有個黑色卷發年輕人坐在前台,看著書愛搭不理的樣子,他說你知不知道入住要到三點半以後啊?我說知道,不過能不能讓我先放放行李。我環顧了下四周,還真不知道哪裡可以放大件行李。年輕人努努嘴,說樓下有。我很知足地高興,拖著拉杆箱去撳電梯。老大樓的電梯曉得的,古老還狹小。我們兩個人兩個背包兩個小拉杆箱,已經兩面貼壁,差不多把整個1.7米以下的電梯空間占滿了。
電梯落在地下室,推開門,是洗衣房的味道, 存行李在裡面,原來都是像健身房一樣的儲物櫃,自助投幣,兩個箱子終於被塞進大號儲物櫃中,投了五塊錢,一次有效。便宜的旅館原來連這個都是要額外的。
傍晚終於回到房間的時候,舒了口氣,還好是正面向著街的大房間,房間裡有洗手池,有電視,房間很熱,床很軟。。。真的很軟,受壓會嚴重變形,如果一個人不是躺在中間我估計會從邊上掉下去。幾乎沒有任何多余的家具,連張凳子都沒有,電視機是高高懸在一個屋角的擱板上的,擱板下的橫杆就算是個掛衣架。
傍晚出去的時候,在旅館門口看見一個黃卷發女人,問我這家旅館怎樣,原來是幫朋友找房子的。我說如果你期望不高的話還就湊合,畢竟這是在曼哈頓,畢竟便宜,而且,我和她說:床真得很軟,笑笑。
順便說一下,我住在West End Avenue, 地鐵站往東一個街區到百老彙大街,別以為我住在劇院區,我們住在曼哈頓的西北面,而地名其實名副其實,West End Ave. 就是一條西面的馬路,而Broadway, 則就是一條比較寬的大馬路。
早飯中飯晚飯 (素肉藍莓面包圈土耳其咖啡還有Frozen Yoghout)
我覺得最代表一方文化的就是早餐店了。早上從旅館出來,還沒走到寬街百老彙,就望見一家早餐店,在瑟瑟寒風中看見櫥窗“hot bagel"的字樣真得是很溫暖。推門進去,生意不錯,有點像上海老式的西餐店如凱司令,簡潔的餐桌,廚房就在櫃台後面,到底則是一排冷櫃擺滿了冷飲料。一時還不太習慣美國菜單,要了杯咖啡和火腿雞蛋面包圈,找了張桌子坐下。美國咖啡是一如既往地難喝,而且甜得發膩,面包圈還不錯。早餐店裡很暖和,我掏出地圖開始研究,而同伴一會兒就趴下睡著了。
不一會就有人端著盤子過來,示意能不能坐在邊上的位置,我趕緊挪了挪騰了點地方。紐約人民不像人們所說的那樣冷漠,很快他就和我聊了起來。原來是附近的居民,買了份報紙天天來這裡吃早飯。大城市的人民還是比較接近的,如同上海人,友好但從來不過分的熱情。(待續)
今天是08年1月26日,窗外飄起了紛紛遙遙的雪花,天氣是灰灰冷冷的,有那幾天紐約的味道。
早餐時也得到了不少信息,百老彙的罷工一時半會兒是停不了了,看音樂劇沒什麼希望,還好我已經把時間都排在歌劇芭蕾和音樂會上,這些“傳統項目”影響不是很大;三天後的感恩節有Macys Parade,雖然是有點商業化,不過每年如此已然是紐約感恩節的傳統項目了。可惜感恩節那天我們應該已經在波士頓了。
土耳其咖啡 那天中飯還是在旅館附近的百老彙街解決的。我對中東地中海的飯食是有些偏愛和想念的,所以看見有家“耶路撒冷”,就撞進去了。要了一份羊肉的卷餅,店裡的伙計似乎也和耶路撒冷沒什麼關系,不過卷餅味道不錯,另外有一種油炸的類似於nuggets的據說是chickpea做的味道也不錯,可以取代肉夾在卷餅裡面,只是後來一直沒有機會嘗。店裡收錢的家伙不知是不是老板,很健談,談什麼我實在記不得了,邊聊邊開始煮他的咖啡“他的命" ,咖啡也是我的命,聊著聊著他請我喝他的土耳其咖啡。我原來在舅舅家喝過土耳其咖啡,當時只覺得很難喝像感冒衝劑,現在回想來那些咖啡可能是存久了的關系。不過這次喝的土耳其咖啡真是別有風味,咖啡是磨得非常細所以不需要什麼濾壺直接放在一個小咖啡鋁壺裡煮,開了之後上面一層厚厚的咖啡油,煞是誘人,咖啡粉則沉在底下,不過因為非常之細,如果倒到杯子裡喝下去一點也無妨。咖啡是加過香料的,那種類似於桔子核的中東近東地區常用的香料,咖啡非常釅很苦有香氣喝下去有些甘甜,很有意思的一種味道。我覺得就有點油膩的羊肉實在是合適不過了。
芒果雞 今天是 2月9日了,這篇稿子寫得太久太羅嗦似乎再下去我都不記得詳細的情形了。還有一樣東西要提便是在一家素食館吃的素雞肉。這家素食館好像是在紐大附近,看上去是華人開的,為什麼這麼說倒不是餐館的外表或者老板娘的膚色,實在是他們把所有的素菜描繪成葷菜,這是地道的中國特色。我點了份芒果雞飯,生意不錯,多是附近的學生,菜價也不貴,好像十塊多些,菜是裝在一個紅色的芒果殼裡上來的,裡面是素雞肉,芒果,彩椒,色彩頗為漂亮,甚有阿懶的風格。米飯是另外上的,味道不錯,我喜歡裡面的芒果,值得一提的裡面的素雞,和以前吃到的不太一樣,咬上去的確很像雞肉,白白的很有彈性,口感不錯,美中不足是油味大了些,而且是菜籽油的味道,有點煞風景。同事點的是揚州炒飯,也是滿滿一大盤,有蟹棒,我總是懷疑那不是真正的素菜。特點是量大,我們倆都吃不了打包第二天繼續當早飯。
藍莓櫻桃曼越莓 寫這個題目想到在飛機劇院講座上或者一切建議關閉手機的地方,老美愛說“Please switch off your cellphone, blackberry,.. or any blueberry, rasberry, cranberry strawberry, ..." 藍莓在上海是個稀奇東西,一般只出現在糕點鋪,還帶著罐頭味道。紐約街上有很多cafe,裡面賣現做的三明治,還有自助色拉吧和飲料吧。有一天的晚飯第五大道一家Cafe,裡面的salad 吧有藍莓大櫻桃曼越莓,吃了一份又裝了一盒藍莓櫻桃回去,因為是稱重的那兩樣又很輕,好像一盒只收了我三塊錢,臭美了好一陣。米國的農產品的特點是個兒大味甜,黑櫻桃皮薄味甜絲毫沒有酸味,而藍莓則更好,連核都沒有,印像裡藍莓Vc的含量很高,我總覺得Vc含量高的水果應該比較酸,看來我錯了。
有沒有見過地鐵超車?(metro pass, best bargain in town)
我們買了七日的地鐵巴士通票,一周24美元,相比去紐約的生活水平來說,簡直是不可理喻的便宜。紐約的路名很簡單,都是東西南北向的,由於曼哈頓是一個南北走向狹長的島,東西向的馬路多以號碼命名,往北號碼增大。大約七八個街區有一個地鐵站,而一英裡大約有二十個街區。所以我們剛到紐約幾個小時,已經可以對曼哈頓的馬路指手畫腳了,呵呵。
整個紐約市尤其是曼哈頓的的地鐵四通八達,局部並線的線路也有不少,這倒也沒啥稀奇的,上海三、四號線也有共線的,只是當你坐在地鐵了突然發現居然旁邊有地鐵超車,這種情形我還挺稀罕。原來是有一些線路是“大站車”有些站不停,所以雖然是共線卻用不同的軌道。經常看到兩條同一方向的地鐵你追我趕,像坐汽車一樣。
只是好玩,也坐過公共汽車,是沿著寬街去林肯中心,不過坐了一次之後就不想做了,實在是太慢了,每個街區都有站,加上紅綠燈,地鐵幾分鐘能到的公車要很久。不過去eastside聯合國只能坐公車,地鐵下來有些遠
Best View of Imperial Building (230 Fifth Ave.)
紐約有兩個開放參觀的高屋頂,帝國大廈和洛克菲勒中心,你在一個上可以望著另外一個。到了帝國大廈一兩次卻最終由於種種原因沒有上去,最後聽了朋友的建議去了230 FifthAve。這裡23層的樓頂是個露天酒吧,在紐約十一月的瑟瑟寒風中我們上了屋頂,是個別有洞天的地方,一出樓頂,帝國大廈便像明信片一樣攤在眼前,只可惜樓頂邊緣種了很多樹木,拍照不太理想。
酒吧十一點半還沒有開門,倒是有不少客人上來看風景,很多也像我們一樣等不及酒吧開張望了風景就離開。this is a nice place, espcially such view is free.
喜歡紐約的另一個原因-Internet Is In the Air
在網上定旅館時,說Lobby有免費網絡使用,不料到了那裡被告知一天10刀,和四星酒店一個價!猶豫了好一會還是忍住了。早上起來隨便一試,嘿嘿,起碼有十幾個信號,逐一試來,兩個可以用!Hurray! 收了email,回了email還用Skype給家裡打了個電話報個平安。到底是紐約!一點點Wi-Fi 就把我給收買了。劇院之旅在紐約的的日子幾乎一個晚上都沒有耽誤,第一晚在卡內基音樂廳(Carnegie Hall)坐在有史以來我買過的最好位置(美國叫Orchestra, 英國叫Stall) 聆聽以色列小提琴大師的獨奏音樂會;第二天在林肯中心的大都會歌劇院站了三個小時為了看一場諾瑪(Norma); 最後一晚在林肯中心的另一家紐約州劇院(New York State Theatre), 坐在高高在上的第五層(fifth ring) 看了久仰已久的紐約城市芭蕾的2008季開季彙演(NYCB opening gala for 2007-08 season)。當我坐在卡內基聽到音樂響起的時候,激動的差不多要哭了,心中又有了一個計劃,我要走遍世界的大劇院。對所有劇院愛好者值得一提的是,所有的票都是我在網上看好日程,到了紐約才買的。票子並不太難買也不貴。 最貴的50是當天買的卡內基,同一天晚上中劇場還有巡演的輕量版柏林愛樂(Berlin in light)可惜已經售完,其他的不過在二十元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