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3:凱裡——雷山——郎德——雷山
早起結帳,早飯就吃自己帶的牛奶面包了。招待所到客運戰出租車5元,8點20到雷山的大巴,票價13元。
在黔東南,最無語的大概就是道路。雙向兩車道,沒有路肩也沒其他人行通道。前一天我在南花,因為看對岸的寨子,被過路的汽車在身畔狠狠按了汽喇叭,耳朵要背過去。去雷山的路上,兩輛大貨交會,堵車15分鐘。
到雷山,就住在車站旁的安居招待所,單間25元/天,公用衛生間。在雷山的小巴停車場坐面的,到郎德上寨5元。最好選擇去報德等的車子,或者正好車上有人同去郎德上寨,與去郎德的票價一致,但是可少走太陽下15分鐘的公路。
車沒到郎德上寨,已經聽見了鞭炮聲,正好有一個旅游團到寨門口,可惜面的司機非給我帶到站,結果守門人就看著我小跑過來,氣定神閑地收了我20元門票。風情表演有點意思,《銅鼓舞》男性為主,明顯驃悍些。期間還接受了一家電視台的采訪。
演出大約持續半小時,在最後一個節目後,演員和周圍的寨民一把拎起旁邊放的裝滿貨物的籃子就衝向游客,把我嚇得落荒而逃。午飯在攬翠亭解決,大廚和招待就是之前的一對演員。他家門前修的亭子,可以俯瞰寨前的河和河上的風雨橋。他家的孩子長得很漂亮。
午飯前後的一圈,讓我明白了,郎德上寨的農家招待是有標准的,一葷一素一湯一飯,標准15元。葷是半葷,就是肉炒蔬菜。我看上他家的腊肉,要求把葷菜改為腊肉炒蒜苗,結果付款20。不過無論飯菜我都沒吃完,量多了一點。
郎德上寨從前寨門到銅鼓坪,都很熱鬧。每天接團有7、8次,幾乎連午飯的時間都不夠。我就是飯沒吃完,就聽見廣播響、鞭炮響、蘆笙響,然後扔下飯碗跑出去的。所以跳舞熱情不高。不過我在寨子裡混了半天多,看了幾場表演後,發現節目還是有點差異的,大約和場租高低有關?上午的表演比下午要精彩一點。
最有意思的是演出中有個男孩子,一會兒給表演上刀山小火海的爸爸高喊加油,一會又在旁邊學跳銅鼓舞,表情鮮活,算用行動證明了苗家“會走路就會跳舞”的傳統。
寨裡的人也不錯,拍照隨便拍不要求給錢。我給一對剛從廣東返鄉的母女拍照,說要寄給他們,他們居然問我要不要給我錢。
孩子著實是可愛的,但是游客還是帶壞了孩子。孩子成了整天吃個不停的小動物,沒旅游團的時候,就纏著家人要吃的。一說給他們拍照,很自然就衝著你笑,拿手比個“V”字。
看的多了之後,發現這裡無論男女老幼都會穿民族服裝在銅鼓坪周圍呆著是有道理的,因為只要參與了的,就會領到小小的“工分卡”,可以折算工資。
離開郎德上寨,小有遺憾:這本是個有歷史的寨子,無論是楊大六還是古民居,但是都沒也沒開放或者開發。看完了表演就留不住人,旅游團來了直接看表演,然後給半小時活動時間走人。廁所一次收費5角。
回雷山後去車站看了看:去西江的車從7點到下午5點,班次很多。到榕江只有過路車,最早大約8點。
晚上在巴拉河邊吃烤魚,環境不錯,味道一般。這裡的烤魚用薄荷葉墊底,魚上撒一層花生米,比較特別。
D4:雷山、西江,住西江
晚上因為臨近公路,睡不好,迷糊中聽得雷聲陣陣,下大雨了。
8點40,上了西江的車,慢行,一路加人,因為那天是西江的趕集日,人尤其多。10點25分到了大興土木的西江。車票10元。住進公路邊的阿濃苗家,標間80元,午飯一菜一湯一飯,22元,巨貴。一個涼拌茄子15元。
有點暈,面對客棧對面的寨子,全面拉開的基建架勢,決心先睡覺。結果又睡不著,吵得要命。
下午閑逛,寨子上下,從河這邊到那邊,從山腳的道路到山頂的苗王家,只見塵土飛揚、四面喧囂,只為9月28日的貴州旅游發展大會的開幕式。我只是想,雖然凱裡到西江/雷山到西江的路修葺一新,但是也無非兩車道的公路而已,而且因為修得急的緣故吧,很多地方已經道路裂開或者塌方,到時候怎麼解決開幕式巨大的交通壓力呢。茫然。
西江的趕集,賣的都是生活用品,和一般鄉鎮的趕集沒什麼差異。令我驚訝的倒是,這裡還有兩攤修手表的點,真不容易。步行街上賣苗銀的店不少,寫明麻銀的也有幾家,有能看著銀匠現做的。我買了幾樣小東西,開價比杭州便宜得多。
晚上極其不愉快。正趕上貴州五台美食欄目的一群人到阿濃這裡拍專題。折騰到後半夜,我晚飯也沒吃上。不僅欄目組亂,阿濃更亂了手腳。
其實西江住宿的地方很多,就在阿濃家後面,可看真正西江全景的觀景亭所在,有個客棧,視野非常好。西江山頂的苗王客棧,氣勢很大,就是路遠點。
郎德的照片非常多,隨手放幾張個有代表的吧。

(郎德12道攔門酒其中一道)

(錦雞舞)

(看表演的孩子)

(銅鼓坪邊的老年婦女)

(觀景亭中拍的西江全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