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霞客之麗江篇

作者: 藍色馬3

導讀麗江篇――去麗江古鎮看什麼呢? 麗江古鎮有800多年的歷史,古城內有大群的群落民居和少數民族風格的建築為一體,是中國唯一一個沒有城門的古城。沒有城門是為了馬幫進入城內更為方便。麗江古鎮和麗江新城是沒有界限的,也方便游人游玩,明顯的標志就是右手一個巨大的代表納西文化的照壁,上面有納西族的圖騰-青蛙,納西人認為青蛙有旺盛的生殖力和生命力,因 ...

麗江篇――去麗江古鎮看什麼呢?

麗江古鎮有800多年的歷史,古城內有大群的群落民居和少數民族風格的建築為一體,是中國唯一一個沒有城門的古城。沒有城門是為了馬幫進入城內更為方便。麗江古鎮和麗江新城是沒有界限的,也方便游人游玩,明顯的標志就是右手一個巨大的代表納西文化的照壁,上面有納西族的圖騰-青蛙,納西人認為青蛙有旺盛的生殖力和生命力,因此預示著整個民族的昌盛。進入古城首先映入眼簾的是2個巨大的水車,導游說大水車代表女人,小水車代表男人,水車不停的轉動,把水帶入古城。水車是新東西老古跡。原因就是水車每3年就要換一次,從明代起就是如此了。水車是純木制的,所以很容易壞掉的。水很淺,綠色的水草順著水流的方向如風般擺動。水中的各色魚兒悠閑的游動著,恐怕在今天的江南也難以找到如此的景色了。

進入古城最顯眼的就是路面。整個麗江古城全部是由石板路鋪就而成。很漂亮的五花石板。路面2側有排水溝,整個石板路無正東正西之分。類似迷宮一樣的。為什麼鋪石板路呢?原來在沒有石板路之前,馬幫走過的時候,無雨季節暴土飛揚,雨季則是泥濘不堪。城內居民的生活都受到影響,因此後來整個古城的路面均由五花石石板鋪就而成。由於常年馬幫的踩踏,石板路上清晰可見的是一些細小的坑兒,那是馬幫的馬蹄兒經年累月留下的印記,繁華時期每年約有2萬匹馬進入古城。由此能看出當年的繁華和昌盛。古時候麗江是連接雲南普洱和西藏和四川的重鎮,是去西藏的必經之路,去尼泊爾和印度還有緬甸的主干道,也就是著名的茶馬古道。茶馬古道作為唯一的運輸通道把雲南的茶和內地的生活必需品運進西藏尼泊爾印度緬甸等地,再把緬甸,印度,尼泊爾的工藝品帶進雲南。麗江作為重要的中轉站,因為所有馬幫都要在麗江換馬,平原的馬高大能奔跑速度快但是不能適應高原氣候,雲南的馬矮小但是能負重更能適應高原氣候。現在去西藏的茶馬古道依然存在,不過多為背包客和老外了,因為從1960年起馬幫就被取消了。煙雨朦朦的麗江古城,石板路亮晶晶的煞是好看。

順著人群走到一處緊閉大門的宅院門口,導游說過去這是一個有錢人家,現在不對外開放。怎麼看出是有錢人家呢?原來門口有2個石獅子,過去只有王公貴胄家才允許門口擺放石獅子。但是和漢族有區別的是,左邊的獅子閉著嘴代表的是母獅子。右邊的獅子張著嘴代表的是公獅子。漢族的公獅子腳下踩著圓球代表的是統治,母獅子腳下踩著小獅子代表的是母儀天下。

途中經過一個小巷子叫賣草巷,是當年馬幫進入古城後買草料的地方,1960年後馬幫被取消後,就逐漸演變為一個小廣場,很小很小,後來成為當地百姓私下交易玉石的地方。

導游著重介紹的是《古城老院》-座有300多年歷史的宅院,是對游客開放的一處比較典型的古樸的宅院。宅院是個2層樓的整體木制結構,中間的天井不大,但是很精致,用石子鋪成一個大大的壽字,四角是4個蝙蝠的圖形,蝙蝠是納西人表示祝福和平安的意思。導游說你們要踩踩這個壽字和蝙蝠,會帶來好運的。

麗江每50年就有一次大地震,最近的一次大地震是1996年發生的,但是古城中的很多建築依然堅固,當地百姓在發生地震後一定會往家裡跑的,為什麼呢?因為和他們獨特的建築有關。他們的房子全部是土坯和木制結構,看房子的側面,果然很新奇,側牆是下面窄,上面寬的。萬一房子倒塌,側牆是會向外倒塌的。

麗江古城有三多-雕民多,賣銀多,漂客多。雕民是指手工藝人直接在木頭上雕刻,很多都是現場制作。賣銀是指賣銀飾品的特別多。漂客是指當地人賣些蠟染的布藝,還有就是放個織布機現場制作,大方巾大披肩之類的價格多在100多元左右。麗江是納西人的居住地,男人的稱謂是胖金哥,女人的稱謂是胖金妹,納西人以胖為美,以黑為貴。男人如果能生活在這裡絕對是幸福的事情。在納西族男人是寶,男人一生只作七件事,琴棋書畫煙酒茶。而女人則是壯勞力,所有體力活都是女人做。納西人選妻的標准是又黑又胖,能吃苦,能干活是最佳人選。導游開玩笑說又黑又胖的胖金妹留下啊,一定是這裡的搶手貨呢!胖金哥呢,如果家人同意的話,留在這裡是最享福的了。一個琴棋書畫煙酒茶都會的胖金哥值60頭犛牛呢,但是如果不會抽煙的胖金哥只值30頭犛牛了。

學習幾句納西話吧!來,過來-luo,luo,luo。謝謝-九杯水。離別-淚多多。愛-piao(三聲)。

納西族是個渴望和平和安靜的民族,從明代起每年都要向朱元璋進貢3萬兩白銀,以求得民族的安寧,由於納西人在當時控制了2條茶馬古道,因此在歷代,納西人均是戰爭的受害者,藏族勝利了就歸藏族,漢族勝利了就歸漢族,納西人的純樸善良從歷史上就能看出來,白族過去成立過大理國,西藏成立過吐蕃國,唯獨納西族人與世無爭獨守著自己的文化和歷史。他們的東巴文和造紙術幾乎都沒有改變過,始終是沿用過去的方式。

現在古城最多的就是游人了,每天都是游人如織,人頭攢動的。最風情的就是每個美女人手一個披肩,色彩價格各異。古鎮的商業氣氛及濃。家家戶戶都是商鋪,很多精美的納西民居隱於其中,現在逐漸變為客棧了。到麗江古城一定要住納西民居。體會一把家家戶戶門前流水纏繞,戶戶如江南的美麗景致。最早麗江古城可能是老外多,一般老外總是能發現我們國家的精華。他們總愛去沒有開發的地區,現在的酒吧街估計就是那時候應運而生的。如果你能忍受震耳欲聾的音樂的話。在那裡坐一晚上還是不錯的。你完全想不到在很遠的高原上還有那麼多時尚的人聚集在一個古鎮上。

現在麗江古鎮上的商鋪基本都是外地人在經營了,當地的納西人基本都以收取房租為營生了。四方街附近一個鋪面的房租一年要10萬左右呢。也有外國人在此地經營。四方街橋頭的櫻花屋的老板就是個韓國人。他家的匹薩很好吃,樣子不好看,但是味道很好。石鍋伴飯也是他們家的絕活。坐在窗邊,吃著美食,看著窗外的游人,伴著煙雨朦朦的景致,還有小橋流水,真是閑情逸致啊!

順著櫻花屋忘古鎮外走,就是著名的酒吧街了。酒吧街一定要白天來一次,晚上來一次,體會不同的風情。此地是最容易發生一夜情的地方了!喜歡浪漫的人一定不能錯過啊!

按照網上查的攻略,我們從古城打車到新界河,找到拉伯土雞,一個專門做土雞和腊排骨火鍋的館子,基本都是當地人去吃,味道的確不錯。門口停放的奔馳車就能看出端倪了,這的確是當地人的最愛了。40元一個小鍋子,裡面有土雞和腊排骨。也可以涮菜。品嘗了雞縱菌和松茸,都是野生的,只生長在海邊3000米左右的地方。每份10元很值得。普通的小菜均是4元一份,吃了算錢,不吃不算錢的。碰到2個吃飯的納西人,聽說我們是北京來的,非常熱情,熱情的和我們攀談起來,他們很驚訝我們怎麼知道這個地方的?因為這裡基本都是當地人才來吃的,游客很少知道這裡的,旅行團絕對不會介紹這裡的。我暗暗的竊喜,看來網上功課沒白做啊!看我們很喜歡玩,他們告訴我們說離此地不遠就是束河古鎮,那裡比麗江古鎮安靜,應該去看看,他們當地人也認為麗江古鎮都沒有古鎮的樣子了,全是人,但是在束河古鎮還能找到些許的安寧。吃罷火鍋,告別熱情的納西人,我們打車來到束河古鎮,果然是一片寧靜的樂園,加上很晚了,所以游客幾乎都沒有了,更加的安靜祥和,只有店鋪還開著,在這裡住宿應該是很美的事情,幾乎是麗江古鎮的翻版,只是比麗江古鎮小些。同樣的小橋流水,同樣的閑情逸致,同樣的木制老屋。因此決心下次來麗江一定要住束河古鎮,民居的房價幾乎是一樣的,束河古鎮的民居可能還要貴些,每晚80元左右。(當然住麗江古鎮的酒店極品房價在100-200-380元左右,旺季更貴)。美麗寧靜是束河古鎮的特色。

總體感覺麗江古鎮比較有韻味,麗江新城整潔干淨,比大理古城更漂亮。大理新城很沒有特色。束河古鎮適合喜歡安靜的人。

推薦2個有特色的活動:一個是人物漫畫,200元/人,當場作畫。另外一個是東巴印刷術,20元/張,自己制作,隔天可取。據說古老的造紙術傳到納西族後一直沒有任何改變沿用至今,因此幾乎就是古老造紙術的翻版,非常的原汁原味的。


精選遊記: 昆明

評論